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川凉山彝族与汉族的健康相关行为比较研究

刘娅;王启新;周艾婧;龚熠;潘庆;戢路;且亚玲;汤艳;汪敏

关键词:彝族, 健康相关行为, 横断面研究
摘要:目的 比较彝族与汉族健康相关行为,为改善该地区人群生活方式和提高健康水平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彝族居住聚集地和非彝族居民聚集地一共抽取486例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彝族原住民喝肉汤和饮酒的比例高于汉族;彝族原住民的膳食结构比汉族居民更不合理,彝族原住民谷类、油脂类的摄入量有高于汉族的趋势,汉族居民肉类、鱼虾类、奶类、蛋类、蔬菜类和水果类的摄入量有高于彝族的趋势.结论 凉山州彝族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与汉族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建议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提高检验效能.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已婚者婚姻态度与儿童期被忽视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已婚者婚后的婚姻态度与儿童时期被忽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了河北省唐山市和邯郸市已婚者共300人,使用婚姻态度量表和儿童被忽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男性已婚者的婚姻态度总分及各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女性已婚者;不同文化程度的已婚者婚姻态度总分及其家庭关系态度、婚姻控制态度因子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婚姻态度总分与儿童被忽视总分及其各因子分存在负相关;婚姻心理准备态度分与儿童被忽视总分及其各因子分存在负相关;婚姻控制态度与儿童被忽视总分及其各因子分存在负相关.儿童被忽视的躯体忽视和交流忽视因子对婚姻态度有负向预测作用(P<0.05);儿童被忽视总分对婚姻心理准备态度和婚姻控制态度有负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 儿童被忽视对婚姻态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苑杰;庞静娟;王晓一;杨美荣;李丽娜;程淑英;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004-2013年沈阳市肺癌发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04-2013年沈阳市肺癌发病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SPSS13.0计算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平均发病年龄、男女发病率性别比值,并分析男女肺癌病理类型及其变化.结果 2004-2013年沈阳市肺癌发病率为61.89/10万,标化发病率为56.08/10万,与2004年相比,2013年沈阳肺癌粗发病率由48.60/10万上升到64.61/10万,平均增长速度为3.21%,男性平均增长速度为3.13%,女性为3.48%;肺癌平均发病年龄为(66.78±11.90)岁.男女肺癌年龄别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均在80~岁组达到高,且各年龄组发病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男女肺癌发病率比值由1.79降低到了1.74.2004年肺癌患者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2013年以腺癌和小细胞癌为主.结论 沈阳市男女肺癌粗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女性增长速度快于男性,肺腺癌和小细胞癌构成比明显上升.

    作者:王慧文;潘秀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体质指数对三阴型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与三阴型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2010年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三阴型乳腺癌患者101例,根据体质指数值(BMI)分为正常组(<24 kg/m2)和超重肥胖组(≥24 kg/m2),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BMI与总生存和无病生存风险比(HR).合并2000-2014年关于肥胖与三阴型乳腺癌预后的研究文献6篇,共4 446名病例,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合并风险比(HR合并)及其95%CI.结果 本次随访研究发现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患者的总生存和无病生存风险无统计学意义(HROS=0.632,POS=0.0.501;HRDFS=0.934,PDES=0.873);Meta分析结果显示,肥胖与三阴型乳腺癌的HROS合并=1.02,95%CI:0.97~1.08; HRDFS合并=1.01,95%CI:0.96~1.07.结论 现有的研究尚不支持BMI改变三阴型乳腺癌预后的假设,但尚存在随访期短,人群代表性局限的问题.

    作者:刘芳;赵敏;陶苹;李卉;李佳圆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护理分级质量改进实证研究

    目的 有效落实卫生行业新标准“护理分级”,进行护理分级质量改进.方法 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构建质量改进PDAIC模型,并将PDAIC模型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分级的质量改进,并采用护理分级合格率对改进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改进后护理分级合格率高于改进前,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精益六西格玛思想下构建的质量改进PDAIC模型有效的提升了神经外科护理分级合格率,此方法可尝试应用于更多的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活动.

    作者:谢彩霞;肖静蓉;蔡王婷;周敏;蒋晓华;石荷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010-2013年达州市婴幼儿食品阪崎肠杆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达州市婴幼儿食品中阪崎肠杆菌污染情况,对制定相关措施提高科学依据.方法 对采集全市婴幼儿食品,依照食品微生物检验国家标准GB 4789.40-2010进行阪崎肠杆菌的检测.结果 每年采集的婴幼儿食品均有阪崎肠杆菌检出,共计16份样品,并且均在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中检出.其中,2012年的阪崎肠杆菌检出率高,为26.83%;采至城郊集镇和所辖县市的样品检出率高于达州市主城区,分别为57.14%和25.00%;适宜年龄段中,学龄前儿童(3~6岁)段婴幼儿食品阪崎肠杆菌检出率高,为66.67%.结论 达州市婴幼儿食品存在阪崎肠杆菌污染,需加强对全市婴幼儿食品的监督和管理,尤其是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

    作者:周汉洪;田巍威;李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豫南地区蜱类分布及蜱媒病原体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豫南地区蜱虫分布特点,蜱媒病原体类型及流行性特征.方法 采用布旗法、体表检蜱法采集不同环境中蜱虫,采用PCR方法对蜱媒病原体的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3-10月份采集蜱虫730只,分2属3种,其中长角血蜱占80.71%,为当地优势蜱种;蜱虫分布呈季节性消长;经PCR扩增出2种蜱媒病原体的特异性DNA片段,比对显示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有高度同源性;SFTSV阳性率为4.90%;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率为2.49%.结论 豫南地区蜱虫分布有生态及季节性规律,蜱中携带SFTSV、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体,是造成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无形体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疫区防控措施.

    作者:张群芝;窦会娟;郭嘉林;赵华东;周伟;李新伟;罗海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013-2014年湖州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分析

    目的 掌握湖州市病毒性腹泻的疫情及引起病毒性腹泻不同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湖州市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腹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4年4月就诊于湖州市中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426份.用ELISA方法检测人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选用巢式PCR进行G血清型和P基因分型;人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用RT-PCR或PCR方法检测.结果 426份标本中178份(41.78%)至少检出4种病毒中的一种.其中人轮状病毒阳性率高, (18.78%),其次为人杯状病毒(15.73%),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检出率较低,分别为3.99%和3.29%.轮状病毒G血清型中以G3型(38.75%)为主,其次是G1型(22.50%),P基因型中以P[8]型(66.25%)为主,其次是P[4](13.75%),G3P[8]为常见的G血清型与P基因型组合,占22.5%,其次为G1P[8]占13.75%.结论 病毒性腹泻是本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急性腹泻比较常见的形式.其中以轮状病毒引起腹泻为主,G3P[8]为主要流行株.长期的系统监测对疫情预防和控制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芳芳;沈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时间管理与学业拖延的关系: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人格特质在时间管理与学业拖延间的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拖延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在两所高校随机抽取4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356份有效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17.0和AMOS17.0统计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学生学业拖延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因子与拖延程度显著正相关(r=0.192,P<0.01).时间管理量表各维度与拖延程度显著负相关(r=-0.261,r=-0.117,r=-0.125,P<0.05).神经质因子在时间监控观与学业拖延间起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值约为21.78%,神经质因子在时间效能感与学业拖延间起中介效应,中介作用值为34.4%.结论 人格特质在时间管理与学业拖延间存在中介效应.

    作者:李青青;王芬芬;杨世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广东省手足口病气象危险因素阈值效应的研究

    目的 研究气象因素影响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的阈值效应,为该省手足口病预警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9-2012年广东省手足口病监测数据和同期的气象数据,建立分类回归树模型,探明气象因素影响手足口病发病的阈值效应,并预测2013年手足口病的高风险时段.结果 回归树模型结果显示当平均气温≥193.7 (0.1℃)并且平均相对湿度≥79.21 (1%)时,发病的相对危险度达到大,RR=1.92.分类树模型结果显示当平均气温≥197.5(0.1℃),并且平均相对湿度≥77.39 (1%)时,手足口病的暴发风险大(P=0.786).后预测结果显示4-9月是高风险时段.结论 基于分类回归树模型的阈值效应研究在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筛选和发病风险的预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杜志成;张王剑;于石成;郝元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005-201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性病门诊性传播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性病及HIV感染特点和趋势.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有关性病和HIV血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年共报告性病13 717例,历年来病例数居高不下,构成比居于前三位病种为:尖锐湿疣(39.5%)、梅毒(23.6%)、淋病(20.8%).20~ 49岁性活跃居多,男性患者是女性的2.7倍.梅毒和反复发作尖锐湿疣患者HIV感染率为6.3%.结论 在性病门诊开展HIV血清监测和行为干预应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这对性病艾滋病防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莉芸;胡晓江;朱小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钙敏感受体通过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表达的钙敏感受体(CaR)是否能通过增强胱硫醚-γ-裂解酶(CSE)的表达来促进H2S的分泌进而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方法 敏感硫电极法检测细胞中H2S含量的变化;油红O染色检测阳性细胞的相对含量;HPLC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 (IL-10)、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aR、CSE、CD36和ACAT-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dCl3组和NaHS组均能明显增加细胞H2S的分泌,而NPS2390组明显降低细胞H2S的相对含量;GdCl3和NaHS组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细胞内胆固醇酯(CE)、游离胆固醇(FC)和总胆固醇(TC)含量也均明显下降,而NPS2390组阳性细胞率明显增多,细胞内CE、FC和TC含量也均明显增加;GdCl3和NaHS组细胞上清中TNF-α和MIF含量均明显降低,IL-10的含量明显增多,而NPS2390组细胞培养的上清中TNF-α和MIF的含量均明显增加,IL-10的含量明显降低;GdCl3和NaHS组CD36和ACAT-1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而NPS2390组CD36和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1)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GdCl3组CaR和CSE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而NPS2390组CaR和CSE的蛋白表达均明显被抑制;GdCl3组CSE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CSEsiRNA组和GdCl3+ CSEsiRNA组CSE的蛋白表达均明显被抑制;GdCl3组H2S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而GdCl3+CSE siRNA组和CSE siRNA组H2S的相对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 CaR可以通过增强巨噬细胞内CSE的表达来促进H2S的分泌,进而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

    作者:曹琦;刘莹;刘芳琳;张凤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008-2014年烟台市学校水痘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烟台市学校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4年学校水痘发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各类学校共报告水痘病例6306例,发病率逐年下降.水痘发病与学生在校时间一致,呈春、冬季双峰,各占病例数的27.77%和31.41%.城市高于农村(x2=2229.75,P<0.05),城乡比2.66:1,芝罘区(398.22/10万)、莱山区(304.33/10万)、福山区(170.64/10万)发病率较高.男女性别比1.27:1,历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8,P>0.05).各类学校发病率不同(x2=1187.45,P<0.05),平均发病率高的是小学.随着小年龄组疫苗接种,小学和幼儿园发病下降快,降幅达82.77%、57.12%.历年发病年龄不同(F=74.60,P<0.05),分别为(10.23±4.992)岁、(10.38±4.927)岁、(11.08±4.643)岁、(11.14±4.885)岁、(12.49±4.919)岁、(13.52±4.772)岁、(13.63±4.675)岁,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龄高峰由6~7岁、9岁移至12岁.88.46%的病例未接种过水痘疫苗,79.67%的患者接种超过5年.7年发生7起水痘突发事件,5起在小学.结论 各类学校均有水痘防控压力,应加强病例监测,隔离水痘病例、严把复课关、落实疫苗接种.

    作者:崔伟红;姜梅;李娜;陈鹏;李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013年烟台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高危行为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从发病时间来看,4-6月份发病数多14例(11.88%,14/36),农民33例,占91.67% (33/36); 33例病人与牲畜(羊或牛)有接触史.97.22% (35/36)的病人首发症状为发热,83.33% (30/36)出现多汗症状,77.78% (28/36)出现肌肉关节酸痛和乏力症状,感染布病的高危行为中前两位是饲养牲畜占55.56% (20/36),徒手接生占30.56% (11/36); 97.22% (35/36)没有防护意识.结论 春末夏初是烟台市布病的高发季节,农村地区养殖户是布病的高危人群.病例的临床特点典型,病例在从事劳动过程中,自我防护意识差,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布病的健康干预工作.

    作者:刘涛;刘靖宇;刘军;徐小雯;牟晓东;姜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和近年来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患关系的不和谐等因素,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医务工作者中的常见现象.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对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本文从职业倦怠的基本概念出发、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产生原因、探讨应对职业倦怠的对策,对于解决当下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问题十分重要.

    作者:李烟然;吕红亮;刘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中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目的 探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医学教学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方法 2008级学生以原有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009级学生以新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届学生临床医学阶段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受新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学的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高于接受原有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学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有效提高了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

    作者:孙林青;李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随着多排螺旋CT各种技术的研究进展,CT检查逐渐普遍,公众防护意识亦在提高.儿童鼻窦CT扫描时不可避免地经过眼球、损伤晶状体,所以在保证CT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扫描参数进行扫描从而降低辐射剂量显得尤为重要.低剂量CT扫描时,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使用量扫描,但需注意控制好管电流的下降幅度,不至于过于追求低辐射剂量而忽略了CT图像质量.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提示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适宜管电流为20 ~ 50 mA,但具体数值未完全统一,适宜的扫描参数仍需更大样本量的数据进一步研究而得出.

    作者:程广;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HIV/AIDS人员就业权与用工自主权之冲突化解探析

    目的 对HIV/AIDS人员就业权与用工自主权的冲突进行分析,为合理化解这一冲突提供有效思路.方法 采用实证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HIV/AIDS人员的就业权与用工自主权的冲突予以深入探讨.结果 保护就业权具有理论和法律的正当性,企业拥有用工自主权有法律依据,亦受到法律的限制.HIV/AIDS人员就业权与用工自主权冲突主要表现为就业歧视.两权冲突的原因众多,立法存在漏洞、法律实施监督力度不够和政府缺乏作为是其主要的法律制度因素,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拓展就业权的救济途径、加强政府监察职能的统一化与有责化来化解这一冲突.结论 两权冲突时,政府应该本着平等、正义价值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平等就业权.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医学文献中统计图使用比例及其应用错误的抽样调查

    目的 调查医学期刊论文中各种统计图的使用比例及常见错误的出现比例.方法 采用两阶段完全随机抽样,对医学期刊文献中各种统计图的使用比例及其常见应用错误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12年收录文献中统计图的使用率为7.4%;统计图使用错误的比例为14.3%,图序编制不规范、标题缺失、标题位置不正确、横纵坐标设置不规范及图例应用不规范的比例分别为2.2%,0.5%,2.0%,9.4%,3.8%.不同文献发表年份中统计图使用错误比例、直条图使用错误比例、图序使用不规范比例、横纵标目使用不规范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作者学历水平和不同课题资助类型间统计图的使用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文献中统计图的使用比例不高,但其使用错误的比例相对较高;近年来由于统计教学改革统计图的使用及错误情况得到改善,但是仍然受到作者学历及基金资助等因素的限制.

    作者:张娟;詹凤羽;杨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005-2013年云南省食用蜂蜜中毒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05-2013年云南省食用蜂蜜中毒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云南省蜂蜜中毒报告事件的统计资料和调查报告,对蜂蜜中毒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云南各地共报告蜂蜜中毒12起,75人中毒,18人死亡,病死率为24.0%.蜂蜜中毒集中发生于5-8月间的云南西部地区,主要中毒人群为青壮年农民.野生蜂蜜和家庭养殖蜂蜜中毒病例的病死率未见统计学差异(x2=0.02,P=0.89).结论 在重点地区进行有毒蜜源植物调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和加强市场监管是减少蜂蜜中毒发生和降低危害的必要措施.

    作者:张强;刘志涛;赵世文;陈顺安;余思洋;赵江;张骏;万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南通市区初中生精神成瘾相关行为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南通市区初中生精神成瘾行为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二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南通市区初中生共1039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南通市区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总体得分为1.15±1.80(网络成瘾严重为9分,轻为0分),其中男生得分(1.37±1.93)高于女生(0.91±1.62), (P<0.001);初三得分(1.56±2.19)高于初一(1.00±1.56)和初二(0.94±1.55), (P<0.001).赌博行为总体报告率为5.69%,男生(9.37%)高于女生(1.81%), (P<0.05);初三(10.19%)高于初一(2.90%)和初二(4.29%), (P<0.05).观看色情信息总体报告率为4.32%,男生(7.07%)高于女生(1.41%), (P<0.05);初三(6.79%)高于初二(3.43%)高于初一(2.90%), (P<0.05).结论 精神成瘾行为在南通市区初中生中有一定程度的流行,不能忽视这部分学生的精神健康.

    作者:朱奇;孙雅雯;何美琪;杨玉环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