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化;梅文莉;杨皓杰;戴好富
目的 通过肺结核双向转诊实施现状分析,探索肺结核传染源住院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疾控中心与专科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疾控中心对发现的涂阳患者转诊至专科医院住院隔离,待涂片阴转后转回疾控中心继续治疗.将患者相关信息填写在双向转诊登记本上并录入Excel.针对转诊情况、拒绝原因、户籍、医保情况、年龄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涂阳患者愿意转诊专科医院住院的仅占23.1%,拒绝转诊的原因主要为费用太高,占49.1%.本市户籍患者以医保为主,占81.7%;非本市户籍患者以自费为主,占58.1%.53.1%的患者享有公费医疗或医疗保险,同意转诊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55.6%和38.5%;而自费患者的转诊率仅为5.6%,新农合患者均不同意转诊.从年龄上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同意转诊的比例相对较高,为51.9%,其余年龄段转诊比例很低.转入专科医院住院的患者,出院后87.7%的患者均能按要求转回.结论 在没有免费政策和强制措施的保障下,肺结核传染源住院管理很难实现.
作者:张弘;金昊;何方;张爱洁;梁瑞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调查159例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分析和讨论两者的一般情况以及相关性,探讨二者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对15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自评调查.资料分析使用均数、t检验,并对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SF-36量表评定患者各项得分为生理机能(70.25±26.028)分,生理职能(27.99±36.713)分,躯体疼痛(62.03士22.687)分,一般健康状况(46.26±21.553)分,精力(54.87±21.250)分,社会功能(63.99±29.344)分,情感职能(46.33±41.408)分,精神健康(59.80±18.625)分,均低于一般人群的参考水平(P<0.01).SF-36量表与社会支持量表测得结果总分相关系数r=0.187,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中,患者社会支持总分、是否住院和年龄进入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得分方程(F=6.342,P<0.01).结论 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且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有密切的相关性,社会支持是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张曼晖;张强;郑莹莹;马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黔南州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13年黔南州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11-2013年黔南州共报告手足口病10 65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9.77/10万,男性发病率为135.04/10万,女性发病率为82.26/10万,性别比为1.786∶1,.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3.47%和13.85%.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91.47%.发病高峰为4-6月,次高峰为11-12月.结论 黔南州手足口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且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发病为主,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男性发病水平高于女性.
作者:祝俊;李芸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编制“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量表”,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广州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174名社区卫生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水平为“很高”,“较高”,“一般”和“较低”的比例分别为18.4%,51.7%,28.7%和1.2%,敬业度得分平均值为48.58±7.09;各维度每项目得分均值按高低顺序依次为:专注工作、团队意识、奉献精神和心理认同;不同年龄、学历、职称、收入和工龄的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满意度等级的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满意度越高,其敬业度水平越高.结论 被调查的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水平总体较高,年龄、学历、职称、收入、工龄及工作满意度是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的影响因素.
作者:黄婉霞;张立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应用前临床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有效措施,了解其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制定与实施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培训、量化考核等综合干预措施,规范临床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比较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前临床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结果 干预后,医院抗菌药物治疗应用前、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应用前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逐年提高,2012年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由201 1年的49.25%、46.87%和80.88%上升至63.63%、66.21%和90.33%;2013年提升至73.39%、83.41%和95.07%,2013年和2012年分别与201 1年比较、2013年与2012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临床科室病原学送检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增高,达到了原卫生部要求.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能提高临床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
作者:宋敏;聂利;吴晓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青海省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病原种类及其流行特征,探讨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的病原谱构成情况.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12月,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和青海红十字医院两家哨点医院采集脑炎/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全血、鼻/咽拭子、粪便等标本,用Real-time PCR方法对乙脑病毒、肠道病毒等4种病毒核酸检测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等8种细菌培养鉴定.结果 收集329例病例,295份脑脊液均做了细菌和病毒学检测,细菌检出22株阳性菌株,阳性率7.46%,分布在50~岁组和2~岁组;病毒检出阳性18份,阳性率6.10%,分布在5岁以下儿童.检出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隐球菌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病毒主要为肠道病毒,其次为腮腺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结论 提示青海地区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以细菌为主,肠道病毒也不可忽视,5岁以下儿童及无疫苗预防的脑炎脑膜炎是防控的重点..
作者:赵金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2012年淄博市肉鸡产业链中沙门菌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血清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分析.方法 对2012年淄博市肉鸡产业链各环节样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沙门菌检测及血清分型,选取部分沙门菌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后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采集肉鸡产业链不同环节样品1 267份,检出沙门菌298株,总检出率为23.5%,印第安纳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分别占48.0%和46.3%.其中98株沙门菌的PFGE指纹图谱相似度在48.9%~100.0%之间,产生74种PFGE带型,相似度在85.0%以上的带型的有9组,共82株菌,其中带型完全一致的有9组,共33株菌.结论 沙门菌在淄博市肉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有检出,主要以肠炎沙门氏菌和印第安纳沙门氏菌为主.所检沙门菌PFGE带型复杂,基因多态性明显.
作者:王勤;刘军;张杰;王延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大绒鼠这一中国特有鼠种体表寄生虫的感染状况.方法 2001-2013年对我国大绒鼠主要分布区(地处西南部的云南省、四川西南部和贵州部分地区)进行了大绒鼠体表寄生虫的大范围和大样本调查.结果 从所调查的39个县(市),累计捕获到2 463只大绒鼠,宿主样本量很大.不同海拔地带大绒鼠分布存在差异,1400~2600m的海拔地带大绒鼠数量较多.从所捕获的大绒鼠体表共采集到寄生虫71 895只,分类鉴定为18科53属320种(包括30种蚤,9种吸虱,106种革螨,175种恙螨),种类十分丰富,物种多样性很高.有2 134只大绒鼠感染了寄生虫,感染率高达86.6%.小板纤恙螨、金氏厉螨、缺齿甲胁虱和方叶栉眼蚤分别为恙螨、革螨、吸虱和蚤的优势种,其中方叶栉眼蚤是鼠疫和鼠型斑疹伤寒的重要传播媒介,小板纤恙螨是恙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大绒鼠体表寄生虫平均多度的高峰值出现在海拔2000m左右的地段.雄性大绒鼠体表寄生虫的种类数(物种丰富度)、感染率和感染度均高于雌性大绒鼠(P<0.01).成年鼠体表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度则略高于非成年鼠(少年鼠和幼年鼠) (P<0.01).结论 大绒鼠体表寄生虫感染普遍,所感染的虫种十分丰富,物种多样性很高,部分虫种是重要媒介.体表寄生虫倾向选择雄性和成年大绒鼠.大范围、大样本研究至关重要.
作者:彭培英;郭宪国;宋文宇;候鹏;邹云集;范蓉;何雪松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在麻醉不同时点对手术环境致病微生物进行检验,评估不同麻醉时点的微生物感染风险,为控制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手术室全麻相关器材进行采样,采样对象为静脉三通旋转阀、氧气流量调节钮、螺纹管接口、麻醉机呼出气入口和麻醉机呼吸回路氧气入口.选择每日各手术室第1例全麻手术且预计手术时间≥2 h者进行采样,共采集了75例手术的375个采样点,并进行采样和细菌培养检测.结果 本次采集的75例手术375个采样点标本检测后发现,静脉三通旋转阀在时点1的标本未培养出细菌,合格率为100%,时点2检出阳性57例,合格率为24.0%,时点3检出阳性75例,合格率为0.0%;氧气流量调节钮、螺纹管接口、麻醉机呼出气入口以及麻醉机呼吸回路氧气入口按照相关标准各时点的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手术麻醉过程中,麻醉相关器械容易造成污染,尤其静脉三通旋转阀,应当在麻醉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控制因麻醉过程引起的医院感染.
作者:陈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位于脂氧酶12 (LOX12)基因启动子区-183G>A单核苷酸多态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56例及健康对照994例,利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基因分型,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LOX12-183GG、GA、AA各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分别是20.8%、53.6%、25.6%,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6.8%、52.2%、21.0%.与-183GG基因型相比,AA基因型明显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风险,其OR (95%CI)为1.53 (1.17~ 2.00);而GA基因型并不增加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其OR (95%CI)值为1.23 (0.98~1.55).吸烟分层分析显示,以携带-183GG基因型的不吸烟者为参照,携带-183AA基因型的重度吸烟者发生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为9.12 (95% CI:5.07~ 16.41,P<0.001),大于不吸烟但携带-183AA基因型者的OR值(OR=2.03,95% CI:1.34~3.09,P=0.001)与重度吸烟但携带-183GG基因型OR值(OR=6.84,95%CI:3.81~12.31,P<0.001)之和.结论 LOX12基因启动子区-183G>A单核苷酸多态可与吸烟交互作用共同增加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
作者:卢玉娟;林佳;孙晓东;吕澜;张志;张雪梅;曹蕾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并对耐药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方法 对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患者所分离病原菌的分布、构成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3 736株,革兰阴性菌3 080株,占82.44%,前五位的革兰阴性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552株,占14.78%,前三位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真菌104株,占2.78%,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多重耐药菌620株,占病原菌总数的16.60%,前五位的多重耐药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多重耐药菌检出前五位的科室为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急诊ICU.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仍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呈多重耐药性,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对策,控制细菌耐药性迅速增长的不良趋势.
作者:王晶;崔朝勃;魏秋菊;亢宏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NO)对库存悬浮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方法 取10例新鲜悬浮红细胞,在储存的不同时相(3 h、1d、3d、5d、7d、14d、21d、28 d),每例和不同浓度L-精氨酸(NO前体)混合培养,浓度分别为1 μM (B)、5 Mm (C)、10 Mm (D)、50 Mm (E).培养后测定红细胞变形性,用NO荧光探针测定反应红细胞内的一氧化氮水平的平均荧光强度(PKPosX).结果 保存期内库存红细胞变形指数、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均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当NO前体浓度为5μM时能够明显改善保存14d内的库存血红细胞变形性指数;高于相应的佳NO浓度范围的时红细胞变形指数受损.结论 NO对库血红细胞具有调控作用,通过补充佳浓度的NO(如10 μM)时,会使红细胞变形性增加;储存期间红细胞的损伤与NO流失有关,适当补充相应浓度NO可以改善红细胞的变形性.
作者:桂林;黄远帅;李代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衡水地区儿童进行血铅浓度的测定,了解衡水地区儿童血铅水平的情况,为防治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 735名0~14岁儿童进行静脉采血1ml,用微量分析仪QL800测定血铅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铅浓度正常2 504例,轻度铅中毒205例,中度铅中毒26例,无重度和极重度铅中毒.4~≤6岁(学龄前组)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高10.7%,城镇儿童铅中毒检出率要高于农村儿童(x2=9.78,P<0.05),男童的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x2=15.56,P<0.05).结论 本地区儿童的铅中毒检出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但也要注意铅暴露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危险,对防治铅中毒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
作者:冯玉俊;温亚玲;胡景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芍药苷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UVEC,以200μmol/L H2O2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建立模型,同时以100、200、400μmol/L的芍药苷分别干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UVEC活力,微板法检测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内皮素-l(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l-1)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LDH活性显著减低、ET-1和PAI-1含量显著减少,NO和tPA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芍药苷对H2O2诱导的HUVEC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宋献美;钱丽丽;梁瑞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2008-2013年西安市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为结核病防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政策依据.方法 根据2008-2013年西安市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季报表进行病例发现及治疗管理水平分析.结果 2008-2013年活动性肺结核共计23 914例,其中涂阳病例9 668例,新涂阳病例8 558例,涂阳比例从2008年51.78%降低到2013年21.31%;2008-2013年西安市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男女性别比例为2.05∶1,15~24岁之间的青壮年患病人数多,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占52.73%;6年来共治疗管理病人10 888例,治愈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成功率为97.66%.结论 2008-2013年西安市肺结核疫情在年龄、职业和性别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西安市自实施国家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以来,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仍需对疫情的特点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作者:尚淑琴;张慧;曾令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在校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对医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影响.方法 对南通大学医学院的466名在校医学生进行医患关系认知的相关资料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9.19%的医学生认为现今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家中无医务人员的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更为紧张(x2=6.01,P=0.01).与低年级相比,更多参加过临床见习和实习的高年级学生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会影响临床诊疗效果(x2=5.83,P=0.02)、感觉心理压力大(x2=30.70,P=0.001),并对就业产生消极影响(x2=21.01,P<0.001)、甚至后悔学医(x2=10.65,P<0.001).医患关系紧张性认知与使医生诊疗方法偏于保守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01),与对医学生就业消极影响呈显著正相关(r=0.14,P=0.004).结论 医学生对医患关系总体认知以“紧张”为主,医患关系现状对医学生的就业和择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且参与过临床见习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更为悲观.
作者:王菊倩;顾伟;陆益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学校发生的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并采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为查找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暴发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采集患者粪便、水样进行细菌学培养,运用PFGE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此次暴发疫情的调查共发现病例60例,罹患率为10.12%,发病人群均为小学学生;从53例患者的粪便中共检出30例痢疾阳性病例,且菌群均为宋内志贺菌;水样检测发现2号水井及其旁边的水塘存在宋内志贺菌;对4份病例的粪便、2份水样进行PFGE分析,其结果显示,6份样本所检出菌株的电泳带型完全相同.结论 该事件是一起因饮用宋内志贺菌污染的水源而导致的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
作者:刘晓青;赵玉芹;杨梦;曾洪运;王鹏;郑文娟;袁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黎草妇康洗液进行抑菌效果试验和毒理学评价.方法 取黎草妇康洗液进行抑菌性能试验、多次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 黎草妇康洗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的抑菌率为92.31%,作用5 min后的抑菌率达到100%,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 min的抑菌率均达到100%;对新西兰兔多次阴道黏膜刺激指数为0,属无刺激性;对白色豚鼠的皮肤致敏率为0,未见皮肤变态反应.结论 黎革妇康洗液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且无毒、无刺激,使用具有安全性.
作者:董文化;梅文莉;杨皓杰;戴好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现状,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9月5-30日,贵州省174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参与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参与调查的各医院自行确定调查日,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参与调查医院调查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实查率99.66% (65 885/66 111),发生医院感染1 546例,1 64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5%(1 546/65 885),例次现患率为2.49%(1 643/65 885).不同规模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5,P<0.01);重症医学科(25.20%)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0.35%)为主;革兰阴性菌(70.37%)位居医院感染病原菌首位,不同科室、感染部位、病原菌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 209.54,P<0.01,x2=1 041.43,P<0.01,x2=1167.40,P<0.01);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4% (25 851/65 885),治疗用药为主占67.24% (17 382/25 85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32.81% (25 851/65 885).结论 重点监控ICU,呼吸道感染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送检率从而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作者:张满;牟霞;杨怀;陈京;徐艳;张骥;朱艳秋;贺玲;陈黎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西藏自治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控制结核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2011-2013年西藏自治区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西藏自治区2011-2013年结核病例报告数和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 046例、134.9/10万,4 096例、136.5/10万,4 273例、142.4/10万.在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无论新发涂阳病例还是复治涂阳病例均呈减少的趋势,并且治疗成功率均呈增高趋势.结核病发病以15 ~64岁年龄段多,占全部病例的86.97%;发病者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段男女性别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86.45,P<0.01);且以农牧民为主,占总患者的69.9%.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分布前三位的地区依次为林芝、昌都、日喀则.结论 西藏结核病流行疫情加重,病例发现率不断提高,应继续加强结核病防控工作效果;同时应对农牧区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从而有效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总体质量.
作者:陈红梅;国杰;胡凤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