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果糖口服液1d准备法用于肠镜检查的应用体会

李正刚;陈琛;王霞;冯轶

关键词:乳果糖口服液, 一日准备法, 结肠镜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方便简单、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患者检查前1d下午进无渣饮食,检查当日禁食,于9:00口服乳果糖口服液100ml,立即饮清水600ml,随后再服乳果糖口服液100ml,接着饮清水600ml(上述过程在30min~1h内完成),下午2:30开始肠镜检查。结果肠道清洁度符合率达92.60%,患者依从性好。结论肠镜检查前应用1d准备法,清洁效果好,患者依从性好,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后,本科室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由活动前的36%提高至52%,护理人员功能锻炼相关理论知识、操作考核合格率分别由48.3%、50.6%提高至100%、90.7%,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的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率,提高圈员品质改善能力。

    作者:王月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深入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优势。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人性化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加强患者的护理水平,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舒琦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19例疗效分析

    目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老年患者共计38例,按照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2组,给予其中19例患者传统疝气修补术,设为对照组,给予另外19例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设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手术耗时、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2年后复发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手术耗时、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2年后病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患者疼痛感轻,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均较低。

    作者:徐秋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手术护理

    目的:探讨提高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手术的护理配合质量。方法对3例膀胱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的手术和各项护理措施。结果3例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加强心理、营养护理,做好肠道、物品准备,术中正确连接各种管道、仪器,准确传递器械,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做好器械的保养是手术成功的根本保障。

    作者:宋华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现代远程教育在医学院校成人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现代远程教育是继毕业后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为主的一种终身性的医学教育。参加现代远程教育是广大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任职期内完成规定的现代远程教育医学教育学分已经成为年度考核、晋升、聘任以及医生、护士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已被广大医务人员所认同。

    作者:杨伟利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延续性护理在自发性气胸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在自发性气胸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出院时均进行常规出院指导,针对对照组,待患者出院后1w电话回访1次,针对实验组,待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6个月为延续性护理干预时间。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6个月内的自我管理水平。结果对比两组生活方式管理、社会调适管理、情绪管理、运动管理等内容,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待其出院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控制复发率。

    作者:何晓倩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都梁软胶囊联合多塞平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都梁软胶囊联合多塞平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联合服用都梁软胶囊和多塞平片,对照组单服多塞平,治疗15 d,观察疼痛程度的改变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疼痛程度降低明显(<0.05),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联合服用都梁软胶囊和多塞平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效果好,且优于单用多塞平。

    作者:袁建清;廖春英;李志刚;刘铮;刘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阶段式康复宣教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宣教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随机抽取2014年和2015年各5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方法,观察组采用阶段式康复宣教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脑卒中疾病知识和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出院前两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阶段式康复宣教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应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关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精细化管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加以推广。

    作者:焦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从而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采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的990例患者,按照诊断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终选出125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的发生率为12.63%,的主要原因有气道损伤、感染、不规范用药、基础疾病、营养不良以及卧姿不当等。结论通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对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古丽给娜·莫亥台;阿依努尔·阿不都克里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水平的影响,为社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加入我院“糖友俱乐部”并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参加俱乐部常规活动,2次/月,60 min/次,共6次讲座。研究组在参加俱乐部常规活动的基础上由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小组利用“微信平台”对其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行为互动教育。教育时间为3个月。教育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和血糖值来评定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影响效果。结果教育前两组患者ESCA、HPLP、血糖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教育后,研究组ESCA、HPLP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稳定病情,对糖尿病的防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臧海峡;李红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2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结果本组患者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以头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以精神异常,癫痫,意识障碍,所有患者均有脑脊液压力增高,头颅MRI+MRV可以确诊。给予抗凝,脱水降颅内压,等对症处理后15例治愈,5例好转。结论对于持续严重头痛,伴有意识障碍,癫痫的患者,应高度怀疑CVST,头颅MRI+MRV是诊断CVST的佳方法。

    作者:邓天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复方豨莶草胶囊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细胞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豨莶草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细胞核因子-资B的影响,探讨其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复方豨莶草胶囊组15只,痛风宁胶囊组15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氯化钠溶液、复方豨莶草胶囊药液、痛风宁胶囊药液灌胃3d,第4d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5h切取踝关节滑膜,免疫组化法观察滑膜细胞核因子-资B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受试关节滑膜细胞核因子-资B表达都有显著增强。复方豨莶草胶囊与痛风宁胶囊均可下调核因子-资B的表达,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豨莶草胶囊通过下调核因子-资B的表达,来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于雪峰;孙贵才;佟颖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

    在医疗技术新项目不断进步,科学发展的今天,外来器械的应用不断增加,材料品种越来越多,专业性强,更新快,价格昂贵,因此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是关系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医疗安全、医院效益的重要问题。如何管理好外来器械,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制定了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有效保障了外来器械的灭菌质量,确保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赵菊玲;秦球辉;罗兴蕾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治疗的98例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护理A组与护理B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与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水平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护理B组的临床满意水平为95.9豫;而护理A组的临床满意水平为77.6豫,其中护理B组的临床满意水平明显的比护理A组好(<0.05)。结论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与心理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瞿利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分析采用护理程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对其血糖指标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程序对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对血糖指标影响。方法将社区糖尿病患者93例分组,对照组行常规社区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程序行社区护理。结果与干预前比,两组干预1年后体质指数、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与舒张压存在显著变化(<0.01),在血糖控制质量上,两组干预1年后优于干预前(<0.0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0.01);研究组护理人员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0.05)。结论采用护理程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改善血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满意度高。

    作者:宋宝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预后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预后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120例,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60例)和阴道试产组(60例),对比两组母婴预后情况。结果阴道试产组孕产妇的产后24 h出血量、产褥感染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显著(<0.05);剖宫产组新生儿重度窒息5.0%、轻度窒息15.0%、正常80.0%,阴道试产组新生儿重度窒息1.7%、轻度窒息11.7%、正常86.7%,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结论与剖宫产术相比,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采用阴道试产分娩的安全性高,母婴预后良好。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Raypex5根尖定位仪应用于活髓磨牙的临床评价

    目的:研究Raypex5根尖定位仪应用于活髓牙测量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将193位患者需行根管治疗的211个活髓磨牙、604根管,随机分为两组。活髓牙组在局麻下使用Raypex5根尖定位仪测量工作长度,牙髓失活组使用失活剂二次复诊时应用Raypex5根尖定位仪测量工作长度,根据根管充填后X线片评价其准确性。结果活髓牙组的适充率为91.61%,牙髓失活组适充率为93.88%。结论局麻下使用Raypex5根尖定位仪测量工作长度准确性较高,且可以减少复诊次数。

    作者:陈红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126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126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病变部位与性质、心电图、心肌酶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脑出血并发CCS的发病率(51.0%)明显高于脑梗死(19.5%),且好发于基底节及丘脑,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生变化,包括14例(41.2%)Q-T期延长,30例(88.2%)心律失常,21例(61.8%)ECG缺血性变化,同时,心肌酶谱在脑卒中后48小时内异常升高。结论急性脑卒中可诱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危害心脏,随着病情的加重体内心肌酶增多,且ECG缺血性改变越严重。

    作者:罗章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热灌注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体会

    恶性胸(腹)水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如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病情将迅速恶化而导致死亡。因此,如何有效、迅速地控制胸(腹)水的生长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体腔热灌注是根据肿瘤细胞具有热敏感性,将加热的治疗液循环灌注于体腔内,在一定时间里,使液体保持在41益~45益,通过温热对肿瘤细胞的有效杀伤抑制癌性积液和体腔内转移癌的新方法。

    作者:王小军;黄慧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