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管理模式在骨关节病护理中的应用

李惠图;张丽萍;刘坚

关键词:健康管理模式, 骨关节病, 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健康管理模式在骨关节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本文选取140例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护理后,护理组的Mazur标准评分大小、视觉模拟疼痛标准评分大小Tegner标准评分大小三项关节功能评分大小分别是(84.18±5.14)分、(2.22±0.12)分以及(5.85±1.67)分,和对照组护理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关节病患者采用健康管理模式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提升健康状况,进一步对促进患者骨关节相关功能早日康复奠定了基础。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开放性跟骨骨折9例治疗报道

    目的探讨开放性跟骨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2015年6月收治开放性跟骨骨折9例10足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9例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跟骨骨折均愈合,按Maryland评分,优2足,良6足,可2足,优良率60%,其中1足发生慢性骨髓炎,经治疗后治愈,2例皮肤撕脱伤术后出现皮肤坏死缺损,二期手术以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覆盖消灭创面。4例待伤口愈合后,行骨折切开复位外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植骨术。结论开放性跟骨骨折处理较为棘手,预后较差,治疗上应重视首次清创的重要性,和对局部软组织的保护。

    作者:胡敏;李绪松;刘庆;唐浩然;李晓天;刘和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优质护理干预)各24例。观察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23例(95.8%),并发症发生1例(4.2%);对照组护理满意18例(75.0%),并发症发生6例(25.0%);且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在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栗晓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APACHEⅡ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评估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APACHEⅡ)评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评估的适用性、可行性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对64例患者入院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APACHEⅡ)评分,记录评分结果,评价APACHEⅡ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不良预后的评估能力,分析APACHEⅡ评分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64例患者中行无创通气为15例(占23.44%),行有创通气为10例(占15.63%),死亡为21例(占32.81%),APACHEⅡ评分分值越高,机械通气比例和死亡率越高。结论 APACHEⅡ评分能够有效地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作者:周彦俊;李成才;韩自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随机抽选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小于观察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的满意度(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经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数据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也能提高患者对我院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芦莹;余月琴;汪慧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降钙素原联合白细胞介素-6在检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检测在早期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5例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的40例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均进行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感染观察组的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水平分别为(7.98±3.51)ng/ml、(195.10±21.8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二者联合应用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高于单独应用。结论降钙素原与白介素-6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判断新生儿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吴玉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针对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所起到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择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当中接受治疗的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100例,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骨科护理模式,对实验组则行以循证护理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骨折的愈合效果以及发作并发症的概率,对护理效果做以系统的分析并记录。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明显地好于参照组(<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来说效果比较好,能够降低并发症概率,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文娟;程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Six Sigma管理法在医院管理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六西格玛(Six Sigma)管理法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种方法,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国医院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致使医院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实施,对医院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Six Sigma管理法在医院管理控制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对Six Sigma管理法含义与医院管理现状的分析,对Six Sigma管理法在医院管理控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作者:宋文亚;梁必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拓展及模式建立

    目的分析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的拓展及模式。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6月外科门诊收治的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门诊分诊制度,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模式,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与72.0%,比较数据差异显著,<0.05。结论采用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易于接受,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王江;孙志荷;桑立朱;郭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压疮的特点及护理

    目的探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压疮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1308例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压疮发生情况,探析其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结果1308例ICU住院患者,其中发生院内获得性压疮患者有323例,患病率为24.69%。323例患者中,Ⅰ期占55.11%,Ⅱ期39.01%,Ⅲ期5.57%,Ⅳ期0.31%;患病部位以骶尾部多,足跟部次之。结论 ICU患者因身体及病情原因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极易导致压疮的发生,这将降低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护理人员需以心理护理为基础,积极采取防感染、解除压力、皮肤保护、实时监控等综合性护理手段,降低压疮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何圆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对医院实施标准化管理、开展管理水平标准认证是医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开展档案信息标准化管理已形成医院发展的一种趋势。

    作者:邓惠欣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替加环素治疗免疫力低下血液病重症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替加环素对患有免疫力低下血液病重症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患有免疫力低下血液病重症感染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碳青霉烯联合万古霉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替加环素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免疫力低下血液病重症感染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用药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抗感染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替加环素对患有免疫力低下血液病重症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晶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平行式教学在妇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平行式教学在妇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6月参与妇科护理教学培训的24名学生纳入对照组,实施一般教学方法;将2015年3月~6月参与妇科护理教学培训的24名学生纳入观察组,实施平行式教学方法;对比评价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及对教学的兴趣程度。结果观察组考核平均成绩为(92.13±1.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83±2.13)分,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感兴趣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妇科护理教学中采取平行式教学方法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水平。

    作者:郭婧;王丽君;闫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运用效果观察。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88例中风患者均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康复护理,联合组实施中西医康复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跃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中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

    作者:符思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及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早孕,要求施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120例,将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优质舒适的护理干预(两组均以丙泊酚为麻醉剂)。结果观察组麻醉用药剂量大大低于对照组,但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缓解情绪紧张,增强手术的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的用量。

    作者:熊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Bassini法治疗老年人绞窄性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与Bassini法治疗老年人绞窄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的72例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2011年2月~2016年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实施Bassini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6例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36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33%)和实验组患者(11.11%)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和对照组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0.05)。结论对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袁长红;曾祥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干预及并发症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将并发症护理与心理干预方法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对其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白内障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成数量相同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分组依据为数字随机法,均行常规护理,并对实验组加以并发症护理与心理干预,对两组的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为(5.25±0.94)分,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10.07±1.35)分,实验组的焦虑症状明显较轻;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25.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上述指标对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应用并发症护理、心理干预具有积极作用,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珺;张小英;吴佳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深入探讨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无痛胃肠镜麻醉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5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无痛胃肠镜诊疗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麻醉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手术室患者护理中全程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患者护理中全程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方法所选病例均为2013年3月~2015年9月到院行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并且围手术期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常规组(<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全程人文关怀实施护理,便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雷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2015年我院ICU人工气道患者为研究对象,原发疾病为脑卒中、重度脑外伤、脑肿瘤术后、COPD、急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①两组意外拔管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①两组意外拔管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比较有差异(<0.05)。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有差异(<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人工气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意外拔管及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连芝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ICU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对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ICU病房住院患者共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及观察组(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差异以及研究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ICU病房临床护理中加强风险管理能够对护理质量起到明显优化作用,抑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税春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