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部营区自备水源污染状况调查

刘勇;曾惠;杨筱筠;付留杰;于斌;张昭

关键词:部队, 自备水源, 污染状况, 水质调查
摘要:目的 调查掌握某部营区自备水源的污染现状,为加强水源综合治理、改善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5750-2006)进行水样采集、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对结果进行评价.采用查看门诊登记、开展广泛问卷调查、查阅医院住院病例资料等方法,调查该部腹泻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水源周围环境卫生状况较差;近3年来,该部井水的各项常规指标中分别有4项(浑浊度、铁、锰、菌落总数)、5项(色度、浑浊度、铁、硫酸盐、总大肠菌群)和8项(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铁、硫酸盐、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指标超标;该部腹泻病的发病率与同类型单位相比显著升高,但住院病例疾病谱的构成比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该部自备水源水质受到了污染,对官兵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明显的损害,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彻底改善水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乡村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M村登革热暴发疫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M村登革热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报告29例确诊病例,罹患率为1.74%;86.21%的病例发病在9月中上旬;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9岁;男女性别罹患率之比为0.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占86.21%.结论 现代交通工具的便利与人员的频繁流动使登革热的远距离传播成为可能.

    作者:尧怀志;俎炳灿;张巧红;马莹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容量血液滤过在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联合容量复苏在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患者动脉血乳酸、炎症细胞因子以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系统(SOFA)评分的应用价值.方法 89例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容量复苏组(41例)和容量复苏并HVHF组(48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白细胞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及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的变化.结果 (1)2组治疗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均逐渐升高;HVHF组治疗后6、12、24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分别为(18.8±10.3)%、(31.64±11.4)%、(39.2±16.4)%]明显高于容量复苏组[分别为(10.7±7.5)%、(14.7±10.3)%、(16.5±10.2)%,P<0.05或P<0.013].(2)2组治疗后血清IL-6、PCT、hs-CRP水平均逐渐降低,HVHF组治疗1d、3d时均显著低于容量复苏组(P< 0.05或P<0.01).(3)2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逐渐降低,且治疗7d时HVHF组显著低于容量复苏组(P<0.05和P<0.01).结论 HVHF联合容量复苏能降低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患者动脉血乳酸、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APACHEⅠ评分、SOFA评分,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牛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03-2013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遵义市法定传染病流行动态特征和发病特点,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法定传染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有效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遵义市2003-2013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3年遵义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30种363 327例、死亡74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90.70/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1.01/10万,病死率0.21%;乙类传染病22种264 890例、死亡7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57.75/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0.97/10万,病死率0.27%;丙类传染病8种98 437例、死亡3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32.95/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0.04/10万,病死率0.03%.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撤呈逐年上升、乙类发病率呈逐年稳步下降趋势,手足口病发病率上升是导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 遵义市丙类传染病呈逐年上升态势,今后的传染病防控重点应以不放松乙类传染病如肺结核、乙肝防控,加大对丙类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以及其他感染病腹泻防治为主线.

    作者:陶宏;唐志明;吉光辉;张仁俊;谌文菊;吴明旺;王世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胎盘多肽对门脉高压症术后肝脏和免疫功能分析

    目的 观察胎盘多肽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断流术后肝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有门脉高压症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n=30)为胎盘多肽治疗组,Ⅱ组(n=30)为对照组,2组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7d抽取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IL-6、ALT、AST,并观察感染发生率及出院时间的变化.结果 (1)Ⅰ、Ⅱ组CD4、CD8、CD4/CD8术后均较术前下降,d1下降明显,d3、d7逐渐升高,术后Ⅰ组高于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Ⅰ、Ⅱ组IL-6术后较术前升高,d1升高明显,d3、d7逐渐下降,Ⅰ组下降较Ⅱ组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Ⅰ、Ⅱ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先升高后下降,Ⅰ组低于Ⅱ组,d3、d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Ⅰ组较Ⅱ组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门脉高压症术后应用胎盘多肽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起到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

    作者:许永庆;卜献民;戴朝六;徐锋;赵闯;赵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氨基胍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及减轻肾损伤研究

    目的 研究氨基胍对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致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成功复制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后,随机分成:糖尿病肾损伤对照组、氨基胍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每组10只,连续干预60 d.末次给药后禁食12h,采集血清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蛋白(GP),总胆固醇(TC)和收集尿液测定24 h尿蛋白(U P)及尿素氮(UN).HE染色观察肾组织中肾小球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和羰甲基赖氨酸(CML)的表达.结果 与糖尿病肾损伤对照组比较,氨基胍给药组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P<0.01),减少糖基化蛋白和总胆固醇血清浓度(P<0.01),降低尿液中尿蛋白及尿素氮含量(P<0.01)同时,减轻肾脏损伤病情.此外,明显下调肾脏组织中RAGE和CML蛋白表达(P<0.01).结论 氨基胍具有有效地降血糖作用及缓解肾损伤,其机制与增强肾脏清除能力及代谢功能而减轻肾损伤有关.

    作者:陈庆;李海虹;张幸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国养生文化中的预防医学思想研究

    “养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现象与方法,养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于养生及养生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指出了其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取象比类”的自然观、“变化发展”的辩证观,提出了养生研究应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探讨了普及养生文化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作者:谢惠波;杨艳;苏红卫;陈润;袁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种植体周围炎病菌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采用超声治疗与药物治疗合并使用的系统治疗方法对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征的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超声洁治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对55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进行系统综合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例如: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指数(BOP)、探诊深度(PD)及牙龈乳头指数(PIS)等,用以评价系统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超声洁治合并药物系统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种植体周围炎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患者治疗后的菌斑指数、探诊出血指数以及探诊深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牙龈乳头指数则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洁治合并药物治疗的系统性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的各项临床指征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熊萍;唐运涛;陈宏刚;钟科;陈丹;孙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的早期发现及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发生的原因和及时诊断,以提高其放置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 对120例IUD异位影像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其发生部位和表现,结合其年龄、时间、环种类、性生活频率、随访时间等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 120例中,宫内节育器下移为50例(41.7%),嵌顿34例(28.3%),断裂残留20例(16.7%),异位于子宫外16例(13.3%).结论 IUD宫内异位宫颈高,宫外异位膀胱高.放置时的年龄大于40岁、IUD的类型对术后异位率均可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者:雷小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异丙酚对窒息性心跳骤停/脑复苏大鼠脑皮质电图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窒息性心跳骤停/脑复苏大鼠脑皮质电图(Electrocorticogram,EcoG)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n=10),乳剂组(n=10),心肺复苏成功后,异丙酚组予异丙酚10 mg/kg静脉推注,继之以30 mg/(kg·h)速率持续输注1h;乳剂组则以等容积的1%脂肪乳剂按同样方法处理.分别记录窒息前即刻和复苏后2h的EcoG;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NSE的表达.结果 心肺复苏后2h,2组大鼠脑皮质电图频率和波幅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鼠海马CA1区NSE阳性神经元和细胞质的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于治疗脑复苏时,异丙酚不能明显改善大鼠脑皮质电图;不能提高NSE在神经元胞内的表达.

    作者:牛居辉;马聚峰;程戌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10734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及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疑似感染的女性患者样本10 734例,分析Uu及Mh的感染及耐药状况.结果 10 734例送检样本中,支原体阳性率55.52%,单独感染Uu多(85.44%),其次为混合感染(13.32%),单独Mh感染少(1.24%).女性支原体总阳性率及单独Uu感染率在19 ~ 50岁年龄段较高;混合感染率在41 ~ 50岁年龄段较高;单独Mh感染率在各年龄段间无统计学差异.药敏显示单独Uu感染时,耐药情况较混合感染及单独Mh感染轻.四环素类药物敏感率大于90%;红霉素类抗生素在单独Uu感染时较敏感,单独Mh感染时除交沙霉素外均高度耐药.喹诺酮类药物对Uu及Mh有不同程度耐药,需进行药敏筛选.结论 本地区女性单独Uu感染及Uu合并Mh的混合感染在不同年龄段分布不同.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作为本地区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用药,为控制耐药性应同时结合药敏结果用药.

    作者:王鹏;泰淑红;徐豪;施志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部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2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所有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1 020株,阳性率为29.8%;检出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检出906株占88.8%,排前4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89株占28.3%、肺炎克雷伯菌239株占23.4%、鲍曼不动杆菌99株占9.7%和大肠埃希菌71株占7.0%;检出革兰阳性菌114株占11.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00株占9.8%为主,占分离出病原菌的第3位.肠杆菌科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100%敏感,未检出耐药株;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占29.0%和24.2%,对多粘菌素E敏感,耐药率仅占0.0%~1.7%;革兰阴性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占41.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敏度性为100%,未检出耐药株.结论 该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应关注病原菌变化及耐药性检测与控制,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作者:林广城;谭燕清;黄烈;吴润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细菌学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胆汁培养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取因各种胆道感染的301例病人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01份胆汁标本中123份检出细菌,阳性率40.86%.有12份复合菌生长,共检出细菌135株.革兰阴性杆菌89株(65.93%),革兰阳性球菌46株(34.07%).检出率高的菌是大肠埃希菌61例(45.19%),药物敏感性因菌种而异.结论 胆道感染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上不同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对胆道感染性疾病应进行胆汁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叶满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采用诊断研究方法,比较D-二聚体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诊断DV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共选用162例DVT病例和38例健康对照,并采用D-二聚体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诊断200例患者,评价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 D-二聚体诊断DV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8.1%,97.4%,99.4%,92.5%和98.0%.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8.8%,94.7%,98.8%,94.7%和98.0%.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显著性的高于慢性期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和混合型DVT中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周围型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诊断方法可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对DVT做出准确的诊断.

    作者:李绍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08-2012年无锡市手足口病疫情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 了解无锡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其病原学变化特点,为本地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病例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收集无锡市哨点医院的手足口病例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无锡市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46 534例,年均发病率161.39/10万;重症比例为22.01%‰;死亡率0.014/10万.发病有两个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和11-12月,重症发生亦集中在7月;全区各县区均有发病,无锡新区、滨湖、锡山和惠山等城乡结合地区发病率较高,且重症发生率较高;普通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48∶1,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93.20%,重症病例主要以散居儿童中3岁及以下儿童高发.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以EV71(占50.09%)和CoxA16 (31.48%)为主,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病例.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性及地区、性别、年龄差异,且疫情处于上升状态,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及对农村偏远地区和城镇托幼机构的疫情监测力度,同时提高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诊断及救治能力.

    作者:石平;陆兵;钱燕华;施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常规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意义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并与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同时对45份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45份标本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离心涂片法与Bactec 960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7.78%、2.22%、17.78%.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有较好的灵敏度,是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建超;柳晓金;齐海亮;冯建纯;翟倩;冯秀莉;郑立恒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各临床监控小组相配合,采取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史相结合的方法,对201 1年10月25日0-24时期间内的所有住院病人,按现患率调查要求填写个案调查表,并逐份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医院感染46例(53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2.27%(2.62%);重症ICU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居医院感染病原菌首位,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85%,治疗(治疗+预防)性用药占72.32%,病原菌送检率为27.71%.结论 现患率调查基本反映了医院感染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应加强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规范呼吸机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送检率;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

    作者:张燕萍;何俊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学科建设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设的作用探讨

    结合学科建设的内涵探讨其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科学规范管理、强化业务指导、深入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加强疾控中心能力建设发挥的作用,建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视和发挥学科建设的作用以提升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事业发展.

    作者:毛向群;彭广萍;董永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09-2012年张家港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张家港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今后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运用Excel数据库绘制流行病学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例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核酸检测.结果 2009-2012年全市手足口病病例报告9 66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7.50/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在10-12月出现次高峰,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居多.部分患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为主.结论 张家港市近年来手足口病发病一直呈高发趋势,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冬季,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今后手足口病防制工作应继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及幼托机构防制工作,提高群众卫生意识,防止疫情暴发.

    作者:邵海枫;杜国明;邹艳;邱海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贵阳市孕妇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贵阳市孕妇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孕妇营养宣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孕妇34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KAP)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贵阳市孕妇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总合格率为61.5%,其中营养知识合格率为68.3%,行为合格率69.0%,态度合格率99.0%.孕妇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主要受孕妇文化程度及职业、丈夫职业的影响.结论 贵阳市孕妇的营养知识缺乏,饮食行为有待改善,但态度积极,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孕妇及家庭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和饮食行为引导,以促进母子健康.

    作者:周培培;舒芳;袁舒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1986-2012年泰安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泰安市1986-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泰安市1986-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数据采用Excel2003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6-2012年泰安市共报告852例乙脑病例,死亡52例,年平均发病率和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0.54/10万、0.03/10万;各县市区均有发病,呈高度散发状态;7-9月为发病高峰;20岁以上成人占发病总数的56.10%,2004年以后高发年龄有明显后移趋势,不同免疫策略时期,乙脑发病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29,P<0.01);职业以农民或城乡打工人群及学生为主,占总报告病例的66.78%.结论 泰安市乙脑发病呈持续下降趋势,近年来维持在较低水平,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年龄分布有逐渐向成年人偏移的趋势.建议在做好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的同时,开展成年人乙脑监测,探讨研究成人乙脑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成人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王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