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骨表皮样囊肿诊治分析

张明;魏剑波;鄢克坤;黄志刚

关键词:颅骨表皮样囊肿,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颅骨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本院于2009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例颅骨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术中所见及术后病检结果明确诊断,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颅骨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颅骨病变,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不难,不典型者需与一些疾病进行鉴别。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活体肝移植供者心理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描述肝移植供者术后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影响供者术后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预测肝移植供者术后心理健康、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30例肝移植供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肝移植供者术后抑郁、焦虑自评得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群(<0.01)。结论肝移植手术对供者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肝移植供者需要足够的重视和更多的帮助。

    作者:孙萌;刘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血浆D-二聚体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肝病科就诊且确诊为肝硬化患者62例,分为两组即30例肝硬化但未伴腹水患者和32例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疾病组和对照组间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测定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伴腹水肝硬化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未伴腹水肝硬化患者组平均血浆D-二聚体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伴腹水肝硬化组D-二聚体浓度显著高于未伴腹水肝硬化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上调,并与腹水发生相关。

    作者:唐罗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患关系管理促进医院流程再造

    在新医改背景改革下,我国的医疗事业在市场环境中发生了较大变化,医疗服务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格局,医患关系管理发挥了较大的发展地位。医院在以患者为中心管理道路上,已经发展了现代的医患关系管理形式。本文根据对医患关系管理与医院流程再造相关概述进行了解,阐述医患关系管理促进医院流程的主要作用。

    作者:郭智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应用彩超诊断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彩超在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3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骨科手术患者中抽取疑似下肢静脉血栓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通过常规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6.67%、95.89%、94.67%、2.93%、5.01%,与对照组患者的86.67%、83.03%、84.09%、10.31%、15.32%相比,<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与常规检查相比,应用彩超诊断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更佳,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率更高,而误诊率、漏诊率更低,存在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杨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耳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均在2013年6月~2015年5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及听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给予耳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效果显著。

    作者:周漫;郭婧;樊淑华;王新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拓展及模式建立

    目的分析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的拓展及模式。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6月外科门诊收治的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门诊分诊制度,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模式,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与72.0%,比较数据差异显著,<0.05。结论采用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易于接受,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王江;孙志荷;桑立朱;郭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穴位按摩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康复影响分析

    目的对穴位按摩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探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后者予以穴位按摩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1%)显著高于常规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穴位按摩治疗,疗效甚佳,且可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黄佳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硬化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综合观察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硬化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路径干预方法。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硬化护理中的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唐珊;厉娟;刘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浅谈如何应用临床路径来提高肿瘤内科研究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肿瘤内科研究生按照临床路径进行诊疗活动与探索学习,可减少初入临床时的盲目,提高临床工作效益,逐渐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

    作者:林燕;廖英萍;梁嵘;张锦燕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5例和35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91.4%,85.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梁丹;陈嘉升;梁莉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集束化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顺铂致胃肠道反应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集束化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顺铂致胃肠道反应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顺铂联合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手段分为集束化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不同时间呕吐、恶心治疗的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顺铂致胃肠道反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减低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同时亦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估,积极有效的护理,有效减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治疗取得更大的效果。

    作者:罗红;凡国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的应用

    目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7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血糖改善调节情况以及妊娠结果。结果护理组的胎儿窘迫、羊水过多、剖宫产以及黄疸的发生率分别是2.86%、2.86%、20.00%以及2.86%,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明显调节和控制产妇的血糖水平,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

    作者:廖泽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CT与MRI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性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CT与MRI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7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前所作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GEHisPeedN/xi双排CT进行检查诊断;观察组35例采用MRI进行检查诊断。分析CT诊断结果与MRI诊断结果,对比两组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MRI)诊断结果显示35例鼻咽癌患者诊断出I期2例(5.71%),II期、III期31例(88.58%),漏诊2例(5.71%);对照组35例鼻咽癌患者诊断出I期1例(2.86%),II期、III期26例(74.29%),漏诊8例(22.86%)。结论 MBI检查诊断鼻咽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吴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核算的影响和对策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国针对公立医院颁布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推行对公立医院的财务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核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均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3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36例选择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36例正常妊娠再次阴道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出血率及中转剖宫产率等。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6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出血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要综合评估及产妇与患者沟通,在把握好适应证的情况下,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作者:岳立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健康管理模式在骨关节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健康管理模式在骨关节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本文选取140例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护理后,护理组的Mazur标准评分大小、视觉模拟疼痛标准评分大小Tegner标准评分大小三项关节功能评分大小分别是(84.18±5.14)分、(2.22±0.12)分以及(5.85±1.67)分,和对照组护理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关节病患者采用健康管理模式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提升健康状况,进一步对促进患者骨关节相关功能早日康复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惠图;张丽萍;刘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童恶性血液病的应用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儿童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20例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化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5。结论对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综合护理服务质量,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赵素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分析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术后的患者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介入科住院的2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均为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采取整体的护理措施,主要通过术前术后的护理及病情观察,综合分析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整体的护理措施,25例颈动脉支架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仅出现了2例术后穿刺点渗血及血肿,1例脑梗塞,3例低血压与心率减慢,1例血尿。结论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病情观察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脑梗死、脑灌注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流动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成效、挑战与展望

    目的分析流动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成效、挑战与展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区开展预防流动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结果进行成效分析,并分析这项工作的未来挑战与展望。结果相对于2005年1月~2010年12月的预防成效,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预防成效更加明显,说明采用一定的预防措施对控制艾滋病、梅毒、乙肝有着良好效果。结论对流动性孕产妇进行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检测与预防十分必要,对降低孕产妇以及新生儿感染几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殷明霞;郑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干扰素雾化与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50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探讨干扰素雾化对照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月住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0例,依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干扰素雾化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时间为(1.06±0.27)d、皮疹消退时间为(2.78±0.69)d、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为(2.94±0.53)d;对照组治疗后退热时间为(2.13±0.11)d、皮疹消退时间为(4.29±0.37)d、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为(4.84±0.5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干扰素雾化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率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不良反应和病发症情况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宗艳梅;刘亚敏;李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