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凉山彝族小学生个人卫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翟雯雯;张素华;姚永娜;王卓;裴容;杨淑娟;张建新

关键词:个人卫生行为, 凉山, 彝族, 小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凉山州彝族小学生个人卫生行为现况,探讨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方法 自拟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该地区387名在校小学生进行访谈式和自填式问卷调查.应用x2检验了解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现状,并了解个人卫生行为好坏与患病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彝族小学生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结果 彝族小学生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率为59.10%,三年级(OR =0.24,95% CI =0.12 ~0.46)和五年级(OR=0.20,95% CI =0.10 ~0.39)的彝族小学生个人卫生行为习惯较差.非留守儿童(OR =2.24,95% CI=1.03~4.84)、有弟弟妹妹(OR=2.06,95%CI=1.17 ~3.63)和母亲为非农民(OR=2.86,95% CI=1.57 ~ 5.22)有利于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习惯形成.三年级中女性(69.57%)个人卫生行为习惯优于同年级男性(37.33%) (x2=11.85,P<0.001).个人卫生行为习惯良好者腹泻患病率低于个人卫生习惯较差者(x2=11.15,P=0.001).结论 凉山彝族小学生个人卫生行为习惯较差,三、五年级是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的危险因素,非留守、有弟弟妹妹和母亲为非农民是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促进因素.应采取多形式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善该地小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5年江西省631位餐饮从业人员带菌状况调查与分子分型研究

    目的 了解江西省餐饮从业人员的带菌状况并开展分子分型研究.方法 对江西省2个监测点79家餐馆和60所学校食堂共631位餐饮从业人员进行了粪便采样.参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提供的方法分别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诺如病毒进行了检测与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对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和诺如病毒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631份粪便样本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7.61%,沙门氏菌检出率为2.22%,1份样品中检出诺如病毒,志贺氏菌未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检出3种不同的血清型,分别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33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 11株,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4株,检出率分别为5.23%,1.74%,0.06%;14株沙门氏菌的PFGE指纹图谱分为10个型别(相似值100%的为同一PFGE型别);诺如病毒为GI型.结论 江西省餐饮从业人员存在携带致病菌的状况,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暴发,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新《食品安全法》的普及,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卫生意识,降低风险,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游兴勇;张子华;乐银辉;刘洋;周厚德;刘成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乳腺癌患者常见症状群与性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症状群与之关系,为临床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8月-2017年1月唐山市人民肿瘤医院住院的乳腺癌患者296例,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和自行设计的乳腺癌患者常见症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83.8%(248/296)的乳腺癌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担心病情复发(OR =4.643,95%CI=1.814~11.881)、消极情绪(OR =3.114,95%CI=1.079 ~8.984)、是否处于化疗期(OR =0.119,95%CI=0.050 ~ 0.285)、胃肠道症状群(OR=1.756,95%CI=1.186~2.600)、身体意象受损症状群(OR =2.910,95% CI=1.764 ~4.802)及治疗相关症状群(OR=1.670,95% CI=1.112 ~2.507)是影响乳腺癌患者发生性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症状群是乳腺癌患者发生性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作者:张丽;周立芝;陈长香;窦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为提高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于2016年2~12月,应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31.76 ±3.41)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7.33±2.99)分.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总得分为(43.16 ±3.26)分,生活满意度总得分平均分为(62.36±10.18)分,积极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得分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r=0.313,P<0.01),社会支持总分与其生活满意度总分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r=0.332,P<0.01);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为0.293,占总效应的43.34%.结论 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主要通过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对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效应,且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效应.

    作者:王剑;徐锦江;王星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CpG-ODN对卡介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含非甲基化胞嘧啶和鸟嘌呤核苷酸序列的寡脱氧核糖核苷酸(CpG-ODN)对卡介苗(BCG)的免疫增强作用,为提高BCG的免疫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细胞实验:分空白组、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均接种小鼠巨噬细胞株Ana-1预培养.分别加入培养液、低浓度CpG-ODN和高浓度CpG-ODN,培养后测定上清液中IL-12、IL-18和IFN-y含量.(2)动物实验:分对照组(A组)、感染组(B组)、BCG预防组(C组)和BCG+CpG-ODN预防组(D组).A组常规饲养,B、C、D组分别注射无菌PBS、BCG、BCG和CpG-ODN混合液,2周后B、C、D组注射结核分枝杆菌,再2周后处死所有小鼠,取肺组织病检,收集血清测定IL-12、IL-18和IFN-γ含量.结果 (1)细胞实验:CpG-ODN刺激培养下,Ania-1分泌IL-12、IL-18和IFN-y均呈CpG-ODN剂量依赖性,加入CpG-ODN含量越高,Ania-1分泌上述三种Th1型细胞因子含量越多.(2)动物实验:A组肺组织未见炎症细胞浸润;B组肺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C组和D组肺组织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B组小鼠血清中IL-12、IL-18和IFN-γ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小鼠(均P <0.05).C组和D组小鼠血清中IL-12、IL-18和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D组小鼠血清中IL-12、IL-18和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均P<0.05).结论 CpG-ODN能够增强BCG的免疫预防效果,该免疫增强作用可能与CpG-ODN上调Th1型细胞因子含量有关.

    作者:赵丹;杨小猛;刘瑶;陈倩瑜;谢秀钗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海南省219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海南省结核病医院502株结核菌株的耐药类型及分布情况,为制定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痰分离培养并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共502株菌株,进行8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腆、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氧氟沙星以及丙硫异烟胺)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总耐药率为43.6% (219/502),2015、2016年总耐药率明显高于2014年(x2=10.136,P=0.001;x2=8.56,P=0.003);总耐多药率为25.5%(128/502),近3年耐多药疫情无明显变化(x2=3.297,P>0.05);抗结核药物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氧氟沙星>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耐药类型以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为主.结论 海南省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形势不容乐观;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在海南地区仍有很大的临床抗结核价值,临床上应予以关注;应继续加强耐药结核病发现力度和防控策略,遏制耐药结核病流行.

    作者:周云;刘瑞;杜永国;周贵忠;林种;林洪;何晶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1991-2011年贵州省成人体质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1991-2011年贵州省成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8次追踪调查数据,选取贵州省18~60岁居民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特征研究对象BMI及超重肥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1991-2011年贵州省成人BMI均值从(21.2±2.3)kg/m2上升到(22.8±3.3) kg/m2;男、女BMI均值分别上升了0.7 kg/m2和0.2kg/m2;40岁~年龄组BMI均值上升快;城市、郊区、县城和农村居民BMI均值分别上升了1.1 kg/m2、1.1 kg/m2、1.9 kg/m2和1.9 kg/m2;超重肥胖率从11.4%上升到33.9%.结论 贵州城乡居民超重肥胖呈增长趋势.

    作者:张黎黎;何平;赵松华;周亚娟;刘怡娅;陈桂华;宋沈超;雷世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008-2016年非洲亚撒哈拉地区HPV疫苗免疫项目的策略与成效分析

    目的 分析非洲亚撒哈拉地区在2008-2016年期间开展的HPV疫苗免疫项目策略及成效,为合理的设计和实施HPV疫苗免疫项目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与非洲亚撒哈拉地区HPV疫苗免疫项目相关的文献、基金申请、项目报告、新闻报道等资料,从基础保障能力、项目可及能力与持续能力、项目成效三方面提取指标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在2008-2016年间,非洲亚撒哈拉地区有27个国家共开展了45个HPV疫苗免疫项目.大部分项目采用年龄靶向策略(n=23,51.11%),其次是年级靶向策略(n=18,40%).采用学校交付模型的项目较多(n =27,64.44%),其次是综合交付模型(n=11,24.44%)、卫生机构交付模型(n=5,11.11%)和结合活动交付模型(n=2,4.44%).疫苗接种率(VUR)平均值为84.55% (SD=13.03,n=14);全剂依从率(VAR)的平均值为91.13% (SD =4.44,n=11).官方机构统筹项目的VUR高于民间机构(92.73% vs 86.86%,P =0.048).结论 在非洲亚撒哈拉地区实施的HPV疫苗免疫项目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实施策略是保证HPV疫苗免疫项目成效的关键.

    作者:邵子杰;王辛未;谢华龙;郝元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一起韦太夫雷登沙门菌食物中毒的分子病原学分析

    目的 对一起韦太夫雷登沙门菌食物中毒进行分子病原学分析.方法 对分离株采用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采用PCR技术检测毒力基因invA、sopB 、flgK、ssaR和spvB的携带情况;采用ERIC-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18株韦太夫雷登沙门菌对氨苄西林、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磺胺类等抗生素均表现出敏感,临床抗生素治疗效果好;均携带染色体毒力基因invA、sopB、flgK和ssaR,不携带质粒毒力基因spvB;ERCI-PCR显示DNA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大于91%,可划分为1个基因型.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由同一基因型的韦太夫雷登沙门菌菌株所致,携带有多种染色体毒力基因,致病性较强,应受到高度重视.

    作者:袁飞;谢成彬;张锡峰;王频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玉龙鼠疫自然疫源地小型兽类体外寄生蚤的季节多样性

    目的 了解玉龙鼠疫疫源地小型兽类体外寄生蚤的季节多样性,为该区域鼠疫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春、夏、秋、冬四季,按照玉龙鼠疫疫源地不同植被带和生境选取8个样地,采用夹夜法捕获小型兽类并收集其体外寄生蚤类,对蚤类群落多样性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捕获蚤类1 031只,隶属于3科8属12种,夏秋季节蚤类的捕获数量高于冬春两季,不同生境(林地和耕地)蚤类优势种排序和季节分布有明显差异,林地四个季节蚤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以春季高,为1.452 0,夏季低,为1.169 3;均匀度指数以秋季高,为0.791 9,冬季低,为0.576 3;而耕地蚤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以秋季高,为1.3962,春季低,为0.979 9;均匀度指数以冬季高,为0.771 4,夏季低,为0.681 0.结论 蚤类群落在玉龙鼠疫疫源地不同生境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季节分布格局,反映夏、秋季节的温、湿度等气候条件更适合蚤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宿主型的昆虫群落结构和稳定性更为复杂,对特新蚤指名亚种的重点监测对该疫源地鼠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洋妍妍;张长国;邵宗体;段兴德;浦恩念;刘正祥;苏超;高子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传染病季节性对传染病暴发探测预警阈值设定的影响分析

    目的 依据水痘发病的季节性,分别优选出水痘高发季节和低发季节传染病预警模型的佳预警阈值,分析季节性对预警模型阈值设定的影响.方法 按照C2预警模型原理,设置12个备选预警阈值,依据松江区2015年水痘聚集性疫情资料,分别优选出全年、高发季节、低发季节的C2模型佳预警阈值.结果 2015年松江区共报告水痘病例1 335例,年发病率为80.01/10万,水痘聚集性疫情25起,水痘疫情具有“冬春季高发”的特点,“2015.1.1-2015.2.11”和“2015.10.17-2015.12.31”为水痘高发季节.不考虑季节性影响,h=1.0为C2模型的佳预警阈值(Se =92%,FAR=6.57%,TD=3天).考虑季节性,高发季节预警阈值h=0.6时,C2模型预警效果佳(Se=86.67%,FAR=0%,TD =2天);低发季节预警阈值h=1.4时,C2模型预警效果佳(Se=100%,FAR=4.52%,TD=7天).结论 按照水痘发病的季节性分别设置佳预警阈值,可以减少水痘低发季节的预警信号假阳性率,提高水痘高发季节的预警及时性.因此,应根据传染病的季节性分别设置预警阈值,提高预警效果.

    作者:王瑞平;吴毅凌;毛琦;郭晓芹;赵根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长治市某矿业集团工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长治市某矿业集团工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企业职工生活质量的合理策略和干预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5大矿区和集团机关在职职工881人,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WHOQOL-BREF量表和影响因素调查表,对职工进行人户调查.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 煤矿职工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67.13±11.98)、(64.82±12.71)、(69.37±12.48)和(55.10±11.97)分.自我综合评分为(86.33±9.88)分.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工种、个人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和住房条件等为是影响煤矿职工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煤矿职工的生存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应从采取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改善职工居住环境等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张建斌;杜中强;付永刚;马志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基于基尼系数的住院患者医疗机构反应性研究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对三级医疗机构反应性的水平与分布,为改善三级医疗机构的反应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借鉴WHO研制的反应性问卷对三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利用基尼系数和Lorenz曲线测量反应性分布的公平性.结果 住院患者对三级医疗机构的总体反应性评分为6.49分,8个子条目(尊严、自主性、保密性、交流、及时性、社会支持网络、基本设施服务质量、选择性)的评分分别为6.56、5.73、5.70、7.74、5.59、7.50、6.94、5.89;住院患者对三级医疗机构反应性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08,各条目分布的基尼系数在0.08~0.21之间.结论 住院患者对三级医疗机构的反应性评价较差、但反应性分布的公平性较好;应合理配置优质医疗资源、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管理、实现规范化与个性化的诊疗相结合,以改善三级医疗机构的反应性.

    作者:郭振友;马明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诱导的WI-38衰老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诱导的WI-38衰老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对MORF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D-半乳糖诱导WI-38细胞构建衰老模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25 μmol/L,50μmol/L,100μ mol/L,200μmol/L)对衰老模型作用24h,并与对照组比较: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程度,比色法检测SOD活性;反转录半定量PCR检测MORF4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衰老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组(25 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细胞存活率升高(F=81.95,P<0.05),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率下降(P<0.05),白藜芦醇各组总SOD活力均高于衰老模型组(P<0.05)及对照组(P<0.05),以100μ mol/L白藜芦醇浓度明显.100μmol/L白藜芦醇能明显上调MORF4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 白藜芦醇对衰老WI-38细胞有保护作用,以100μmol/L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强,可以明显上调衰老细胞MORF4基因的表达.

    作者:张璐;俞黎黎;葛苗苗;曹俐娜;盛玉璐;袁国海;邵继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012-2016年重庆市南岸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2-2016年重庆市南岸区水痘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6年重庆市南岸区水痘发病情况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5年该区累计报告水痘病例360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1.92/10万,无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该区水痘发病存在两个高峰,分别为4~6月及10~12月;男性平均发病率(95.94/10万)高于女性(87.74/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8岁组人群;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占58.41%)及幼托儿童(占18.53%);发病地区分布,镇的平均发病率(110.62/10万)高于街道(96.95/10万);2012-2016年累计报告水痘暴发疫情14起,1起发生在托幼机构,其余13起均发生在学校.结论 南岸区水痘发病有明显的时间、地区、人群的聚集特征,建议加强以学校为重点的疫情监测及处置工作,同时积极探索第二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的可行性,减少或避免水痘暴发或流行.

    作者:邓雯文;唐小清;张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014-2016年柳州市甲型H3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表位基因变异和进化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近年柳州市甲型H3流感病毒HA抗原表位基因突变情况和进化分析,了解其分子流行及变异变迁规律.方法 采集2014-2016年柳州市哨点医院以及流感突发疫情病例的呼吸道标本.提取标本核酸后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对甲型H3阳性标本扩增血凝素HA基因片段、测序和进行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在2014-2016年间总共检测5 164例病例,503例为甲型H3流感病毒阳性.分析2014-2016年柳州市获得的41个甲型H3流感病毒HA基因全长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发现:2014-2016年间甲型H3流感病毒共引起了3个主要的流感流行峰,且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基因簇A/Switzerland/9715293/2013类似株(SW13)为Group1和A/Hong Kong/4801/2014类似株(HK14)Group 2.比较3个流行峰发现血凝素蛋白氨基酸序列出现点突变,主要分布在抗原表位和受体结合位点.结论 2014-2016年柳州市流行的甲型H3流感病毒,与当年WHO推荐疫苗株比较出现滞后现象,出现两次明显的抗原漂变,可能是导致柳州市近年来甲型H3流感流行的原因.

    作者:黄萍;余钧池;陈柳军;陈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010-2016年天津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对2010-2016年天津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学校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津市2010-2016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天津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6起,共报告病例4 603例,死亡1例.传染病事件占95.89%.发病起数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水痘(52)、手足口病(47)和流行性感冒(14).事件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占82.88%(121/146);3-6月和11-12月为事件发生的高峰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发病例发病时间至事件报告时间的间隔与事件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spearman=0.604,P<0.01).结论 传染病是引起天津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原因,托幼机构和小学多发,及时报告和有效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减少事件危害的关键.

    作者:董晓春;李琳;徐文体;周朋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006-2015年大连市西岗区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主要研究西岗区居民2006-2015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相关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方法 通过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APC(%)、PYLL及PYLLR等指标对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西岗区年均粗死亡率为234.75/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46.25/10万,肺癌、胃癌、肝癌成为西岗区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年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3.53/10万、6.50/10万、6.25/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4.880,P<0.01).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恶性肿瘤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呈显著上升趋势,APC(%)=16.300,P<0.001.男女性恶性肿瘤的PYLL首位分别为肝癌和乳腺癌,分别为6 564人年、814人年.讨论 西岗区恶性肿瘤死因以肺癌、胃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为主,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特点进行防治,降低西岗区恶性肿瘤死亡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李媛媛;刘丹;李晓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分娩方式关联强度剂量反应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分娩方式关联强度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2001年1月-2009年9月江苏省昆山市围产保健监测系统30 089名产妇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探究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分娩方式关联强度及其剂量-反应关系.结果调整混杂因素之后,较高新生儿出生体重在孕前低BMI(OR=2.06,95% CI:1.36-3.14)、正常BMI(OR=2.43,95% CI:1.72-3.43)、超重(OR =3.52,95% CI.2.40-5.16)的产妇中与临产前剖宫产有统计学关联.同样,高水平新生儿出生体重在孕前低BMI(OR=5.20,95% CI:1.73-3.14)、正常BMI(OR =6.56,95%CI:2.73-18.14)、超重(OR=9.14,95% CI:3.17-26.33)的产妇中与临产后剖宫产有统计学关联.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临产前剖宫产的关联强度呈现非线性“U”型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 0.001);与临产后剖宫产的关联强度呈反“L”型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结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临产前剖宫产的关联强度呈现“U”曲线,而与临产后剖宫产的关联强度呈现反“L”型曲线.

    作者:毛圆圆;刘琴;刘丽;黎渊明;陈林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012-2016年无锡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2-2016年无锡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6年无锡市水痘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共报告水痘病例19 318例,年平均发病率60.04/10万,所辖7个县区均有水痘病例报告,发病率前3位为惠山区、滨湖区和新吴区.全年12个月均有病例发生,呈双峰分布,高峰分别为5-6月和11-12月.发病年龄集中在4-20岁间,占全部病例数的79.53%,男性病例数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23∶1.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其中学生病例数多,占全部病例数的51.94%.共报告水痘暴发疫情40起,涉及病例950人,每起疫情平均持续34.53天.5年间共使用水痘疫苗233689支,疫苗使用量逐年下降,年均疫苗接种率0.73%,而同期水痘发病率逐年上升,两者存在负相关.结论 无锡市水痘发病率较高,建议适时调整免疫规划策略,将水痘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针对适龄儿童实施2剂次疫苗免疫接种,同时应加强教育机构的水痘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

    作者:修仕信;王旭雯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1996-2015年贵州省黔南州居民结直肠癌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 探讨1996-2015年贵州省黔南州结直肠癌发病趋势,为科学地制定防治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贵州省黔南州1996-2015年癌症发病登记数据库资料,对结直肠癌作性别、年龄进行分析,计算指标包括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世界人口标化率、35 ~65岁截缩率、0~75岁累积率、累积风险率、变化百分比及年均变化百分比等.结果 1996-2015年贵州省黔南州结直肠癌发病3 445例(男性1 670例,女性1 775例),平均粗发病率为18.59/10万(男性18.93/10万,女性18.25/10万).结直肠癌病例数占贵州省黔南州全部癌症发病数的6.57%,居贵州省黔南州癌症发病的第4位.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6.59/10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10.54/10万,35~65岁截缩发病率为15.21/10万,0~75岁累积发病率为1.26%,结直肠癌发病的累积风险率为1.25%.20年中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的变化百分比分别为381.64%、68.47%和90.37%,年均变化百分比分别为4.25%、1.39%、1.59%.各时期结直肠癌发病率显示,40 ~44岁以上各年龄段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85岁以后有所回落.男性和女性各年龄段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基本一致,但男性上升幅度高于女性.结论 贵州省黔南州20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王德秀;李季冬;黎从飞;闵坤;艾其海;杨四中;冻新春;吴发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