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对孕妇剖宫产手术期心理障碍的效果研究

刘晓兰;陈瑞芳;蔡芸

关键词:心理干预, 剖宫产手术期, 心理障碍
摘要:目的:探讨对行剖宫产的孕妇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刮宫产手术一般护理。干预组则在术前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情绪变化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程度评定,同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焦虑和恐惧感改善,但干预组抑郁、焦虑、恐惧和改善明显增大(<0.01),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除拔管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和哺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加强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值得临床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大石桥市1例狂犬病疫情调查及控制对策

    2015年6月22日,大石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金桥防保站报告,该镇李屯村发生1例疑似狂犬病病例,接到报告后我中心主任与该村村医沟通后,立即上报市卫生局并与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到患者家中开展调查。现将患者流调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姜宏;王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1例上尿路结石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一期经皮肾穿刺造痿,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及白细胞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郑士涛;叶永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工作的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研究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IPROS评分表)和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护理后,研究组的患者在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个人卫生等方面评分低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间的对比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彭岚;张志强;吴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应用新型护理措施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新型护理措施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部位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腹膜透析导管出口部位感染患者按照感染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新型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5 d内,观察组的感染控制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0.05);干预第2、3、5 d,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0.05)。结论新型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膜透析导管出口部位感染能够促进感染症状及局部疼痛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患者安全应用探讨

    针对需要进行反复长期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保护静脉,减少静脉硬化的发生,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的几率,从而提高外周静脉在化疗中的使用率,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顺利完成各个周期的化疗,同时降低护理人员穿刺难度,减轻工作压力。通过临床观察以及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综述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患者安全应用,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以及不必要的纠纷。

    作者:黄超;刘代强;罗丹;刘天衡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且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予常规护理,n=50)和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n=50),通过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在实施干预之前以及干预之后的生活质量实施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与治疗之前比较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干预治疗6个月之后的不良反应、动力和精力、症状、社会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症状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缪剑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康复护理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护理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0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护理;30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康复护理训练。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N-BPR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BPRS评分与生活质量均有显著的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康复护理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提高预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明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产房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

    目的:研究产房护理对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1172例产妇,其中92例出现护理安全事件,占7.85%,对其出现不安全事件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出现的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导致产科护理安全的原因主要有人员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环境因素,42例为人员因素,占45.65%;其次为技术因素,24例(26.09%);20例为管理因素,占21.74%;6例为环境因素,占6.52%。结论通过对产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同时分析相关的安全隐患,提升产房护理的安全管理,加强业务学习能力,让护理人员提升护理风险意识、证据意识、法律意识,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升产房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金梦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随机抽取86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习,观察组的护生采用临床路径法实习,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应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102例孕产妇为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孕产妇满意度为96.08%(49/51);对照组孕产妇满意度为84.31%(43/51);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降低孕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升孕产妇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朱金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乳果糖口服液1d准备法用于肠镜检查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索一种方便简单、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患者检查前1d下午进无渣饮食,检查当日禁食,于9:00口服乳果糖口服液100ml,立即饮清水600ml,随后再服乳果糖口服液100ml,接着饮清水600ml(上述过程在30min~1h内完成),下午2:30开始肠镜检查。结果肠道清洁度符合率达92.60%,患者依从性好。结论肠镜检查前应用1d准备法,清洁效果好,患者依从性好,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刚;陈琛;王霞;冯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浅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及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NICU(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方法以我院NICU在2014年7月~2014年12月的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由责任组长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并实施相对应的护理风险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为减少相关的护理风险在NICU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根因分析,不断探讨,制定可行的对策措施,提高科室安全管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陈仁花;李欣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早期使用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8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随机方法进行组别划分,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等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其进行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更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覃尚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癌痛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癌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2014年1月~8月在我院肿瘤科进行住院治疗的癌痛患者中筛选出55例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9月~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44例癌痛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癌痛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疼痛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结癌痛缓解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癌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很大的减轻,且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也更高,<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行,能够有效的缓解癌痛,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令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结果更加满意。因此,临床护理路径值得在癌痛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程予波;彭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维生素K1注射液致儿童严重不良反应2例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发生的两例维生素K1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提出对策。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维生素K1注射液特点及发生不良反应患儿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为药物的滴速、给药途径、助溶剂、个体差异、贮存条件等。结论儿童应严格按适应症给药,尽可能选择肌注给药或深部皮下注射给药;增加对维生素K1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的警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总结在临床使用维生素K1时的注意事项,以便为临床医师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任丹阳;李仁秋;孙建明;郭品;普明;李惠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青春期卵巢非妊娠性绒癌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青春期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卵巢原发性非妊娠性绒癌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青春期卵巢非妊娠性绒癌与生育期成人绒癌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相似,免疫表型:CK、CK7、CK8/18、β-HCG、HLA-G、PLAP均阳性,CD99、HpL、α-inhibin阴性。结论青春期绒癌与妊娠无关,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发病率极低,组织形态学、血清学检测联合免疫组织化学可获得明确诊断,手术切除瘤体后多药联合化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邢荣格;周玮玮;张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有了更大的进步,临床护理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抑郁症既导致躯体症状加重,同时加重了脑卒中患者精神痛苦,影响机体功能的康复,使其生活质量降低[1]。抑郁症是脑卒中患者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占脑卒中患者的20%~50%,主要表现为患者情绪的低落,消极悲观的心态和对世俗的厌恶,还有心境的障碍,不配合康复锻炼和治疗。这些症状的出现不仅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尤其是急性期的患者。本文针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进行分析,讨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甘亚丽;李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从而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采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的990例患者,按照诊断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终选出125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的发生率为12.63%,的主要原因有气道损伤、感染、不规范用药、基础疾病、营养不良以及卧姿不当等。结论通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对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古丽给娜·莫亥台;阿依努尔·阿不都克里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品管圈活动在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系统学习品管圈知识的基础上,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化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活动主题,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包括化疗基本知识、饮食、骨髓抑制、感染、出血、静脉炎、居家护理7个方面知识,随机选取化疗患者200例,其中100例为对照组,100例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对问卷内容掌握程度,从而对活动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化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化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有利于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活动,提高了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睿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手术体位安全问题及干预措施

    手术体位是指患者在手术进行时的卧式,由手术患者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作三部分组成[1]。手术体位是由手术性质和手术类型来决定的,不同的手术需要患者采取不同体位。常见的手术体位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膀胱截石位等。正确的手术体位可以使手术视野充分暴露,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不恰当的手术体位会对手术进展产生阻碍,影响患者呼吸循环,容易出现肢体受压,造成神经损伤,导致压疮等并发症。

    作者:殷锐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