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期的影响与效果分析

和智英

关键词:心理干预护理, 高龄产妇, 分娩期
摘要:目的:研究实施心理干预对于分娩期高龄产妇的影响与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9例高龄产妇,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55例,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产妇生产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组焦虑、抑郁程度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生产过程疼痛感,降低产妇对生产恐惧感,消除产妇不良情绪产生,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的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析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行单纯醋酸环丙孕酮治疗,研究组行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研究组FSH、LH、LH/FSH、T、SHBG、雌二醇E2等内分泌指标及FINS、TG、HDL等代谢指标均较对照组优,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BG、TC、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时,可有效改善患者内分泌以及代谢。

    作者:陈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71例。对照组采取西医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心电图、心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6%,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及心肌耗氧量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治疗更具针对性,临床应用准确、安全、有效、疗效佳,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万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宫颈癌术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74例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为1B-2B期。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术前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化疗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化疗)。结果实验组中治疗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对照组中治疗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5.9%,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两年后局部复发率(8.1%)、远处转移率(13.5%)明显低于对照组35.1%、40.5%,而实验组患者生存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64.9%),两组差异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配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可取得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也可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

    作者:张晓琴;穆尼热;高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试论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应用

    目的:探究采用循证护理对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对采取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置入术治疗的78例(86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对照护理,一个设置为常规护理组,剩下一个组设为循环护理组;将常规护理组设为A组,共有40例(43眼)老年白内障患者(A1,A2,A3……),循环护理组设为B组,共有38例(43眼)老年白内障患者(B1,B2,B3……);对比观察并分析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A、B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明显,A组并发症案例明显多于B组。结论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董慧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炎

    目的:评价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这一治疗方法对于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上的临床疗效以及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5年3月,采用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的方法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为100例,要求全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都同意进行实验,不存在被迫实验的状态。在患者住院的期间,对其进行随机访问,并且观察患者的膝关节的功能以及膝关节在恢复状态是否良好。结果在所观察的100例患者中,其中有3例患者没有访问,其余97例患者均获随访,其中随访的时间均为24 w左右。在所有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的感染或者局部血肿等相关的并发症。参照Lequesne的指数评价来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做出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并采用的是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多数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效果相对好,而且在患者治疗后的24 w有关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与患者在治疗后4 w的情况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是十分有效的。

    作者:李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OCT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光学相干层析(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新的断层成像技术,其利用弱相干光干涉及相干的基本原理,用近红外线产生实时高解析断层图像。该技术具有微米级的高分辨率,OCT技术的出现为冠心病的斑块性质识别、心梗介入、介入术后评估、心外膜射频消融术及临床提供了的安全有效的新手段。

    作者:李庆一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优化护理流程缩短危重患者急诊停留时间

    目的:通过优化急诊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住院流程,缩短急诊滞留时间,使患者尽快得到专科治疗,解决患者住院难问题。方法设计急诊科与住院部专用专科护理记录单,缩短交接时间;增加后勤力量,增设担架工,做好延伸服务,保障患者安全转运;严格实行绿色通道、急诊优先住院程序等。结果除6例患者放弃治疗外,其余13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安置,同时缩短了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急诊护理路流程的优化过程中通过科学制定工作程序及严格按照程序开展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了急诊护理管理的优化,从而确保了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通过一系改进措施,优化转接流程,急诊留滞患者人数及时间缩短,转接迅速,患者安全风险降低,患者及住院部医护人员满意度增加,社会信誉度提高。

    作者:张小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芍倍注射液治疗Ⅰ~Ⅱ度直肠脱垂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芍倍注射液治疗Ⅰ~Ⅱ度直肠脱垂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外科收治的约60例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消痔灵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对患者采取芍倍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直肠脱垂长度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Ⅰ~Ⅱ度直肠脱垂采取芍倍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较低,具有安全有效性。

    作者:赵春泉;欧阳旻;万华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西拉普利与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心律失常的疗效影响

    目的:探究西拉普利与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心律失常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常规口服稳心颗粒的基础上行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常规口服稳心颗粒的基础上行西拉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QT间期离散度以及室性早搏的控制情况。结果两组血压控制可,研究组QT间期离散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室性早搏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拉普利与氨氯地平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但西拉普利在改善QT间期离散度以及控制室性早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刘斌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疗改革范围逐渐扩大,层次也逐渐深入,要想保证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就必须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提高全院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转变传统的落后的态度和观念等等。本文通过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了解和研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部分不足之处,同时也结合这些缺陷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能够对业内人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肖燕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在治疗脑血栓66例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在治疗脑血栓中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脑血栓治疗的66例患者依照我院的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患者。实验组33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奥扎格雷钠和生理盐水的静脉滴注,而对照组则进行一般的阿司匹林、维生素E等药物治疗,依据患者血压及血糖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接受2w的治疗后,对比两个小组共6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33例脑血栓患者在经过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治愈率为39.3%,而没有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7%,治愈率为33.3%。显然,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4,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赵艳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聚乙烯醇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聚乙烯醇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5,采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和实验组(n=35,采用聚乙烯醇低眼液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6%进行比较,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IT、BUT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烯醇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安朝碧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04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与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号,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张弟;季桂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应用PDCA循环在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PDCA循环在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4月~2015年7月,选取我院15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法与传统护理管理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法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0.7±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法的(87.4±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法非常满意患儿占比60.76%(48/79)、满意度97.47%(77/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法的42.47%(31/73)、87.67%(64/73),且其不满意程度占比2.53%(2/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3%(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法能够显著改进儿科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临床满意程度,在儿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魏贵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慢性咳嗽治疗的56例老年患者依照我院的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患者。实验组28例患者进行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而对照组则进行橘红痰咳颗粒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在接受2 w的治疗后,对比两个小组共5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进行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3%,而没有采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3%。显然,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3,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慢性咳嗽进行治疗时采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治疗安全系数高,在临床上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钟建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善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由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并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延缓病情发展速度。

    作者:俞晓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晨峰的控制疗效观察

    高血压患病率在我国呈增加趋势,当高血压病后期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或有合并症时,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故早期治疗高血压,防止靶器官受损及合并症出现非常重要。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五大类,各类降压药有不同的适应证、禁忌证,要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其降压疗效,替米沙坦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本文观察了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晨峰的控制疗效[1]。选取门诊轻到中度高血压病患者50例,服用替米沙坦80 mg,每日清晨于血压晨峰前1 h服用,8 w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对血压的晨峰的控制情况,再次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替米沙坦具有明显的控制血压晨峰的疗效,有效率达82%,减少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作者:彭秋月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系统性硬化症胃肠道受累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胃肠道受累的临床特点,并比较受累患者与未受累患者之间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SSc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胃肠道受累患者与未受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中35例胃肠道受累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3)岁,43例未受累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7±3)岁,受累患者发病年龄明显大于未受累患者(P<0.05)。胃肠道受累患者中累及关节、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受累者(P<0.05);呼吸系统受累时,胃肠道受累患者肺部爆裂音、肺间质病变及胸腔积液的发生率高于未受累者(P<0.05)。累及心血管系统时,胃肠道受累患者更易出现气短症状(P<0.05)。胃肠道受累者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受累者(P<0.05)。3例死亡患者中2例存在严重胃肠道症状,且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 SSc胃肠道受累者发病年龄较晚,一般在42岁以后;关节痛、指(趾)硬化的发生率高,易累及呼吸系统,包括肺部爆裂音、肺间质病变及胸腔积液;易累及心血管系统,突出表现为气短;严重胃肠道受累的SSc患者易合并多器官受累,预后差,应注意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抗核抗体可能与SSc胃肠道受累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代红蕾;张改连;李小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手术室护士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23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器械性能及手术配合技巧。

    作者:高蕾;徐亚会;高菊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4例老年手术患者,按照患者麻醉方式分为A、B两组各62例,分别采取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结果 A组患者术后3 h、6 h MMSE评分明显低于B组,术后睁眼时间较B组长,P<0.05;七氟烷患者睁眼时间稍微短于异氟烷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未发生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论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均会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但全凭静脉麻醉可促进患者术后较快恢复,而七氟烷麻醉恢复较异氟烷快。

    作者:欧阳联 刊期: 2016年第3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