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舒适护理临床分析

许海萍

关键词:舒适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疾病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疾病的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对稳定护理队伍的几点思考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迅速转变,广大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的逐步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大多数护理人员对待这种变化与转变的思想不是很充分,应对工作压力的转变不是很快,加上近几年暴力伤医事件频频发生,护理队伍不稳定,离职率明显升高,在职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而护理工作是需要对专业技术要求精准,责任重大的工作,不能从思想和行动上存在任何的懈怠,如何安全管理和安全行医,作为基层护理管理者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是护理队伍稳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医院竞争力的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重视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还要使其理解和关爱生命,给予人文关怀,让其以更好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作者:田娟娟;王晓英;韩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高危因素以降低分娩风险,提倡阴道分娩。方法选取来本院进行过剖宫产的100例再次妊娠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阴道分娩的35例孕妇作为第一组,其余65例选择再次剖宫产的孕妇作为第二组,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经阴道分娩的孕妇褥感染产、平均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第二组,且第一组新生婴儿吸入性肺炎、窒息和颅内出血等情况也少于第二组。结论做好剖宫产后再次经阴道分娩的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严格筛选,以降低孕妇经阴道分娩的高危风险率,应大力倡导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

    作者:张颖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40例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临床急救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40例,给予迅速彻底清理毒物和立即正确给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联合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抢救成功率达到95.0%。结果尽快彻底的清除毒物,早期足量反复使用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能剂联用是抢救有机磷中毒的关键所在。结论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抢救及时且治疗得当可以有效提高中毒治愈率,大大降低中毒死亡率。

    作者:邓莉莉;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后复发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2例E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类型、AFS分期、手术方式和术后用药情况与EM治疗后复发的关系。结果102例EMS患者治疗后有35例复发,复发率为34.3%,与临床病理类型、AFS分期、手术方式中和术后用药均有关;其中深部结节型和混合型的复发率高于卵巢型和腹膜型,保守性手术的复发率远高于半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术后使用孕三烯酮的复发率低于未用药物治疗,与AFS分期呈正相关关系,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对于EM的治疗,应根据病理类型、AFS分期等选择相适应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重视术后短期用药,可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

    作者:肖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肿瘤登记编码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在肿瘤登记编码审核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高肿瘤编码准确性的方法,以不断提高肿瘤登记数据的质量。

    作者: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治疗后,两组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显著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郭李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电话回访在出院结核病患者治疗指导中的应用

    目的:对结核病已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分析治疗指导在出院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到某院住院治疗的结核病患者300例,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实验组患者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对照组不进行电话回访,随访1年后,用自制遵医行为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结核病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遵医情况(合理饮食、作息规律、用药合理、禁烟禁酒、定期复查)优于对照组(值分别为22.37、61.48、36.20、49.71、54.89,值均为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结核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值为23.15,值为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分析证明对结核病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可以增强病患的遵医行为,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结核病的复发,电话回访治疗指导对患者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唐春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降低脑卒中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率的护理改进

    目的:探讨预防和降低脑卒中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的护理改进。方法将2014年5月~10月本科室收治的53例留置胃管的脑卒中患者定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留置胃管的61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防胃管脱管护理干预措施,比较采取防胃管脱管护理改进措施前后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意外脱管发生率1.6%明显低于对照组49%,两组比较,<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胃管意外脱管护理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胃管脱管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置管安全。

    作者:董燕鸿;闵飞燕;张佛华;张正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我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66例,随机分组为三个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康生药物进行治疗,后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与A组对比,B组和C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低,A与B、A与C治疗有效率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0.05;B组和C组治疗有效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C组治疗有效率要比B组治疗有效率高。结论抗生素治疗对于呼吸内科感染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其中头孢美唑钠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可以优先考虑应用;同时,在选择抗生素治疗的时候,应当基于细菌培养的结果,并且严格控制剂量和时间,有利于提高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作者:江志辉;李娟;吴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不同剂量孕酮药物治疗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情况和病情痊愈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99例,随机均匀分成A组、B组、C组三组,A组患者服用100 mg/d的孕酮,B组的孕酮服用剂量控制在200 mg/d,C组则服用300 mg/d剂量的孕酮,在三组患者药物治疗之后进行疗效具体研究和分析。结果经过三组临床治疗,在患者撒药性出血评分情况上,三组不存在明显差异,在患者子宫内膜变化情况上,三组也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三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的结果是不同的,在患者药物治疗有效率上,三组不存在相关差异,但相比较来说,为患者服用200 mg/d的孕酮是比较好的,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后期病情复发率,因此该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的可行性比较高。

    作者:周书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3例儿科临床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分析与防范

    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科临床护理中不良事件的种类及预防不良事件的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3例儿科临床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用药错误5例,占21.74%;对医嘱执行错误4例,占17.39%;药物过敏反应4例,占17.39%;延误检查2例,占8.69%;烫伤3例,占13.04%;静脉留置针问题3例,占13.04%;坠床2例,占8.69%。造成不良事件的因素主要包括护士、家属及医院管理等。结论医院及护理人员需对儿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原因施行合理的改正措施,以减少护患纠纷,为患者提供和谐就医环境。

    作者:彭朝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简化护理病历书写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简化护理病历书写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6~11月的产科护理病历120份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简称CQI)模式前进行检查评分,抽取2015年1~6月的产科护理病历120份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进行检查评分,对比分析患者在实施CQI前后的病历缺陷情况以及在实施CQI之前存在问题的人数。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的病历缺陷情况明显低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前,差异具有统计学原理(<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病历书写后,缺陷病历明显下降,有效的提高了护理病历的质量。

    作者:谭立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并统计其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有效率为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5.26%,对照组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但差异不显著(>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胃溃疡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建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隔姜灸治疗五更泻1例

    隔姜灸是通过艾和生姜在施灸时所产生的双重温热效果,经过经络穴位,对全身功能进行调整,促进气血的运行,提高机体抗病祛邪的能力。这是隔姜灸疗法之所以能防病治病、预防保健的关键。本疗法简便,易于掌握,一般不会引起烫伤,故舒适无痛苦,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隔姜灸已是临床常用的间接疗法之一。五更泻中医称之为久泻,因患者腹泻时间多在清晨5、6点钟,又称之为鸡鸣泻、肾泻。

    作者:赵敏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外敷联合电磁波谱照射对产后会阴伤口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外敷联合电磁波谱照射产后会阴伤口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300例自然分娩产妇按分娩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会阴伤口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外敷联合电磁波谱照射的护理方法;中药组成(蛇床子15g紫花地丁15g苦参20g地肤子10g白鲜皮15g黄柏12g百部15g金银花30g连翘10g金钱草15g),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5),表明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熏洗外敷联合电磁波谱照射对产后会阴伤口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术中冰敷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术中冰敷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规范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采用术中冰敷护理,对照组采用湿纱布护理。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24 h、48 h引流量。②研究组和对照组皮瓣坏死面积。③研究组和对照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①对照组和研究组手术24 h、48 h引流量分别为(235.1±28.4)ml、(86.4±16.4ml)、(156.4±16.7)ml、(50.2±9.1)ml,结果比较有差异(<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皮瓣坏死面积分别为(1.3±0.4)cm2、(2.1±0.8)cm2,结果比较有差异(<0.05)。③研究组和对照组切口愈合情况(甲级、乙级、丙级),结果比较有差异(<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术中冰敷能够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的存活率,对减少切口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吉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ICU护士压力源及对健康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的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在工作中压力很大,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结论 ICU护士的压力源多,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ICU护士心理压力及身心健康,实施有效应对措施,减轻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和促进其健康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脊柱手术中脑脊液漏不同方法的处理及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脊柱手术中出现脑脊液漏情况的不同处理方法并比较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脊柱手术时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26例,年龄15~68岁,平均(45.8±5.6)岁,病程2个月~3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使用EC耳脑胶贴合硬脊膜裂口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对裂口进行直接缝合后使用明胶海绵进行覆盖的方法治疗,每组40例患者。选取同期进行手术且无损伤情况出现、脑脊液漏发生的40例患者作为对比,比较各组在干预治疗后的脑脊液引流量、引流时间等指标并观察其并发症情况。结果采用A组治疗方案的患者术后平均引流量、引流时间都显著低于采用B组治疗方案的患者,A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也较B组优良(<0.05)。结论在治疗脊柱手术中出现的脑脊液漏情况时采用EZ耳脑胶结合阔筋膜术中封堵术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治疗脊柱手术中的硬脊膜损伤和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形成。

    作者:荣红亮;申宪军;王晓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规范化礼仪培训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护士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士素质,行为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是面对患者群体的特殊礼仪。护士礼仪直接影响者患者的情绪,并对于治疗效果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1]。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护士形象的好坏不仅影响门诊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而且给医院的声誉和信誉度也来带严重的影响,因此,我院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了对门诊护理人员的礼仪培训,规范护士礼仪,在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细节管理在小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细节管理在小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儿童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细节管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0.05。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细节管理在小儿安全护理中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作者:邱金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