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玲;薛红梅
目的研究分析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反复接受入院治疗的主要原因,并找到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前来我院进行多次扩张性心肌病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记录以及相关的治疗资料。并为入选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出现反复治疗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并发症影响、用药及日常生活习惯不当、心理压力。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疾病状况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掌握科学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进行自我护理的能力,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晶晶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作者:果志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彩超在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3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骨科手术患者中抽取疑似下肢静脉血栓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通过常规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6.67%、95.89%、94.67%、2.93%、5.01%,与对照组患者的86.67%、83.03%、84.09%、10.31%、15.32%相比,<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与常规检查相比,应用彩超诊断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更佳,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率更高,而误诊率、漏诊率更低,存在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杨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疗法及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基础疗法及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显著低于各自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及相关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加速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周旗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卡洛磺钠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进行配伍,在配伍完成后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两种物质在配伍后6 h之内的含量变化情况、pH值以及液体外观进行分析。结果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后的6 h之内,液体的外观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跃0.05。但液体在pH值方面出现了明显变化,同时配物液体中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含量也出现了明显变化,<0.05。结论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后外观虽无变化,但稳定性已经出现了较大改变,因此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不宜配伍使用。
作者:刘景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续命降糖方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74例,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每组37例,经前列腺素E1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前列腺素E1+续命降糖方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3%,观察组治疗后足背动脉管径、腘动脉内径、TPA增加明显,FIB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0.05。结论续命降糖方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取得显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廖萌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性眩晕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 w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及眩晕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症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邸士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索微信在外科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6月为微信应用前时段,共3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014年7月~12月为微信应用阶段,共3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微信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术前检查知识、术前准备知识、手术环境知识、手术后镇痛知识、手术后康复知识、手术后饮食知识等知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素质评分、护理服务评分、护理技术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微信式健康教育能提高外科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和满意度,强化外科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赵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5月进行大量输血治疗的急性大出血患者154例随机分组,将血小板联合输注冷沉淀的患者设定为联合组,单独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设为血小板组,单独输注冷沉淀的患者设为冷沉淀组。对患者输注前1 h和输注后24 h内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PLT)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患者止血效果,住院天数和生存率以及输注的血液制品量。结果患者联合输注后24 h内的TT、PT和APT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0.001),Fbg与血小板组相比明显增加(<0.001),PLT与冷沉淀组相比明显增加(<0.001)。联合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更短(3.7±2.2)h,平均止血率更高(91%),住院时间更短(22.5±5.6),生存率更高(89.29%)。结论在大出血患者治疗中,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与单独输注有更加明显的疗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50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探讨干扰素雾化对照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月住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0例,依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干扰素雾化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时间为(1.06±0.27)d、皮疹消退时间为(2.78±0.69)d、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为(2.94±0.53)d;对照组治疗后退热时间为(2.13±0.11)d、皮疹消退时间为(4.29±0.37)d、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为(4.84±0.5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干扰素雾化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率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不良反应和病发症情况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宗艳梅;刘亚敏;李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院病案统计是其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支持着医院科学的管理和经营决策。但是目前医院在病案统计工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些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病案统计工作能够更好的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医院。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胱抑素C作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中的主要的一员,参与了机体诸多生理、病理过程,一直以来,对胱抑素C的研究多集中在其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性标志物上;近些年来有研究发现胱抑素C与妊娠高血压存在密切相关,该研究即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胱抑素C与妊娠高血压相关性研究文章进行了整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资料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6例妊娠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和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妊娠糖尿病的认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志晶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6例脑血管患者的护理,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其中25例好转,9例无变化,2例死亡。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理生活的能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周丁兰;周龙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鼻内镜下中耳检查及鼓膜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鼻内镜下中耳检查及鼓膜修补术患者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进行半年的随诊,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半年,一次性治愈59例,治愈率为92.2%,小型鼓膜穿孔均一次性治愈,有效4例,有效率为6.3%,临床总有效为63例,占98.4%,无效1例,为大型鼓膜穿孔,术后3个月发现其移植片消失,穿孔与术前相同。其原因可能与术后移植片血运不良有关。手术前后患者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具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鼻内镜下中耳检查与鼓膜修补术操作简便、分辨率清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费璐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并内固定术后患者,对照组仅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处中药熏洗,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胫骨平台内固定术后采用中药熏洗、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膝关节活动情况,降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小荣;郑新斌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为加强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探索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方法在临床见习中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BL方法进行心内科的临床见习。结果教师评估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临床思维、临床技能等能力,医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对应用PBL方法教学见习进行评价,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 PBL教学法在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更有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龚洪涛;杜凤和;陈步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实施治疗,而观察组的50例患者则使用胺碘酮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豫,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仅仅为74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使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苏广春;易秀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50 g葡萄糖筛查法,分析妊娠期妇女的血糖值,从而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接诊的2196例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当1 h血糖高于7.8 mmol/L时,需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诊断标准,方可确诊为糖尿病或妊娠期糖耐量减低。需详细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孕妇或家属要详细填写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调查表。通过以上资料,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发病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依据临床观察纪录的资料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年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孕产次数等因素与妊娠期糖尿内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05%(45例);妊娠期糖耐量减低者的发病率为2.50%(55例)。结论上述筛查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做到了及早发现和诊断的作用,并且通过总结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对于预防该病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该筛查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分成两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之上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程春凤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