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珣;钟晓妮;贾元元;姚宁;阮玉华;姜和
目的 对592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感染监测及亚型鉴定,探讨其流行规律.方法 于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间采集四川大学妇女儿童医院因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鼻咽抽吸物,使用RT-PCR方法检测HRSV及鉴定亚型,收集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2份呼吸道鼻咽抽吸物检出HRSV感染145份(24.5%),其中A亚型107份(73.8%),B亚型38份(26.2%).HRSV感染高峰季节在冬季,患儿年龄多为2岁以内,临床诊断以肺炎和支气管炎为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季节和潜在基础性疾病对病毒感染有影响,年龄2岁以下、感染季节冬季和潜在基础性疾病是HRS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HRSV是2010~2011年四川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A亚型毒株在此流行期占优势地位.四川HRSV感染监测结果为全国HRSV流行病学研究积累了资料.
作者:曹韵;张梦妍;廖虹瑜;关红;叶倩;裴晓方;许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治疗的本质、特点,以及在灾后心理辅导中的作用和应用情况.方法 主要采用元分析(文献分析或综述)的方法.结果 积极心理治疗作为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疗法,具有积极性视角、整合化理念、人性化原则、自助式治疗、跨文化色彩和社会化效应等特点,为当今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或方法,逐步在灾后心理辅导中加以应用并已显现出明显疗效.结论 积极心理治疗在灾后心理辅导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开展灾后心理辅导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英;谢雨菲;张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用于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临床效果,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院2008年9月~2012年6月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0例,采用包括药物、激光及微波在内等非手术治疗;鼻内镜组90例,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改善总有效率等.结果 对照组与鼻内镜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2.2%,26.7%,而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7.8%,91.1%;鼻内镜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非手术治疗措施,鼻内镜手术用于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与分型、术中操作熟练程度及术后药物应用关系密切.
作者:肖二彬;毕朝煜;赵宝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探讨孟鲁司特协同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增效减副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 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各30例,Ⅰ组患儿每次吸入布地奈德200 μg,2次/日;Ⅱ组口服孟鲁司特4~5 mg,每晚1次;Ⅲ组每次吸入布地奈德200 μg,2次/日,每次口服孟鲁司特4~5 mg,每晚1次,3组均治疗12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改善、治疗期间急性发作次数与时间的差异.结果 Ⅰ组、Ⅱ组、Ⅲ组的显效率分别为46.67%、43.33%和76.67%,Ⅰ组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73,P>0.017),Ⅰ组明显小于Ⅲ组(x2=5.7109,P<0.017),Ⅱ组明显小于Ⅲ组(x2=6.9444,P<0.017).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可达到增效减副作用,推荐作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案.
作者:郭敬民;邱君;陈要;欧萍;连大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常州市狂犬病的空间区域分布和流行趋势,建立危险区域地图.方法 收集常州市2004~2010年狂犬病疫情资料并作描述性分析;以乡镇为单位,通过SPSS软件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常州市1:10万地形图为背景,通过Mapinfo 9.5软件确定流行区域范围,并建立危险区域地图.结果 2004~2010年常州市共出现38例狂犬病病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男性多于女性,成年农民是高危人群;市区是狂犬病的低发区,而乡镇或农村众多的地区狂犬病发病数较多;以乡镇为单位,常州市的狂犬病发病呈散发状态,6个区(市)的24个乡镇(或街道)均有病例出现,水域附近的乡镇(或街道)可能是该市狂犬病的高危险地区.结论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数据库和图形管理的工具,能更直观、形象和宏观的描述狂犬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帮助.
作者:张建陶;张惠力;林琴;陈聪;徐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对河南省2009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系统报告质量进行评估.方法 使用县区零缺报率、单位报告率、报告及时性、审核及时性、审核率、根本死因编码准确性等指标对河南省2009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县区零、缺报率为11.24%;单位报告率为68.48%;审核率为99.21%;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性的比例为13.41%.结论 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但仍然存在不足,如及时性和医疗机构死因编码准确性还有待提高,相关知识培训工作有待加强.
作者:轩水丽;底秀娟;陈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的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依据社会支持量表测定浙江省93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状况,并与第一代农民工和15~30岁的城市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总分低于第一代农民工和城市对照组,婚姻状况对社会支持的影响较大.对婚姻分层分析后表明,已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低于城市对照组,未婚者低于第一代农民工和城市对照组,离异或丧偶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需提高其社会支持状况,促进城市融入,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城市的长治久安.
作者:邢海燕;于伟;陈三妹;谈荣梅;赵伟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阿斯利康)预防心房纤颤(房颤)的有效性.方法 33例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均为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确诊,且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较完整,常规治疗能够使患者房颤转为窦性心律,但仍有发作,美托洛尔治疗前房颤发作每月1~13次,长不超过48 h.排除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异常,无甲状腺疾病,无心力衰竭和应用β受体阻滞剂禁忌症.美托洛尔初始剂量6.25~12.5 mg,维持剂量12.5~50 mg,每日2~3次,随访方式为心电图/Holter记录,随访时间6个月.判断标准:无效-3个月内患者有阵发性心悸感,心电图/Holter记录呈房颤心律;有效-3个月内无心悸症状,心电图/Holter记录呈窦性心律;显效-6个月内无心悸症状,心电图/Holter记录呈窦性心律.结果 33例中无效者7例,有效18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78.8%;年龄、性别对房颤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影响(P>0.05),CHD合并瓣膜病和高血压治疗未达标(>130/90mmHg)者房颤易复发.结论 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合理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对预防房颤发作可能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会利;胡桃红;白玉蓉;卢鑫;丁力平;刘胜林;高国杰;邹建宏;王承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72 h睡眠剥夺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效应及机制.方法 24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实验组(n=12),经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睡眠剥夺72 h后,镜下观察精子活率、形态及睾丸病理结构,试剂盒测定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值.结果 72 h睡眠剥夺后,小鼠精子活率降低,曲细精管上皮萎缩,MDA值、GSH值升高,SOD值降低.结论 72 h睡眠剥夺可引起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效应,这一效应可能与睾丸组织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加、抗氧化能力下降并引起睾丸组织的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蒋超;周冉;夏聪聪;冯健;李丰功;黄振遥;崔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贵州省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方法 调查方法按照《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细则》实施,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个调查点肺结核活动性患病率、涂阳患病率、菌阳患病率分别为1226/10万、231/10万、548/10万;男性肺结核活动性患病率、菌阳患病率高于女性;总耐药率为37.1%、初始耐药率为30%,耐多药率为14.3%.结论 贵州省肺结核的疫情较高,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作者:陈慧娟;杨婕;袁薇;宋群锋;陈玮;陈再平;陈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报告一家开设在社区内具有公益性的老年人日托所运行一年间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并为“日托养老”的发展提出建议.
作者:尤佳恺;欧阳霖;陈林利;陈建平;汤军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消防新兵新训过程中适应不良情况,为进行有效干预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张理义、袁国桢等人研制的适应不良自评量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192名消防新兵进行测试.结果 (1) 192名新兵中适应不良者有31人,适应不良的阳性检出率为16.1%.主要表现为行为问题(n=19,9.9%)和人际关系(n=12,6.25%).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受教育程度、是否独生子女、不同的生活环境的新兵进行数据比较,其适应不良的程度并无显著差异.结论 消防新兵适应不良主要体现在行为问题和人际关系上,在对消防新兵的适应不良进行干预时,应重点考虑造成行为问题和人际关系不适应的原因.
作者:侯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参芪花粉片对高原慢性间歇性缺氧暴露期间脱习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由平原及低海拔地区进入海拔4 300m地区工作的中青年健康职工380名,采用每周在海拔4 300m室内工作5d,返回海拔2 800m的后方基地休养两天的固定公休模式,连续观察在高原暴露3年期间在海拔2800m休养期间高原脱习服症状的发生率及实施参芪花粉片干预的效果.结果 高原脱习服的总检出率为82.37% (313/380);其前10位症状的排序及检出率依次为:嗜睡(66.31%)、乏力(42.37%)、头昏(35.78%)、失眠(30.79%)、食欲降低(29.73%)、心烦(29.21%)、全身不适(28.95%)、情绪低落(27.89%)、心慌(27.10%)、胸闷(24.47%).高原脱习服人群中需要治疗者占全部脱习服检出者的34.18% (107/313).参芪花粉片对其的干预效果为,服药15 d症状完全消失者占92.52% (99/107),其中半年无复发不需继续服药(痊愈)者占78.79% (78/99)、偶有症状出现而自行服药缓解(显效)者占21.21% (21/99),症状无缓解或部分缓解但需经常服药(无效)者占7.48% (8/107).观察期间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高原慢性间歇性缺氧暴露下有较高的高原脱习服患病率,参芪花粉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与远期干预效果,是防治高原脱习服的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娄晓敏;张雪峰;周其全;王胜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宁夏生态移民生存质量现况,探讨影响生态移民生存质量的因素,为制定移民人群健康促进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抽取宁夏地区生态移民聚居村5个,相邻的当地居民村2个,运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及自编一般情况量表入户调查.比较移民与移居地人群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采用秩和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显著性水准α=0.05.结果 ①SF-36维度评分男性移民组在躯体疼痛维度高于非移民组(Z=2.07,P=0.03).女性在生理功能维度评分移民组高于非移民组(Z=2.49,P=0.01).②民族分层后,回族移民生存质量较差,且回族移民组与非移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汉族则表现在生理功能维度移民组较非移民组差且有统计学意义.③影响因素结果:生理健康领域(PHC)的影响因素为年龄(OR=2.52),心理健康领域(MHC)的影响因素为民族(OR=0.52).结论 宁夏生态移民生存质量状况较当地居民差,影响移民生存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回族移民及移民区留守老人生存质量更差.
作者:王志忠;马金宇;刘兰;张波;刘秀英;李涛;马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分析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的发病特点,探讨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意义,以降低颈椎病在青年伏案工作者中的发病率.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0年9月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995例病人,对他们的病史、生活习惯进行详细的调查,完善相关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年龄在35岁以下的患者归为青年组,年龄在35岁以上的归为非青年组,并从颈椎病占就诊患者比例、不同工作年限颈椎病的发病率以及颈椎病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青年组中颈椎病占就诊患者比例为29%,非青年组为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人从事伏案工作时间越长,颈椎病发病率越高,发病危险因素对劲椎病发病率有明显影响.结论 青年人颈椎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特别是伏案工作者,应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减低颈椎病在青年人群的发病率.
作者:黄涛;张方;李修成;邹春平;冯殿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荆门地区健康体检人群尿干化学检测结果.方法 对在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2 265例企事业单位职工尿标本进行干化学分析,对微白蛋白、蛋白质、血、葡萄糖、白细胞、酮体、胆红素、尿胆原等8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 265例健康体检人群尿干化学检测结果异常率为43.01%,男、女性异常率分别为41.32%和46.26%,女性高于男性;男性微白蛋白、蛋白质、葡萄糖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血和白细胞异常率明显低于女性(P<0.01),各年龄组男女微白蛋白、蛋白质、血、白细胞及葡萄糖异常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30岁及以下年龄组微白蛋白和白细胞异常率明显高于相邻年龄组(P<0.05).结论 荆门地区职工尿干化学检测结果异常率较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以便预防和及时治疗泌尿系统及全身相关疾病.
作者:文业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乌海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全市从事饲养(牛羊)、放牧、屠宰、乳肉加工、销售、贩卖、兽医防疫等7~70岁与牲畜有密切接触史的1 800名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测及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 调查新发病例8例,报告发病率为1.57/10万,重点人群感染率为0.44%,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14.32%.结论 人间布病疫情增高趋势明显,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作者:白莉萍;黄喜平;董雅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女性性工作者的艾滋病知识、态度、预防干预措施和防治信念,了解其对杀微生物剂推广的可行性及经济学伦理学方面的情况.方法 采用个人定性深入访谈的方式,对21名公共卫生人员按照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进行调查,转录出全部访谈内容并结合访谈提纲的框架总结归纳出分析的主题分类,采用MAXQDA软件对访谈文本进行主题编码,分析归纳主要问题.结果 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较以前有所改善,态度总体上比较积极,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好,政府和卫生部门对她们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进行有序,宣传也很到位.大多数被访者都认为杀微生物剂一旦效果和安全性得到了肯定,那么女性性工作者是愿意接受的,并同时对它有着良性的需求,它相比安全套更方便,不影响性生活,这些都说明了杀微生物剂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而,女性性工作者作为这种药物的受试对象,必定会对药物的毒副作用存在担心,并且又由于女性性工作者的档次,文化素养之分导致她们对杀微生物剂的性状,效果等期望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也不同,因此杀微生物剂应在研制成熟的基础上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充分考虑受试者的安全以及选择的多样化.同时,国家应对女性性工作者使用杀微生物剂的费用提供减免.后,要主张正确的性道德,宣传安全套和杀微生物剂使用双管齐下,有效地预防艾滋病,抵制可能出现的性行为去抑制现象.结论 杀微生物剂的使用必须要在临床试验成功后达到一个效果,安全性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才能用于大众,并且还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应该加强对女性性工作者这一类高危人群进行正确的健康宣导和提供杀微生物剂的精准信息,为不久的将来杀微生物剂的研制成功及在人类预防艾滋病的道路中做出贡献给予有效的依据和坚实的基础.
作者:钟珣;钟晓妮;贾元元;姚宁;阮玉华;姜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于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 3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检出病原菌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347例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4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34%,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感染发生率,另外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菌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原菌则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作者:李丽娟;林丽佳;洪杏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竹节参总皂苷(total rhizome panacis japonica saponins,tRPJS)预处理是否影响肢体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肝脏自由基的变化,及是否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60~30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I/R组、tRPJS不同剂量组(50,100,200 mg/kg).再灌注3h后经心室抽取血液2ml,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取右肝叶进行一氧化氮(N0)、丙二醛(MDA)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NO、MDA含量和iNOS活力显著性增高,SOD活力则显著下降,血清ALT、AST、LDH明显升高(P< 0.05或0.01),光镜下肝细胞严重肿胀,甚至水变性.tRPJS组的NO、MDA含量和iNOS活力则明显下降,SOD活力增加,血清ALT、AST、LDH也明显下降(P< 0.05或0.01);肝细胞肿胀明显减轻.结论 肢体I/R能够导致急性肝损伤,竹节参总皂苷预处理可以明显减少肝脏组织中自由基的产生,降低NO、MDA含量,提高SOD活力,减轻再灌注肝损伤.
作者:陈烨;周军;李俊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