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致精神异常分析

叶晶珠;项斌辉;郑伟坤;郑马亮

关键词:垂体功能减退症, 空泡蝶鞍综合征, 精神异常, 误诊
摘要:探讨腺垂体功能减退所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合理治疗,减少误诊、漏诊风险。通过回顾两例腺垂体功能减退致精神异常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机制,总结相关经验。病例一院患者因间断乏力、纳差伴精神异常23年,再发1 w入院,查血钠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MRI检查示空泡蝶鞍,诊断为:①腺垂体功能减退症;②希恩氏综合征;③肺部感染。予强的松、甲状腺素、抗感染及补液治疗,好转出院;病例二院患者因行为怪异、言语紊乱、疑人害己2个月,加重5d入院。检查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钠,皮质醇、FSH、LH下降,头部MRI平扫垣增强示部分性空泡蝶鞍。诊断为:①腺垂体功能减退症;②空泡蝶鞍综合征。予补钠、激素替代等对症支持治疗,精神症状缓解,意识清醒。腺垂体功能减退症造成体内相应激素缺乏、低钠等,出现精神异常表现,容易误诊为精神疾病,应引起临床重视。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米索前列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B组50例,给予米索前列醇塞肛治疗。比较两组的出血率、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A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B组;A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皆少于B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计较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米索前列醇,可以提高子宫的收缩率,减少出血率,防治价值远远高于米索前列醇。

    作者:刘玉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枣仁安神胶囊治疗老年人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枣仁安神胶囊治疗老年人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失眠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枣仁安神胶囊,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比较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枣仁安神胶囊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失眠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梁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产妇产褥期发生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和临床预防控制

    目的分析产妇产褥期发生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0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产妇是否发生产褥期感染分为感染组(n=149)和未感染组(n=256)。分析感染组产妇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分布并比较两组产妇临床资料。结果感染位于会阴、手术切口、子宫内膜或子宫肌层处的患者比例远高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感染致病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感染组产妇中产钳助产、贫血、妊娠期糖尿病或高血压、软产道损伤、胎膜早破的比例远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产妇产后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结果采取措施减少产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蔡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对盆腔淋巴结检测的价值初探

    目的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对盆腔淋巴结检测的价值初探与分析。方法本文选取25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和25例健康人员划分两组,两组全部采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进行诊断检测,对其淋巴结个数、大小以及相关指标大小进行检测结果对比。结果实施有效的诊断检测过程后,所以检测图像都比较清晰,都能够比较清楚的将全身解剖结构加以充分显示,在MRI图像上,增大了淋巴结表现为圆形或者是类圆形图像,通常总共不超过3个图像层面,其中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淋巴结会表现为多个淋巴结呈现聚集或者是融合状态,形成了较大的淋巴结结构。在T1WI检测时表现为和肌肉组织一致的均匀、较低的信号,T2WI检测时表现为和类脂肪组织一致的不均匀、较高的信号。结论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方式开展诊断检测工作后,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淋巴结情况,在对淋巴结等相关疾病诊断和预防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段王栋;郑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抗感冒药物的合理应用

    探讨常用抗感冒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特点,以便临床合理应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伤害。根据各种抗感冒药的处方组成对其作用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感冒患者应根据症状,合理选用抗感冒药,避免滥用及重复用药。

    作者:章小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案例式教学在儿童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案例式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且找出在儿童精神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的方法。方法选择在2015年10月~2016年5月的精神科专业学生82人,均为医学本科学生,将其按自然班级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使用常规的教学模式,研究组是使用案例式教学的模式,将两组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解,找到佳的儿童精神科教学方法。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比组,<0.05。结论在儿童精神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梁月竹;杨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血浆D-二聚体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肝病科就诊且确诊为肝硬化患者62例,分为两组即30例肝硬化但未伴腹水患者和32例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疾病组和对照组间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测定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伴腹水肝硬化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未伴腹水肝硬化患者组平均血浆D-二聚体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伴腹水肝硬化组D-二聚体浓度显著高于未伴腹水肝硬化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上调,并与腹水发生相关。

    作者:唐罗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硫酸镁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硫酸镁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在我院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分别使用硫酸镁和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有效率为65.71%,两组差别显著(2=6.820,=0.014),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率为8.5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1.43%,两组差别显著(2=6.820,=0.014),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硫酸镁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取对快速性心动过速治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基础的抗心律失常药,同时有效的降低了诸多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仁波;李宁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护理观察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析护理观察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手术室护理人员或手术医生为观察员,并在手术室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认真观察1h,然后详细记录其观察结果,再向所有手术室护理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报告,并进行仔细讨论,针对相关问题采纳策略,制定工作目标。结果在本院2015年1月~12月期间,通过护理观察发现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存在问题105个,其中利用护理观察结果制作相关计划47项,全力改进对策105项,进而让问题发生率在逐渐减少。另外,在手术室的工作环境、手术物品消毒及无菌操作技术质控检查合格率方面也显著得到提升。结论采纳护理观察模式提升了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并加强了消毒隔离技术质量管理的效率。

    作者:梅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科技创新背景下的科技查新工作

    科技查新工作是将有价值的信息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对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科研评价、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化,科技查新工作的服务内容应向深度信息咨询方向发展,开展多元化服务模式,更好服务于科技创新,实现服务内容的创新增值。文章阐述了在科技创新形势下科技查新的作用、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

    作者:吴珞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的优化管理

    内镜检查已经广泛应用临床,随着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技术的深入开展,引发的内镜传播疾病也在不断增加,对内镜的清洗消毒也引起广泛关注。由于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能导致组织损伤,若污染后清洗消毒不彻底,极易引起医院感染[1]。使用后的内镜粘有大量黏液、蛋白质、血液等有机物,且由于其管身细软、管腔多,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许多部件不耐高温高压、怕腐蚀、消毒灭菌难度大[2]。2015年前,我科检查、治疗及清洗消毒均在同室进行,每季度空气及消毒后内镜监测,虽无致病菌,但合格率也不尽人意。2015年1月,我院整体搬迁后,我科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置,消毒合格率大大提高。

    作者:许玲;薛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胱抑素C与妊娠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胱抑素C作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中的主要的一员,参与了机体诸多生理、病理过程,一直以来,对胱抑素C的研究多集中在其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性标志物上;近些年来有研究发现胱抑素C与妊娠高血压存在密切相关,该研究即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胱抑素C与妊娠高血压相关性研究文章进行了整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资料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采用HPLC法测定三七中3种皂苷的含量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复三七中三种皂苷含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三七总皂苷分散片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批次三七总皂苷分散片中,人参皂苷Rb1含量在17.91 mg/片~18.23 mg/片,人参皂苷Rg1含量在17.12 mg/片~17.65 mg/片,三七皂苷R1含量在4.73 mg/片~4.82 mg/片。结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可以同时对三七中不同皂苷的含量进行准确定量,且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优点,重复性好,稳定性强,可以用于三七相关药物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齐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麻疹发病影响因素分析和控制策略探讨

    目的对我县麻疹发病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地区2013~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我地区2013~2014年麻疹患者由5例下降到2例。其中,8个月~14岁患者2例,2013年与2014年各1例;≥15岁患者5例,2013年4例,2014年1例;5例患者免疫史不详,1例麻疹疫苗免疫≥2次,1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结论结合麻疹发病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控制策略,强化免疫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实现麻疹消除与控制。

    作者:矣红珍;王俊丽;王利恒;张学良;李绍芬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影响因素及头孢地嗪钠对其的治疗作用,为预防和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提供正确严谨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头孢地嗪钠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和常规治疗,即院初期以控制感染、祛痰为主,加用平喘、吸氧、戒烟等常规治疗。头孢地嗪钠治疗组额外用头孢地嗪钠注射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副作用。结论头孢地嗪钠治疗对其它检测方法及内科保守治疗的不足有弥补作用,且其在临床上有很好疗效,但需要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治疗方法及相关技能。

    作者:何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超声联合超声引导下活检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联合超声引导下活检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分泌科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块患者中选取80例,实施超声联合超声引导下活检,对比穿刺结果以及手术后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无阳性病例,病理学结果与石蜡病学结果相符,甲状腺结节直径≤0.5cm、0.5~1cm、1~2cm、≥2cm穿刺病例结果准确率分别为100.0%、97.1%、97.1%。表明直径0.5~2cm穿刺病理结果符合率高。结论超声联合超声引导活检可显著提高结节性甲状腺肿块诊断价值,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作者:仇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开放性跟骨骨折9例治疗报道

    目的探讨开放性跟骨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2015年6月收治开放性跟骨骨折9例10足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9例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跟骨骨折均愈合,按Maryland评分,优2足,良6足,可2足,优良率60%,其中1足发生慢性骨髓炎,经治疗后治愈,2例皮肤撕脱伤术后出现皮肤坏死缺损,二期手术以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覆盖消灭创面。4例待伤口愈合后,行骨折切开复位外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植骨术。结论开放性跟骨骨折处理较为棘手,预后较差,治疗上应重视首次清创的重要性,和对局部软组织的保护。

    作者:胡敏;李绪松;刘庆;唐浩然;李晓天;刘和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目为肝之外候--从眼病看我国肝脏医学发展

    中医认为“肝主目,目为肝之外候。”沙眼曾经是我国致盲的首要原因。2015年,我们基本消灭了致盲性沙眼。虽然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等感染性眼病仍在增多,近视眼等非感染性眼病是我国致盲的主要原因。从眼病看肝脏健康,我国是HSK和近视眼与青光眼等眼病大国,也是病毒性肝炎和脂肪肝与肝癌等肝病大国。我国乙肝疫苗接种取得重大成就,然而乙肝抗病毒治疗依然艰难,丙肝疫苗尚未研制成功。虽然病毒感染仍然是国人肝脏健康的严重危害,不良环境与生活习惯已经成为国人肝病的首要原因,肝病防治亟待战略创新。上医医国,建设健康中国是我国国家战略。深入贯彻卫生方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并举,中西医并重,建立健全我国肝病防治体系,推动肝病医学模式创新,促进国人肝脏与视力和身心健康,是我国肝脏医学的神圣使命和正确发展方向。

    作者:郑荣领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4*、CD8*、CD4*/CD8*比值、CTLA-4等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变化测定,同时选取健康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治疗组、治疗无效组、治疗有效组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0.05);CD8*T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另外未治疗组、治疗无效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对照组(<0.05)。结论进行共刺激分子表达变化研究可以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为深入评价细胞免疫功能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

    作者:吴杰儒;呙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显微椎间孔镜与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分析显微椎间孔镜与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显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与开窗手术治疗效果一致,但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理想的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云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