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吴志茹;谢建宏;陈明月

关键词:彩色眼底照相,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直接眼底照相
摘要:目的分析彩色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8例(416眼)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直接眼镜眼底检查,同时散瞳之后行眼底镜与彩色眼底照相检查,对患者的病变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使用彩色眼底照相诊断视网膜病变检出率要高于直接眼底镜检查,差异结果具有显著性(<0.05);尤其是病程<10年的患者,使用彩色眼底照相诊断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眼底镜检查,差异显著(<0.05)。结论应用彩色眼底照相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较高,为指导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的对比。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碧兰麻麻醉;给予对照组利多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为96.08%(49/51);对照组麻醉有效率为84.31%(43/51),同时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2/51);对照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6/51)。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碧兰麻进行有效麻醉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较少,效果优于利多卡因麻醉,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葛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时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共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外科护士应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外科护士在应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需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共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外科护士对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在手术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外科护士应做好身体护理、吸氧护理、止痛与控制出血护理以及病情监测护理,这些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淑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目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脂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脂患者,对其全部采用藏医放血疗法开展治疗工作,进一步对患者实施治疗工作前后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高血脂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项生化指标结果分别是(1.79±0.23)mmol/l、(5.19±0.32)mmol/l、(1.44±0.36)mmol/l以及(2.80±0.76)mmol/l,和治疗前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脂患者采用藏医放血疗法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流通情况,提升医护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普布才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饮食疗法对血透患者血钾控制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饮食疗法对血透患者血钾控制护理的效果。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10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接受血透的患者是由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这段期间内的长期门诊透析患者,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对性的血透护理,同时对观察组的患者加以采用饮食疗法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钾水平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钾水平为(4.67±0.87)mEq/L,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血钾水平为(6.12±1.52)mEq/L,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6.1%,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80.4%,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血透患者采用饮食疗法能够有效控制其血钾水平,从而预防高血钾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预后。

    作者:黄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胸腔积液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常规生化检查、细胞学或生物学检查方法无法准确判断病因,通过局麻下内科胸腔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对其胸膜异常表现进行观察,并钳取病变组织实施病理诊断。结果68例患者中经内科胸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的有62例,确诊率达91.2%,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所占比例高,为55.9%。所有患者在内科胸腔镜手术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有胸痛、咳嗽、胸闷等主要表现,分别占32.4%、29.4%、25.0%,部分实施胸膜固定术的患者还有不同程度的伤口疼痛,经止痛处理后缓解。结论采用内科胸腔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不仅确诊率高,而且可以对部分胸膜疾病进行治疗,创伤小、出血量少、能有效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利于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冷文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应用研究

    发育支持护理模式是鼓励帮助护理人员、早产儿家长在住院期间、出院后为早产儿提供有效照护的照护的一种模式,旨在通过评估、改善早产儿物理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正确实施发育护理行为促进早产儿发育,改善患儿预后,提高人口素质。本文就其相关概念、实施方法、作用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世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对剖宫产后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科接收的剖宫产产妇中,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住院的产妇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由专职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h、48h、72h的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人员对剖宫产后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熊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对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加以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例与对照组(n=41)。其中,对照组病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例则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对两组病例临床护理效果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关节屈身活动度等主要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病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12.612,10.346,14.071,<0.05);观察组41例中,并发症发生率达7.3%(3/41),而对照组41例中,并发症发生率达29.3%(12/4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与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临床护理可有效缩短其恢复时间,帮助其术后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罗丽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应用治疗方法区别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各30例,其中观察A组患者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B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结果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性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A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观察B组患者60%,差异具有显著性,<0.05;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和PH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A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PaO2、PaCO2和PH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0.05;观察B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PaO2和PaCO2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组间比较,观察A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和PH改善程度均明显大于观察B组患者,差异显著,<0.05。结论针对ICU重症心力衰竭,临床上进行积极有效的有创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在阑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阑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采用阑尾切除术治疗的90例阑尾炎患者进行观察,将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小,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可以准确探测阑尾病变部位,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邓志鑫;王光华;曾安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运用。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内科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健康教育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为显著性差异,(<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消化内科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健康教育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程度。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超声造影助显剂的开发和使用,并且已有很多针对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和临床应用的报道,使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方面有了相对统一与规范化的标准。本文就超声对于胃十二指肠各种主要疾病的诊断予以概述,并简要介绍其在腹部其它疾病诊断中的进展。

    作者:孟春红;江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4例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方案,观察组接受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并发症人数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第5 d,观察组患者的CD4/CD8、CRP、白细胞、IL-6指标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可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应激作用,且不增加并发症几率。

    作者:周怀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肠梗阻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肠梗阻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金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肾病伴高血压患者透析后社区用药指导探讨

    目的探讨肾病伴高血压患者透析后社区用药指导的方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12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社区用药指导,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指导,健康教育指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情况。结果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采用透析治疗的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用药指导,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使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降低了患者的血脂水平,有利于减轻患者肾病症状。

    作者:娄晓春;金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共计84例。采取随机数字分表法,将8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2例。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运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术后病情的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对胰腺炎患者心理的影响评价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胰腺炎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SAP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综合护理,比较采用症状自评-90量表两组心理健康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且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对缓解SAP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提高患者不良心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阳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意义,总结该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32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12.1%。用SPSS16.0软件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得分总分,观察组满意度得分(均数±标准差)=66.82±6.96,对照组得分(均数±标准差)=58.36±15.28,=0.005,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满意度,深化工作内涵,值得推广。

    作者:吴俞萱;谌艳;杨文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颌面部外伤56例的口腔护理

    目的对口腔颔面外伤患者护理进行相关总结与分析。方法围绕疼痛护理、心理照顾、饮食规划、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等方面,对56例口腔颔面外伤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分析患者对经过整体对应后的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探究患者护理前后情况。以此,探寻口腔颔面外伤具体护理方式。结果经过整体对应护理后的56例口腔颔面患者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结论要想有利于颌面部外伤患者的预后,我们一定要强化颔面外伤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

    作者:李少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