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斌
目的 观察清痹饮合小剂量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急性发作期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甲氨喋呤片(MTX)治疗;治疗组口服小剂量甲氨喋呤片并给予清痹饮口服;2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发应.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64.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痛、肿胀、功能、晨僵等症状体征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5),改变程度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清痹饮联合小剂量甲氨喋呤,能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发作期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占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4-2012年湖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流行特征.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丙肝数据,分析丙肝流行的分布特征.结果 2004-2012年湖北省累计报告丙肝病例35 649例,9年间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20.43%. (1)人群分布:丙肝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13:1;病例主要集中在30~69岁,占79.99%;农民为高发人群,占31.54%; (2)地区分布:孝感市、武汉市和荆州市为主要流行区域.(3)时间分布:丙型病毒性肝炎全年均有发病,无季节性增多.结论 湖北省丙肝疫情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应尽快开展相应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来控制丙肝流行.
作者:刘雷;张连生;汤恒;蒋洪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唐山地区成人CAP非典型病原体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为初始抗感染经验治疗起到一定借鉴作用.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唐山市行政区域内6所医院呼吸内科556例确诊为CAP的成人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集急性期和间隔2~4周恢复期的静脉血进行非典型病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纳入研究的483例CAP患者中,检出非典型病原体45株,阳性率为9.32%,均为肺炎支原体,未检出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在市区的检出率高于南部和北部县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92,P=0.013);肺炎支原体在无基础疾病患者中检出率高于有基础疾病患者的检出率(x2=4.614,P=0.032);肺炎支原体在PORT Ⅰ级和18~ 39岁年龄组更常见(P<0.05).性别、入选前是否应用抗生素、季节因素对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无影响(P>0.05).结论 唐山地区成人CAP患者的非典型病原体均为肺炎支原体;居住在市区、18~39岁年龄段、无基础疾病、PORT Ⅰ级的CAP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涵盖肺炎支原体.
作者:刘向欣;尹素凤;霍宏秋;吴寿岭;刘运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企业近年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有机毒物接触现状及其变化趋势,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方法 2006-2011年间,对涉及有机毒物的企业车间空气进行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和三氯乙烯检测.结果 2006-2011年分别检测了167、385、430、466、500、549家接触有机毒物的企业,检测率分别为41.44%、88.51%、89.96%、91.91%、93.98%、95.81%,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0.66%、82.86%、87.91%、90.99%、94.00%、95.08%,检测率和检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1).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和三氯乙烯的合格率分别由2006年的87.64%、87.91%、87.64%、69.57%、68.75%,上升至2011年的97.86%、98.25%、98.38%、90.70%、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06-2011各年间有机毒物接触企业检测率、检测合格率逐年上升,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和三氯乙烯的检测合格率略呈上升趋势,但仍有少数企业存在超标情况.
作者:蔡日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唐山市开平区2008-2010年死亡人群的调查研究,了解该地区死因顺位及死因构成情况,分析居民主要死因的疾病负担.方法 使用Excel2003等软件计算和分析居民主要死因的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等指标.结果 2008-2010年开平区累计死亡4 844人,平均死亡率为657.79/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726.91/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589.16/10万.死因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居民全死因PYLL为43 019.50人年,AYLL为8.88年;累计WPYLL为21 637.50人年,AWYLL为4.47年.结论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伤害死亡率较高等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此外还应通过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网络直报规范制度等途径提高网络直报质量,切实提高直报系统数据的可利用性.
作者:吕焱;尹素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市海产品中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其食用健康风险.方法 对本市销售量较大的海产鱼类、软体类和甲壳类共3类18种海产品,计120份样品进行采样检测,依据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采用食品安全指数评价方法进行污染评估.结果 食品安全指数均值为4.30,3种分类中海水鱼类、软体类、甲壳类分别为2.97、6.41和3.37,不同处理方式中新鲜、冰冻、干货分别为2.80、3.69和8.43;其中,铅、镉、汞、砷的食品安全指数均值分别为0.53、3.36、0.07、0.36.因此,食品安全指数表明重金属对海产品整体安全状态不可接受,或者说重金属对海产品安全影响的风险超过了可接受的限度.结论 本市海产品中软体类的重金属风险大,尤其是镉的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属于污染危害大的海产品种类.食品安全指数综合反映出食品受污染程度及消费者受污染物质的危害程度,评估结果客观合理.
作者:曾小峰;吴德仁;陈坚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宝鸡铁路地区散装自制食品的安全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管及预防食源性疾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4个时间段无菌随机抽取5类散装自制食品207份样品,按照GB/T4789-2003.WS/T9-1996附录A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对照食品卫生国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宝鸡铁路地区散装自制食品微生物指标平均合格率为82.1%,合格率随着存放销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12h后食品平均合格率仅为50.00%,其中油炸小食品的微生物指标合格率高,非发酵性豆制品和熟肉制品合格率低.结论 食品存放时间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质量,散装非发酵性豆制品、熟肉类食品是安全监管的重点.
作者:李广荣;柳武英;侯会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玉林市某学校发生的一起感染性腹泻进行查因.方法 按GB/T4789-2010、WS289-2008等方法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 17份腹泻病人和厨师的肛拭子标本中,有10份检出布伦登卢普沙门菌,检出率为58.8%;3份检出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其中有2份是同时检出上述沙门菌的样本,即沙门菌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复合感染),检出率为17.6%;2份散装矿泉水有1份检出侵袭性大肠埃希菌;2份井水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这是一起由布伦登卢普沙门菌为主合并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疫情.
作者:罗铭;李文;叶瑞国;陆运龙;林欣;张耀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 1月-2012年1 1月在某院治疗的70例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行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检测后对诊断的意义.结果 细菌性感染在LDH、PCL、CRP数值上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在细菌性感染组中,LDH+PCL+CRP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而在病毒性感染组中,LDH+PCL+CRP联合检测的阴性率高;LDH+PCL+CRP的灵敏度、准确度高,分别为99%、97%,以上情况与同组间的其他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特异度比较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可提高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敏感性和灵敏度,有助于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
作者:郝立成;彭建霞;张双;李小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中等面积烧伤患者情绪情感及自尊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收集某院收治的130例中等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共65例,实施常规护理和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共65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应用情绪情感量表及自尊评价量表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情感及自尊评分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情绪情感和自尊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烧伤的女患者效果更明显.结论 对中等面积烧伤患者尽早进行规范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情感水平,提高自尊感,尤其对于女性患者,效果更明显.
作者:庞久玲;刘爱东;高小英;刘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直肠肿瘤切除术后内镜复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某院胃肠外科于2008-2011年间收治的行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内镜复查康复治疗中断率与抑郁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依从性,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作者:龙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江西省人群中霍乱弧菌菌型变迁、毒力基因、耐药情况,为霍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学分型法对人群分离的霍乱弧菌进行分型,同时以主要毒力基因ctx为引物对分离的霍乱弧菌进行PCR扩增,并采用改良K-B纸片法对部分菌株进行10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6-2008年期间,共从人群中分离到霍乱菌株139株(O139群136株,O1群小川型3株),其中从患者中分离到O139群41株、O1群小川型1株;从密切接触者中分离到O139群95株、O1群小川型2株.毒力实验结果显示O139群中除1株外,其余的均扩增出与阳性对照一致的毒力基因(ctx)条带,而O1群小川型均未扩增出毒力基因(ctx)条带,与阴性对照一致.药敏结果显示:O139群和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均对利福平、丁胺卡那、氟哌酸、环丙沙星、头孢噻肟100%敏感,耐药性在90%以上的药物是四环素、强力霉素.结论 江西省2006-2008年间人群中分离到的霍乱弧菌中,O139群与O1群小川型并存,O139群为优势菌;O139群菌株绝大多数为产毒株,小川型均为非产毒株.药敏结果供霍乱治疗和必要时的预防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陈福辉;程慧健;杨梦;徐晓倩;熊长辉;王健;宗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经过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综合评价中学生膳食质量,发现膳食问题,为青少年人群DBI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所中学各年级1 583初高中生,采用5d膳食和食物摄取频率调查结合调查膳食摄入情况,应用调整的DBI-07评价其膳食质量.结果 中学生膳食负端分在27~ 34分,正端分在3~6分,总体膳食均处于中度失衡状态(30~45分);摄入不足与摄入过量的问题均较少的优模式学生仅占18.5%,51.2%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的摄入不足,主要归因于水果、豆类、奶类和鱼虾类摄入较少,14.1%的学生还有蔬菜和饮水的严重摄入不足;0.1%的学生谷类和畜禽肉类有一定程度的摄入过量.结论 采用调整后的DBI能较好描述中学生膳食质量的总体情况,并能发现膳食中存在的主要摄入不足问题.
作者:唐咏梅;李莹雪;刘为甜;杨猛;王茜;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情绪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与其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将68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的儿童情绪障碍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与情绪障碍患儿年龄、性别和年级相同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使用亲子关系诊断量表(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est,PCRT)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 Uppforstran,EMBU)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病例组PCRT的拒绝、支配和服从量表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EMBU中,父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的惩罚严厉和过度保护干涉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父母的否认、拒绝和惩罚严厉因子分与PCRT的拒绝量表分呈正相关,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被试因子与PCRT的拒绝量表分呈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和情感温暖、理解与PCRT的支配量表分呈正相关;父母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和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PCRT的保护量表分呈正相关,惩罚、严厉因子与保护量表分呈负相关;父母的偏爱被试和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PCRT的服从量表分呈正相关,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因子与服从量表分呈负相关.结论 情绪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和其父母的养育方式存在一定问题.情绪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与父母养育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轶杰;胡怡;雷杰鹏;杨丽;马润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不同时间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86例行微创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实施时间不同分为3组:超早期组72例患者为发病后6h内手术,早期组64例患者为6~24h以内手术,延期组50例患者为24h以后手术,比较3组患者出院时GOS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再出血率.结果 超早期组患者出院时GOS评分为(4.19±0.82)分,早期组为(3.90±0.71)分,延期组为(2.13±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83,P<0.05);进一步经Newman-Kauls检验,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患者出院时GOS评分均高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3.49,q=20.62,P<0.05);超早期组患者出院时GOS评分高于早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52,P>0.05).超早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8%,早期组为4.17%,延期组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97 8,P>0.05).超早期患者术后再出血率为8.33%,高于早期组和延期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52 1,P<0.05).结论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6~24h间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而且术后术后并发症和再出血发生率较低.
作者:邱学才;常魏;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标准的396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名为干预组,另外196名为对象组.对干预组的患儿进行社区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家居生活指导等,并进行追踪随访.观察患儿1年上呼吸道感染发作频率及程度.结果 所有能很好的配合进行社区干预的患儿经过1年有针对性的社区综合干预后,每年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病程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王丽平;李鲁明;梁海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设计乳腺术后患者的延续护理方案,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干预组和对照组各取样本36例,两组均接受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6周的延续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命质量的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延续护理适用于乳腺癌患者,它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李静芝;张丽娟;由天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价,探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为今后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某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蒙特利尔智能评价量表(MOCA)对对照组及LI组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同时评价不同病变部位与认知功能受损的情况.结果 LI组与对照组的MoCA得分比较发现,总体认知情况(MoCA)、视空间与执行、命名、注意、计算、语言、抽象、延迟回忆与定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项认知功能均有受损.不同病灶部位患者的MoCA得分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额叶深部、基底节区及颞叶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大,各部位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对认知功能各方均有一定影响,尤其是病灶部位位于额叶深部、基底节及颞叶时对认知功能影响更为明显.
作者:雷奕祺;吴朝晖;韩志远;林巧芬;夏煜华;吴文辉;廖曙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患者院内细菌感染情况及有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呼吸内科老年患者院内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将某院被诊断为院内感染的患者84名纳入研究作为院内感染组,同时随机抽取非院内感染的患者10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感染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手段、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情况,同时对院内感染者的菌种鉴定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院呼吸内科患者感染发生率为2.11%,呼吸道感染是感染易发生的部位,占91.67%,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72.62%,上呼吸道感染占19.05%,其余为尿道感染及胃肠道感染,分别为4.76%、3.57%.确诊为院内感染的84名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59株,革兰阳性菌占21.43%,革兰阴性菌占78.57%.在革兰阳性菌当中,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大,为13.10%;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大,为36.90%.院内感染组与对照组间基础疾病患病的分布无差异,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免疫抑制剂、激素使用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与院内感染的发生有关联(P<0.05).结论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对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旭燕;张艺;施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4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脑蛋白水解物、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20m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CT值、血清金属蛋白酶-9 (MMP-9)水平.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NBNA评分、CT值升高,MMP-9值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BNA评分、CT值下降,MMP-9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BNA评分、MMP-9值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6.8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使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能明显减少MMP-9的释放,提高患儿治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娄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