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钧铭;李畅波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科及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6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单一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刀联合针刺治疗。经过1 w、2 w、1月的治疗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MAS)、简化Fugl-Meyer(FMA)、Barthel(BI)指数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研究组MAS、FMA、BI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刀与针刺结合在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肢体功能方面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淑君;余生源;浦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产后入户随访的母婴保健护理,是普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缩小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差距,促进母婴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帮助农村产妇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为我镇母婴健康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作者:余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干预对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所起到的临床效果,为今后该疾病的治疗护理提供借鉴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平均各40例。其中一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为参照组;另外一组行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为护理组。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对内镜下大肠息肉手术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琼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项目,专科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对医院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专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本文就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进行探讨。主要论述:医学进步是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动力;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对策。讨论专科医院的特征;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信息化的转变以及对信息化的认识。讨论现阶段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专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总结,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
作者:吴新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脊柱前路手术的综合护理。方法采用随机方式将80例行扩大操作口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0.05);另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脊柱前路手术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同时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作者:张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病,主要原因是小儿在出生时心血管的发育出现异常。目前临床医学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手术的方式,而心脏病介入手术是一种应用广泛效果良好的手术方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具体过程中,加强患儿的护理十分重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体现在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健康指导等方面,本文进行分析。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恶性肿瘤因各种因素导致高黏血症从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VTE)和肺栓塞(PTE或PE),发生率可高达20%,约是普通人群的7倍,又以肺癌特别是腺癌为常见。手术、化疗以及使用靶向治疗药物、静脉留置导管、合并有基础疾病、吸烟、病人卧床等均为增加肺栓塞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导致静脉炎后综合症,而肺栓塞确诊后4年内继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超过50%,导致慢性肺动脉高压甚至心源性猝死,因此合并肺栓塞的肺癌患者其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无肺栓塞的肺癌患者,预后不良,是肺癌患者住院期间第二位死因,且一旦发生势必影响到患者的抗肿瘤治疗,而抗凝治疗又可导致严重的出血事件。因此针对存在肺栓塞的高危因素的肺癌患者或合并肺栓塞的患者,及时有效的防治肺栓塞对于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脑出血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多发性疾病。脑出血具有病程长,术后易发生瘫痪等特点。脑出血易产生神经功能障碍,成年人脑内存在自身分化增殖的神经干细胞,脑出血容易引发神经系统受损。脑出血术后,大脑受损区域水肿引发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而且脑出血术后恢复期长,运动功能障碍引发患者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丽民;方家香;张冰珊;王敏;黄冬华;胡庭香;黄玉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比较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脊柱外伤诊断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0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CT与MRI检查结果,按照检查方法分为观察组(MRI检查)和对照组(CT检查),每组50例,并对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韧带损伤和脊髓损伤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0.05,差异明显,而对照组在骨折线检查诊断效果明显,<0.05,差异明显,其他方面两组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外伤诊断当中,CT和MRI检查均具有不同方面的优势,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可比较选择检查方法,当诊断不明确或判断不准确时,可以选择两种方法联合检查,提高检查的准确度。
作者:袁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眼部神经作为病毒的天然宿主,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无法抑病毒的复制引起眼内炎的急性发作。本文就针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疗进行概述。
作者:周瑛;金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薄型泡沫敷料对于经外周经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本病房留置PICC导管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爱立敷薄型泡沫敷料。结果观察组4例(4.00%)静脉炎,其中,3例Ⅰ级,1例Ⅱ级,0例Ⅲ级,0例Ⅳ级;对照组13例(13.00%)静脉炎,其中,8例Ⅰ级,5例Ⅱ级,0例Ⅲ级,0例Ⅳ级。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爱立敷薄型泡沫敷料能够有效预防PICC导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作者:王莉;郭欣;王宇楠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对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检测50例青少年甲亢患者(甲亢组)及健康青少年45例(对照组)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及股骨颈密度(BMD),并对比分析。结果甲亢组患者血清FT3、FT4、ALP和BG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但是TSH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甲亢组患者的股骨颈BM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青少年甲亢可影响骨代谢,导致骨密度降低,引起骨质疏松,故在治疗青少年甲亢时应该注意骨质疏松的预防。
作者:张友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切除胃间质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我院选取了2005年6月~2015年6月的40例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明显高于开腹手术切除术,其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作者:殷喆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该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基础疗法)、研究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束后评定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临床针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行椎体后凸成形术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减轻疼痛度,值得借鉴。
作者:韦宝堂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于全麻手术中暴露困难的声带息肉患者,即使按压患者的喉部均无法直视下窥见息肉组织,遇见这种情况如何去摘除声带息肉组织。方法2010年8月~2015年5月,共收治5例手术中暴露困难的声带息肉患者,直视及按压喉部均无法直视窥见息肉组织,遂在30°鼻内镜下,采用“自制”翘头钳摘除声带息肉组织。结果5例声带息肉患者均成功摘除息肉组织。结论在30°鼻内镜下,采用“自制”翘头钳摘除难暴露声带息肉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作者:黄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讨论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成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4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为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风险事故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低于观察组(<0.05)。结论采取风险管理可以有效规避医疗事故,患者术后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永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本文从理论上、社会地位上和资源保障上三方面探讨地市级三甲医院图书馆开展患者服务的可行性,并根据患者需求分析,提出开展患者服务的相应方案。
作者:徐亚维;王盛;苏晓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肠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2例肠癌患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有效率为52.8%;观察组患者为77.8%,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的24例,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的32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0.05,2=6.27。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肠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安媛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耐乐品)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入院的98例需行硬膜外麻醉的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9例,均行硬膜外麻醉和相同穿刺操作,观察组追加盐酸罗哌卡因和芬太尼,对照组仅追加芬太尼,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耐乐品)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可增强盐酸罗哌卡因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清华;胡安武;陈琼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护理综合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10例,随机分为A组(255例)和B组(255例),A组患者采取手术室的常规管理,B组患者采取护理综合管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感染率。结果采用护理综合管理的患者手术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结论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护理综合管理方法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手术室感染率,因此,在护理中各个环节必须要无菌操作要求执行,这样才能提高医院治疗的整体水平,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
作者:张明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