龚玲丽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70例甲状腺癌患者和2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民族、TgAb、TPOAb这四个指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TgAb、TPOAb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雯雯;张丽;白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护理思路。方法选择38例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可降低患者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可靠。
作者:陈中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当肺部结核炎症累及胸膜时引起的胸膜炎症。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常有少量至中等量积液,由于结核性胸膜炎渗液中的蛋白质较高,易引起胸膜粘连及肥厚。目前多采用抽胸腔积液联合抗结核化疗进行治疗,并口服糖皮质激素口服,但部分患者仍会出现胸液包裹和(或)胸膜肥厚、粘连,严重者甚至胸廓变形或形成结核性脓胸。近年来,人们通过胸穿抽液后向胸腔内注射药物的方法,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在促进积液的吸收、预防胸膜肥厚或粘连、减少包裹形成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作者:刘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新生儿窒息后临床护理是现在医院常见遇到的一种问题,通过探讨引起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包春柳;秦爱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7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设为观察组,并给予急救护理干预,并以2010年~2011年单纯给予急救和常规护理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2.8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57±6.6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71±3.4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抢救,并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荔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情况,使患者得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应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临床资料,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使用SPSS 18.0系统,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0.05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玉期切除吻合与分期手术相互结合,根据手术方案个体化原则,大限度解决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患者生存质量,是治疗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对策。
作者:赵连浩;单博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40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后使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在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后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均<0.05。结论在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后,通过优质护理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体现出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更高,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钬激光联合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伴膀胱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78例80岁以上高龄高危BPH伴膀胱结石患者,采用钬激光+TUVP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0~62min,平均42min,术中出血少,疗效满意,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较术前明显下降,未出现TURS、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钬激光+TUVP是高龄高危BPH伴膀胱结石的佳治疗方法,安全性高,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严格监护、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陆进;朱文海;诸伟;管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今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即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为帮助大学生们提升自身信息素养,重庆医科大学图书馆每学期都开展了信息素养提升系列培训讲座。为了让培训讲座更加符合大学生们的兴趣和需求,更加受到大学生欢迎,图书馆对本科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一次信息素养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提出今后培训工作的改进措施,使学生们通过参加培训真正学有所获,信息素养得到提升。
作者:夏晓红;张瑞祥;金蕾;吕亚兰;罗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儿童口腔科疾病中,乳牙根尖周炎临床发病较为普遍,这一疾病的高效治疗方法是采用根管治疗,而根管治疗术材料的填充在治疗预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近几年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乳牙根尖周炎这一治疗方式也有了更多选择,从而使得治疗方式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虞文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早期卵巢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早期卵巢癌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为采用开腹分期手术患者,观察组为采用腹腔镜手术患者。两组患者手术后均进行药物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手术方法下经过治疗后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满意度为92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后满意度为70%,两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卵巢癌手术治疗中可做诊断分期,对患者后期治疗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宋双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二维超声及多普勒成像、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声速匹配技术、乳腺介入性超声等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超声检查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为其预后进行评估。超声将在临床诊断、治疗乳腺癌上起到不可替代的更为广阔的作用。
作者:夏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质量管理方法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我院ICU治疗的240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质量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等。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67%,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成绩及格的为88.33%,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成绩及格的为100%,两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也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因此质量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新沂市高中住校学生膳食营养与健康情况,让社会、家长、学校能认识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方法运用1个月计帐法膳食调查、身体质量指数和生化检测等研究方法,对新沂市区4所高中2846名住校学生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①奶类、鱼虾类、水果供给量不足,谷类、蔬菜类、蛋类、畜禽肉类供应量均略高于参考量的上限值。油、盐供给量超高。②能量、蛋白质、铁、Vit B1、Vit C的摄入量均达到RNI标准;视黄醇当量、Vit B2的摄入量不足,钙摄入量严重不足。生热营养素供能比例比较适宜。③身体质量指数结果:偏瘦占0.6%;过重占13.3%;肥胖占7.1%;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贫血总患病率8.66%,其中女生占11.65%,男生占7.06%,男女生之间患贫血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调查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营养素摄入不合理所致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以及超重、肥胖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膳食营养的监督指导和青少年合理饮食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02年1月~2014年1月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采用资料回顾性观察甲状旁腺术中保护以及血供方法,观察其术后低血钙发生情况。结果本次试验显露了60枚上甲状旁腺,其中41枚血供来自甲状腺下动脉上行支,占68.33%,13枚血供来自甲状腺上动脉分支,占21.67%,另外有6枚血供来自甲状腺表面血管分支,占10.00%。经本院的术后监测,测得血钙降到正常范围一共有21例,占35.00%,其中低血钙症状5例,则低血钙发生率为8.33%。所有低血钙患者给予术后补钙治疗之后,其血PTH水平均低于术后2w水平,且逐渐恢复正常,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下降。结论甲状旁腺血供来源与其位置存在着密切关联,其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主要是由于术中未精细解剖,需尽可能保护甲状旁腺以及其血供。
作者:李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治疗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9例激素治疗所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利塞膦酸钠治疗6个月,观察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粗隆骨密度变化,检测肝肾功能、白细胞、血钙、PTH的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反应。结果应用利塞膦酸钠治疗6个月后患者骨密度较前升高(<0.05),肝肾功能、白细胞、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0.05),PTH明显下降(<0.05)。结论利塞膦酸钠能显著的改善激素治疗患者的骨密度,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可以有效预防和纠正激素治疗引起的骨质疏松,降低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危险。
作者:沈勤华;王友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对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有效的护理方法所体现的临床效果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医院2014年2月~6月所收治的重症ICU病房中建立的50例人工气道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等因素,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新型护理方法,检测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以上指标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ICU重症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人工通气和良好细致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防止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加强对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王婷;尚卫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评价右颈内静脉走向的体表搏动目测法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手术患者64例,首先在自主呼吸下目测右颈内静脉搏动然后用标记笔描绘颈内静脉的走向和内径并标记拟穿刺点,然后使用超声颈内静脉的走向和内径并验证拟穿刺点的位置,测量拟穿刺点距离超声引导下穿刺点(颈内静脉投影的体表中心)的距离;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的状态下重复上述测量。结果平卧清醒下目测法与超声下静脉走向对比:平卧清醒下目测法与B超可视静脉走向对比:无法目测率25.0%;完全一致率43.8%;基本一致率15.6%,自主呼吸时目测法与超声法穿刺点距离为(0.44±0.32)cm。给肌松药气管插管后,目测法与B超可视下颈内静脉走向对比:无法目测率9.4%;完全一致率71.8%;基本一致率15.6%;机械通气状态下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差(0.26±0.12)cm。提示大部分患者能准确目测颈静脉搏动及其走向,且穿刺均成功,而机械通气状态下目测法的准确性更高,但是如果患者无法目测到颈内静脉搏动,必须改用其他方法行静脉穿刺。结论目测颈内静脉搏动法不能完全准确的定位颈内静脉穿刺点,但是在能够观察到颈内静脉搏动时目测法是一种相对简便和准确的方法。
作者:陈太新;李志鹏;柳垂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92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达到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唐海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