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种植体周围炎原因及治疗护理措施

常晓杰

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原因, 治疗, 护理对策
摘要:种植治疗被认为是目前修复缺失牙的佳方法,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义齿修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种植义齿修复后失败的主要原因。对其危险冈素进行严格的评估是保证种植体修复成功的关键。引发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因较多,分析其具体病因有助于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并且通过佳的治疗方法进行早期治疗,不仅能避免种植体修复的失败,还能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降低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品管圈的手法及步骤进行持续改进,比较活动前后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活动前的37.78%降低至活动后的1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并且改善了患者对留置针的认知,使留置针的使用得到推广。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的降低了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留置针的使用率,减少了一次钢针的使用。

    作者:宋进欣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诊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6例患者运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机护理措施,观察组的34例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同时对其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同时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武曼;计鸿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进展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疼痛已是继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因此,有效减轻控制疼痛是医护工作者的重大责任之一,护理在癌症疼痛控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护士应在癌痛诊疗过程中准确评估癌痛程度,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本综述从癌痛的评估,具体护理策略等方面阐述癌症疼痛的护理进展。

    作者:黄频颖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儿童肺功能检查护理干预后依从性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肺功能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行肺功能检查的儿童186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针对儿童的特点,检查前给予放松和行为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肺功能检查指导,观察效果。结果干预组平均检查时间缩短了2min14s,家属满意度为98.92%,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行肺功能检查的儿童在检查前进行护理干预,确实提高了儿童对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有效缩短了检查耗时,保证了肺功能检查的准确性。

    作者:芮玉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CT与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的诊断效能分析

    目的:分析CT与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的诊断效能。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患者中随机选取46例进行研究,均经CT和MRI诊断,将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组内比较显示,CT和MRI增强诊断的检出率均高于平扫检出率,且差异均有意义(<0.05)。组间比较显示,CT和MRI的平扫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0.05),但增强扫描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中,CT和MRI都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但MRI平扫的诊断准确率优于CT平扫,将二者有机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高苟明;周萍;李佳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女性精神病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平均分配到利培酮实验组和奋乃静实验组,对患者进行<56d的实验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两种效果评定,分别为PANSS(阴性和阳性症状量)和TESS(不良反应量)分析。结果对利培酮实验组进行评定,其显效率高达80.12%,有效率98.23%,不良反应率12.12%;奋乃静组的显效率78.91%,有效率97.23%,不良反应率13.21%;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利培酮实验组与奋乃静实验组的治疗疗效相当,其>0.05,差异不显著,而在不良反应方面,其<0.05,两者具有显著的差异。从两组实验中,还可以看出来利培酮对肝功能的副作用比较小,但会引起肥胖及闭经的风险高。结论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奋乃静相当。

    作者:陈俹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异硫氰酸苄酯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硫氰酸苄酯对人舌鳞癌Tca8113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分成对照组和不同浓度异硫氰酸苄酯处理组,每组设3个复孔。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下异硫氰酸苄酯对Tca8113细胞生存率的影响;采用PI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以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异硫氰酸苄酯作用下Tca8113细胞周期的改变和凋亡的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cyclin B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异硫氰酸苄酯体外能有效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异硫氰酸苄酯能使Tca8113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在作用过程中,细胞cyclin B1蛋白表达降低,而p53蛋白的表达增强。结论异硫氰酸苄酯能够明显抑制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并能诱导其发生凋亡,该作用机制可能与p53蛋白的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归玉;孙莹;孟令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预后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预后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120例,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60例)和阴道试产组(60例),对比两组母婴预后情况。结果阴道试产组孕产妇的产后24 h出血量、产褥感染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显著(<0.05);剖宫产组新生儿重度窒息5.0%、轻度窒息15.0%、正常80.0%,阴道试产组新生儿重度窒息1.7%、轻度窒息11.7%、正常86.7%,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结论与剖宫产术相比,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采用阴道试产分娩的安全性高,母婴预后良好。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足踝科实行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专科能力的研究

    目的:探讨足踝科实行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专科能力的效果。方法在足踝科实行“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模式”,明确其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并对科室13名护士进行培训(包括护士长)医护共同查房,加强理论知识培训,护士参加术前讨论、配合医生进行病历质控的检查等。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检查结果、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对医护一体化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模式后,护士专科能力总分及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临床能力、专科护理操作考试达标率、护理记录达标率、病历质控检查合格率提高(<0.05);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模式的实行,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有效促进医护合作,推动科室团队文化的良性发展,提高满意度。

    作者:高垚;徐虹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专科护士灵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灵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入院宣教、发放健教处方,在执行各项操作时介绍相关知识。实验组由专科护士实施一对一的灵性照护,并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使患者密切配合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结果通过专科护士灵性护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遵医行为、生活质量以及生命质量均有明显改善(<0.01),实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0.01)。结论专科护士实施灵性护理能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桂诗敏;邓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措施总结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产生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例进行食管癌手术后产生吻合口瘘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和护理方法,并对食管癌术后产生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在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0例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死亡1例(10%),其余9例(90%)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总结食管癌术后产生吻合口瘘产生的原因,加强对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率。

    作者:沈琴;祝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及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AO分型中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2010年10月对49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取锁定钢板(A组)及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固定(B组),根据骨缺损情况适当植骨。分别采用VAS评分、改良Gartland和Werley(GW)评分和Batra放射学评分比较两组效果差异。结果随访时间8~26月,平均12.3月。骨折愈合时间3~6月,平均4.2月。A组24例,GW评分:优16例、良4例、可4例;Batra放射学评分:优14例、良8例、可2例。 B组25例:GW评分:优22例、良3例;Batra放射学评分:优23例、良2例。结论对C3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方法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单纯锁定钢板固定,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能取得更高的解剖复位率及临床优良率。

    作者:蒋允昌;冯虎;袁峰;郭开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肾内科病区尿培养标本正确留取合格率的效果探索构建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肾内科病区尿培养标本正确留取合格率的效果探索构建。方法针对我科从2015年4月~2015年9月肾内科病区住院患者137例留取尿培养标本作为分析资料。其中选择77例样本作为品管圈管理前组,另外60例样本作为品管圈管理后组。对两组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针对肾内科病区尿培养标本正确留取合格率作为这次活动的主题,并对当前尿液标本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导致肾内科病区尿培养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比较采取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样本准确掌握率和培养标本不合格率,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采取了品管圈活动之后,肾内科病区尿培养标本的准确留取率由78%提高到了96.67%,标本不合格率由之前的22%下降到3.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针对肾内科病区的尿培养标本正确留取合格率采取了品管圈活动后,能够有效提高正确留取合格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谌伟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癌痛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癌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2014年1月~8月在我院肿瘤科进行住院治疗的癌痛患者中筛选出55例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9月~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44例癌痛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癌痛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疼痛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结癌痛缓解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癌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很大的减轻,且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也更高,<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行,能够有效的缓解癌痛,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令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结果更加满意。因此,临床护理路径值得在癌痛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程予波;彭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认识爆发性1型糖尿病

    爆发性1型糖尿病是近年来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暂归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胰岛β细胞功能短时间内严重破坏,病情凶险,预后极差,病死率较高。现就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作者:杨成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气压止血带在多发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气压止血带在多发性在骨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为充分发挥双侧气压止血带的作用,及时防止可能引起的损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双侧气压止血带在多发性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压力的选择、时间的设定、放置的部位、并发症及防治等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文雯;甘秋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0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发生并发症的39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50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发生并发症39例,比例为2.59%,其中包括27例胆囊破裂,4例大出血,3例切口感染,2例胆道损伤,余者肠道损伤、脐疝、肝脏损伤各1例。结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包括胆囊破裂、出血、切口感染等,手术过程中要针对常见并发症采取对应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克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讨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0.01)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选择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患者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经典维吾尔医药物联合个体化护理在不同异常体液分型白癜风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个体化护理在不同异常粘液质的白癜风患者中的护理效应。方法根据患者异常粘液质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组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组为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种护理组患者白癜风治疗的疗效及医疗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出现率。结果根据异常体液类型进行个体化护理后患者的治疗配合性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9.4%(11/117)、24.8%(29/117)。结论个体化护理对不同类型的异常粘液质白癜风患者中起到提高护理效应,缓和或避免医患矛盾,提高疗效等优势,值得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作者:美热古丽·热合曼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血液透析实施早期护理干预预防低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实施早期护理干预预防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5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增加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6.7%,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6.3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液透析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低血压发生,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值得各大医院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良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