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李海虹;张幸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三烯B4 (LeukotrieneB4,LTB4)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2例COPD急性期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稳定期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监测血清中PCT和LTB4的水平,并动态检测各指标在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PCT浓度为(1.30±0.22) μg/L,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的浓度为(0.18±0.0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LTB4浓度为(11.30±2.0) μg/L,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的浓度为(2.0±0.3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PCT和LTB4的浓度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出现了下降.PCT的下降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LTB4是COPD急性发作期较好的监控指标,并且PCT比LTB4能更早发现COPD急性期的缓解.
作者:谢飞;李晓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机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变化后献血者外周静脉血血常规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差异、是否对捐献机采血小板有影响.方法 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成都市血液中心机采室的固定献血小板者共120人进行血常规参数检测,1-6月每位献血者间隔4周献血1次,7-12月间隔2周献血1次.捐献前均抽血查血常规相关参数,内容包括: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采用SPSS17.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间隔期缩短后,多次捐献不会引起献血者血小板计数值较大的波动,其血小板计数值仍处于正常可捐献范围内,但趋于降低;而对于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则没有影响.结论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间隔期改变后,外周静脉血血常规参数的变化不会影响捐献血小板,可安全献血.
作者:吴次宁;李书平;钟涵;田浩;曹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伴有或不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十二导联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30例伴有2型搪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230例不伴有糖尿病(非糖尿病组)的常规心电图资料,分析2组之间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x2=44.99,P<0.01),糖尿病组中,女性异常率显著高于男性(x2=9.479,P<0.01).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房早、房速、心房纤颤、室早、传导阻滞、ST-T改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心电图异常,常规心电图能够有效发现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对临床诊断有较大价值.
作者:范惠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玉林市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卫生经济学效果,为指导下一步卫生资源投入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规划终期评估实施方案》的标准和要求,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规划》期间,玉林市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 950例,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7 565例,避免感染98 863人,避免新发患者9 888例;节约医疗费用673.62万元;共挽回社会总价值89 328万元;挽回总DALY140 661年.全市结核病防治投入总成本为2 217.56万元,成本-效用比157.65,效益-成本比40.59,每发现和治疗l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所需要的成本为948.04元.结论 玉林市实施《规划》效果明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控制全市结核病流行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者:陈晓;庞武贵;罗凯;朱和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某院院内感染中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该院住院患者CR-AB和MRSA的感染情况,利用纸片扩散法对收集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CR-AB 60株,主要分布在ICU病房,占60.00% (36/60);MRSA 81株,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占37.04% (30/81).痰液是CR-AB和MRSA主要的标本来源,分别占71.67%和56.79%.CR-AB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50.00%以上,但对米诺环素(26.67%)、丁胺卡那霉素(21.67%)、妥布霉素(16.67%)耐药率均低于30.00%,未发现耐多粘菌素的菌株;MRSA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100.00%敏感,对利福平、呋喃妥因和奎努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性较低(<30.00%).结论 CR-AB和MRSA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加强对重点感染科室的重点管理,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控制CR-AB和MRSA等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
作者:韩东升;韩崇旭;薛小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莱姆病是由蜱传播的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机体引起的全身多系统受损的感染性疾病.它既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又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本文就莱姆病临床表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静;宝福凯;柳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支原体耐药情况,更好地为临床用药提供明确指导.方法 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试剂盒培养专做支原体培养的标本,并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共分离出534株支原体,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 390株,单纯人型支原体(Mh) 21株,解脲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者123株;耐药结果显示,耐药性较高的为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86.89%和61.24%,四环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原始霉素对UU的敏感性较高,均为96%以上.结论 支原体对常规抗生素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对其经验性用药时可首选四环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原始霉素单独及联合用药;定期总结分析支原体耐药性可为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直接依据.
作者:周俊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嗜肺军团菌Lp1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实现对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Lp1型的快速检测.方法 基于Lp1型嗜肺军团菌基因组ORF11区域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体系,验证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并对模拟的中央空调冷却水水样进行检测.结果 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3.8×10 cfu/ml,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仅嗜肺军团菌Lp1型菌株呈阳性结果,重复检测平均Ct值变异系数.对模拟的水样进行检测,与方法的灵敏度相一致,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 该方法可实现对嗜肺军团菌Lp1型的快速检测.
作者:张雅涵;朱万展;施咏凤;邓志新;欧阳效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掌握某部营区自备水源的污染现状,为加强水源综合治理、改善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5750-2006)进行水样采集、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对结果进行评价.采用查看门诊登记、开展广泛问卷调查、查阅医院住院病例资料等方法,调查该部腹泻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水源周围环境卫生状况较差;近3年来,该部井水的各项常规指标中分别有4项(浑浊度、铁、锰、菌落总数)、5项(色度、浑浊度、铁、硫酸盐、总大肠菌群)和8项(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铁、硫酸盐、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指标超标;该部腹泻病的发病率与同类型单位相比显著升高,但住院病例疾病谱的构成比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该部自备水源水质受到了污染,对官兵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明显的损害,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彻底改善水质.
作者:刘勇;曾惠;杨筱筠;付留杰;于斌;张昭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榆中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的调查,为改进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榆中县选择13个乡镇进行水源类型、供水方式等调查;每个乡镇选择3~4个采样点进行水样的采集和检测.结果 13个乡镇农村居民有56.82%以地表水为水源,43.18%以地下水为水源;从供水方式上看,有70.45%饮用集中式供水,29.55%饮用分散式供水.共检测水样44件,合格21件,合格率为47.73%.微生物指标特别是菌落总数合格率较低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结论 微生物污染是榆中县农村饮水的主要卫生问题.
作者:王黎虹;王康英;刘娟丽;刘兆民;肖展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窒息性心跳骤停/脑复苏大鼠脑皮质电图(Electrocorticogram,EcoG)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n=10),乳剂组(n=10),心肺复苏成功后,异丙酚组予异丙酚10 mg/kg静脉推注,继之以30 mg/(kg·h)速率持续输注1h;乳剂组则以等容积的1%脂肪乳剂按同样方法处理.分别记录窒息前即刻和复苏后2h的EcoG;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NSE的表达.结果 心肺复苏后2h,2组大鼠脑皮质电图频率和波幅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鼠海马CA1区NSE阳性神经元和细胞质的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于治疗脑复苏时,异丙酚不能明显改善大鼠脑皮质电图;不能提高NSE在神经元胞内的表达.
作者:牛居辉;马聚峰;程戌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采用随访研究的方法收集急诊科昏迷病人病因及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访研究的方法收集某院急诊科2011年1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332例昏迷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4例(55.4%),女性148例(44.6%),年龄为22 ~ 76岁,平均年龄为(45.4±4.6)岁.急诊昏迷主要的疾病为脑血管疾病、中毒、严重创伤、糖尿病疾病,分别占38.6%、34.6%、14.2%和7.5%.发病后入院时间≥1h与<th相比,预后明显较差,HR (95%CI)为2.71 (1.11~7.55).重度昏迷与轻度昏迷相比,预后效果也较差,HR (95%CI)为2.84 (1.02~10.0).结论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于了了解急诊患者昏迷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昏迷原因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而患者昏迷成度和发病后入院时间均是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肖铸;付斌;刘玉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张家港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今后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运用Excel数据库绘制流行病学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例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核酸检测.结果 2009-2012年全市手足口病病例报告9 66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7.50/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在10-12月出现次高峰,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居多.部分患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为主.结论 张家港市近年来手足口病发病一直呈高发趋势,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冬季,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今后手足口病防制工作应继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及幼托机构防制工作,提高群众卫生意识,防止疫情暴发.
作者:邵海枫;杜国明;邹艳;邱海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2009年10月-2011年3月2 486例可疑支原体感染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Uu和Mh检测,阳性者测定其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检出支原体阳性934例,检出率为37.57%;朝鲜族支原体阳性者617例,阳性率66.06%,汉族支原体阳性者317例,阳性率12.75%,朝鲜族阳性者高于汉族;Uu阳性714例,Mh阳性101例,Uu+Mh阳性119例;Uu对交沙霉素敏感,其次为多西环素、司帕沙星、米诺环素;Mh对交沙霉素敏感,其次为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司帕沙星;Uu+Mh阳性对交沙霉素和米诺环素敏感.结论 延边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可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金幸;程景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逐步加深和防控措施的改进,医院感染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控制.近些年来,受侵袭性诊疗技术增多和抗菌药物滥用等多种因素影响,医院感染的控制又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本文对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与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礼梁;王建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早期感染诊断已经逐渐成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婴儿6周采集干血斑进行PCR方法的早期感染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患儿家庭、项目管理单位均可以从早期感染中获益.本文就早期感染诊断的效益与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陈君;于佳;邱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某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该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社区制定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共抽取调查995名老年居民.结果 该社区老年居民幸福感指数得分不高,21.3%的老年居民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文化程度、(离退休前)职业及收入水平.结论 应提高对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低文化程度、(离退休前)职业为农民、低收入的老年居民,应将其作为心理健康干预的重点对象,同时应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并积极利用社会支持,提高其对支持的利用度,改善老年心理健康状况,以实现老有所乐.
作者:施帆帆;李磊;刘丹萍;张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联合容量复苏在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患者动脉血乳酸、炎症细胞因子以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系统(SOFA)评分的应用价值.方法 89例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容量复苏组(41例)和容量复苏并HVHF组(48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白细胞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及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的变化.结果 (1)2组治疗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均逐渐升高;HVHF组治疗后6、12、24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分别为(18.8±10.3)%、(31.64±11.4)%、(39.2±16.4)%]明显高于容量复苏组[分别为(10.7±7.5)%、(14.7±10.3)%、(16.5±10.2)%,P<0.05或P<0.013].(2)2组治疗后血清IL-6、PCT、hs-CRP水平均逐渐降低,HVHF组治疗1d、3d时均显著低于容量复苏组(P< 0.05或P<0.01).(3)2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逐渐降低,且治疗7d时HVHF组显著低于容量复苏组(P<0.05和P<0.01).结论 HVHF联合容量复苏能降低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患者动脉血乳酸、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APACHEⅠ评分、SOFA评分,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牛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对嵊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分析,为防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咽拭子、漱口液等样品开展禽流感病毒(H7N9)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 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嵊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结论 感染途径可能为间接接触活禽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途径可能为禽流感病毒污染环境再传播到人.通过病例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外环境病源溯源及消毒等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作者:竺小春;应锡钧;沈钰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及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疑似感染的女性患者样本10 734例,分析Uu及Mh的感染及耐药状况.结果 10 734例送检样本中,支原体阳性率55.52%,单独感染Uu多(85.44%),其次为混合感染(13.32%),单独Mh感染少(1.24%).女性支原体总阳性率及单独Uu感染率在19 ~ 50岁年龄段较高;混合感染率在41 ~ 50岁年龄段较高;单独Mh感染率在各年龄段间无统计学差异.药敏显示单独Uu感染时,耐药情况较混合感染及单独Mh感染轻.四环素类药物敏感率大于90%;红霉素类抗生素在单独Uu感染时较敏感,单独Mh感染时除交沙霉素外均高度耐药.喹诺酮类药物对Uu及Mh有不同程度耐药,需进行药敏筛选.结论 本地区女性单独Uu感染及Uu合并Mh的混合感染在不同年龄段分布不同.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作为本地区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用药,为控制耐药性应同时结合药敏结果用药.
作者:王鹏;泰淑红;徐豪;施志欣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