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程龙慧;许晓红
目的 探讨研究超声造影对于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分析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造影检查88例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情况,同时对88例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将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肝脏恶性病变与超声造影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采用超声造影正确诊断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80例,准确率为90.9%;而常规超声检查诊断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准确率仅为64.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88例患者肝脏病变程度与显影增强时间和消退时间等超声造影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采用超声造影检查比常规超声检查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同时造影参数能够部分反映患者恶性病变程度的大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美嘉;胡东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针对多阶段交叉设计中的不完整数据,分别采用多水平模型RIGLS算法、MOM以及REML算法分析,并与完整数据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针对BE研究中4×4交叉设计,分别运用FDA指导原则中推荐的矩法(Method of Moments,MOM)、限制性极大似然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REML)以及基于限制性迭代广义小二乘法(Restricted Iterative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RIGLS)估计的多水平模型,采用实例与模拟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方法在有随机缺失的不完整数据中的结果比较.结果 (1)多水平模型的首要优势在于考虑了数据误差的层次性,将传统模型中的误差随机项分解到与数据层次结构对应的各个水平上.(2)多水平模型可通过在个体水平拟合随机效应,直接估计个体-药物交互作用的方差σ2D,克服传统方法因间接估计而引起的偏倚.(3)多水平模型其算法不要求所有的观测个体有相同的观测次数,可充分利用含有缺失值的信息,对于缺失数据和非均衡设计具有较好普适性.结论 本研究将生物等效性与多水平建模有机结合,为非均衡、高变异、小样本、有缺失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开拓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沈卓之;李晓松;杨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构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细胞蛋白22 (ICP22)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ICP22并研究其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经双酶切实验和测序验证,以Xfect为介导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ICP22转染至Vero细胞,并通过反转录PCR (RT-PCR)和绿色荧光检验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后以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48 h后观察,发现转染重组质粒组细胞经RT-PCR验证有目的基因的转录,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融合蛋白表达.而空白质粒组只检测到荧光蛋白但未检测到目的基因转录本,且对照组未检测到荧光蛋白表达.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相对活性值为(82.39±6.44)%.结论 成功构建了pEGFP-ICP22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其在Vero中的表达,融合蛋白GFP-ICP22明显降低了细胞活性.为进一步探讨HSV-ⅡICP22的功能和HSV-Ⅱ潜伏复发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张强;薄惠;邢建华;王高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连云港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重症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2009-2012年连云港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病例男性多于女性,<3岁占84.39%;散居儿童占92.48%; 4-8月份为重症发病高峰期;全市8个县区均有重症病例报告.重症病例EV71阳性占61.85%.结论 手足口病为连云港市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应对3岁以下散居儿童家长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医疗机构的早期诊断能力,同时早期监测手足口病重症危险因素,降低病重率和死亡率.
作者:营亮;马昭君;张伟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联合容量复苏在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患者动脉血乳酸、炎症细胞因子以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系统(SOFA)评分的应用价值.方法 89例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容量复苏组(41例)和容量复苏并HVHF组(48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白细胞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及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的变化.结果 (1)2组治疗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均逐渐升高;HVHF组治疗后6、12、24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分别为(18.8±10.3)%、(31.64±11.4)%、(39.2±16.4)%]明显高于容量复苏组[分别为(10.7±7.5)%、(14.7±10.3)%、(16.5±10.2)%,P<0.05或P<0.013].(2)2组治疗后血清IL-6、PCT、hs-CRP水平均逐渐降低,HVHF组治疗1d、3d时均显著低于容量复苏组(P< 0.05或P<0.01).(3)2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逐渐降低,且治疗7d时HVHF组显著低于容量复苏组(P<0.05和P<0.01).结论 HVHF联合容量复苏能降低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患者动脉血乳酸、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APACHEⅠ评分、SOFA评分,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牛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伴有或不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十二导联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30例伴有2型搪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230例不伴有糖尿病(非糖尿病组)的常规心电图资料,分析2组之间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x2=44.99,P<0.01),糖尿病组中,女性异常率显著高于男性(x2=9.479,P<0.01).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房早、房速、心房纤颤、室早、传导阻滞、ST-T改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心电图异常,常规心电图能够有效发现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对临床诊断有较大价值.
作者:范惠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莱姆病是由蜱传播的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机体引起的全身多系统受损的感染性疾病.它既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又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本文就莱姆病临床表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静;宝福凯;柳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3q27基因片段4个SNPs位点多态性与腹型肥胖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某县528人进行人体测量学及代谢相关指标检测,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rs11721044)和Snapshot技术(rs11926347、rs9843456和m1916636)进行SNPs检测.结果 各SNP位点满足哈温平衡,与Hapmap计划中东亚人群(中国、日本、居住于美国的中国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s11721044仅检出TT (522例)和CT基因型(6例).TT组腰围、腰臀比、腰身比大于CT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CT组,P值均小于0.05.单倍型分析未发现连锁不平衡.rs9843456及rs1916636各基因型间代谢指标和人体测量学指标不存在差异.rs11926347位点仅检出GG基因型.结论 所选4个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我国汉族人群;rs11721044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成年男性腹型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相关.
作者:平智广;刘莉;付晓丽;王爱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回生口服液辅助治疗肝癌对凝血及纤溶功能影响.方法 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的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回生口服液,而对照组患者仅给动脉化疗栓塞.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凝血和纤溶功能.结果 经过观察发现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IB、D-Dimer和PAI-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T、TT和APTT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MP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PLT、PCT和PDW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恶性呕吐和脱发的患者比例少于对照组患者,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生口服液辅助治疗肝癌可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对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影响.
作者:覃慧敏;周晓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遵义市法定传染病流行动态特征和发病特点,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法定传染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有效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遵义市2003-2013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3年遵义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30种363 327例、死亡74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90.70/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1.01/10万,病死率0.21%;乙类传染病22种264 890例、死亡7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57.75/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0.97/10万,病死率0.27%;丙类传染病8种98 437例、死亡3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32.95/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0.04/10万,病死率0.03%.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撤呈逐年上升、乙类发病率呈逐年稳步下降趋势,手足口病发病率上升是导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 遵义市丙类传染病呈逐年上升态势,今后的传染病防控重点应以不放松乙类传染病如肺结核、乙肝防控,加大对丙类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以及其他感染病腹泻防治为主线.
作者:陶宏;唐志明;吉光辉;张仁俊;谌文菊;吴明旺;王世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某院院内感染中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该院住院患者CR-AB和MRSA的感染情况,利用纸片扩散法对收集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CR-AB 60株,主要分布在ICU病房,占60.00% (36/60);MRSA 81株,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占37.04% (30/81).痰液是CR-AB和MRSA主要的标本来源,分别占71.67%和56.79%.CR-AB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50.00%以上,但对米诺环素(26.67%)、丁胺卡那霉素(21.67%)、妥布霉素(16.67%)耐药率均低于30.00%,未发现耐多粘菌素的菌株;MRSA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100.00%敏感,对利福平、呋喃妥因和奎努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性较低(<30.00%).结论 CR-AB和MRSA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加强对重点感染科室的重点管理,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控制CR-AB和MRSA等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
作者:韩东升;韩崇旭;薛小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查找此次皮肤炭疽流行原因,分析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皮肤炭疽的流行.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复核、消毒及评价、培训宣传以及控制传染源等综合措施,并对采取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此次皮肤炭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及时采取科学的综合防制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炭疽疫情的发生流行,为炭疽疫情处置提供实践经验.
作者:车雷;殷洪博;王萍;刘峥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采用诊断研究方法,比较D-二聚体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诊断DV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共选用162例DVT病例和38例健康对照,并采用D-二聚体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诊断200例患者,评价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 D-二聚体诊断DV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8.1%,97.4%,99.4%,92.5%和98.0%.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8.8%,94.7%,98.8%,94.7%和98.0%.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显著性的高于慢性期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和混合型DVT中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周围型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诊断方法可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对DVT做出准确的诊断.
作者:李绍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戊型肝炎病毒(HEV)主要通过食源和水源传播,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能引起戊型肝炎大的暴发流行或急性散发性感染,还可转为慢性感染,主要侵犯中青年,尤其是孕妇感染率高.文中从戊型肝炎的生物学特性、临床症状、流行特点、疫苗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肖培;程龙慧;许晓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2009年10月-2011年3月2 486例可疑支原体感染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Uu和Mh检测,阳性者测定其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检出支原体阳性934例,检出率为37.57%;朝鲜族支原体阳性者617例,阳性率66.06%,汉族支原体阳性者317例,阳性率12.75%,朝鲜族阳性者高于汉族;Uu阳性714例,Mh阳性101例,Uu+Mh阳性119例;Uu对交沙霉素敏感,其次为多西环素、司帕沙星、米诺环素;Mh对交沙霉素敏感,其次为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司帕沙星;Uu+Mh阳性对交沙霉素和米诺环素敏感.结论 延边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可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金幸;程景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研究采用超声治疗与药物治疗合并使用的系统治疗方法对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征的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超声洁治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对55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进行系统综合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例如: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指数(BOP)、探诊深度(PD)及牙龈乳头指数(PIS)等,用以评价系统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超声洁治合并药物系统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种植体周围炎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患者治疗后的菌斑指数、探诊出血指数以及探诊深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牙龈乳头指数则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洁治合并药物治疗的系统性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的各项临床指征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熊萍;唐运涛;陈宏刚;钟科;陈丹;孙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部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2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所有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1 020株,阳性率为29.8%;检出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检出906株占88.8%,排前4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89株占28.3%、肺炎克雷伯菌239株占23.4%、鲍曼不动杆菌99株占9.7%和大肠埃希菌71株占7.0%;检出革兰阳性菌114株占11.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00株占9.8%为主,占分离出病原菌的第3位.肠杆菌科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100%敏感,未检出耐药株;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占29.0%和24.2%,对多粘菌素E敏感,耐药率仅占0.0%~1.7%;革兰阴性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占41.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敏度性为100%,未检出耐药株.结论 该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应关注病原菌变化及耐药性检测与控制,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作者:林广城;谭燕清;黄烈;吴润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养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现象与方法,养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于养生及养生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指出了其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取象比类”的自然观、“变化发展”的辩证观,提出了养生研究应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探讨了普及养生文化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作者:谢惠波;杨艳;苏红卫;陈润;袁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各临床监控小组相配合,采取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史相结合的方法,对201 1年10月25日0-24时期间内的所有住院病人,按现患率调查要求填写个案调查表,并逐份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医院感染46例(53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2.27%(2.62%);重症ICU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居医院感染病原菌首位,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85%,治疗(治疗+预防)性用药占72.32%,病原菌送检率为27.71%.结论 现患率调查基本反映了医院感染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应加强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规范呼吸机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送检率;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
作者:张燕萍;何俊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饮用水有机提取物致大鼠肝脏DNA及蛋白质的氧化损伤情况.方法 采集某地管网末梢水,利用固相萃取法提取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对40只SD大鼠进行经口灌胃亚慢性染毒(12周).设立溶剂对照组(玉米油)和3个染毒组(剂量分别为5 L/kgBW·d、20 L/kgBW·d、80 L/kgBW·d).8羟基脱氧鸟苷(8-OHdG)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蛋白质羰基(PCO)采用2,4-二硝基苯肼(DNPH)比色法、蛋白定量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结果 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血清8-OHdG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肝组织8-OHdG含量亦在中、高剂量组明显升高(P<0.05).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肝组织PCO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血清8-OHdG含量、肝组织8-OHdG含量及肝组织PCO含量均与有机提取物染毒剂量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383,0.8631和0.9136,均P<0.05),同时大鼠血清8-OHdG含量与肝组织8-OHdG含量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843,P<0.05).结论 饮用水有机提取物较高剂量接触可诱发大鼠肝脏DNA及蛋白质的氧化损伤,此可能为饮用水有机提取物肝脏毒性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骞;敖云霞;杨光红;张爱华;桂晓玲;岑延利;王士然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