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雌激素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比较分析

赵航

关键词:孕激素, 雌孕激素联合治疗,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摘要:目的:比较雌激素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例数均为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孕激素治疗,治疗组患者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患者止血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止血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的治疗和护理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2~3院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

    作者:陈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不良反应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探讨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手术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120例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进行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记录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进行再次修补术治疗,对比两次治疗结果,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对比工作。结果本组研究中,共20例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2例为感染,7例为腹外疝复发现象,其中1例出现瘘管。在对患者的不良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医生对患者进行再次的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出现,再次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不良反应治疗的有效方法为再次修补术治疗,此外应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预防性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

    作者:张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以精神障碍就诊的甲亢危象1例

    精神科临床面临很多风险如用药的风险,管理风险,合并躯体疾病的风险,和少见的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误诊的风险。本病例通过1例夜急诊个案,提醒我们夜急诊相关情况不明时进行处理的医疗风险,警惕内分泌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在做精神科检查时要注意体格方面的检查,注意医疗安全,规避医疗风险。

    作者:龚云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例长QT综合症的治疗与护理

    长QT综合症是指在心电图上表现QT间期延长,易产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晕厥、癫痫样抽搐发作和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的一组综合症,分先天性长QT综合症及获得性长QT综合症。我科于2014年8月成功救治1例长QT综合症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除颤4次,予临时起搏器置入及射频消融治疗后置入置入型心脏转除颤器(ICD)的患者。

    作者:刘珍;寇芳芳;赵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与STK3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新疆哈萨克族人群STK39基因rs3754777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获得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高血压组),健康对照组300例,采用TaqMan探针法分析STK39基因rs3754777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STK39基因rs3754777G/A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K39基因rs3754777G/A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无相关性。

    作者:任宏强;赵利;王丽;王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优质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70分以上的占90%,对照组占7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68%。两组两项指标比较(<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对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春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患者诱导期的护理要点

    目的:掌握尿毒症患者诱导透析的护理要点,让患者安全渡过诱导期。方法通过对86例进行患者诱导透析,观察其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及心理干预,患者都安全平稳地渡过诱导期。结论诱导透析在整个透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患者从心理上接受血液透析,从而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丹;李秋云;赵祖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几点思考

    泌尿外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外科系统实习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什么样的带教模式使得实习生掌握泌尿外科临床基本技能及医生道德素养是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老师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笔者对目前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阶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和近些年来自己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探索进行总结,望能跟广大临床带教医生进行交流和探讨,探求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实习生积极性和提高泌尿外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作者:吉日嘎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干预

    探讨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护理干预,认为加强肠内营养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综合救治效果,减少病死率;做好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是保证肠内营养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

    作者:杨会;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例身体约束相关性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及讨论

    探讨身体<束性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身体<束相关性桡神经损伤的起因、发展及治疗护理效果。分析原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对患者出现垂腕、掌指关节不能背伸者,应及早判断为桡神经损伤,同时应采取多种方法早期处理。正确选择<束带使用指征,对极度消瘦且躁动剧烈的患者应有特殊保护措施,并严密观察,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作者:耿荣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2010年0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测定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评价临床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在抑郁和焦虑两方面的得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经过临床护理,两组患者的的以上两个指标上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上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有十分现在的疗效,能显著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尹移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甙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血热伤络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中药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血热伤络型)的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仅给予雷公藤多甙,治疗组给予雷公藤多甙联合中药治疗,疗程均为12w。检测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2%,对照组总有效率83.72%,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两组24h尿白蛋白水平、尿红细胞均较治疗前下降(<0.01);治疗组尿红细胞、24h尿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1)。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血热伤络型)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蔡红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护理

    通过分析导致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生理和社会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及其影响,针对更年期妇女不同的病症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从而切实改善妇女的更年期生活质量。

    作者:王芸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75株泌尿外科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泌尿外科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泌尿外科住院泌尿道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575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泌尿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院54.2%~69.3%;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院36.9%~46.3%;2011~2013年泌尿外科及全院大肠埃希菌大多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但对青霉素类、头孢一代耐药率较高,产ESBLs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结论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分离率高,且细菌耐药严重,特别是产ESBLs株耐药更为严重,应当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李俊鹏;鲁健;徐轶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内科疗法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对不同的内科疗法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将来我院治疗的96例确诊为中晚期鼻咽癌的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A组(放疗)、B组(放疗联合辅助化疗)、C组(同步放化疗)、D组(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结果 D组近期疗效PR+CR为100%,远期疗效的1、3年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高,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及同步放化疗均能减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但应注意随之增加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恶性心律失常预见性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应采用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6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5例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对照组2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1.43%,患者在护理效果上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预见性护理,可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减少患者。

    作者:吴洪晶;黄风静;张红;李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长期卧床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长期卧床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非呼吸系统疾病继发肺部感染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使用抗生素,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详细记录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时的特征和持续肺部感染的时间。结果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患者出现出现肺部特征时间相对对照组较长,肺部感染时间相对对照组更短,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情况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在卧床时间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可以减少肺部感染时间,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因此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杨海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的慢性疾病,所以老年人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它就要求护理人员有一定的水准,不仅要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还要学会心理安抚的能力,对我们的患者进行耐心的健康教育。为防止老年人因高血压而引起发病,人们对发病老年人的康复诊疗及护理有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邓英捷;赖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护理

    中药注射剂是中国特有的经静脉给药的一类药物,是一种或多种中药中提取的多种组分物质。在临床发挥疗效的同时,也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心律失常是其危及到生命的主要不良反应。本文就中药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的心律失常机理及护理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陈可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顽固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顽固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并对患者实施为期两个月的随访,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浓度( 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降低(<0.05),低血氧浓度明显升高(<0.05),低通气指数和氧减饱和度指数也明显低于治疗前(<0.05)。结论顽固性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改善患者的睡眠、降低患者的低通气次数和呼吸暂停次数对于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作者:陈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