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亮;马昭君;张伟伟
目的 了解心内科患者医院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6心内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分离出16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27株占75.6%,革兰阳性球菌26株占15.5%,真菌15株占8.9%.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40株占23.8%、鲍曼不动杆菌29株占17.3%和铜绿假单胞菌28株占16.7%.革兰阳性球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占15.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5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46.2%.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仍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特别是MRSA的首选药物.结论 心内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畅;冯燕;胡东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社会适应性自测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对某地600名城市农民工进行调查,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 (1)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状况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状况在外出务工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城市农民工的社会适应状况在不同工作单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P<0.05).(4)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状况在婚姻状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0,P<0.05).(5)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状况在是否与配偶居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8,P<0.05).(6)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r1=0.298)、主观支持(r2=0.146)、2个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生活满意度(r3=0.112)相关不显著(P>0.05).(7)生活满意度(t1=2.40,P<0.05)、焦虑(t2=-2.74,P<0.05)、抑郁(t3=-3.00,P<0.01)对社会适应性维度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1)城市农民工社生活适应能力总体处于较强水平; (2)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情况受婚姻状况、是否与配偶居住、不同工作单位影响; (3)社会支持越好,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性越强.(4)生活满意度、焦虑、抑郁对社会适应性有预测作用.
作者:李丽娜;崔向军;刘霄;秦彤;吕少博;李钰祺;赵阳;张秀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2001-2012年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通过武汉市妇幼信息监测系统及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收集报表及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组织武汉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进行评审,明确疾病诊断和死因.采用SPSS13.5对孕产妇死亡率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01年的33.41/10万下降到2012年的10.63/10万,降幅68.12%,年下降速率9.89%,经线性趋势卡方检验,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x2Trend=4.286,P<0.05).死因前四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产科出血导致的死亡由2001-2006年的42.31%下降到2007-2012年的25.64%(x2Trend=1.925,P=0.027),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导致的死亡则由2001-2006年的23.08%上升到2007-2012年的35.90%(Trend=2.424,P=0.008).结论 武汉市近12年间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2006年以后进入下降缓慢的平台期.间接产科因素死因构成呈上升态势.提示武汉市孕产妇死亡控制面临新的挑战,应及时调整干预对策.
作者:杨少萍;张丹;梅慧;赵瑾珠;张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胆汁培养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取因各种胆道感染的301例病人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01份胆汁标本中123份检出细菌,阳性率40.86%.有12份复合菌生长,共检出细菌135株.革兰阴性杆菌89株(65.93%),革兰阳性球菌46株(34.07%).检出率高的菌是大肠埃希菌61例(45.19%),药物敏感性因菌种而异.结论 胆道感染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上不同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对胆道感染性疾病应进行胆汁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叶满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养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现象与方法,养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于养生及养生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指出了其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取象比类”的自然观、“变化发展”的辩证观,提出了养生研究应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探讨了普及养生文化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作者:谢惠波;杨艳;苏红卫;陈润;袁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结合学科建设的内涵探讨其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科学规范管理、强化业务指导、深入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加强疾控中心能力建设发挥的作用,建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视和发挥学科建设的作用以提升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事业发展.
作者:毛向群;彭广萍;董永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胎盘多肽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断流术后肝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有门脉高压症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n=30)为胎盘多肽治疗组,Ⅱ组(n=30)为对照组,2组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7d抽取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IL-6、ALT、AST,并观察感染发生率及出院时间的变化.结果 (1)Ⅰ、Ⅱ组CD4、CD8、CD4/CD8术后均较术前下降,d1下降明显,d3、d7逐渐升高,术后Ⅰ组高于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Ⅰ、Ⅱ组IL-6术后较术前升高,d1升高明显,d3、d7逐渐下降,Ⅰ组下降较Ⅱ组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Ⅰ、Ⅱ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先升高后下降,Ⅰ组低于Ⅱ组,d3、d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Ⅰ组较Ⅱ组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门脉高压症术后应用胎盘多肽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起到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
作者:许永庆;卜献民;戴朝六;徐锋;赵闯;赵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M村登革热暴发疫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M村登革热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报告29例确诊病例,罹患率为1.74%;86.21%的病例发病在9月中上旬;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9岁;男女性别罹患率之比为0.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占86.21%.结论 现代交通工具的便利与人员的频繁流动使登革热的远距离传播成为可能.
作者:尧怀志;俎炳灿;张巧红;马莹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构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细胞蛋白22 (ICP22)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ICP22并研究其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经双酶切实验和测序验证,以Xfect为介导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ICP22转染至Vero细胞,并通过反转录PCR (RT-PCR)和绿色荧光检验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后以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48 h后观察,发现转染重组质粒组细胞经RT-PCR验证有目的基因的转录,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融合蛋白表达.而空白质粒组只检测到荧光蛋白但未检测到目的基因转录本,且对照组未检测到荧光蛋白表达.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相对活性值为(82.39±6.44)%.结论 成功构建了pEGFP-ICP22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其在Vero中的表达,融合蛋白GFP-ICP22明显降低了细胞活性.为进一步探讨HSV-ⅡICP22的功能和HSV-Ⅱ潜伏复发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张强;薄惠;邢建华;王高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饮用水有机提取物致大鼠肝脏DNA及蛋白质的氧化损伤情况.方法 采集某地管网末梢水,利用固相萃取法提取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对40只SD大鼠进行经口灌胃亚慢性染毒(12周).设立溶剂对照组(玉米油)和3个染毒组(剂量分别为5 L/kgBW·d、20 L/kgBW·d、80 L/kgBW·d).8羟基脱氧鸟苷(8-OHdG)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蛋白质羰基(PCO)采用2,4-二硝基苯肼(DNPH)比色法、蛋白定量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结果 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血清8-OHdG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肝组织8-OHdG含量亦在中、高剂量组明显升高(P<0.05).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肝组织PCO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血清8-OHdG含量、肝组织8-OHdG含量及肝组织PCO含量均与有机提取物染毒剂量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383,0.8631和0.9136,均P<0.05),同时大鼠血清8-OHdG含量与肝组织8-OHdG含量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843,P<0.05).结论 饮用水有机提取物较高剂量接触可诱发大鼠肝脏DNA及蛋白质的氧化损伤,此可能为饮用水有机提取物肝脏毒性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骞;敖云霞;杨光红;张爱华;桂晓玲;岑延利;王士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洁尿培养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洁尿,分离的463株大肠埃希菌株,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c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菌株鉴定用GN TEST KIT卡,用AST-GN 13药敏卡对463株大肠埃希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结果 463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发生在50岁以老年人上妇女,该菌敏感性较高的为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呋南妥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分别为99.35%、99.14%、96.90%、85.31%、80.76%和80.74%.耐药率较高的为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安曲南和氟喹诺酮类,分别为93.62%、73.87%、70.35%和66.00%;呋喃妥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出现中介的比例相对增加,敏感菌株有所降低.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酶(ESBLs)株检出率达69.76% (323/463).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菌,对其耐药性监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为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起到关键性作用.
作者:祝永佳;蒋逸群;董通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玉林市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卫生经济学效果,为指导下一步卫生资源投入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规划终期评估实施方案》的标准和要求,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规划》期间,玉林市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 950例,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7 565例,避免感染98 863人,避免新发患者9 888例;节约医疗费用673.62万元;共挽回社会总价值89 328万元;挽回总DALY140 661年.全市结核病防治投入总成本为2 217.56万元,成本-效用比157.65,效益-成本比40.59,每发现和治疗l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所需要的成本为948.04元.结论 玉林市实施《规划》效果明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控制全市结核病流行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者:陈晓;庞武贵;罗凯;朱和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某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该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社区制定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共抽取调查995名老年居民.结果 该社区老年居民幸福感指数得分不高,21.3%的老年居民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文化程度、(离退休前)职业及收入水平.结论 应提高对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低文化程度、(离退休前)职业为农民、低收入的老年居民,应将其作为心理健康干预的重点对象,同时应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并积极利用社会支持,提高其对支持的利用度,改善老年心理健康状况,以实现老有所乐.
作者:施帆帆;李磊;刘丹萍;张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泰安市1986-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泰安市1986-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数据采用Excel2003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6-2012年泰安市共报告852例乙脑病例,死亡52例,年平均发病率和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0.54/10万、0.03/10万;各县市区均有发病,呈高度散发状态;7-9月为发病高峰;20岁以上成人占发病总数的56.10%,2004年以后高发年龄有明显后移趋势,不同免疫策略时期,乙脑发病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29,P<0.01);职业以农民或城乡打工人群及学生为主,占总报告病例的66.78%.结论 泰安市乙脑发病呈持续下降趋势,近年来维持在较低水平,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年龄分布有逐渐向成年人偏移的趋势.建议在做好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的同时,开展成年人乙脑监测,探讨研究成人乙脑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成人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王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各临床监控小组相配合,采取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史相结合的方法,对201 1年10月25日0-24时期间内的所有住院病人,按现患率调查要求填写个案调查表,并逐份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医院感染46例(53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2.27%(2.62%);重症ICU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居医院感染病原菌首位,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85%,治疗(治疗+预防)性用药占72.32%,病原菌送检率为27.71%.结论 现患率调查基本反映了医院感染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应加强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规范呼吸机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送检率;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
作者:张燕萍;何俊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机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变化后献血者外周静脉血血常规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差异、是否对捐献机采血小板有影响.方法 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成都市血液中心机采室的固定献血小板者共120人进行血常规参数检测,1-6月每位献血者间隔4周献血1次,7-12月间隔2周献血1次.捐献前均抽血查血常规相关参数,内容包括: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采用SPSS17.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间隔期缩短后,多次捐献不会引起献血者血小板计数值较大的波动,其血小板计数值仍处于正常可捐献范围内,但趋于降低;而对于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则没有影响.结论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间隔期改变后,外周静脉血血常规参数的变化不会影响捐献血小板,可安全献血.
作者:吴次宁;李书平;钟涵;田浩;曹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膜上Fc γRⅡa表达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活动性的关系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收集61例AAV患者(其中活动组33例,静止组28例),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血液中性粒细胞膜上Fc γ RⅡa表达,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8的水平.结果 AAV活动组血液中性粒细胞中表达Fc γ RⅡa的比例较静止组及对照组高(P<0.01);AAV活动组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也明显高于静止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中性粒细胞膜上FcγRⅡa及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8的水平可作为评价AAV活动性的分子指标,ANCA可能通过Fc γ RⅡa影响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8的水平引起AAV.
作者:魏丹丹;林旭红;白春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血管事件总体健康风险(Totaled Health Risks in Vascular Events,THRIVE)”评分预测缺血性卒中转归和溶栓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 接受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 tPA)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HRIVE评分,探索tPA治疗后出血和THRIVE之间的关系,并对THRIVE评分和其他预测患者转归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THRIVE评分强有力地预示临床转归[风险比(odds ratio,OR) 0.56,95% CI:0.51 ~0.59,P<0.001]、死亡率(OR1.53,95%CI:1.48~ 1.62,P<0.001)、tPA后颅内出血危险(OR1.34,95%CI:1.22~1.46,P<0.001).THRIVE评分和转归之间的关系不受tPA应用和转归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分析显示,在预测临床转归和死亡率方面THRIVE评分优于其他预测转归的评分.结论 THRIVE评分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临床转归、死亡率、出血危险的简便而实用工具之一,THRIVE评记分较其他预测工具效能更好.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采用诊断研究方法,比较D-二聚体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诊断DV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共选用162例DVT病例和38例健康对照,并采用D-二聚体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诊断200例患者,评价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 D-二聚体诊断DV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8.1%,97.4%,99.4%,92.5%和98.0%.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8.8%,94.7%,98.8%,94.7%和98.0%.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显著性的高于慢性期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和混合型DVT中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周围型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诊断方法可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对DVT做出准确的诊断.
作者:李绍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连云港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重症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2009-2012年连云港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病例男性多于女性,<3岁占84.39%;散居儿童占92.48%; 4-8月份为重症发病高峰期;全市8个县区均有重症病例报告.重症病例EV71阳性占61.85%.结论 手足口病为连云港市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应对3岁以下散居儿童家长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医疗机构的早期诊断能力,同时早期监测手足口病重症危险因素,降低病重率和死亡率.
作者:营亮;马昭君;张伟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