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过社区医生强化社区慢性心衰患者管理的效果评价

蒋晖;余秀琼;戴玫;王引利;李锦;唐炯;巫文丽;唐超;吴镜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社区, 疾病管理, 干预效果
摘要:目的 通过三级医院心血管专科医师对社区医生的干预,强化成都社区慢性心衰患者的管理,探讨针对社区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对成都市新都和苏坡社区医院的医生进行培训,比较干预前后社区医生慢性心衰防治知识测试合格率、临床实践水平、患者遵医行为及就医情况的变化.结果 社区医生在干预前慢性心衰防治知识测试合格率为27.27%,干预后为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区医生心衰诊断正确率由干预前的51.28%提高到87.19%;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使用率分别提高至56.14%及52.24%;这两类心血管保护药物的使用达标率也明显提高(P<0.05).社区慢性心衰患者的遵医行为得到改善,到社区医院就诊次数明显增加,至三级医院住院人次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三级医院心血管专科医师对社区医生进行培训干预,是强化社区CHF患者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患者的影响

    通过整群抽样并结合问卷调查和SPSS17.0的统计方法,研究以体育锻炼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患者干预前、后手机依赖成瘾的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大学生干预前、后MPATS总分、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静改变的P值均小于0.01,说明以体育锻炼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成瘾症状.

    作者:卜彦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耐多药病人耐药状况,为治愈耐多药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改良罗氏培养基,采用药敏比例法测定耐多药结核菌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氧氟沙星(OFLX),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K),卷曲霉素(CPM)等8种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归纳耐药谱.结果 36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OFLX、KM、AMK和CPM的敏感率依次为:50%、97.2%、97.2%和94.4%.结论 本地区耐多药结核菌对OFLX敏感率较低,对其他3种二线注射剂还处于低水平耐药状态,但已出现广泛耐药结核杆菌菌株,应予重视.

    作者:张蕾蕾;金华;冯菊英;王溪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专学生就业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调查医专生就业压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医学专科院校的教育管理、就业指导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届护理、临床、药学、影像和中医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国医科大学杜天骄编制的“医学生就业压力问卷”作为调查工具,以班为单位集体施测.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专生总的就业压力为M=3.2.压力源七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岗位需求、社会环境、家庭支持、个人素质、学校影响、专业要求、就业指导.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是否为学生干部、不同生源和所学专业是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研究提示,对于不同专业和不同生源的学生,应该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以缓解其就业压力.

    作者:程琳;唐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围绝经期妇女哮喘患者炎性因子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哮喘炎性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住院35~ 55岁女性哮喘患者72例,按照雌激素水平分为围绝经期哮喘组38例和单纯哮喘组34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检测血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TNF-α和IL-6等炎性因子,对比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与单纯哮喘组比较,围绝经期哮喘患者呼吸困难等表现较明显;常规治疗效果较差P<0.05;且围绝经期哮喘患者血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TNF-α和IL-6等炎性因子较单纯哮喘组明显升高;前白蛋白降低明显P<0.05.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哮喘患者由于炎症反应明显,常规治疗的同时需注意调整其免疫状态.

    作者:付爱双;韩晓庆;王红阳;王玲;刘和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传播控制地区人群血吸虫病受检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提高达标地区血吸虫病查病的受检率.方法 选择荆门市五个达到传播控制的县、市、区的12个流行村开展人群血吸虫病调查,分析人群受检率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总受检率为51.77%,高达96.25%,低达27.59%.影响受检率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外出和拒检.结论 要加强学校学生和农民工血吸虫病的监测工作,可以通过增加询检查病和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查病的受检率.

    作者:何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洪泽县2005-2012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洪泽县近8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洪泽县法定传染病共报告5836例,死亡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2.26/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46/10万;8年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分别占总发病数的54.70%、29.51%;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手足口病是本地区的重点传染病.结论 洪泽县甲乙类传染病8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应该适时调整完善防控策略,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的力度.

    作者:张以祥;赵晓明;赵梅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水中总氰、总酚和阴离子洗涤剂的流动注射分析法

    目的 建立测定水中总氰化物、总挥发性酚和阴离子洗涤剂的流动注射分析法.方法 用SKALAR San++仪器在线蒸馏,异烟酸-巴比妥酸比色测定水中总氰,4-氨基安替比林显色法测定水中的挥发酚,在线萃取亚甲兰比色测定阴离子洗涤剂.结果 总氰化物线性范围为10~80 μg/L,r=0.999 8;检出限为1.72 μg/L,RSD=2.10%,加标回收率为96.1%~103.1%.总酚线性范围为2~50 μg/L,r=0.999 1;检出限为0.22 μg/L,RSD=2.57%,加标回收率为98.8%~104.8%.阴离子洗涤剂线性范围为20 ~ 500 μg/L,r=0.998 7;检出限为9.1μg/L,RSD-6.10%,加标回收率为91.2%~105.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较标准方法更灵敏.

    作者:张宏斌;张子磊;夏环;袁华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深圳市龙岗区沙门菌感染状况研究

    目的 了解和掌握深圳市龙岗区腹泻患者中沙门菌感染状况及菌型分布.方法 采集2009-2012年在哨点监测医院(龙岗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3 014份,对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对阳性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 3 014份标本共分离到107株沙门菌,阳性率为3.55%,阳性率以10岁以下的年龄组高;沙门菌的发病率在秋季达高峰,共分离出29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多,构成比均占29.7%(各30株).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腹泻患者主要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为主.通过加强对腹泻门诊腹泻患者沙门菌的监测,追踪传播来源,提高暴发流行的预警能力.

    作者:邹惠英;刘丽红;陈日炳;吴洁;钟文娴;杜战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袋泡茶中的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目的 建立袋泡茶中的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质谱(LC-MS-MS)监测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30 min,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除去天然色素等干扰物质;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经安捷伦Narrow Bore RR C8色谱柱(4.6 mm×150 mm,3.5 μm)分离,柱温40℃,进样量为10μl,采用串联四级杆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结果 在1.0~100 ng/ml的线性范围内,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回归方程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均大于为0.995.方法定量限为0.3 ~ 1.0 μg'kg,在5.00、20.0、100 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78.0%~102.3%,RSD为2.33%~11.0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符合植物性食品农药多残留检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各种袋泡茶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筛查与确证.

    作者:吕东晋;李瑛;曹海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嵊州市2011-2012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嵊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浙江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采集本地7类400份样品,按照GB4789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致病菌检测.结果 400份样品有28份检出上述致病菌,致病菌总检出率为7.00%.结论 嵊州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食源性疾病潜在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监管,提高食品安全.

    作者:张志祥;钱邢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发作和健康人心肌酶谱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心肌酶谱检测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生化酶水解法随机选取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测定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CK、CK-MB、LDH、ALT水平分别291.2±14.2、33.1±2.4、132.7±6.3、21.8±2.5 U/L,健康对照组CK、CK-MB、LDH、ALT水平分别58.2±8.1、12.9±2.1、130.6±5.1、21.2±2.2U/L.精神分裂症组的CK、CK-M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u值分别为112.397、50.626,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的AST、LDH的水平(u值分别2.067、1.442,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CK、CK-MB水平在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中不能作为心肌梗塞的指标,它是病人病情发作、情绪激动、应急动作的反应.

    作者:王君;张榕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07-2011年贵州省黎平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黎平县2007-2011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黎平县2007-2011年度法定传染病报告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疫情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黎平县2007-2011年度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7 734例,年均发病率为295.35/10万,报告发病率前5位的是结核、乙肝、痢疾、淋病、甲肝,占总发病数的95.51%,职业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发病数的74.50%,8.08% 6.22%.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女之比为1.8:1,病种以呼吸道传染病例为主,占总报告发病数的45.10%,其次是血源性及性传播疾病,占总报告数的39.78%.结论 黎平县2007-201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年均发病率逐年下降,但肺结核、乙肝、痢疾、淋病、甲肝是威胁黎平县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病种.今后传染病防制的重点应是在加强肺结核、乙肝为主的传染病防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痢疾、淋病、甲肝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力度.

    作者:杨继宝;覃胜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天津市青少年吸烟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青少年吸烟的流行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匿名问卷集体调查方法,对天津市36所中学、6所大学,10 8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4.6%,现在吸烟率为10.6%,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专男生及职业中学女生尝试吸烟报告率高.吸烟学生中,首次吸烟年龄小于13岁的比例为46.2%.大专男生、职业中学男生经常吸烟、重度吸烟的比例高.结论 青少年的现在吸烟率继续上升、尝试吸烟率升高;吸烟初始年龄和抽完一整支烟年龄提前;我市青少年吸烟者仍以轻度吸烟为主,而重度吸烟者中以职业中学、大专男生较为严重,女生吸烟中以职业中学为严重.应尽早采取措施对青少年进行宣传教育,预防吸烟行为的发生.

    作者:马洁;江国虹;朱传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厦门市湖里区幼儿园保育员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市湖里区幼儿园保育员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共调查湖里区58家幼儿园312名保育员,通过面谈收集传染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58家幼儿园保育员传染病知识得分中位数75.00分.保育员传染病知识得分影响单因素分析:幼儿园性质、参加岗前培训和工作后参加传染病培训保育员传染病知识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幼儿园保育员传染病培训,结合保育员的需求和期望途径,开展常见传染病知识培训,使保育员在日常工作中能早发现和早报告传染病,防止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作者:林满治;陈涌泉;蔡黎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泰安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泰安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泰安市辖区内部分托幼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全年共采集样品405份,合格250份,平均总合格率为61.73%.各监测项目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物体表面(84.08%)>餐饮具(83.33%)>工作人员手表面(29.33%)>室内空气(26.42%)>紫外线灯(18.18%)>饮水机水(16.67%).市直托幼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合格率和总合格率远远高于县级;公立幼儿园空气合格率高,民办或街道办物体表面合格率高,私立幼儿园工作人员手合格率高;幼儿人数≥200人的托幼机构空气、物体表面和总合格率高,50~100人的餐饮具合格率高(P值均<0.05).结论 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饮水机水、紫外线灯、室内空气和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较低,是今后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的重点,应作为重点对象加强监督监测.

    作者:马德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降低护理学本科生艾滋病歧视的综合培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如何改善护生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歧视,为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综合培训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调查486名护理本科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并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以ABC理论为基础对护生进行培训,培训前艾滋病知识总的知晓率为73.9%,培训后达到了89.1%,综合培训后护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综合培训后护生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态度有所改善,其中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应享有权利的变化十分明显,同意“不应禁止HIV检验阳性者结婚”和“不与感染HIV的朋友断绝往来”人数分别增加了28.8%和18.8%.但是护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仍然存在.结论 综合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艾滋病知识,但需要进一步做好歧视态度的转化.

    作者:张国增;孙鑫章;王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长期过量饮用不同品质浓香型白酒对大鼠肠道正常菌群影响的研究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大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变化,揭示长期过量饮用高浓度不同品质浓香型白酒对大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48.0%乙醇溶液作为对照组,以12周灌胃的方式分别给予SD大鼠两种不同浓香型白酒,收集大鼠粪便,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群、拟杆菌、肠杆菌、拟杆菌门菌、硬壁菌门菌、肠球菌及全肠道菌群的数量,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大鼠粪便样品中乳酸杆菌、拟杆菌、肠杆菌、拟杆菌门菌、硬壁菌门菌、肠球菌及全肠道菌群的数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硬壁菌门菌/拟杆菌含量比值仅乙醇组低于空白组,而产气荚膜梭菌群及双歧杆菌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过量饮用酒精会导致肠道益生菌减少,饮用白酒与相同度数乙醇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存在差异,高品质白酒对机体肠道菌群影响更小,更利于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

    作者:鲁蕾;陈蕊;范雪佳;叶正茂;许欣;左浩江;裴晓方;饶家权;杜礼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1-2012年宁波市江东区感染性腹泻病原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东区感染性腹泻病原构成情况及流行季节性特点.方法 对全区所有腹泻门诊肛拭子或粪便样品采用直接划线分离、增菌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等方法,检测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等肠道致病菌,对其中的61份样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35份腹泻样品病原菌检出率为11.9% (40/335),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占85.0% (34/40),志贺菌占7.50% (3/40).副溶血性弧菌优势血清型为O3群,占73.5% (25/34),未检出霍乱弧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61份检测轮状和诺如病毒核酸样品,病毒核酸阳性27例,检出率44.3% (27/61),其中诺如病毒Ⅱ型阳性63.0% (17/27),轮状病毒核酸A组型阳占33.3% (9/27).结论 江东区夏秋季散发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在冬秋春季腹泻样品中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分离率高.

    作者:戎江瑞;陆璐;吴富强;袁月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社区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为提高社区食管癌患者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120例社区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试验组在常规用药指导和并发症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指导、增强支持力量、成立食管癌患者俱乐部、适当心理护理等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采用QLQ-C30和OES-18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 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感和社会功能领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吞咽困难、味觉障碍等症状领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各领域与干预前比较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社区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但需要家属和社区医护人员的大力配合.

    作者:朱丽丽;张会敏;李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北京市朝阳区2010-2012年水痘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2010-2012年水痘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水痘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朝阳区2010-2012年水痘发病处于较高水平,但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区43个街乡均有病例报告,城市地区的水痘发病数和发病率均低于农村地区;全年发病有两个高峰期和两个低谷期;年龄小的1月,大的87岁.<15岁占63.35%,发病率高为6岁组,学生发病多占42.46%.小学和托幼机构易发生暴发.结论 2010-2012年朝阳区水痘发病的重点人群为托幼机构儿童和中小学生,需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水痘疫情的发生.

    作者:贾滨;曹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