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文静;王春妍
目的 分析普外科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感染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普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610株临床标本共分离出29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32株占77.8%.前三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64株占21.5%,前三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耐药率>7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2.6%和34.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100%敏感,可作为重症感染时的经验用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26.7%,对万古霉素及奎奴普汀/达福普汀100%敏感.结论 该院普外科临床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提高抗生素的疗效,降低细菌耐药的发展速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玉荣;杜红丽;谢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凉山州14县农村地区常住人口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当地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2009年对凉山州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金阳、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木里等14个县、共140个村农村常住人口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由调查员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共调查46 756人,平均年龄为(31.37±15.10)岁,男性别比为0.95,汉族占49.28%,彝族占46.11%;有吸毒史的占0.44%,吸毒人群中静脉注射占31.04%,口吸、静脉注射两者都有的占31.61%;近1年有多性伴史的占0.94%,近1次多性伴关系中使用安全套的占23.79%;近1年有外出打工史的占6.54%.调查人群的平均HIV抗体阳性率为0.79%,男性HIV抗体阳性率为1.28%,15 ~29岁人群为1.53%;离异或丧偶为1.29%,彝族人群为1.58%.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3.023)、50岁以下(OR=5.090)、农民(OR =4.802)、彝族(OR=11.797)、文盲(OR=1.559)、有吸毒史(OR=15.945)易感染HIV.结论 凉山州14县农村地区常住人口中HIV感染率较高,以彝族中青年、男性为主,主要与注射吸毒行为有关,应针对不同的人群行为特征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王启兴;龚煜汉;南磊;马名驹;尹碧波;马兆瑾;边仕超;王科;肖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寻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处方合理用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处方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引入处方合理用药综合指数,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乡镇卫生院处方合理用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处方合理用药综合指数由2.94上升到3.26,影响医务人员处方合理用药的因素主要包括医生认知因素,医生自身因素,患者期望,医疗机构四个方面.结论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处方合理用药,但目前处方合理用药情况与国际标准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完善基本药物相关配套政策以及健全卫生院相关管理制度等措施促进处方合理用药.
作者:魏艳;尹文强;崔雪丹;陈钟鸣;管晖;黄冬梅;马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基因+45位点多态性及APN、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探讨APN基因+45位点与T2DM的关系.方法 选择T2DM患者109例(T2DM组)及健康体检者1 1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2组对象生化指标,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ELISA测定血清APN和炎性因子TNF-α和IL-1 β水平,PCR-RFLP方法检测APN基因+45位点多态性.结果 T2DM患者APN基因+45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62.84%)和TT基因型频率(44.9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T2DM组患者炎性因子TNF-α和IL-1 β以及生化指标FBG、FIN、TC、TG、LDL-C和HOMA-IR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APN和HDL-C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患者TG和GG基因型组上述指标也明显不同于TT基因型组(P均<0.05);T2DM组患者血清APN水平与TNF-α、IL-1 β、HOMA-IR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存在APN基因+45位点多态性,T→G突变能影响血清APN水平、炎性细胞因子和胰岛素抵抗,共同参与T2DM的发生.
作者:苏冬月;薛磊;庞妩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贵州省机动车驾驶员的道路交通安全驾驶行为的现状,为进一步开展道路交通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12个县(区)在调查前30 d内具有驾驶行为的907名18岁以上的居民进行调查,收集其年龄、性别、身高等基本信息以及各种驾驶情况的数据.结果 35.8%的驾驶员30 d内没有佩戴头盔,39.7%的驾驶员30d内没有佩戴安全带,22.2%的驾驶员有疲劳驾驶的经历;10.9%的驾驶员有酒后驾驶的经历,有34.3%的驾驶员有无证驾驶的情况;有49.0%的驾驶员有30d内饮酒的经历,并且在这部分驾驶员中有18.3%的人每日饮酒,有3.6%和1.8%的驾驶员有视野发黑和平衡感障碍的情况发生,60岁以上的驾驶员比例占到17.8%,身高不足155 cm的驾驶员比例为10.1%,每日睡眠时间不足6h的占12.9%,有7.1%的驾驶员血糖低于4mmol/L.结论 影响机动车驾驶员的各种不安全驾驶行为因素不容忽视,应采取定期体检和加强监管的方式,规避可能出现影响驾驶安全的情况.
作者:赵否曦;刘涛;张益霞;李凌;张静;李晓松;孙良先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05-2012年肺结核疫情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今后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2005-2012年贵州省肺结核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贵州省2005-2012年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4.8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49/10万;肺结核的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开始呈上升,2007-2008年达到高峰.贵州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报告发病数高的是遵义市.2005-2012年贵州省报告肺结核病例男女比例为2.02∶1,15~54岁之间的青壮年占发病总数的67.64%,14岁以下儿童肺结核呈逐年下降趋势,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占69.30%.结论 2005-2012年间贵州省肺结核疫情在地区、年龄、职业和性别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应针对贵州省肺结核疫情的特点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作者:陈慧娟;陈璞;杨婕;袁薇;雷世光;李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平顶山市流感病毒型别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平顶山市哨点医院所采集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3个流感高峰周期共采集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1 023份,检出阳性标本199份,总阳性率为19.45%,其中A(H1N1)亚型、A(H3)亚型和B型分别占阳性毒株的30.65%、22.61%和46.23%;2011年10月-2012年3月平顶山市流感病毒为A型(H3)及B型共存,2012年10月-2013年3月出现A(H1N1)型,并成为绝对优势毒株,2013年10月-2014年3月3种流感病毒同时存在,B型为优势毒株,并检测出1株A (H1N1)和B型混合毒株.结论 平顶山市流感优势毒株在各个监测周期呈交替变化,应警惕基因频繁交替下变异株的出现.
作者:王慧晶;吕锐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小榄地区生殖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基因亚型分析,为HPV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特异性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凯普导流杂交HPV DNA检测法,对小榄地区疑似HPV感染的2 160例生殖器分泌物进行21种HPV亚型检测.结果 382例男性标本中有142例HPV检测阳性,感染率为37.17%.其中高危型占33.59%,低危型占57.25%,1 778例女性标本中有449例HPV检测阳性,感染率为25.25%,其中高危型占81.51%.女性HPV高危型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小于21岁除外).男性HPV感染的高峰年龄为21~ 40岁,占90.14%,在31~40岁年龄段,HPV高危型感染率和低危型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HPV高危亚型检出频率较高的前五位基因型别相同,除HPVl6型之外,其他4个型别52、58、31和33占高危型的68.04% (281/413).结论 小榄地区生殖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较严重,男性和女性HPV感染的主要高危亚型都是16,52、58、31和33,这对小榄地区HPV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和相关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健云;陈光辉;莫和国;尹志军;黎泳仪;陆小琴;欧水连;邴晏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白细胞滤除对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来源于血站的新鲜冰冻血浆30袋(50 ml/袋),每袋解冻后分为2组,1组不做处理,为A组;另1组进行白细胞滤除,为B组.分别检测2组样本的凝血系统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比、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Ⅶ、Ⅷ、Ⅸ、Ⅹ、Ⅺ)、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与A组相比,B组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减少(P<0.05),其余指标未见异常(P>0.05).结论 滤除白细胞能够明显减少新鲜冰冻血浆的纤维蛋白原含量.
作者:张洪为;蒋敏;赵华;李代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农民工群体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干预效果,为更好的在该人群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全面检索并按照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健康干预后,农民工对“愿意与患艾滋病的亲友继续交往”、“近半年使用安全套”的正向回答率分别提高了16%和23%.结论 目前针对农民工艾滋病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较好.
作者:胡乃宝;刘琪;王玖;董兆举;刘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村卫生室现状及服务功能,为进一步建设村卫生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区10 823家村卫生室进行调查.结果 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水平还不容乐观;人员数量不足,业务素质偏低,且现有卫生人员分布不利于贫困地区;经费收入地区间分布不公平,且结构尚不合理;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能力较低,且其体制不顺、履职不全,公益性难以保证.结论 应重视村卫生室房屋建设的质,100%配备必备设备,提高村医医疗水平,深入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进一步下沉公共卫生服务.
作者:孙静;张楠;陈云;范艳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健康体检,了解衡水市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给出健康建议.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某院体检科体检的衡水市在职教师2 375例体检资料及调查问卷进行收集、汇总、分析.结果 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8.67% (681/2375),结节大小为2mm×1 mm~60mm×52mm,多发372例(占54.63%)明显多于单发309例(占45.37%).双叶结节、实性结节多见.男性患病率22.86% (214/936),女性患病率32.45% (467/143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x2=25.501,P=0.000).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1~60岁患病率高,为37.17% (x2=43.207,P=0.000),不同性别患病率也随年龄升增长而升高(P=0.000),每年龄段中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中专、高校教师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其余岗位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57,95%CI:1.229~1.498)、性别(OR=1.763,95%CI:1.445 ~ 2.152)、睡眠情况(OR=1.977,95%CI:1.599~ 2.444)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衡水市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睡眠差可能为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在教师中倡导健康工作、生活方式,制定健康管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晔;张旭刚;韩轶超;甄萍;孙红霞;王雪静;张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现况调查,全面了解达标门诊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为门诊后续升级改造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普查方式,对北京市全部123家免疫预防达标门诊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着重分析比较不同门诊在经费来源、房屋人员、工作量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根据隶属关系将北京市达标门诊分为5类.村级门诊经费缺乏(主要源于村委会拨款),房屋面积小(平均面积低于65 m2),工作人员少(专职人员不足1人),设置重复(60%门诊同地段内有其他接种门诊);部队门诊管理封闭,服务频次低(每周平均开诊时间不足7 h),信息报送不及时;接种服务站、行业门诊、院校门诊隶属关系不同,管理相对困难,受到各自行业的制约.结论 应根据门诊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理顺隶属关系,减少重复建设,加快取消达标门诊步伐,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和效率.
作者:虞睿;纪文艳;苗良;卢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2型糖尿病(T2DM)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所引起的慢性代谢功能紊乱疾病,主要以外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受损为特征.随着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扫描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有10多个基因被证实与诱发胰岛素抵抗相关.此外,不同地区的中国汉族T2DM患者与胰岛素抵抗基因的相关性不同.本文就中国不同地区,汉族人T2DM易感性与胰岛素抵抗基因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王媛媛;陈玉芳;高晓宁;王娟娟;王泓午;窦昊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健康问题全球化和健康不平等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传统预防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已不能完全满足全球健康实践的需求,亟需全球健康专业人才,但目前全球健康本科教育在全球处于起步阶段,尚无成熟模式.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多次组织国内外专家研讨,认为“全球健康”是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健康权的新兴学科,其特点是倡导全球多层面广泛合作,并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和经验解决健康问题.同时,对我国全球健康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索,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能够从全球视角识别全球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符合国际规则的全球健康治理策略、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具备跨文化、跨国界团队工作精神,善于沟通、协作,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公平性、提高全人类健康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向浩;毛宗福;秦欢;陈华;马露;何启强;王全;宇传华;毕勇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监测多重耐药菌(MDRO)流行特征及医院内分布,分析其耐药性以控制医院内感染.方法 采用目标监测方法对2013年1-12月检出6种MDRO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 194株,其中MDR0 1911株,目标监测的MDR0 516株,占27.0% (516/1 911),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52.1% (214/411)和肺炎克雷伯菌16.0% (119/74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6.1% (42/261)、耐万古霉素肠球菌(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38.9% (84/216)及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0.4% (57/279);主要分布在ICU(18.9‰)、肿瘤科(4.9‰)、儿科(4.5‰)、呼吸内科(3.6‰);MDRO医院感染占17.6% (91/516);产-ESBLs的大肠希菌和肺炎克伯菌对阿米卡星、头胞替坦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抗生素制剂、碳青霉烯类有较高敏感性.大肠埃希菌对头胞唑啉、头胞曲松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5.2%;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全部敏感.结论 应加强对MDRO的监管尤其是社区的MDRO的监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性的增加,防止MDRO医院内感染.
作者:刘萍;向书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媒体控烟宣传暴露种类及数量对吸烟人群戒烟意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苏州市6个城区42个街道/镇4 200户家庭,利用KISH码选择4 200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 200名调查对象中,现在吸烟者1 141人,吸烟率为27.17%;仅25.15%的吸烟者有打算戒烟的意愿.吸烟人群中,媒体控烟宣传暴露率较高的媒体是电视(48.80%)和报纸(19.76%),而广播(9.20%)、互联网(6.46%)和电影院(3.22%)的控烟宣传暴露率较低.吸烟人群暴露于控烟宣传媒体的数量越多,其意愿戒烟率也越高.结论 苏州市居民吸烟率较高,但吸烟人群暴露了公共场所控烟宣传的比例仍相对较低.今后应综合利用多种媒体,加强吸烟有害宣传,激发吸烟者戒烟意愿并采取行动开始戒烟,降低人群吸烟率.
作者:刘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目前农村卫生室卫生人才队伍现况,为优化村卫生室卫生人才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结合江苏省省13市村卫生室信息上报结果,对全省共计15 575家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分析.结果 江苏省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整体年龄分布不合理,高城镇化地区55岁以上人员构成比高,而35岁以下的新进人员较少;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大专及以上学历水平人员仅占3.7%;全省村卫生室注册医护比仅为1∶0.02,远低于乡镇及城市平均水平.结论 江苏省村卫生室卫生人才队伍目前存在老龄化严重、学历水平较低、乡村执业(助理)医师少,执业护士不足等问题,制定合理的宏观卫生政策、鼓励吸引高质量卫生人才流向农村地区是政府当前应重点探讨、解决的问题.
作者:魏延;段沁江;包国祥;曾庆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卫生监督投诉举报的现状和变化,提出进一步做好区域卫生监督工作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对上海市杨浦区2011-2013年卫生监督投诉举报数据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投诉举报总量有上升趋势,医疗执业类占总数的60.71%;电话举报占总数的70.84%,网络和媒体监测数量开始上升;无证行医类举报多,生活饮用水和公共场所卫生逐渐成为热点;案件查实率只占总数的40.77%,立案比例在下降.结论 继续保持对医疗执业类的重点监管,提高对新动向新问题的关注;加强对案件的查办能力,同时引导市民合理举报;畅通投诉举报主渠道,并积极拓展新的举报方式.
作者:何翔;黄昭;孙新民;丁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2000与2010年成都市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变化.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不等比抽样方法.对2次筛查出的哮喘儿童,均由统一的呼吸专科医师采用回顾性调查填表法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再经SPSS/PC统计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0年和2010年儿童哮喘的累计患病率分别为4.33%和4.56%,10年间累积患病率上升5.31%.与10年前比较,2010年婴儿期首次发病年龄明显减少,首次发病年龄高峰后移;既往正确诊断率明显提高;治疗时全身激素和抗生素的使用率明显下降、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比例明显增加;常年发作程度减轻,但2年以上不发作的比例没有变化.结论 与10年前比较,2010年虽然诊断水平及治疗方法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儿童哮喘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完全控制的比例未有明显改变.仍需各级医师努力推广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积极寻找和回避环境不良因素,坚持长期规范化的用药.
作者:李敏;李兰;蒋虹;庞英;姚斌;娄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