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珺;张小英;吴佳瑛
目的健康管理模式在骨关节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本文选取140例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护理后,护理组的Mazur标准评分大小、视觉模拟疼痛标准评分大小Tegner标准评分大小三项关节功能评分大小分别是(84.18±5.14)分、(2.22±0.12)分以及(5.85±1.67)分,和对照组护理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关节病患者采用健康管理模式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提升健康状况,进一步对促进患者骨关节相关功能早日康复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惠图;张丽萍;刘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干预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共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76例,并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聂香妮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本文就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体检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接受末梢血检测的患者设为实验组,接受静脉血检测的患者设为参照组,后将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白细胞水平较比参照组,明显较高,血小板计数较比参照组,明显较低,两组数据结果由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存在差异性。从不同时间段来看,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测值与参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末梢血和静脉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均有影响,因此,临床上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采血,从而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陆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015年1月~2016年1月70例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观察,将采用胺碘酮治疗的3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将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的3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总时间等情况。结果通过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少,治疗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建议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
作者:张姗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方法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采用地佐辛0.1 mg/kg镇痛,对照组仅使用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镇静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吞咽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6 h、12 h的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48 h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能够有效减少髋关节术后患者的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海生;张来宝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颅骨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本院于2009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例颅骨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术中所见及术后病检结果明确诊断,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颅骨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颅骨病变,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不难,不典型者需与一些疾病进行鉴别。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张明;魏剑波;鄢克坤;黄志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弱视儿童实施优质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接收的80例弱视儿童,随机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入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依从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97.50%,对照组分别为70.00%、80.00%,实验组依从率与总有效率较优,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弱视儿童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可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推荐应用。
作者:吴佳瑛;余珺;张小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05月~2016年05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抑郁情绪评分等指标结果。结果两组的抑郁情绪评分大小随着医护时间的延长,都发生了下降,这表明患者的抑郁情绪状态逐渐得到改善。同时护理组在护理前、护理半个月后、护理1个月后、护理1个半月后以及护理两个月后的抑郁情绪评分分别是(28.12±2.13)分、(20.17±1.13)、(16.56±0.68)分、(12.89±0.17)以及(7.57±0.10)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进一步调节患者的精神状态,使得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维护患者家庭和谐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姜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耐药结核菌的耐药特点。方法对采用罗氏培养法阳性的疫结核分枝杆菌131株进行INH(异烟肼),SM(链霉素),RFP(利福平),EMB(乙胺丁醇),PAS(对氨基水杨酸钠),AK(丁胺卡那),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测试。结果初治病例耐单药顺位前四位INH=EMB>SM>左氧氟沙星;复治病例耐单药顺位前四位SM>INH>左氧氟沙星>RFP;复治病例耐多药,泛耐药构成比均高于初治病例。结论继续加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统一抗结核药物管理和推行全程督导化疗,根据药敏结果及早建立个体化的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
作者:谢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院图书馆既承担着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又在继续教育、网络协调、资源共享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医院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的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资源、经费问题、人员问题等四个方面剖析了医院图书馆纯在的问题,并只对这些问题从提高人员素质、增加经费来源、资源共享及藏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的方向。
作者:于似月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术后的患者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介入科住院的2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均为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采取整体的护理措施,主要通过术前术后的护理及病情观察,综合分析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整体的护理措施,25例颈动脉支架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仅出现了2例术后穿刺点渗血及血肿,1例脑梗塞,3例低血压与心率减慢,1例血尿。结论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病情观察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脑梗死、脑灌注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大椎穴刮痧法应用于外感发热患者的退热效果。方法将80例确诊为外感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在原有基本治疗上,对照组给予温水擦浴辅助退热,观察组给予大椎穴刮痧法辅助退热,比较两组退热效果。结果观察组即刻退热和持续退热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大椎穴刮痧法对外感发热患者退热效果显著,安全,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菊英;黄俊喜;邹文妹;兰莉莉;温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应用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护理模式进行综合干预。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0d、90d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arthel指数的对比(<0.05);两组组间出院后的30 d、90 d Barthel指数的对比(<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不同时间点GDS评分的对比(<0.05);两组组间手术前、出院时、出院后30d的对比(>0.05),但出院后90 d两组的对比(<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连续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与髋关节功能,使其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徐友凤;黄新荣;苏如洪;王小红;涂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深入探讨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无痛胃肠镜麻醉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5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无痛胃肠镜诊疗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麻醉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婴幼儿胃肠炎相关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6例婴幼儿胃肠炎相关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相关检查结果及转归。结果16例胃肠炎相关良性惊厥患儿发病年龄在8个月~3岁,1岁上下多见,惊厥发生时无热或低热,平均惊厥1.95次,血液相关检查电解质轻微异常,脑电图检查及头颅CT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轮状病毒检查结果阳性68.75%。结论患儿胃肠炎相关良性惊厥易于控制且预后良好,不必长期抗癫痫用药,对于缓解家长的精神压力很有意义。
作者:顾京元;张艳秋;刘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硫酸镁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在我院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分别使用硫酸镁和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有效率为65.71%,两组差别显著(2=6.820,=0.014),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率为8.5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1.43%,两组差别显著(2=6.820,=0.014),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硫酸镁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取对快速性心动过速治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基础的抗心律失常药,同时有效的降低了诸多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仁波;李宁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痉挛性偏瘫采用温针灸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14年4月~2016年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从这9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剩余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的有21例,患者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生活能够自理的有24例,治疗的有效率为93.75%,在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电针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的为15例,患者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有17例,治疗的有效率为76.2%,就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龚君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运用效果观察。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88例中风患者均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康复护理,联合组实施中西医康复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跃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中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
作者:符思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湘乡市2010~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评价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为进一步研究AEFI监测策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0~2014年湘乡市各类疫苗的AEFI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10~2014年共报告AEFI个案202例,AEFI发生率为16.5231/10万;其中异常反应7例,占3.47%;一般反应195例,占96.53%;无偶合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等病例报告。反应发生后24h内报告率100%,及时调查率100%。AEFI报告的个案中,1岁以下儿童占70.30%,男女比例为1.35院1。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聚集性,所涉及的疫苗有一类及二类疫苗共16种。结论 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所使用的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均良好,但监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对一般反应的监测。
作者:陈伟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复三七中三种皂苷含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三七总皂苷分散片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批次三七总皂苷分散片中,人参皂苷Rb1含量在17.91 mg/片~18.23 mg/片,人参皂苷Rg1含量在17.12 mg/片~17.65 mg/片,三七皂苷R1含量在4.73 mg/片~4.82 mg/片。结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可以同时对三七中不同皂苷的含量进行准确定量,且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优点,重复性好,稳定性强,可以用于三七相关药物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齐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