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作梅;刘华之;段珍奇;陈燕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15例患者,男74例,女41例,患者年龄5~65岁,平均年龄(41±8.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门诊组患者55例实施门诊治疗,住院组患者60例实施住院治疗。结果门诊组患者中有48例得到根除,6例患者由+++转为+,1例无明显改变;住院组患者中有45例得到根除,5例由++转为+,4例由+++转为+,6例无变化,门诊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优于住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另外两组患者中出现恶心、腹胀、呕吐、腹泻、便秘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益生菌具有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同时不会改变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作者:高志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使用微型斜T锁定钢板在肩峰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2014年8月应用微型斜T锁定钢板治疗8例肩峰骨折。结果术后平均5个月骨折愈合,随访8个月~7年,功能恢复良好,无疼痛及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结论应用微型斜T锁定钢板治疗肩峰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势,是治疗肩峰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师红立;张明;陈金刚;舒衡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项目,专科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对医院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专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本文就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进行探讨。主要论述:医学进步是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动力;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对策。讨论专科医院的特征;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信息化的转变以及对信息化的认识。讨论现阶段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专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总结,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
作者:吴新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6例(64.00%),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对照组患者治愈12例(48.00%),治疗总有效率为72.3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无张力疝修补术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个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更加有针对性,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矛盾。
作者:梁晓红;梁晓霞;徐小洁;耿艳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创腹腔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创腹腔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白细胞、淋巴细胞、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血淀粉酶、内毒素、CD4/CD8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创腹腔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艾克热木?艾沙;阿布拉?斯地艾合买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与采血人员工作年限的关系。方法在2015年6月1日~12月31日不同工作年限的采血人员共采集患者人数122283人,釆血人员的工作时间在0~1年、1~2年,>2年所采集血液不合格的比例进行评价。结果采血人员的采集工作时间在0~1年、1~2年,>2年所采集血液不合格的比例分别为2.09%、1.50%、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7,<0.05)。结论采血人员工作年限越短,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越高,分析原因年轻的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静脉采血知识,心理素质差,操作技能不熟练,工作经验较少,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欠佳等,建议加强采血人员静脉采血培训课程的继续教育,对采血流程进行质量管理,并鼓励采血人员积极主动获取静脉采血新知识、新进展,以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整体质量,提高医院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素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老年患者照顾者误吸知晓率中的作用。方法组立品管圈,调查30例老年患者照顾者(对照组)对误吸知识的了解情况,分析知晓率低的真正原因,确立改善对策,对32例(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老年患者照顾者丰富教育内容,实施多元化宣教,进行效果跟踪及制定制度,评价品管圈活动效果。结果观察组误吸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照顾者误吸知晓率。
作者:黄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评价中医药文化建设对中医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怠倦的影响,并分析其应用效果,以维护护理人员的心身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①选取2013年间我院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BI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引入中医药文化建设理念和方法,连续2年对219名护理人员实施心理介入、压力疏解、职业再认知等干预措施,自身对照了解护理人员干预前后的职业倦怠现状。结果引入中医药文化建设理念后,实施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对照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0.01)。结论通过引入中医药文化建设理念,各类干预措施的实施,显著改善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
作者:汪玲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及治疗,探讨头孢噻肟钠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月~6月的360例确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症状及治疗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回忆、整理、归纳、对比等方式对治疗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以提高下呼吸感染治疗的有效性,降低治疗风险。结果显效280例,约占患者总数的77.8%;有效339例,约占患者总数的94.2%;效果不明显或无效占21例。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多会用到抗生素类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对症用药是确保治疗有效性的根本,同时要注重基础治疗的配合,以确保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鹿庆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系统健康教育,能让患者更加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疾病知识,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慢性咳嗽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每有诊断、治疗不规范者,有的儿科医生对慢性咳嗽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咳嗽迁延不愈。本文以介绍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典型病例入手,结合临床工作体会分析了慢性咳嗽的诊断思路和治疗。
作者:石庆生;黄广丽;李军勤;崔艳杰;李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我院23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规范性,以利于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的23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调查其项目内容和缺项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核准日期、忠告语、药品名称、成份、性状、功能主治/适应症等14个项目均明确标注并有具体内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说明书均有标注,但部分内容不完整;药物相互作用虽有标注但大部分内容不完整;孕妇及哺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临床试验等7个项目缺失较多,而且内容不完整。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项目严重缺失及不完整,使其不能发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监管,完善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使临床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刘云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肠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2例肠癌患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有效率为52.8%;观察组患者为77.8%,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的24例,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的32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0.05,2=6.27。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肠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安媛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综合语言康复疗法在改善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神经内科收治70例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B组患者给予神经营养、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综合语言康复疗法治疗。结果 A组语言功能评分显著高于B组,A组总治疗有效率91.4%明显较B组高,对比结果均为p<0.05。结论治疗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综合语言康复疗法,能够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快速恢复,并增强疗效。
作者:盛艳珍;钟兵;赵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致胆泥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0~2015年间国内外期刊报道的头孢曲松致胆泥的个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原患疾病、头孢曲松给药剂量及胆泥的转归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收集74例头孢曲松致胆泥的个案报道,头孢曲松引起的胆泥在儿童患者和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同时胆泥的发生与头孢曲松的用药剂量相关,但大部分胆泥的发生是可逆的。结论应用头孢曲松治疗时,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感染情况,制定合理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及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胆泥的临床指征。
作者:闫美玲;张瑞霞;王晓硕;张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理气解郁破血逐瘀法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2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理气解郁破血逐瘀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两组治疗前各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别(>0.05);观察组治疗后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理气解郁破血逐瘀法能有效的提高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激素水平和减少复发。
作者:黄金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卵泡刺激素(FSH)及其受体(FSHR)的分布情况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58胃贲门腺癌组织中FSH和FSHR的分布。结果 FSH和FSHR在高分化胃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2%和69.2%,在中分化胃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7.8%和48.1%,在低分化胃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8%和22.2%。胃贲门腺癌组织中FSH和FSHR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0.463,﹤0.05)。结论 FSH和FSHR均存在分布于胃贲门腺癌组织中,且分布水平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FSH和FSHR分布可能与胃贲门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关。
作者:任建丽;周连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干预对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所起到的临床效果,为今后该疾病的治疗护理提供借鉴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平均各40例。其中一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为参照组;另外一组行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为护理组。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对内镜下大肠息肉手术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琼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别嘌醇对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中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别嘌醇(0.3 g/d),观察患者尿酸、BNP、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心房纤颤发作次数等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BNP、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明显改善,同时心房颤动发生次数减少,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0.05)。结论别嘌醇可减少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郭磊磊;刘丽;李天文;马毅;朱茂远;张诗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