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柔比星辅助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黄文杰;袁朝勇;刘蕾

关键词:多柔比星, 灌注治疗,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炎症因子, 肿瘤标志物
摘要:目的 探讨多柔比星辅助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后辅助化疗用药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单纯TURBT术治疗,观察组则在TURBT术后,给予含多柔比星溶液膀胱灌注治疗,比较2组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缓解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治疗后24个月的复发率7.50%,低于对照组的30.00%.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ICAM-1、sVCAM-1、IL-6、CRP、TNF-α、VEGF与Survivi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差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结论 多柔比星可有效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肿瘤进展,降低肿瘤活力.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5-2015年哈尔滨市预防接种后过敏性皮疹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接种疫苗后发生过敏性皮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特征,为规范监测报告、调查诊断与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哈尔滨市AEFI报告登记信息和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5-2015年报告中终诊断为过敏性皮疹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哈尔滨市2005-2015年共报告过敏性皮疹130例,报告发生率为6.96/100万剂;其中异常反应和偶合症分别为122例(93.85%)、8例(6.15%);男性高于女性;93例(71.53%)为2周岁以下婴幼儿;7-9月病例报告数略高;97例(74.62%)为第1剂接种,且多见于接种当天出疹,但不常伴发热;报告发生率居前3位的疫苗种类为: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结论 过敏性皮疹作为常见异常反应,起病急且原因复杂,需加强接种后24 h观察和护理;加强接种后过敏性皮疹AEFI监测敏感性,进一步规范调查诊断标准与处置.

    作者:高晓丽;郑秀娟;郭爽;侯捷;于洪媛;李玺琨;胡丽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6年云南省普洱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评价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普洱市2016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情况,评价分析其常规免疫接种率水平、接种率质量并分析原因.方法 选取普洱市2016年EPI报告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epB)、脊灰疫苗(OPv)、百白破疫苗(DPT)和A群流脑疫苗(MPV-A)常规免疫接种数据,采用估算接种率、D值法、R值法、脱漏率等方法对报告接种率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普洱市2016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县、乡两级报告率都为100%;普洱市10县(区)BCG、HepB、OPV、DPT和MPV-A疫苗报告接种率在97.07% ~ 100.00%之间,估算接种率在52.68%~ 175.60%之间.D值评价,全市BCG为可信,OPV为可疑,HepB、DPT和MPV-A为不可信.R值评价,全市3BCG/HepB、3BCG/OPV、3BCG/DPT均为可疑.脱漏率评价,全市DPT、HepB和OPV脱漏率都大于或接近10%.结论 普洱市常规免疫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R值评价、D值评价及脱漏率评价都提示可能存在接种率虚高与接种不完整的问题.

    作者:李永飞;董晋;王海燕;张锦;张爱琪;周晓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饮食限制对老龄大鼠脑组织PP2Ac去甲基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饮食限制对老龄大鼠脑组织PP2Ac去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SD雄鼠12只,随机分为老龄组6只和饮食限制组6只.老龄组动物自由饮食27个月;饮食限制组自12月龄时开始给予60%饮食限制,持续15个月.从大鼠12月龄开始每3个月测量1次体重;大鼠27月龄时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2组大鼠大脑皮层及小脑总PP2Ac和PP2Ac去甲基化的蛋白表达.结果 饮食限制组大鼠与老龄组大鼠相比体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限制组大鼠的学习能力较老龄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限制组大鼠大脑皮层、小脑PP2Ac去甲基化蛋白表达较老龄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限制在老龄大鼠脑组织中PP2Ac去甲基化水平下调.

    作者:梁紫微;王新航;敖青青;韦雪静;唐深;陆彩玲;李习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 自行编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编制问卷条目池,对其进行专家咨询,形成问卷初稿;对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保定市糖尿病专科医院2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对24个条目的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后提取出6个公因子,解释总变异的60.937%,S-CVI=0.795,I-CVI=0.8~1,区别效度在0.022~ 0.671间,问卷Cronbach's α值在0.903~ 0.749间;对使用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DSMQ)和影响因素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具有良好的模型配适度.结论 问卷信效度良好,非常适合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评估.

    作者:麻倩;井坤娟;刘昱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7-2018年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山东省2017-2018流感监测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的耐药情况,分析其神经氨酸酶(NA)基因特征.方法 选取山东省2017-2018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20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生物学耐药实验,检测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的药物敏感性.提取病毒核酸后对NA基因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NA基因上与耐药有关的氨基酸位点及其基因变异情况.结果 选取的20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部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敏感,对奥司他韦的IC5o平均数为0.37 nM (0.15 ~ 0.89 nM),对扎那米韦的IC5o平均数为0.28 nM(0.14 ~0.78 nM).NA基因测序结果也没有发现导致耐药的突变位点.结论 山东省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NAI敏感,临床上可继续使用此类药物对流感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吴巨龙;张圣洋;孙林;宋绍霞;刘倜;王显军;李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4-2017年唐山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唐山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唐山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方案》要求,采集枯水期及丰水期水样,获取各供水单位的出厂水,末梢水等水样常规指标和氨氮指标的检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2017年共监测农村生活饮用水3 040份,合格率72.40%.丰水期水质合格率(70.31%)明显低于枯水期(74.49%)(x2=6.649,P<0.05);出厂水水质合格率(74.88%)明显高于末梢水(70.24%)(x2=8.138,P<0.05).不同水源处理方式的水质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常规处理方式(84.38%),沉淀、过滤处理方式(82.39%),仅消毒处理方式(77.55%),未处理(71.57%),组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55,P<0.05).单指标合格率较低的依次是总大肠菌群数、耐热大肠菌群、硝酸盐、细菌总数、氟化物.结论 唐山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存在微生物污染,可能是由于农村地区供水消毒处理不到位.建议加强生活饮用水管网消毒措施,提高饮用水质量.

    作者:周君;王晓红;柳建强;王玉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4-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 掌握郑州市2014-2016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状况,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发病数据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的死亡数据,分析2014-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 2014-2016年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病新发病例合计162 203例,死亡38 082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49.06/10万、175.86/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842.49/10万,死亡率为205.34/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54.45/10万,死亡率为152.09/10万.随年龄增长,男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60岁以后明显上升,80岁~老年人发病率、死亡率达3 334.56/10万和1 819.78/10万.结论 心脑血管病严重危害郑州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应重视监测管理、强化对老年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加强针对性干预和防治措施,减少其发病和死亡.

    作者:孙文慧;阎秀芳;王松强;韩同武;李新庆;陈欣然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目的 为更好地利用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监测数据指导防控工作.方法 用生态学趋势研究方法对中山市2014-2017年的市场常规外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合人感染H7N9的病例数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中山市市场外环境样本总计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阳性率(下简称H7阳性率)为5.37%(397/7396);月度市场外环境的H7阳性率与发生人感染H7N9病例数存在正相关(r=0.52,P< 0.05),H7污染情况为人感染H7N9病例的危险因素(RR=5.92,P<0.05,95%CI:1.43~ 24.56);综合市场H7的阳性率6.72%要显著高于禽类批发市场的1.85%(x2=68.16,P<0.05);砧板、刀具及台面的H7阳性率为7.43%,高于禽类笼具及冰箱物表的4.28%和禽类粪便、污水及地面的2.73%(x2=68.96,P<0.05).结论 综合市场的活禽交易区仍应是禽流感防控的重点区域之一,但小范围的短期的活禽交易限制对减少人们暴露的作用有限;单纯依靠市场外环境监测结果开展预警、预测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扩大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的监测.

    作者:张瑞红;李雷;陈雪琴;王曼;冯志锋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四川省急救医疗服务空间可及性研究

    目的 了解急救医疗服务的空间可及性特征,为有限急救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四川省内2017年所有提供急救医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为供方,四川省内所有人口为需方.采用短路径法计算所有需求点到近急救医疗服务设施点的短就医时间.结果 总体而言,四川省的急救医疗服务的空间可及性较好,但四川省内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四川省东部地区相比,位于川西地区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稍差.结论 医疗资源多较集中地分布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展较好、自然条件等较优越的地方.通过短就医时间分析,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医疗资源的空间配置状况.对于急救医疗资源空间可及性较差的地区,除了新建/增设急救医疗机构外,可以通过增强居民自救技能等综合的策略改善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弥补由于有限条件导致的急救医疗服务空间可及性差的情况,有助于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

    作者:杨华珍;段占祺;彭勃;施迅;潘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膳食及营养状况,为指导其营养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称量法,对159名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膳食调查;按照军标进行人体学测量,并采用酶法检测血生化指标进行营养评估.结果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平均能量摄人量为2 932.5 kcal/d,蛋白质摄入量102.7 g/d;钠、铁、钾摄人量分别为推荐摄入量的2.62、1.59和1.21倍,钙摄入量达到标准的72.0%;维生素A、B1、B2分别达到摄入量低限的54.2%、65.0%、和65.0%.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分别为410.8、1 296.9、1 224.8 kcal,占能量来源的14.0%、44.2%、41.8%;飞行员早餐供能占比为24.3%,晚餐供能占比38.1%.体重超标者为54.7%,体脂肪超标者30.8%,内脏脂肪率超标者17.0%,腰围超标者44.8%,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25.8%,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10.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7.6%,高血糖患病率为0.6%.结论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呈“高脂肪、高钠、低碳水化合物”模式,部分营养素摄入偏高或不足,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占比较高.建议进行膳食营养干预,以促进身体健康.

    作者:房龙梅;王若永;穆慧玲;李彤;杨昌林;白霜;杜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路径,为实施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心理资本问卷、健康指导质量问卷对234例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评测,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影响因素间的作用路径.结果 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FoPQ-SF总分(32.64±5.32)分,疾病恐惧感功能失调比例占41.9%;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leason评分、症状群干扰程度、健康指导、心理资本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有关(P<0.05);通径分析结果年龄、症状群干扰程度可直接影响恐惧疾病进展,Gleason评分即影响症状群干扰程度又直接影响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心理资本即影响健康指导又能影响恐惧疾病进展(P<0.05).结论 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存在较高的恐惧疾病进展;临床上应注意提高患者的心理资本、强化健康教育指导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恐惧疾病的进展.

    作者:董建清;刘维;刘会静;陶小枫;王晓希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5-2017年贵州省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15-2017年贵州省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全省食源性疾病散发的基本情况,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近3年来全省哨点医院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结果 近3年贵州省累计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14 261例,完成腹泻标本3 766例,检出阳性菌305株,总阳性检出率为8.10%.7-9月为就诊高峰,20~ 59岁和60岁以上年龄组的农民为高发病人群.进食食品主要是家庭自制和餐饮服务业制作的,其中菌类所占比例大,其次为粮食类和蔬菜类.临床症状主要以消化系统为主,腹泻多见.沙门菌、诺如病毒和志贺菌是主要致病因子.结论 应加强多部门协作,提高监测敏感性,提前预警,有效宣传,加大监管力度,大限度地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王娅芳;周亚娟;朱姝;杨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7年郑州市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及病原学特性,为食源性疾病诊断提供病原学证据,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早期识别、预警和防控能力.方法 对2017年郑州市哨点医院上送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及分析.结果 2017年郑州市2家哨点医院共采集504份病例标本,检出165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32.74%(165/504).其中沙门菌检出率为19.84%(100/165),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11.11%(56/165),志贺菌检出率为1.39%(7/165),诺如病毒检出率为0.40%(2/165).5岁以下年龄组病原检出率高,检出率为41.35%(98/237).结论 郑州市食源性疾病主要以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感染为主.今后应进一步扩大监测覆盖面和病原菌种类,并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与宣传力度.

    作者:戴蕾;王松强;蒋诗苑;孙丽梅;牛卫东;陈欣然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6-2017年台州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调查

    目的 了解台州市2016-2017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对控制减少聚集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7年台州市9个县(市、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台州市2016-2017年共有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238起,病例数820例,64.28%的疫情发生在农村,高峰期在4-6月,9-10月出现小高峰,平均每起发病人数以2~5例为主,年龄集中在3岁和4岁年龄组,60.92%的疫情持续时间不超过5d,疫情发生场所为幼托机构57.98%,社区(26.47%)次之.采集病例标本172例,阳性99例,阳性率57.56%,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不同年份手足口病流行优势菌株不同.结论 应继续加强手足口病发病监测,提高幼托机构报告意识,同时加强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工作,了解病原变异情况.

    作者:李未;林海江;胡雅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早期康复路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早期康复路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外文献数据库(检索CNKI、VIP、WangFang及PubMed、the ScienceDicrect、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与本研究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后,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15篇,共1 307例患者(对照组639例,试验组668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运动功能明显得到改善[SMD=0.86,95%CI(0.70,1.02),P<0.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SMD=-0.85,95%CI(-1.21,-0.49),P<0.001],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得到有效提高[RR=1.24,95%CI(1.12,1.37),P<0.001],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书萍;石静华;罗昌韦;李颖;郭晓霞;周复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深圳市龙岗区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深圳市龙岗区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7年分娩接受产后上门访视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产后访视时间是出院后3d及产后第14 d,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自评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抑郁症状情况及一般情况的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为产妇36 084名,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77%,产后4周产妇抑郁症状发生率已经超过4.00%.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期有负性情绪(OR=11.304(9.354~13.631),P<0.001)、存在家族精神病史(OR=2.995 (1.372 ~ 5.925),P=0.003)、孕期负性事件(OR=3.216(2.21 ~ 4.602),P=0.017)、适中的性格(OR=3.121(2.163~ 4.519),P<0.001)、晚产(OR=4.157(1.556~9.152),P=0.001)是都是产后抑郁症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产后抑郁症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引起产妇抑郁的因素较多.应重点关注孕期有负性情绪、晚产及家族精神病史的产妇,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

    作者:陈文英;史丹红;邓俊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导的肺结核患者督导管理模式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导的肺结核患者督导管理模式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林校社区完成服药管理的肺结核患者87例为病例组,选择未施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督导管理之前(2015年1月-2016年9月之间)住址归属于林校社区管理的完成服药管理的肺结核患者9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由区级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人员完成督导过程,病例组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完成督导过程,对比干预的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01,P> 0.05),病例组患者的首次面访率、周访合格率、规律服药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35、12.679、12.670、7.563,P>0.05),病例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管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077,-7.553,P<0.05),每名结核病管理医务人员每周管理每名患者的平均时间在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588,P< 0.05),每名结核病管理医务人员每周管理每名患者的平均时间逐渐上升(rs=0.783,P< 0.05).结论 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导的肺结核患者督导管理模式可以提升管理效果,但是应注意医生的人力消耗在不断增加的情况,并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对该种模式进行管理.

    作者:刘冬艳;韩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05-2016年桂林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和时空分析

    目的 了解桂林市2005-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聚集区分布,为该地区的腮腺炎防治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对所收集的报告病例进行人群、时间、地点的三间分布情况进行描述,进一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桂林市各区县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识别腮腺炎发病的时空聚集区.结果 2005-2016年,桂林市共20 796例腮腺炎报告病例,平均发病率35.4/10万,男女比例为1.4∶1,以5~9岁儿童多见,占总人群的40.7%,流行高峰在春末夏初的5-7月,主要发生于幼托机构及学校.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Moran's I>0、P<0.05,表明桂林市腮腺炎的发病有地区聚集性.时空扫描结果显示:一级聚集区发生在象山区、秀峰区、叠彩区、七星区和雁山区,聚集时间为2010年5月-2012年6月,聚集范围半径为17.6 km.结论 针对桂林市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生于幼托机构和5~9岁儿童,且主要聚集在五大城区,提示今后应根据桂林市腮腺炎疫情的高危人群和热点区域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蒋芹;喻国旗;覃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国部分地区埃可病毒30型分离株VP1区基因序列的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中国部分地区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Echo30)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和遗传进化规律.方法 利用Mega6.0软件对GenBank核苷酸数据库收录的分离于中国10个地区的Echo30分离株全长VP1区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测算分离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计算核苷酸分子进化速率.结果 纳入中国10个地区E-cho30分离株合计361株,分析结果显示中国10个地区地区Echo30流行毒株潜在的优势基因型为D.收录中国10个地区Echo30分离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性为7.8%~26.1%和1.2% ~ 9.1%,与其他基因型分离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性为17.3%~28.5%和5.3%~9.5%.基因型D分离株核苷酸进化速率为5×10-3/(位点/年).结论 GenBank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地区Echo30分离株以基因型D为主,各亚型间毒株序列核苷酸差异性较小,亲缘性较近.

    作者:姚学君;张雪峰;沈进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中老年用户群体食品安全信息采纳意愿研究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用户群体对微信食品安全信息的采纳意愿.方法 在整合式技术接受模型(UTAUT2)基础上,引入感知风险和信息特性2个因素,从主客观角度构建中老年用户群体对微信食品安全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401份有效数据,用AMOS21.0对模型进行检验及修正.结果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各因素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享乐动机(β=0.351)、信息特性(β=0.259)、便利条件(β=0.234)、绩效期望(β=0.123)、价格价值(β=0.081)、感知风险(β=0.068);行为意愿对使用行为的影响系数β值为0.957.结论 绩效期望、享乐动机、便利条件、信息特性对行为意愿产生正向影响(P<0.05);感知风险、价格价值对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P>0.05);行为意愿对使用行为产生正向影响(P<0.05).面向中老年的食品安全信息服务时,应加强信息的审核力度,扩宽信息内容的适用性,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以满足用户需要.

    作者:彭丽;黄成;龙诗杰;万映利;杜志银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