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喻;何中臣;唐贵忠
目的 了解泰州市当前肺结核耐药水平和流行趋势,为提高耐药结核病防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14年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全市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采用比例法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氧氟沙星(OFX)和卡那霉素(Km)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239例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为9.20%,其中初治患者耐药率5.10%,复治患者耐药率20.18%;总耐多药率为5.65%,其中初治患者耐多药率2.33%,复治患者耐多药率14.54%;广泛耐药率为0.81%.6种抗结核药物的单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H(7.51%)、R(6.30%)、S(3.79%)、OFX(2.66%)、E(1.78%)、Km(1.61%).复治患者耐药率、耐多药率、不同耐药种类数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初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泰州市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率较实施全球基金耐多药项目之前下降明显,基本与近年来国家调查结果及其他城市报道的数据一致,要针对本地区耐药状况,多措并举,进一步降低结核病耐药水平.
作者:解燕;缪昌东;张德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霍乱领域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基于Web of Knowledge文献数据平台,综合应用Excel、TDA、SPSS,从时间、核心作者、国别、期刊、高频关键词、高被引论文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 美国在霍乱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印度、孟加拉等国也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我国与国际相关研究机构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霍乱的研究已由理论探索迈向实践治疗,由个体防治扩大到流行病学研究,霍乱的基因序列、毒性与治疗、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结论 我国应加强霍乱领域研究,提高我国霍乱领域研究水平,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保障.
作者:孙奇;张萌;齐凤青;薛晓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定量检测溶藻弧菌的方法,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并与传统细菌培养比较其特异性吻合率.方法 选择溶藻弧菌的鞭毛基因fliC为目的基因设计探针引物,建立Taqman探针qPCR体系.采用双盲法设计,分别用qPCR和Biolog Microstation System对溶藻弧菌和10株相关细菌进行鉴定,以考核qPCR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同时,通过梯度稀释和绘制标准曲线,评价利用qPCR检测溶藻弧菌的灵敏度.结果 本试验建立的qPCR方法能特异、准确、快速鉴定溶藻弧菌,敏感度达102 CFU/ml.结论 qPCR方法能够有效快速检测溶藻弧菌.
作者:钟渊福;郭以河;胡永狮;林锦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673名15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留取空腹和餐后2h静脉血进行血糖检测.结果 开封地区居民标化超重患病率为35.52%;标化肥胖患病率为14.18%;标化腹型肥胖患病率为42.6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是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血脂的危险因素;腹型肥胖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腹型肥胖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在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中均高于70%.结论 在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时,腰围比体质指数更为重要.减少腹型肥胖人群比例对预防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意义更为重大.
作者:张璐;杨跃进;温瑞;梁雨昕;任玲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为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成本-效益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监测2014年1月1日-2015年10月30日3102例骨科手术住院患者,采用1∶4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发生与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者分别设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根据配对条件成功配对33对,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总费用、住院日数、日均费用的中位数、药占比分别为42 684.66元、35d、1 119.14元、30.77%和26 722.36元、19d、1 274.21元、26.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类费用中,两组患者的中成药费、治疗费、检查费等14项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每例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直接经济损失为15962.30元,损失金额前三位依次是西药费4 185.09元、治疗费1 557.25元和检验费1 499.30元;而不同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经济损失接近,脊柱、关节、其他手术部位感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1 753.67元、16 186.47元、11 643.08元.结论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导致明显经济损失,应重视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投入.
作者:程琳芝;吴晓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钦州市钦南区2005-2015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状况及防控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钦州市钦南区2005-2015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病例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评价防控效果;结果 2005-2015年共报告自然疫源性疾病9种95例,年均发病率为1.53/10万,死亡72例,病死率为75.79%,年均死亡率为1.16/10万.总体发病率呈较低水平.主要的病种为狂犬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布鲁氏菌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属首次发生.除狂犬病之外,其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时间,基本符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的时间,显示明显的季节性;病例以男性占比例多(68.42%);职业以农民、民工类人群占比例多(67.37%);在年龄分布中,狂犬病占比例高的分别为≥60岁组(26.36%)、50~岁组(19.44%)和<10岁组(15.28%);乙型脑炎全部为<10岁儿童;其他则以20~49岁的青壮年为主;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未发生疫情蔓延.结论 2005-2015年钦州市钦南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处于低流行状态,防控措施效果显著.
作者:沈平;林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作用,为区域性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江西省赣州市1起输入性人感染HSN6禽流感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赣粤两省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在病例感染来源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排查、信息沟通和风险监测等方面经验.结果 以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为依托,赣粤两省共同完成了本起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和风险沟通机制的高效畅通.本次事件为偶发个案,感染来源可能与活禽市场暴露有关,密切接触者未出现H5N6禽流感病毒感染.结论 在赣粤区域性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基础上,实现传染病防控合作常态化运作,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和风险沟通机制,务实赣粤两地联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础.
作者:曾志笠;谢春燕;张天琛;袁辉;刘晓青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体系的现况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卫生计生监督执法系统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表格及问卷对辖区内的39个区县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及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普查,应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双录入,后使用SPSS19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39个区县中34个区县已完成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的整合组建,占87.18%;其中31个独立设置了计划生育监督科室.各区县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执法人员数量差异与“常住人口数”、“经常性监督对象数”存在相关性;34个已整合职能的区县中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岗位的实际工作人员数为91人(在编在岗人数为83人,聘用或借用人数为8人),其中92.31%工作人员已取得执法证书.结论 监督机构网络需进一步完善;在编不在岗的现象突出,实际工作人员执法工作负荷仍较大;执法人员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优,但执法能力有待加强.建议市卫计委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完成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人员的整合,同时引导各级执法机构从思想观念、执法手段等实现转变,保证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洪子喻;何中臣;唐贵忠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苏州市2011-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的苏州市2011-2015年手足口病病例的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苏州市2011-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99 298例,重症1 982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52.25/10万;发病高峰在4-7月;苏州市南部地区发病率高于北部地区,北部地区发病率高于中部地区;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或幼托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普通病例以其他肠道病毒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为主要病原体,不同年份间优势病原体有所不同.重症病例以EV71为流行优势株.结论 苏州市手足口病季节性明显,发病有地区性差异.当前手足口病的防控重点是加强农村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加强病原学监测.
作者:杭惠;夏瑜;陈立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南京市主要细菌性病原体致食源性疾病负担,提出食源性疾病监测策略.方法 根据南京市11个区17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和食源性疾病负担调查结果,结合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的食源性比例等各项乘数,获得人群中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的发病率及疾病负担.结果 2015年全市共采集1 208份食源性疑似病例生物标本,检出非伤寒沙门氏菌31株、副溶血性弧菌20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5株,检出率分别为2.57%、1.66%、2.56%;全市疾病负担调查3 600人,急性胃肠炎的月患病率为3.9%,年发病率为0.55次/人年;推算出南京市非伤寒沙门氏菌食源性感染发病率为1 292/10万,0~4岁年龄组发病率高(3 481/10万);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感染发病率为619/10万,15~24岁年龄组发病率高(2 076/10万),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食源性感染发病率为1 653/10万,5~14岁年龄组发病率高(5 263/10万).结论 南京市非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负担较重,儿童非伤寒沙门氏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青壮年副溶血性弧菌的感染负担尤为突出,针对不同人群加强相应病原体的监测,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监测及研究,为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姜云;郭宝福;祝白春;金迪;李小成;王艳莉;谢国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普外科护士在医院上承受大量的工作压力,而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能帮助护士改善精神状态.本文旨在探讨普外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应对策略、主观幸福感的评分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案,以本地区普外科护士为主要母群体,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出2家医院普外科护士人员为研究对象.结果 普外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对应策略呈低度正相关;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呈低度负相关;对应策略与主观幸福感呈中度正相关.普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对应策略与主观幸福感各年龄群及教育程度皆有统计学意义,大学教育程度普外科护士工作压力较大,对应策略低,幸福感低.不同护龄的对应策略与主观幸福感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应策略以6~10年护龄护士高于11~20年护龄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在1~5年护龄及超过21年护龄的护士高于6~10护龄者.结论 创造良好的组织气氛、合理的护理人力配置、加强自我的肯定,提供面对压力的对应策略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普外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逵艳;陈香娟;张改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描述西安地区2007-2014年2区(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比较分析城区与郊县死亡率差异.方法 选择西安地区2007-2014年死因监测质量控制较好的一个城区和郊县,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分析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登记资料,计算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结果 2007-2014年西安城区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25.75/10万和77.48/10万;郊县分别为89.41/10万和63.33/10万,城区粗死亡率显著高于郊县(x2=152.82,P<0.01).男性1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增高的趋势;城区女性20岁后和农村女性15岁后,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组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显著上升.30~40岁年龄段郊县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同年龄的城区,40岁以后城区反过来高于郊县.死亡率前3位均依次为肺癌、肝癌和胃癌,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数的44.40%~60.29%.2007-2014年,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城区居民变化无显著性差异(APC=1.13%,t=1.85,P>0.05),郊县恶性肿瘤死亡率以5.43%的平均速率递增(APC=5.43%,t=4.20,P<0.05).人口标化后,城区、郊县死亡率均随时间变化无显著变化趋势(P>0.05).结论 西安地区城区与郊县恶性肿瘤死亡率存在明显差异,郊县粗死亡率仍保持显著上升趋势,仍需加强监测和防治,特别是肺癌、肝癌、胃癌等主要恶性肿瘤的防控.
作者:张晓宇;何峰;马长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无(弱)应答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接种乙肝疫苗的634例新生儿,均在接种第三剂次接种完成后的第42天采集静脉血2ml,分离血清,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定量检测抗-HBs.设计统一调查表,固定经过培训的专门人员对新生儿监护人进行预防接种相关情况的调查.结果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率为8.04%,影响新生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有新生儿地区来源(OR=1.664,P=0.047)、母亲HBsAg(OR=1.054,P=0.001)、父亲HBsAg(OR=2.085,P=0.012)、母亲接种乙肝无(弱)应答史(OR =5.316,P<0.001)、父亲接种乙肝无(弱)应答史(OR=7.710,P <0.001)、按0、1、6免疫程序接种(OR=0.243,P=0.016)、母乳喂养(OR =0.194,P<0.001).结论 按规定时间接种疫苗、母乳喂养、控制HBsAg阳性的父亲或母亲血清HBV DNA含量对提高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应答率,进而更有效的控制乙肝病毒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徐志伟;伍成奇;楚亦文;刘艳;冯玉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对河南省4类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为河南省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保障策略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选取河南省常见的4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自主设计的调查表对14名相关专家进行专家咨询,综合运用风险矩阵法与Borda排序法对4类共23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估并排序.结果 问卷应答率为100%,14名专家的平均年龄为44.64±8.44,平均工龄为18.14±9.26,权威系数为0.78 +0.12,权威系数的变异系数为15.38%.4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等级均为高危险度风险,其中食品安全事件和职业危害事件的Borda序值列第1位.高致病性禽流感、霍乱等6种并列13种重大传染病事件的第1位,生活饮用水污染列3种环境污染事件的第1位,尘肺列4种职业危害事件的第1位,3种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差异较小.结论 河南省4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高危险度风险,但又存在内部差异,这要求未来河南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面防控的过程中要选择优先干预重点和干预策略,实现公共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广大公众的生命健康.
作者:王恪辉;吴翠平;王娴;王振;唐陆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迁安市某乡镇卫生院在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推行的免费药物干预项目的效果.方法 从卫生院免费药物管理系统中调取2008年7月至2015年7月的全部高血压患者数据,并结合2011年至2015年新农合报销系统中的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数据,以血压控制率和住院率为主要指标,对免费药物干预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患者累计血压控制率为55.38%,干预时间、首诊收缩压(SBP)与首诊舒张压(DBP)是影响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因素.干预时间的OR值为1.012(1.004 ~1.019);首诊SBP的OR值为0.964(0.958~0.970);首诊DBP的OR值为0.986(0.976~0.997).干预后患者SBP累计下降了(25.05±20.47) mm Hg,DBP累计下降了(13.58±12.15)mm Hg.近5年推行免费药物干预乡镇的高血压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率低于其余乡镇,且在2015年出现明显下降,提示该免费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结论 该农村社区推行的免费药物干预项目对高血压的控制有较好的效果,坚持推行可以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红;李全生;丁鹏;张晓慧;冯福民;王瑞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酱油和醋中四种尼泊金酯防腐剂(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尼泊金丁酯)的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碳纳米管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果 方法线性范围上限至少为200mg/L,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 7至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90 ~0.120 mg/L,日内精密度为0.95% ~2.51%,日间精密度为2.70% ~5.76%.回收率范围为77.8% ~ 99.2%.结论 本法样品处理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批量样品中四种尼泊金酯类防腐剂的测定.
作者:尹烁;合思甜;高冬敖;孙成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蚌埠某医学院医学生手机依赖和亚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与整群抽样方式,获取l 40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手机依赖量表和自评健康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医学生的手机依赖检出率为29.0% (406/1 400),在年级、父亲文化程度变量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4.011、13.474,P值均<0.001);医学生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适应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44.6%(624/1 400),46.8%(655/1 400)和45.0%(630/1 400),在性别(x2分别为9.094、9.253和9.461,P值均<0.001)和年级(x2=12.103,P<0.001;x2=6.441,P=0.036;x2=9.473,P=0.018)中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比非手机依赖组,手机依赖组医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亚健康检出率差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5.334,33.523和26.282,P值均<0.001).结论 医学生手机依赖和亚健康检出率较高;手机依赖是导致医学生亚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沈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对全省11个设区市、21个县(市、区)、375个乡镇的2岁组和7岁组儿童进行接种情况调查.结果 共调查8 780名儿童,其中2岁组和7岁组各4 390名,建证率100.0%,建卡率99.7%,卡证相符率84.4%;2岁组卡证相符率明显高于7岁组,不同年龄组城市地区的卡证相符率均高于农村.全省不同年龄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95.0%.2岁组除百白破、甲肝合格接种率低于90%以外,其余各疫苗合格接种率均高于90%;7岁组除卡介苗、乙肝、白破的合格接种率高于90%外,其余各疫苗合格接种率均低于90%.7岁组中,城市与农村地区的乙肝首针及时率有统计学差异.2岁组和7岁组麻疹首针及时率均较低(69.8%和66.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自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全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建证率、建卡率及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均较高,但仍存在合格接种率、卡证相符率、麻疹首针及时接种率较低的问题.
作者:赵玉芹;涂秋凤;程慧健;周炳华;郭世成;徐菲;谭楚生;吴静;张洪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妊娠期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和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近年产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概括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现状,探讨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近年来动物实验中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对子代的影响.
作者:吴炜林;曹臻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首发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状况并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脑卒中自我效能量表(SSEQ中文修订版)、残疾接受度量表(ADS-R中文修订版),对127例首发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首发脑卒中患者的总体健康行为水平得分(117.99 ±12.81)分,与之对应的条目均分为(2.27 +0.25)分,表明其健康行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残疾接受度、医保类型、年龄是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应注意首发脑卒中患者对自身的认知变化,注重提高患者的残疾接受度以及自我效能,以提高患者健康行为水平.此举对于减少患者脑卒中复发,改善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状况有重要意义.
作者:闫婷婷;郑蔚;段好丽;张苇;史艳萍;陈晓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