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五秀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方案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脊柱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开放手术)与观察组(微创手术),每组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该疗法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椎体骨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压疮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1308例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压疮发生情况,探析其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结果1308例ICU住院患者,其中发生院内获得性压疮患者有323例,患病率为24.69%。323例患者中,Ⅰ期占55.11%,Ⅱ期39.01%,Ⅲ期5.57%,Ⅳ期0.31%;患病部位以骶尾部多,足跟部次之。结论 ICU患者因身体及病情原因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极易导致压疮的发生,这将降低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护理人员需以心理护理为基础,积极采取防感染、解除压力、皮肤保护、实时监控等综合性护理手段,降低压疮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何圆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鼻内镜下中耳检查及鼓膜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鼻内镜下中耳检查及鼓膜修补术患者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进行半年的随诊,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半年,一次性治愈59例,治愈率为92.2%,小型鼓膜穿孔均一次性治愈,有效4例,有效率为6.3%,临床总有效为63例,占98.4%,无效1例,为大型鼓膜穿孔,术后3个月发现其移植片消失,穿孔与术前相同。其原因可能与术后移植片血运不良有关。手术前后患者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具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鼻内镜下中耳检查与鼓膜修补术操作简便、分辨率清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费璐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牙体大面积缺损应用复合树脂充填与嵌体修复两种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树脂嵌体修复(实验组)和树脂充填修复(对照组)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牙体大面积缺损治疗中,应用树脂嵌体修复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树脂充填。
作者:周花枝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的拓展及模式。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6月外科门诊收治的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门诊分诊制度,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模式,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与72.0%,比较数据差异显著,<0.05。结论采用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易于接受,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王江;孙志荷;桑立朱;郭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改良Miccoli术式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改良Miccoli术式即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75例(腔镜组)和80例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开放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腔镜组优于开放组;腔镜组住院总费用多于开放组;术后并发症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Miccoli术式即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术式: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微创、美容的特点。
作者:刘毅;张自立;孟祥朝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调查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为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提取2015年1月~12月门诊内科和儿童保健科所有处方,妇科及产科住院手术病历、新生儿科住院病历,对重点监控药品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重点监控药品门诊内科和儿童保健科处方共315张,其中门诊内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肠溶片有243张,不合理使用处方共41张,占泮托拉唑肠溶片使用处方的16.87%;儿童保健科使用辅助用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处方有72张,新生儿科住院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病例有35份,不合理用药情况共15例,占其使用处方或病例的14.02%;妇科和产科病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分别有15例和51例,不合理使用共12例,占18.18%。结论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品种少,使用量较小,用药基本合理,但辅助用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有待进一步商榷。
作者:贾萍;何梦婕;王华飞;顾倩兰;王晓丽;徐文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针对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所起到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择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当中接受治疗的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100例,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骨科护理模式,对实验组则行以循证护理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骨折的愈合效果以及发作并发症的概率,对护理效果做以系统的分析并记录。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明显地好于参照组(<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来说效果比较好,能够降低并发症概率,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文娟;程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综合观察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硬化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路径干预方法。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硬化护理中的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唐珊;厉娟;刘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儿童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20例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化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5。结论对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综合护理服务质量,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赵素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胱抑素C作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中的主要的一员,参与了机体诸多生理、病理过程,一直以来,对胱抑素C的研究多集中在其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性标志物上;近些年来有研究发现胱抑素C与妊娠高血压存在密切相关,该研究即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胱抑素C与妊娠高血压相关性研究文章进行了整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资料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74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7例,接受优质护理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7%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2%,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0.05。结论对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促进患者较快恢复,效果显著。
作者:王凌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药物口腔护理对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8例牙周炎患者(168颗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6例,三组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护理状况。结果组间PDL、PD、AL、SBI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A组明显具有优势。结论临床中,对牙周炎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选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药物,此药物可使患者各临床指标得到更好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韩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痉挛性偏瘫采用温针灸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14年4月~2016年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从这9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剩余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的有21例,患者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生活能够自理的有24例,治疗的有效率为93.75%,在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电针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的为15例,患者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有17例,治疗的有效率为76.2%,就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龚君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随机抽选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小于观察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的满意度(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经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数据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也能提高患者对我院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芦莹;余月琴;汪慧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治疗房颤用药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房颤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院随机抽签法。83例患者分为胺碘酮组和厄贝沙坦组两个组别。胺碘酮组常规抗凝+胺碘酮;厄贝沙坦组常规抗凝+厄贝沙坦。观察指标:①总有效率、复发率、副作用;②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左房径的差异。结果①厄贝沙坦组相比于胺碘酮组总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0.05;两组副作用轻微,可耐受。②治疗前两组左房径相似,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跃0.05;治疗后厄贝沙坦组相比于胺碘酮组左房径改善更显著,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房颤用药效果确切,可改善左房功能,降低房颤复发风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卞华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手卫生作为防止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简单有效的措施已得到广泛认可。对手卫生执行措施在我国医护人员中的执行情况做系统的研究。方法对江苏省扬州市16所医院的158名新生儿护士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这3项规定的执行情况。结果12%的新生儿护士总是执行洗手的规定,10%的新生儿护士总是执行卫生手消毒的规定,2%的新生儿护士总是执行外科手消毒的规定。执行手卫生措施的行为与是否接受过手卫生措施的培训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我国的新生儿护士对手卫生措施的执行情况不理想。应让新生儿护士接受更多的关于手卫生措施的正规培训以提高其对手卫生执行程度。
作者:周伟;张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患者心理特征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选取酒精性肝病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分析心理特点,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酒精性肝病患者干预前自我效能评分无差异(>0.05),干预后均有增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0.05)。两组干预前心理状况评分无差异(>0.05),干预后均有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0.05)。观察组出院后定期检查、严格戒酒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完全戒酒45例,占90%;对照组25例,占50%,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分析心理特征,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心理状况,提高遵医依从及戒酒成功率,对保障患者预后意义显著。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评价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肱骨内固定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ASA分级玉~芋级行肱骨内固定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n=20),玉组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静吸复合全麻,Ⅱ组先行术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然后在喉罩下行静吸复合全麻。术后用布托菲诺行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手术结束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气管导管(玉组)或喉罩(Ⅱ组)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管插管(玉组)或置入喉罩(Ⅱ组)即刻(T3)、手术进行30 min时(T4)、术毕(T5)、拔气管导管(玉组)或喉罩(Ⅱ组)即刻(T6)的SBP、DBP、HR;记录术后24 h内的PCA按压次数、PCA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评价术后镇痛满意。结果与玉组比较,Ⅱ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小,麻醉苏醒和恢复时间缩短,术后镇痛用药量减少,效果更满意,不良反应少。结论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肱骨内固定术麻醉效果好,苏醒与恢复快,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能提高手术及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黄涌;邓宏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5月进行大量输血治疗的急性大出血患者154例随机分组,将血小板联合输注冷沉淀的患者设定为联合组,单独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设为血小板组,单独输注冷沉淀的患者设为冷沉淀组。对患者输注前1 h和输注后24 h内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PLT)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患者止血效果,住院天数和生存率以及输注的血液制品量。结果患者联合输注后24 h内的TT、PT和APT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0.001),Fbg与血小板组相比明显增加(<0.001),PLT与冷沉淀组相比明显增加(<0.001)。联合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更短(3.7±2.2)h,平均止血率更高(91%),住院时间更短(22.5±5.6),生存率更高(89.29%)。结论在大出血患者治疗中,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与单独输注有更加明显的疗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