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
目的 调查掌握某部营区自备水源的污染现状,为加强水源综合治理、改善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5750-2006)进行水样采集、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对结果进行评价.采用查看门诊登记、开展广泛问卷调查、查阅医院住院病例资料等方法,调查该部腹泻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水源周围环境卫生状况较差;近3年来,该部井水的各项常规指标中分别有4项(浑浊度、铁、锰、菌落总数)、5项(色度、浑浊度、铁、硫酸盐、总大肠菌群)和8项(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铁、硫酸盐、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指标超标;该部腹泻病的发病率与同类型单位相比显著升高,但住院病例疾病谱的构成比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该部自备水源水质受到了污染,对官兵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明显的损害,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彻底改善水质.
作者:刘勇;曾惠;杨筱筠;付留杰;于斌;张昭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针对多阶段交叉设计中的不完整数据,分别采用多水平模型RIGLS算法、MOM以及REML算法分析,并与完整数据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针对BE研究中4×4交叉设计,分别运用FDA指导原则中推荐的矩法(Method of Moments,MOM)、限制性极大似然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REML)以及基于限制性迭代广义小二乘法(Restricted Iterative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RIGLS)估计的多水平模型,采用实例与模拟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方法在有随机缺失的不完整数据中的结果比较.结果 (1)多水平模型的首要优势在于考虑了数据误差的层次性,将传统模型中的误差随机项分解到与数据层次结构对应的各个水平上.(2)多水平模型可通过在个体水平拟合随机效应,直接估计个体-药物交互作用的方差σ2D,克服传统方法因间接估计而引起的偏倚.(3)多水平模型其算法不要求所有的观测个体有相同的观测次数,可充分利用含有缺失值的信息,对于缺失数据和非均衡设计具有较好普适性.结论 本研究将生物等效性与多水平建模有机结合,为非均衡、高变异、小样本、有缺失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开拓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沈卓之;李晓松;杨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2005-2013年新乡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甲肝防控提供流行病学参考依据.方法 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新乡市甲肝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3年甲肝发病率波动在0.49/10万~12.0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5.38/10万,2007年高,以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在7-9月份,农村与城市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5,P=0.440).病例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9.96%,男性高于女性(x2=126.553,P=0.000),学生占发病总数的比例高(34.09%).其次为农民和散居儿童,分别占23.66%和20.46%.结论 建议甲肝防治应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加强疫情监测和开展健康教育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作者:付惠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P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别采用PL和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386例,其中PL组171例,ESWL组215例,比较2组在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L组在输尿管上、中、下段碎石成功率分别为71.4% (30/42)、92.0% (46/50)和92.4% (73/79);而ESWL组分别为93.3% (56/60)、76.4% (42/55)和78.0% (78/100).2组碎石总成功率分为87.1% (149/171)和81.9% (176/2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功率明显高于PL (P<0.01),而PL在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成功率均明显高于ESWL (P<0.05和P<0.01).PL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 (6/171),ESWL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宜首选ESWL,中、下段结石宜首选PL.
作者:陈波特;杨槐;张小明;胡卫列;吴实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评估积极性社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处于稳定期的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入组前、入组6个月和12个月后,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和康复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1年内的复发住院率.同时在相同时间点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评定患者主要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和家庭负担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复发住院率1.67%,对照组患者为18.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干预组患者第6个月、12个月时PANSS、MR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第12个月时干预组主要照料者SAS、SDS和FI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积极性社区干预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降低复发住院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降低家庭照料负担.
作者:吴越;张恒;许凌峰;张紫娟;王妙妙;陆鑫晓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泰安市1986-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泰安市1986-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数据采用Excel2003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6-2012年泰安市共报告852例乙脑病例,死亡52例,年平均发病率和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0.54/10万、0.03/10万;各县市区均有发病,呈高度散发状态;7-9月为发病高峰;20岁以上成人占发病总数的56.10%,2004年以后高发年龄有明显后移趋势,不同免疫策略时期,乙脑发病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29,P<0.01);职业以农民或城乡打工人群及学生为主,占总报告病例的66.78%.结论 泰安市乙脑发病呈持续下降趋势,近年来维持在较低水平,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年龄分布有逐渐向成年人偏移的趋势.建议在做好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的同时,开展成年人乙脑监测,探讨研究成人乙脑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成人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王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并与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同时对45份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45份标本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离心涂片法与Bactec 960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7.78%、2.22%、17.78%.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有较好的灵敏度,是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建超;柳晓金;齐海亮;冯建纯;翟倩;冯秀莉;郑立恒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氨基胍对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致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成功复制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后,随机分成:糖尿病肾损伤对照组、氨基胍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每组10只,连续干预60 d.末次给药后禁食12h,采集血清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蛋白(GP),总胆固醇(TC)和收集尿液测定24 h尿蛋白(U P)及尿素氮(UN).HE染色观察肾组织中肾小球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和羰甲基赖氨酸(CML)的表达.结果 与糖尿病肾损伤对照组比较,氨基胍给药组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P<0.01),减少糖基化蛋白和总胆固醇血清浓度(P<0.01),降低尿液中尿蛋白及尿素氮含量(P<0.01)同时,减轻肾脏损伤病情.此外,明显下调肾脏组织中RAGE和CML蛋白表达(P<0.01).结论 氨基胍具有有效地降血糖作用及缓解肾损伤,其机制与增强肾脏清除能力及代谢功能而减轻肾损伤有关.
作者:陈庆;李海虹;张幸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各临床监控小组相配合,采取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史相结合的方法,对201 1年10月25日0-24时期间内的所有住院病人,按现患率调查要求填写个案调查表,并逐份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医院感染46例(53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2.27%(2.62%);重症ICU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居医院感染病原菌首位,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85%,治疗(治疗+预防)性用药占72.32%,病原菌送检率为27.71%.结论 现患率调查基本反映了医院感染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应加强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规范呼吸机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送检率;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
作者:张燕萍;何俊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乌司他丁以及沐舒坦的使用在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某院2003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共计120例,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大剂量使用乌司他丁和沐舒坦,对照组常规剂量使用.疗程为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频率,肺功能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3.33%;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10.00%.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肺损伤评分都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联合使用乌司他丁以及沐舒坦与常规剂量联合使用乌司他丁以及沐舒坦相比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叶胜捷;陈如俊;叶鹂柳;章锦成;方声教;庞淑光;张文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部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2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所有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1 020株,阳性率为29.8%;检出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检出906株占88.8%,排前4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89株占28.3%、肺炎克雷伯菌239株占23.4%、鲍曼不动杆菌99株占9.7%和大肠埃希菌71株占7.0%;检出革兰阳性菌114株占11.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00株占9.8%为主,占分离出病原菌的第3位.肠杆菌科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100%敏感,未检出耐药株;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占29.0%和24.2%,对多粘菌素E敏感,耐药率仅占0.0%~1.7%;革兰阴性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占41.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敏度性为100%,未检出耐药株.结论 该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应关注病原菌变化及耐药性检测与控制,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作者:林广城;谭燕清;黄烈;吴润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编制适用于研究我国消防员社会支持的问卷.方法 参考已有文献和量表、若干消防员以及专家的意见编制初步问卷;之后进行施测、项目分析、筛选题目、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消防员社会支持问卷由组织支持、战友支持、家庭支持、社会支持4个维度构成;量表的模型拟合良好(x2df=1.359,RMSEA=0.044,CFI=0.956,GFI=0.892);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8,4个维度的α系数在0.623~0.864之间,分半信度为0.882.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消防员社会支持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消防官兵的社会支持研究.
作者:白一鹭;李新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医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气溶胶的浓度及其粒径分布特征,为医院有效防治气源感染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用FA-1型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3所医院的大厅、ICU及普通外科病房的室内空气.同时采集医院外上风空气作为对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气溶胶在不同采样点的浓度及其气溶胶粒径分布.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总浓度及可吸入浓度均在大厅中高,分别为166.08 cfu/m3及102.47 cfu/m3,其他依次为病房、ICU及室外;MRSA气溶胶总浓度与可吸入浓度均在ICU中高,分别为63.60 cfu/m3和28.27 cfu/m3,其次为大厅、普通外科病房及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气溶胶浓度室内外比值均超过1.0.总体上医院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吸入气溶胶颗粒(分布在采样器第三~六级,粒子直径≤4.7μm)占54.80%;医院内MRSA可吸入气溶胶颗粒占54.95%.结论 医院空气中存在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污染,50%以上的气溶胶粒子≤4.7 μm,构成下呼吸道感染威胁,应加强对医院空气中致病菌的监测及消毒工作.
作者:李晓霞;邱玉玉;于爱莲;陈国敏;王占华;张海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某院院内感染中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该院住院患者CR-AB和MRSA的感染情况,利用纸片扩散法对收集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CR-AB 60株,主要分布在ICU病房,占60.00% (36/60);MRSA 81株,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占37.04% (30/81).痰液是CR-AB和MRSA主要的标本来源,分别占71.67%和56.79%.CR-AB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50.00%以上,但对米诺环素(26.67%)、丁胺卡那霉素(21.67%)、妥布霉素(16.67%)耐药率均低于30.00%,未发现耐多粘菌素的菌株;MRSA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100.00%敏感,对利福平、呋喃妥因和奎努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性较低(<30.00%).结论 CR-AB和MRSA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加强对重点感染科室的重点管理,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控制CR-AB和MRSA等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
作者:韩东升;韩崇旭;薛小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某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该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社区制定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共抽取调查995名老年居民.结果 该社区老年居民幸福感指数得分不高,21.3%的老年居民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文化程度、(离退休前)职业及收入水平.结论 应提高对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低文化程度、(离退休前)职业为农民、低收入的老年居民,应将其作为心理健康干预的重点对象,同时应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并积极利用社会支持,提高其对支持的利用度,改善老年心理健康状况,以实现老有所乐.
作者:施帆帆;李磊;刘丹萍;张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与持续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从而评价连续血液净化在重症医学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到某院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连续血液净化组(CBP组)及持续血液透析组(SLED组),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后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CBP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为(13.7±2.3)分,SLED组评分为(14.1±3.0)分,2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4,P>0.05);治疗1周后,CBP组APACHEⅡ评分为(4.0±1.0)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6,P<0.05),SLED组评分为(4.2±1.3)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18,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2,P>0.05).治疗后CBP组37例患者中,35名患者治愈或好转,2名患者死亡;SLED组33名患者治愈或好转,4名患者死亡,2组不同结局患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8,P>0.05).结论 CBP组在对重症医学患者治疗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与持续血液透析(SLED)相比较,效果无差异.
作者:刘亚昆;戴丽星;胡东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逐步加深和防控措施的改进,医院感染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控制.近些年来,受侵袭性诊疗技术增多和抗菌药物滥用等多种因素影响,医院感染的控制又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本文对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与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礼梁;王建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伴有或不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十二导联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30例伴有2型搪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230例不伴有糖尿病(非糖尿病组)的常规心电图资料,分析2组之间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x2=44.99,P<0.01),糖尿病组中,女性异常率显著高于男性(x2=9.479,P<0.01).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房早、房速、心房纤颤、室早、传导阻滞、ST-T改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心电图异常,常规心电图能够有效发现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对临床诊断有较大价值.
作者:范惠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 对某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患者化疗后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体分离情况.结果 9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后64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5.31%;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化疗时间以及患者的粒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于患者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部位,以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为主.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极易发生感染,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治疗时间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并以院内感染为主要类型.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对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作用.
作者:段丽娟;杨如玉;李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养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现象与方法,养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于养生及养生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指出了其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取象比类”的自然观、“变化发展”的辩证观,提出了养生研究应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探讨了普及养生文化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作者:谢惠波;杨艳;苏红卫;陈润;袁菁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