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昌市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

李辉;陶卉英;孔令岩;吴景文;胡茂红;戚京城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暴发, 调查, 报告
摘要:目的 通过报告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理结果,为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次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检验结果与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现病例3例,畜间调查共采集羊血液样本56份,其中阳性样本19份.结论 本次为一起家庭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传染源为病羊,传染途径为饲养、屠宰病羊及为病羊接产等接触病羊等行为;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牛磺胆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gG、IL-1β、IL-6和TNF-α的影响

    目的 研究牛磺胆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gG、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Freund's完全佐剂复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牛磺胆酸对大鼠足肿胀的作用;检测药物对大鼠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牛磺胆酸促进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肿胀,显著提高IgG、IL-1β、IL-6的含量,而对TNF-α含量则无影响.同时对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的重量无影响.结论 牛磺胆酸可增强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功能,对细胞因子的生成有调节作用.

    作者:刘欣媛;李培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四川成都双流口岸2007-2011年出入境人员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成都双流口岸梅毒流行趋势状况,为制定口岸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成都双流口岸2007-2011年出入境人员梅毒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共监测双流口岸出入境人员124 304人,其中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1 521人,阳性检出率1.22%,检出率有下降趋势.以中间年龄组(30~ 49岁)、外派劳务人员阳性检出率高.30岁以下及高年龄组(5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男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 外派劳务人员梅毒检出率较高,是双流口岸的主要传染病监测对象,提示应该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樊学军;石莹;余华丽;王志杰;杨雨;欧阳小艳;何建伟;张祖昌;黄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宛城区2011年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宛城区碘缺乏病防治现状和病情消长情况,评价全区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1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取方法,在全区随机抽取5个乡,在每个乡再随机抽取1所小学,开展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调查,居民碘盐监测,对8~10岁儿童及哺乳期妇女(孕妇)进行尿碘监测及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对居民进行饮水水碘监测.结果 2011年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5%,智力中等以上占93%,智商均值为105.0,居民碘盐合格率为98%,水碘中位数为4.4μg/L,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4.6 μg/L、235.8 μg/L、156.0 μg/L,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6.4%、88.0%,两者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P<0.01).结论 宛城区外环境普遍缺碘,但通过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居民碘营养适宜,碘盐合格率、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等监测指标均符合标准.实现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作者:王安林;陈永敏;张大义;王安绪;鲁延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满意度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及满意度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河北5个地区10个县,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公共卫生服务利用调查表和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1 000名农村居民进行现况调查.同时,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 53.60%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总体利用得分在4~6分之间,仅有18.70%表示利用率大于等于7分.公共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为51.40%.结论 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及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职能的宣传力度,增加对相应硬件设施及人员培训的投入.

    作者:刘海娟;张盼;赵雅宁;李莉;焦研;赵子鹏;王帅;李铁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Bootstrap抽样的EM估计缺失数据多重填补方法在公共卫生调查数据中的应用及其R实现

    目的 探讨基于Bootstrap方法的EM估计在缺失数据多重填补中的应用及R中进行缺失数据分析.方法 应用R中的epicalc统计包和Amelia Ⅱ统计包分析男性健康调查缺失数据,通过Bootstrap法进行放回抽样,用EM算法对产生的m个抽样个体进行迭代分析,后运用R中的“plot”和“disperse”函数对观察值和缺失值的分布,迭代初值的收敛性进行探讨.结果 当迭代次数m=5时,男性健康数据的多重填补观察值与缺失值的分布接近,且所有迭代初值均收敛.结论 基于Bootstrap抽样的EM算法得到的多重填补数据集对实际观察数据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用于对缺失数据集的预测.

    作者:廖加强;刘俊阳;张菊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化工厂顺丁橡胶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识别、分析某化工厂顺丁橡胶生产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结果 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丁二烯、正己烷、抽余油、噪声,其中,粉尘2个点、噪声2个点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该项目总体布局及生产工艺、职业卫生管理、个体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健康监护等基本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在确保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并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前提下,超标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可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杨光红;王士然;王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安庆市2009-2011年几种常见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及季节性分布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安庆市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季节性分布特点,为有效地开展疾病监测,控制疫点暴发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安庆市10种常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趋势作时间序列分析;根据集中度标准描述疾病季节性分布特点.结果 2009年与2010年、2010年与201 1年安庆市10种常见法定传染病总体发病趋势完全一致(t=0.04和0.17,P>0.5);乙脑、麻疹分别具有很严格和很强的季节性;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淋病有明显的季节性;肺结核、乙肝、甲肝、流行性感冒,全年均有发病,集中趋势不明显.结论安庆市传染病总体发病趋势较稳定;一些疾病季节性分布规律与理论上不一致,出现提前或滞后现象.

    作者:张五七;张志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呼吸管理方式在唇裂修复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插管机械控制呼吸与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对婴幼儿唇裂修复术后苏醒及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择期将92例唇裂患儿,ASAⅠ~Ⅱ级随机分配至控制呼吸组(A组,n=46)和自主呼吸组(B组,n=46),两组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药用量、苏醒拔管时间和麻醉并发症.结果 两组间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A组患儿苏醒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1),氯胺酮用量减少(P<0.01),B组患儿的苏醒躁动及恶心呕吐与A组比较显著增多(P<0.01).结论 唇裂修复术插管控制呼吸全身麻醉苏醒快,麻醉并发症少,相对较优.

    作者:韦雪梅;吕淞;徐志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是严重且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之一,严重的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及神经功能康复,而且还会增加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多样,目前对睡眠障碍发生机制的探讨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神经内分泌学等各个方面,而对于治疗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更趋于综合疗法.

    作者:潘红霞;欧小益;何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宾阳县2008-2011年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宾阳县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阳县2008-2011年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全县共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共21 883例,年平均发病率609.45/10万;4-6月为发病高峰期;男性报告发病高于女性;0~5岁组报告发病数多,占56.94%;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46.86%和25.33%;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结论 2008-2011年宾阳县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是宾阳县主要的丙类传染病.散居儿童和学生是未来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覃大章;钟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南昌市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污染对从业人员的健康风险评价

    目的 研究南昌市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污染对从业人员的癌症风险.方法 于2011年,对全市21家美容美发场所、31家旅店、17家文化娱乐场所、20家商场空气中甲醛含量进行监测.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空气中甲醛污染对从业人员的癌症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各场所的甲醛平均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但不同场所不同性别的从业人员甲醛的癌症风险均超出了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安全限值(1.00×10-6),美容美发场所的从业人员甲醛的癌症风险高,其次为旅店业.结论 南昌市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对从业人员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

    作者:熊文艳;邱荣发;钟淙;陈应平;谢许情;章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江西省新农合试点地区老年人群卫生筹资公平性研究

    目的 动态研究并客观评价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地区老年人群卫生筹资公平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研究对象,进行6年入户调查,以集中指数(CI)和Kakwani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老年人群年人均自付门诊费用、年人均自付住院费用及年人均总自付医疗费用3组Kakwani值均为负数,但其总体绝对值及各组费用所占年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新农合试点地区老年人群卫生筹资呈现累退性,但总体趋势有向公平性发展,需进一步关注农村老年人群健康改善不公平现象.

    作者:冯欣;袁兆康;杨晴;王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小学师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 评价甲型H1N1流感疫苗上市后大规模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学校,为符合入选标准并自愿接种疫苗的师生随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或季节性流感疫苗,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报告的方法观察接种后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一般反应发生率为4.00% (68/1 702),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发生率为4.86% (81/1 665);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94% (16/1 702),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发生率为1.14% (19/1 665);异常反应病例均为过敏性皮疹,未发生严重异常反应.结论 国产15 μg裂解无佐剂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相当,说明其安全性可靠.

    作者:郑敏;徐昭才;刘永安;刘晓东;涂秋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起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调查与分析

    目的 通过一起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调查与分析,探讨布鲁氏菌病在低发病或无发病地区疫情发生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大悟发生的一起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由于检疫、监测、免疫措施落实不到位,职业人群个人防病意识差,卫生行为习惯不良,引发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共报告8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对全县52个养殖户78名职业人群开展病例搜索,检测实验室阳性1例,采集40份非职业人群血样检测,未检出阳性结果.结论 大悟县布鲁氏菌聚集性疫情由养殖户引进未经检疫的波尔山羊引起,建议在布鲁氏菌病低发病或无发病地区要注重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加强易感动物管理,加大职业人群健康教育力度,搞好个人防护,加强对布病的认知.

    作者:蔡全民;王勇;吕斌;宁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S版管理模块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C/S版管理模块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Childhood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IIMS)的应用效果,为推进信息化管理在免疫规划工作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3个县(区)试运行管理平台C/S版管理模块地区,用PPS容量概率法调查疫苗合格接种率.通过预防接种数据质量、工作效率、业务拓展情况,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使用C/S管理模块后,儿童疫苗合格接种率提高、儿童重复个案数和重卡数降低、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及家长满意度提高,且使用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S版管理模块的应用,能实现局部区域内数据共享和异地接种,提高儿童预防接种数据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廖征;张艳霞;文海蓉;彭时辉;甘仰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亚市2009-2011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三亚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求询者特征,检测情况以及各类门诊工作状况,为推进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三亚市2009-2011年2 374例咨询检测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求询者以男性、已婚者占绝大多数,文化层次以高中或中专为主,大专以上层次的求询者逐年明显增加.求询者高危行为类型以非婚异性性行为多见(占43.13%),占有比例逐年显著增加,注射吸毒、男男性行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史的求询者较少.共50例HIV筛查阳性者中,以有高危行为史者居多,共33例,其次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史者11例.筛阳者接受确认实验的比例低,仅78% (39/50).综合性医院咨询检测数量少,仅占全市的12.68%.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检测后咨询比例相对较低.不同机构,求询者类型有明显差别,疾控中心求询者类型多样,各类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都有.综合性医院、慢病院以非婚异性性行为者和有性病史者多见,妇幼保健院主要是孕妇.结论 加强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宣传和干预、充分挖掘医疗机构开展VCT服务的潜力、采取多种检测咨询方式才能更好地推动VCT工作深入开展.

    作者:林竹良;陈莲芬;陈云钰;黄周珠;唐贤龙;冯学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虫草素对乳腺癌细胞株TMSG-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虫草素对不同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株TMSG-1蛋白表达的影响和TMSG-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表达的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经不同浓度的虫草素溶液(0、1、2、4 μg/ml)处理24 h后,人不同转移潜能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爬片中TMSG-1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6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TMSG-1蛋白的表达,并选取癌旁组织和乳腺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细胞免疫组化显示,高转移潜能MDA-MB-231细胞阴性,低转移潜能MCF-7细胞阳性,虫草素2μg/ml可以上调MCF-7、MDA-MB-231细胞TMSG-1蛋白的表达,而MCF-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MDA-MB-231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TMSG-1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有明显负相关性(P<0.005).结论 虫草素2μg/ml均可以上调两个细胞株的TMSG-1蛋白表达,发挥潜在的抗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作用.

    作者:谢明;谭玉林;蒋建宏;方会龙;何汉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连市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的相关性及其相关程度.方法 采用Poisson回归进行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结果 手足口病发病数与日平均气温和日低气温表现为线性相关趋势,与日高气温、日低气湿、日照时数之间表现为曲线相关趋势.具体表现为,当日高气温在低于29℃时,随着气温的升高,手足口病发生危险上升,高于29℃时发病危险性将下降;小相对湿度在小于50%以及大于等于60%时,手足口病的发生危险性随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上升,在50% ~ 60%期间手足口病的发生危险性小幅下降;日照时数在5~10h之间与手足口病的发生呈负相关,大于等于10h时则呈正相关.同时,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的发生与气压、风速呈负相关.结论 大连市气温、气湿、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的发生有影响,因此,在建立手足口病预测模型时,应考虑气象因素的作用.

    作者:安庆玉;范雪松;吴隽;姚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滨城区2009-2012年基层医疗机构医用器械消毒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滨城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用器械致病菌污染状况,为基层医疗机构医用器械消毒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2012年采集滨城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用器械等样品986份,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等5种常见医用器械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986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92株,总检出率9.3%.2009-2012年医疗器械污染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1.3%、10.5%、7.3%和3.8%.牙手机的污染情况为严重,检出率为15.7%;其次是治疗台表面,检出率为11.3%,手术镊子、医护人员手表面、无菌器械保存液的检出率分别为9.6%、9.0%和0.7%.结论 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对滨城区医用器械的污染普遍存在,治疗台桌面、牙手机的污染将会导致医源性感染.

    作者:王守贞;苏洪信;尹艳梅;高会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男男性行为者同性固定性伴侣及维持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同性固定性伴侣(BF)关系现状,分析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在固定场所进行MSM人群的招募和相关信息的寻问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有BF的MSM占调查总数的84.8%,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7.7%,梅毒累感染率23.9%、现症感染率13.3%.累计BF数平均(2.2±2.1)人,BF维持时间平均(10.3±10.9)个月.BF关系结束原因为感情不和占70.0%,异地恋占32.5%,找到更满意新朋友占4.1%,性关系不和谐占8.5%,其他占3.9%.近6月性伴主要是BF占45.7%,有BF者有偶然性伴20.6%,低于无BF的46.7% (P=0.000).多因素分析示,年龄、职业、近6月是否主要是网络性伴、近6月性伴大年龄、近6月性伴数是BF平均维持时间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SM人群BF关系维持时间短,受年龄、性伴及性行为影响,彼此忠诚度低,无保护性行为普遍,削弱了其在HIV防治中的积极效应.应关注BF在HIV防治中的两面性,将倡导与安全性行为促进相结合.

    作者:王毅;李六林;张光贵;樊静;赵西和;李可;周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