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措施总结

沈琴;祝玲

关键词:食管癌, 吻合口瘘, 原因,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产生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例进行食管癌手术后产生吻合口瘘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和护理方法,并对食管癌术后产生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在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0例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死亡1例(10%),其余9例(90%)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总结食管癌术后产生吻合口瘘产生的原因,加强对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专科护士灵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灵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入院宣教、发放健教处方,在执行各项操作时介绍相关知识。实验组由专科护士实施一对一的灵性照护,并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使患者密切配合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结果通过专科护士灵性护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遵医行为、生活质量以及生命质量均有明显改善(<0.01),实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0.01)。结论专科护士实施灵性护理能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桂诗敏;邓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先天性肝囊肿行腹腔镜开窗引流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2011年12月~2014年12月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结果3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0 min。术后平均住院4.5 d,1例患者术后出现胆瘘,术后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1个月后愈合,其他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且安全可行。

    作者:陈思瑞;彭永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对食管癌根治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64例患有食管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手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平均每组各32例患者,常规组,在患者入院治疗后,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组,在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的术前访视制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脉搏情况均有加速,但是护理组患者的脉搏次数明显优于常规组。并且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方面,常规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态度满意率为75%;护理组满意率为93.75%。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术前访视制度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起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每年均有上升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检查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作用越发重要,然而,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中各有优势,本文拟就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MRI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陈素静;夏兆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疼痛评估的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外科护理,干预组采用疼痛专项干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结局。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给予胃肠手术患者专项疼痛干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术后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护理借鉴使用。

    作者:王明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5年5月所接收治疗的100例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氧氟沙星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所有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都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患者只有轻微的眩晕,用药停止后症状消失。结论对于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显著增强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减轻患者的痛苦,疗效显著,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线粒体M2抗体参考范围调查

    目的:建立适合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的参考范围。方法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健康人群共420例,按性别和年龄分组,采用Alegria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和配套的检测试剂以及检测参数检测血清AMA-M2浓度。结果 AMA-M2检测系统的批内和天间的检测精密度良好,其他性能参数符合临床使用要求。表面健康人群女性组血清AMA-M2浓度为1.90(1.70~4.50)IU/mL,明显高于男性组的1.85(1.60-2.70)IU/mL(Z=-2.804,=0.005);而<50岁年龄组和≥50岁年龄组血清AMA-M2检测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Z=-0.317,=0.751)。血清AMA-M2参考范围在女性组为0~4.45IU/mL,男性组为0~2.50IU/mL。结论 AMA-M2参考范围应按性别分别设定,建立一个适合本地区人群的AMA-M2参考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金梅;刘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酶活性测定分析参数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酶活性检测时分析参数的设置。方法对血清酶类检测的波长、样本体积分数、反应时间等参数给予优化设置。结果通过对酶类主参数如样本体积比、主辅波长、测量点和限额参数试剂吸光度值、线性度等进行设置,有效拓宽了方法学线性的范围,确保了酶促反应线性期内测量酶的活性。结论酶活性检测时对分析参数进行正确检测,可有效提升检测的精准度。

    作者:崔树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HEV ORF2 P179重组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目的:制备戊型肝炎病毒ORF2 P179重组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重组纯化的戊型肝炎病毒HEV ORF2 P179蛋白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采用杂交瘤技术进行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鉴定高效稳定分泌HEV ORF2 P179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融合细胞。结果两株株杂交瘤细胞A3和F5可以分泌特异性的针对HEV ORF2 P179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结论获得HEV ORF2 P179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戊型肝炎诊断试剂开发和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肖燕萍;施丽丽;董晶剑;冯昊;沈斌;陈轶晖;胡佳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更年期焦虑症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更年期焦虑症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收的更年期焦虑症的患者一共有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给予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其焦虑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曾申娟;雍小敏;王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手外伤术后康复治疗进展

    在手外伤术后的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手外伤通常指患者受到意外创伤,比如,刺伤、锐器伤、钝器伤、挤压伤和火器伤等[1],导致手部皮肤开裂出血、缺失、肌肉损伤、骨折等伤害[2]。手外伤手术目前已成为常见外科手术之一,在欧美地区占据急诊外科手术的15%~28%,国内虽然相关报道比较少,但是据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数据显示,手外伤在急诊创伤中的份额占到26.8%,开放性损伤达63.0%[3]。另外,虽然手外伤通常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是患者术后往往会感到强烈的疼痛,,而且由于手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手外伤术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上,患者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2],所以选择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法,减轻手外伤患者的疼痛,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孙泉;李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5月~2015年6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固尔苏气管注入,对照组则未采用固尔苏气管注入,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少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树突状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免疫系统失衡为特征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免疫调节失衡是SLE发病的中心环节,在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发挥了重要的作用,SLE患者外周血DC数量和功能都有异常,DC免疫功能紊乱将直接影响T、B淋巴细胞活化,进而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目前普遍认为树突状细胞是自身免疫病的罪魁祸首,因此对DC免疫功能的调节和干预是研究SLE的发生发展的关键。

    作者:弓莉;孟卫东;王元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我科80例胃肠减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品管圈模式下将自行设计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改良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运用于胃肠减压患者护理工作中进行管理优化,比较两组患者不适率、并发症率、意外拔管率及满意率。结果通过在品管圈模式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使胃肠减压患者不适率、并发症率及意外拔管率大大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满意率大大提高。结论在品管圈模式下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改善胃肠减压患者的舒适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小丽;黄艳清;唐迎春;彭华萍;王萍;朱红艳;杨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改善心理状况和护理质量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改善心理状况和护理质量的临床分析。方法将276例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改善心理状况和护理质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56例对照组患者中腹胀13例、腹痛9例,其他10例,不良反应率为19.87%,生命体征稳定者150例,稳定率96.15%,患者满意85例,满意度一般56例,满意率为90.38%,治疗的总有效132例,总有效率为84.61%,明显低于120例观察组患者中14腹胀6例、腹痛3例,其他5例,不良反应率为11.67%,生命体征稳定者116例,稳定率96.67%,患者满意51例,满意度一般66例,满意率为97.50%,治疗的总有效115例,总有效率为95.83%(<0.05)。结论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实施实施舒适护理改善心理状况和护理质量的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李宇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痰热蕴肺夹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苇茎汤。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白细胞总数降低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组间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MM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而治疗后观察组FEV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夹瘀型)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俊英;李文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大石桥市1例狂犬病疫情调查及控制对策

    2015年6月22日,大石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金桥防保站报告,该镇李屯村发生1例疑似狂犬病病例,接到报告后我中心主任与该村村医沟通后,立即上报市卫生局并与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到患者家中开展调查。现将患者流调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姜宏;王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7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腹腔镜手术对宫外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析,前75例患者为对照组,均以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后7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出现2例肠麻痹患者,无切口感染患者,对照组治疗后出现7例肠麻痹患者和5例切口感染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差异明显;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等,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宫外孕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腹腔镜手术效果更好,可以减轻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疼痛,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周燕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46例急性胰腺患者,对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86例患者,经过细致护理,均治愈,顺利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6例,占6.25%。结论细致的护理对于急性胰腺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降低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窦蕾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我国PM2.5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信息挖掘分析

    目的:探讨我国PM2.5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信息分布。方法本文利用海量数据库和数据挖掘、聚类分析和可视化技术,从论文分布、论文增长趋势、硕博学位论文对比、主要研究机构分布、主办单位分布、高产作者等方面得出综合分析结果。结果我国PM2.5相关学位论文与会议论文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1年~2014年学位论文涨幅较大,2011年~2013年会议论文涨幅较大。PM2.5相关学位论文主体是硕士论文,硕士论文大<是博士论文的八倍。PM2.5相关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主要研究机构或主办单位为国内环境、气象或医学相关机构或部门,说明我国这些领域工作人员为雾霾防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结论我国PM2.5学位论文与会议论文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尤以2011年~2014年发展为迅速。

    作者:方雅青;杨丽静;刘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