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宛城区2011年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王安林;陈永敏;张大义;王安绪;鲁延如

关键词:碘缺乏病, 病情监测, 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掌握宛城区碘缺乏病防治现状和病情消长情况,评价全区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1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取方法,在全区随机抽取5个乡,在每个乡再随机抽取1所小学,开展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调查,居民碘盐监测,对8~10岁儿童及哺乳期妇女(孕妇)进行尿碘监测及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对居民进行饮水水碘监测.结果 2011年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5%,智力中等以上占93%,智商均值为105.0,居民碘盐合格率为98%,水碘中位数为4.4μg/L,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4.6 μg/L、235.8 μg/L、156.0 μg/L,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6.4%、88.0%,两者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P<0.01).结论 宛城区外环境普遍缺碘,但通过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居民碘营养适宜,碘盐合格率、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等监测指标均符合标准.实现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MP-2和TIMP-2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的研究

    目的 探讨西南汉族人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 (matrix metallopmteinase-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在美国Sequenom MassARRAY系统上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MS)针对308对胃癌病例和对照分析MMP-2-1306C/T和TIMP-2-418G/C基因多态特征.同时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日常生活习惯.结果 MMP-2-1306C/T的CC、CT和TT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79.5%、19.8%、0.6%和79.8%、19.2%、1%;TIMP-2-418G/C的GG、GC和CC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71.4%、26.6%、2.0%和70.5%、27.8%、1.7%;MMP-2-1306C/T (P=0.936和0.984)和TIMP-2-418G/C (P=0.817和0.898)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胃癌组与对照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未发现基因-基因联合作用(OR=1.004;95%CI:0.460~ 2.191)和基因-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MMP-2-1306C/T和TIMP-2-418G/C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有关,且两单核苷酸多态之间无基因-基因联合作用,也未发现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作者:陈凤;杨淑娟;田智;温圆圆;谢瑶;潘雄飞;Marie Loh;黄荷;兰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安庆市2009-2011年几种常见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及季节性分布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安庆市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季节性分布特点,为有效地开展疾病监测,控制疫点暴发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安庆市10种常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趋势作时间序列分析;根据集中度标准描述疾病季节性分布特点.结果 2009年与2010年、2010年与201 1年安庆市10种常见法定传染病总体发病趋势完全一致(t=0.04和0.17,P>0.5);乙脑、麻疹分别具有很严格和很强的季节性;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淋病有明显的季节性;肺结核、乙肝、甲肝、流行性感冒,全年均有发病,集中趋势不明显.结论安庆市传染病总体发病趋势较稳定;一些疾病季节性分布规律与理论上不一致,出现提前或滞后现象.

    作者:张五七;张志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磷酸腺苷发光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的研究

    目的 通过与罗氏固体培养法比较,评估三磷酸腺苷发光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的优缺点.方法 运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151例临床分离菌株,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三磷酸腺苷发光法与罗氏药敏检测法的一致率为92.7% (140/1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91). (2)三磷酸腺苷发光法检测时间为(6.6±2.1)d,比传统罗氏药敏检测法快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54,P<0.001).结论 与常规检测方法比较,三磷酸腺苷发光法有着快速简便、准确性高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对耐药患者的早期发现和耐药菌流行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刘君;裴豪;陈丽艳;徐志勤;蒯守刚;徐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Bootstrap抽样的EM估计缺失数据多重填补方法在公共卫生调查数据中的应用及其R实现

    目的 探讨基于Bootstrap方法的EM估计在缺失数据多重填补中的应用及R中进行缺失数据分析.方法 应用R中的epicalc统计包和Amelia Ⅱ统计包分析男性健康调查缺失数据,通过Bootstrap法进行放回抽样,用EM算法对产生的m个抽样个体进行迭代分析,后运用R中的“plot”和“disperse”函数对观察值和缺失值的分布,迭代初值的收敛性进行探讨.结果 当迭代次数m=5时,男性健康数据的多重填补观察值与缺失值的分布接近,且所有迭代初值均收敛.结论 基于Bootstrap抽样的EM算法得到的多重填补数据集对实际观察数据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用于对缺失数据集的预测.

    作者:廖加强;刘俊阳;张菊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宛城区2011年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宛城区碘缺乏病防治现状和病情消长情况,评价全区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1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取方法,在全区随机抽取5个乡,在每个乡再随机抽取1所小学,开展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调查,居民碘盐监测,对8~10岁儿童及哺乳期妇女(孕妇)进行尿碘监测及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对居民进行饮水水碘监测.结果 2011年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5%,智力中等以上占93%,智商均值为105.0,居民碘盐合格率为98%,水碘中位数为4.4μg/L,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4.6 μg/L、235.8 μg/L、156.0 μg/L,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6.4%、88.0%,两者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P<0.01).结论 宛城区外环境普遍缺碘,但通过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居民碘营养适宜,碘盐合格率、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等监测指标均符合标准.实现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作者:王安林;陈永敏;张大义;王安绪;鲁延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学院校二级教务精细化管理若干问题的浅析

    医学院校的二级教务精细化管理是当今医学教育领域中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从分析医学院校二级教务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着手,阐明了医学院校二级教务精细化管理的层次以及对二级教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以期更好地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应用于医学院校二级教务管理.

    作者:邓盛木;王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宾阳县2008-2011年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宾阳县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阳县2008-2011年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全县共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共21 883例,年平均发病率609.45/10万;4-6月为发病高峰期;男性报告发病高于女性;0~5岁组报告发病数多,占56.94%;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46.86%和25.33%;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结论 2008-2011年宾阳县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是宾阳县主要的丙类传染病.散居儿童和学生是未来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覃大章;钟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化工厂顺丁橡胶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识别、分析某化工厂顺丁橡胶生产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结果 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丁二烯、正己烷、抽余油、噪声,其中,粉尘2个点、噪声2个点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该项目总体布局及生产工艺、职业卫生管理、个体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健康监护等基本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在确保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并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前提下,超标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可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杨光红;王士然;王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非手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手法复位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的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评价、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法复位组有效率为96.7%,手术内固定组有效率为98.2%,两组疗效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组的愈合平均为(50.1±12.9)d;手术内固定组愈合时间平均为(63.4±17.3)d,两组的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06,P<0.01);经过治疗后随访,手法复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手术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3,P>0.05).结论 手法复位组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优于手术内固定.

    作者:黄耀斌;彭凌锋;贾兆锋;张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南昌市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

    目的 通过报告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理结果,为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次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检验结果与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现病例3例,畜间调查共采集羊血液样本56份,其中阳性样本19份.结论 本次为一起家庭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传染源为病羊,传染途径为饲养、屠宰病羊及为病羊接产等接触病羊等行为;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作者:李辉;陶卉英;孔令岩;吴景文;胡茂红;戚京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细胞HBV DNA整合位点的初步探讨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整合状况.方法 应用反向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X区片段,经回收、克隆后进行测序,BLAST程序进行序列比对确定整合位点.结果 15例HCC标本中有8例检出特异性电泳条带,克隆后得到测序结果,经序列比对发现有2个整合位点.结论 HBV基因在原发肝细胞癌患者中存在整合现象,其整合可能对细胞周期和能量转化有一定影响,相应的影响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效军;李涛;李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S版管理模块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C/S版管理模块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Childhood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IIMS)的应用效果,为推进信息化管理在免疫规划工作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3个县(区)试运行管理平台C/S版管理模块地区,用PPS容量概率法调查疫苗合格接种率.通过预防接种数据质量、工作效率、业务拓展情况,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使用C/S管理模块后,儿童疫苗合格接种率提高、儿童重复个案数和重卡数降低、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及家长满意度提高,且使用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S版管理模块的应用,能实现局部区域内数据共享和异地接种,提高儿童预防接种数据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廖征;张艳霞;文海蓉;彭时辉;甘仰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Orai1和STIM1在姜黄素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姜黄素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中Orai1和STIM1mRNA水平的改变.方法 A549细胞分别暴露于5、10、15、20、25和30 μmol/L姜黄素12、24和48 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将不同浓度姜黄素孵育A549细胞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确定25 μmol/L姜黄素处理24h后,Orai1和STIM1mRNA表达水平.结果 姜黄素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A549细胞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6.5%、95.0%、77.4%、63.9%、57%、39.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姜黄素处理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P<0.05或P<0.01).经姜黄素处理后A549细胞Orai1和STIM1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姜黄素可能引起A549细胞Orai1和STIM1mRNA表达水平发生改变,通过下调Orai1和STIM1mRNA表达量引起细胞凋亡.

    作者:林丹苗;李文军;徐蕾;张洪梅;邹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四川大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课程考试改革初探

    目的 为全面提升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在本校2008级临床、口腔八年制专业中进行《卫生统计学》课程考试改革试点,以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方法 在以前仅有课后作业和期末笔试的基础上,引入案例分析、试验设计报告撰写、上机考试等考核方式;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考试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定性资料采用构成比和率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 共调查参与考试改革的全部学生80名,应答率100%.56人(70%)对课程考试改革效果感到较满意;75人(93.8%)认为新增设的试验设计及案例分析有助于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67人(83.8%)认为新增的上机考核有助于检验实践课所学内容;75人(93.8%)认为改革后的考核形式能反映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真实水平.结论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既巩固了基础知识,也锻炼了其实际操作和应用的能力.

    作者:龚婷婷;赵健;姚科;余芳雪;朱彩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亚热带正常BMI室内工作者维生素D营养状况初探

    目的 初步了解我国亚热带城市体质指数(BMI)正常的室内工作者的维生素D(VD)营养水平与其脂肪含量、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立意抽样的方法和特定的纳入标准,从深圳这一亚热带城市的某事业单位的150余名在职员工中征集到BMI正常(18.5≤BMI<24)、21 ~ 55岁的志愿者,男25人、女31人,用IDS公司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空腹血清25(OH)D,生物电阻抗法和皮褶厚度法测算体脂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结果 BMI正常范围内,男、女两组室内工作者的血清25(OH)D浓度分别为53.1±16.9、48.6±11.7 (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性VD缺乏和不足的合并发生率有高于男性的趋势(0.05< P< 0.10).未能检出血清25(OH)D水平与BMI、体脂率、血脂等的显著相关性.结论 亚热带城市体质指数正常的男、女室内工作者普遍存在VD缺乏和不足的现象,应合理增加户外日光照射或口服VD补充剂来改善VD营养状况.

    作者:朱玉梅;陈郑;周继昌;刘小立;郭平;温映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南昌市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污染对从业人员的健康风险评价

    目的 研究南昌市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污染对从业人员的癌症风险.方法 于2011年,对全市21家美容美发场所、31家旅店、17家文化娱乐场所、20家商场空气中甲醛含量进行监测.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空气中甲醛污染对从业人员的癌症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各场所的甲醛平均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但不同场所不同性别的从业人员甲醛的癌症风险均超出了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安全限值(1.00×10-6),美容美发场所的从业人员甲醛的癌症风险高,其次为旅店业.结论 南昌市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对从业人员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

    作者:熊文艳;邱荣发;钟淙;陈应平;谢许情;章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江西省新农合试点地区老年人群卫生筹资公平性研究

    目的 动态研究并客观评价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地区老年人群卫生筹资公平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研究对象,进行6年入户调查,以集中指数(CI)和Kakwani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老年人群年人均自付门诊费用、年人均自付住院费用及年人均总自付医疗费用3组Kakwani值均为负数,但其总体绝对值及各组费用所占年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新农合试点地区老年人群卫生筹资呈现累退性,但总体趋势有向公平性发展,需进一步关注农村老年人群健康改善不公平现象.

    作者:冯欣;袁兆康;杨晴;王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80岁以上老年人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80岁以上老年人下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40例80岁以上老年人的下肢手术作为研究样本,均适用腰硬联合麻醉.结果 36例腰麻效果佳.4例腰麻效果不够完善,硬膜外加药效果满意.术后32例送回病房,8例送入重症监测病房,全部病人治愈出院.结论 老年人下肢手术,用腰硬膜联合麻醉,麻醉效果好,做好术前充分沟通,成熟医师操作,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可以提高80岁以上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麻醉安全性.

    作者:马春;陈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本科护生压力应对人格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 调查本科护生的压力应对人格特征和生活满意度的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压力应对人格形容词量表》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3 17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生总体压力应对人格和生活满意度得分分别为318.14±43.05分和10.10±1.92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压力应对人格各维度除了情绪控制外均与生活满意度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相关性排在前两位的是外向性和坚韧性2个维度.结论 本科护生压力应对人格中的外向性和坚韧性2个维度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优化压力应对人格,有助于提高护生生活满意度.

    作者:李红;刘堃;郭蕾蕾;张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小学师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 评价甲型H1N1流感疫苗上市后大规模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学校,为符合入选标准并自愿接种疫苗的师生随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或季节性流感疫苗,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报告的方法观察接种后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一般反应发生率为4.00% (68/1 702),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发生率为4.86% (81/1 665);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94% (16/1 702),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发生率为1.14% (19/1 665);异常反应病例均为过敏性皮疹,未发生严重异常反应.结论 国产15 μg裂解无佐剂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相当,说明其安全性可靠.

    作者:郑敏;徐昭才;刘永安;刘晓东;涂秋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