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4-2013年岳池县鼠传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熊谋林

关键词:鼠传疾病, 虫媒,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对岳池县2004-2013年10年间鼠传及虫媒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鼠传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状况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鼠传及虫媒传染病报告发病1 360例,年发病例数依次为272例、270例、207例、139例、91例、63例、109例、80例、77例和52例,年发病率为11.83/10万,发病总体趋势在逐年降低;鼠传及虫媒传染病发病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39%(1 360/30 995);主要病种为细菌性痢疾、乙脑、疟疾、钩体病和出血热,分别占鼠传及虫媒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9.41%、21.99%、14.71%、3.46%和0.44%.结论 岳池县鼠传及虫媒传染病总体流行趋势下降,但返乡民工输入性疟疾病例时有发生,乙脑持续高发,且由于鼠传及虫媒传染病受地理自然环境、特殊气象因素、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较大,鼠传及虫媒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丙烯醛对PC12细胞毒性作用的初探

    目的 实验以PC12细胞系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探讨丙烯醛对其毒性作用及其特征,为丙烯醛对AD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细胞急性毒性实验测得其LC50;测定不同浓度丙烯醛处理后的细胞内总GSH含量和caspase3酶活性,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质在不同浓度丙烯醛处理后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CCK-8毒性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测定丙烯醛LC50分别为29.91 μM、21.94μM;不同浓度丙烯醛处理24 h后可引起细胞内总GSH的下降;不同浓度丙烯醛处理24 h后细胞内caspase3酶活性未见明显上调,但短时间处理(2h、4h和8 h)可见明显上调倾向;western blot实验可见不同浓度丙烯醛处理8h后有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而处理24 h后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丙烯醛对PC12细胞有较强的急性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丙烯醛诱导的细胞内GSH的耗竭和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坏死有关.

    作者:陈佳红;朱文秀;潘菲菲;赵康均;胡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起因同源进餐致疑似副溶血弧菌感染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目的 查明一起因同源就餐致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找出致病因子,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该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本次事件中,共有16名发病者,平均潜伏期5h左右,食品加工用具、1份剩余菜品、2份腹泻物样品中检出副溶血弧菌.结论 该次事件可疑为副溶血弧菌感染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张海央;陈辉华;王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江苏省72份农村饮用水水质全分析

    目的 全面了解江苏省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为保障饮水水质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3年8-9月在江苏省随机选择72座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对出厂水进行106项水质全分析.结果 72份水样合格率为62.50%,主要不合格指标共14项,其中常规指标11项,非常规指标3项,主要不合格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毒理学指标(三氯乙醛、氟化物、亚氯酸盐、锑)、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浑浊度、铝、锰、耗氧量、铁、硫酸盐、总硬度),微生物不合格水样中未消毒水厂占52.38%.结论 江苏省农村饮用水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同时存在化学性污染.应进一步查明污染来源,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水厂管理,完善供水设施,保障饮水安全.

    作者:郑浩;于洋;费娟;丁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健康儿童鼻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

    目的 探讨广州在校健康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鼻携带率及该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广州市荔湾区抽取1间幼儿园和1间小学,对纳入研究对象采集鼻拭子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并对阳性菌株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共纳入463名幼儿园儿童及1 012名小学生,小学生金黄色葡萄球菌鼻携带率(40.1%)比幼儿园儿童(31.1%)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5,P<0.0S).药敏结果显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r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呈多药耐药状态,其对四环素、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远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广州荔湾区在校健康儿童鼻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较高,健康儿童鼻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高耐青霉素、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建议开展全国性监测,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傅锦坚;叶小华;姚振江;樊燕平;陈思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蓝光暴露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蓝光暴露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的形态和cAMP-PKA信号的通路影响.方法 利用蓝光仪对RPE细胞进行0 min、20 min、40 min和60 min的蓝光照射.在光暴露后30 min、4h和24 h,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RPE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在光暴露后30 min,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cAMP和PKA浓度的变化.结果 RPE细胞密度随光暴露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包膜包裹的细胞碎片随光暴露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多,细胞形态由贴壁生长呈多边形向悬浮生长呈圆形或类圆形改变.在蓝光暴露后,cAMP浓度随光暴露时间延长而呈显著下降(P<0.05);PKA浓度在前40 min内并未显著下降,而在60 min时其浓度急剧下降.结论 蓝光暴露可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cAMP-PKA信号通路下调,诱导凋亡发生,且细胞损伤愈严重,cAMP和PKA浓度愈低.

    作者:杨薇粒;金犇;孙靓;张文婷;耿辉;马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解脲脲原体感染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对148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分离培养,并对阳性标本用药敏试剂盒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48例患者中,解脲脲原体培养阳性81例,阳性率为54.7%.解脲脲原体耐药性强的是环丙沙星,耐药率70.3%,其次为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4.2%,药敏性强的是交沙霉素,耐药率为4.9%.结论 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解脲脲原体感染率较高,UU对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的抗菌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对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合理用药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张步美;王建梅;霍彦;张钰;辛亚维;殷文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安徽省外省报本地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及其报病情况分析

    目的 描述2004-2013年安徽省外省报本地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并分析其报病情况.方法 对2004-2013年外地报本地丙型肝炎网络报告病例数的流行病学特征(性别、年龄、城乡、职业)进行分析,并进行其与医疗机构数的线性相关分析,且对报告病例所属地区构成比进行x2趋势检验.结果 2004-2013年安徽省外地报本地丙肝病例报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13年报告丙肝病例数为330例,较2004年(73例)上升了352.05%;年龄主要分布在30~ 50岁(49.24%)之间,职业以农民(47.73%)为主.外省报本地丙肝病例主要分布在沿海及邻省、市等地区,病例所属地区多为安徽北部城市;中部地区病例构成呈总体上升趋势.2004-2013年外省丙肝报告医疗机构数增加与报告丙肝病例数上升呈正相关(r=0.965,P<0.05).结论 外省报本地病例主要为本省北部农村外出务工至沿海及邻省等地区人员,提示应加强流动人群的监管力度及地区疫情监测.

    作者:崔利利;王建军;曹琛;王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P70、NT-pro BNP水平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70 (HSP70)、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心力衰竭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入选者分为正常对照组与CHF组,CHF组根据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Ⅰ~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SP70、NT-pro BNP水平,并做分析与比较.结果 CHF患者血清HSP70、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7,13.75,P<0.05),且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心衰各组与对照组间HSP70、NT-pro 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06 ~ 25.38,12.41~ 34.36,P<0.05);心衰各组间HSP70、NT-pro 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9.44~20.33,8.48 ~ 21.95,P<0.05).HSP70与NT-pro BNP水平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0.766,P<0.05).结论 血清HSP70、NT-pro BNP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密切相关,随心衰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且2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对心衰的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佼磊;逢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医疗机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卫生管理及出水水质状况,探讨控制水路污染的对策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采样检测的方法对上海市部分医疗机构内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状况进行调查,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α=0.05)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共调查53家医疗机构,其中定期开展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过滤器维护的50家(50/53,94.34%),开展储水瓶清洗消毒的7家(7/25,28.00%),负责人关注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卫生及水质状况的13家(13/53,24.53%),无医疗机构开展过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管道清洗消毒或水质卫生检测.共采样检测38个DUWLs单元的152件水样,其中水源水合格34件(34/38,89.47%),DUWLs出水合格15件(15/114,13.16%).以灭菌注射用水为水源水的DUWLs出水水样细菌总数明显低于其余蒸馏水、净/纯水等水源水的出水水样细菌总数(t=9.34,P=0.00),三用枪及手机出水水样细菌总数高于漱口用水水样细菌总数.结论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严重,但医疗机构对此认识不足且日常维护意识薄弱.建议尽快制定相关规范与标准,并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指导,规范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的清洗消毒与卫生质量控制.

    作者:徐华英;唐晓炜;顾怡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石化重庆某分公司加油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石化企业加油站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为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对中石化重庆某分公司29家加油站302名作业工人进行了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神经衰弱综合征的检出率为2.65%,血常规异常检出率为17.88%,尿常规异常检出率为41.39%,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21.85%,腹部B超异常检出率为20.53%,肝功能异常检出率为23.84%;男女性加油工的尿常规、肝功能和血糖异常检出率差别明显,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腹部B超异常检出率有随工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结论 加油站行业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汽油对职工的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脂质代谢存在一定的损害,企业需提高职业病防范意识,加强员工职业病防护工作.

    作者:樊毅;王诚俐;陈雁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补充微量营养素对艾滋病人免疫状态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补充微量营养素对艾滋病人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艾滋病人,试验组服用复合微量营养素片,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研究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进行体格测量、免疫状态的测定.结果 试验前各组对象的身高、体重和微量营养素摄入、细胞免疫及体液各项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后,艾滋病人试验组免疫细胞及体液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充微量营养素能增进艾滋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并能提高艾滋病人体内IgA、IgG、IgM、补体C3水平.

    作者:赵飞;孙定勇;朱谦;崔兆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试带法尿蛋白阴性而镜下管型异常的探讨

    目的 探讨干化学试带法尿蛋白阴性且沉渣镜检管型异常标本的疾病类型以及高血压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查.方法 对33例试带法尿蛋白阴性标本进行湿化学法检测及沉渣镜检.结果 33份标本湿化学法均显示尿蛋白阳性,沉渣镜检管型异常.这些标本中高血压患者居多,占42.4%.5例患者CysC超过正常.结论 试带法尿蛋白检测阴性的标本,特别是高血压及糖尿病病人的标本,好同时做湿化学法比对,每份标本均应做尿沉渣镜检.尿微量白蛋白可以作为检测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手段.

    作者:马海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鲍曼不动杆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86株鲍曼不动杆菌常规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药敏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86株,痰标本占73株(84.88%),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为13.95%,其次为米诺环素(27.91%)和阿米卡星(31.4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己达53.49%.其他10种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姜锋;姜凯;王志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海南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残留状况调查及膳食暴露评估

    目的 为了解海南省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的污染状况,2013-2014年连续2年对海南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残留量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结合海南省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数据,对海南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进行膳食暴露评估.方法 充分考虑海南各县市水果的种植面积、生产季节、人口分布等情况,在海南10县市采集水果样品499份(其中田间果园采集358份,农贸市场或超市采集141份),检测抑霉唑、嘧霉胺残留量.采用国内理论大膳食摄入(National Theoretical Maximum Daily Intake,NTMDI)法对海南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进行膳食暴露评估.结果 抑霉唑、嘧霉胺风险指数分别为:6.50%和1.36%.未检出结果以0计时,抑霉唑、嘧霉胺膳食暴露量为:0.00437μg/kg bw/d和0.00519 μg/kg bw/d;未检出结果以1/2LOD计时,抑霉唑、嘧霉胺膳食暴露量为:0.00530 μg/kg bw/d和0.00612 μg/kg bw/d;未检出结果以LOD计时,抑霉唑、嘧霉胺膳食暴露量为:0.00628 μg/kg bw/d和0.00710 μg/kgbw/d.结论 抑霉唑、嘧霉胺风险指数均远小于100%.未检出结果以0、1/2LOD、LOD计时,抑霉唑、嘧霉胺膳食暴露量均远小于抑霉唑ADI (0.03 mg/kg bw/d)和嘧霉胺ADI (0.2 mg/kg bw/d),表明海南居民对于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的暴露是安全的.

    作者:王玉健;庞道标;黄惠玲;庄鹏;董存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起中央厨房食品污染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

    目的 了解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为全面控制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从现场卫生学、现场流行病学、询问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描述.结果 事件为中央厨房擅自变更生产场所,未经许可自制卤蛋,因不洁操作导致沙门菌污染所致.结论 该事件提示中央厨房应引进更先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作者:符艳;徐艳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PDCA循环在持续改进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PDCA循环加强某院多重耐药菌管理,提高MDRO相关制度落实情况,降低MDRO检出.方法 收集资料分析现状,绘制鱼骨图找出多重耐药菌管理不到位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持续改进计划,并采取修订相关制度、进行全员培训、加强巡查、随机提问、纳入考核等措施,检查评估执行的落实情况及效果,后进行反馈总结,进入下一次PDCA循环.结果 全员培训后,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的各项知晓率均提高到90%以上,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DCA循环实行后,医生对多重耐药菌病人开具隔离医嘱率(81.9%)和护士执行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率(88.5%)均较改进前(32.0%、38.0%)有明显提高;自PDCA实行后,该院多重耐药菌检出数呈不断下降趋势,月均MDRO检出数[(166.00+33.05)株]也较前[(221.20+38.50)株]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可有效提高多重耐药菌管理措施的落实,降低耐药菌检出.

    作者:殷珺妹;龙莉;杨亚敏;阚志超;田洁;张富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010-2013年烟叶复烤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烟叶复烤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对烟叶复烤厂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合部分接害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烟草尘合格率为50.5%,关键控制点是选叶、摆把、除尘等;煤尘合格率为100.0%;其他粉尘合格率为82.1%,关键控制点是锅炉房除灰;噪声合格率为79.8%,关键控制点是摆把、打叶、烤片/烤梗等.结论 烟叶复烤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总尘)和噪声,应加强粉尘和噪声作业环境的治理,加强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

    作者:岳倩;余涛;关陶;王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餐饮安全探索:利益与平衡——以浙江金华和四川乐山的中小型餐饮业为例

    目的 基于利益平衡的视角,构建餐饮安全利益平衡治理的新模式.方法 选取浙江金华和四川乐山两地九区市餐饮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经营者利益诉求;收集乐山、金华市2012年中小型餐饮执法案例,并对两地食品药品监督执法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地方政府利益诉求.结果 发现中小型餐饮经营者和地方政府两者之间既存在相互之间和内部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又存在相互之间和内部个体之间的共同利益.结论 探索而知冲突利益的调和措施—限制自主裁量范围、建立餐饮信息网络平台、设立网络餐饮技能咨询窗口;共同利益的发展措施—设立基层餐饮安全监督小组、建立餐饮卫生服务许可证“绿色通道”、对经营者进行法律道德培训.

    作者:叶颖;陈枭窈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绝经前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

    目的 分析绝经前不同年龄段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并比较其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1999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729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按年龄分为35岁以下组131例、36 ~ 45岁组402和46岁以上组196例.结果 在初潮年龄、活产次数和体重指数方面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特征、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5年总生存率(OS)3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分子亚型进行分层分析,绝经前三阴型乳腺癌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5.7%、88.7%和76.2% (P<0.05).临床分期为早期,淋巴结≤3个、肿瘤大小≤2 cm和luminal A型是OS的预后因素.结论 年龄没有作为绝经前乳腺癌预后因素的价值,高龄的三阴型绝经前乳腺癌预后差.

    作者:谭婧;李佳圆;李卉;齐亚娜;王蒙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EMA-RTQ-PCR快速鉴别沙门菌死活细胞方法的建立

    目的 利用EMA (Ethidium Monoazide)能选择性与死细胞DNA非可逆共价结合的特性,建立EMA-RTQ-PCR方法快速鉴别沙门菌死活细胞.方法 选择300μl、3.3×108 CFU/ml沙门菌灭活条件;检测RTQ-PCR的灵敏度与特异性;选择能抑制3.3×1o8 CFU/ml死细胞DNA扩增的EMA浓度,观察该浓度EMA对活菌扩增的影响.结果 灭活条件为65℃、10 min;RTQ-PCR检测沙门菌的灵敏度为25 CFU,特异性好;30 μg/ml的EMA可抑制3.3×108 CFU沙门菌死细胞DNA的扩增;30 μg/ml的EMA对活菌扩增的影响可通过离心消除;活菌数/死菌数≥40%时,可以检出活菌;当活菌数量足够大时,死菌的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快速鉴别沙门菌死活细胞EMA-RTQ-PCR方法可行,能有效避免单纯PCR检测沙门菌产生的假阳性结果.

    作者:余秋阳;欧阳效鹏;尚静晔;刘祥;余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