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周柒媛

关键词: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可将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救口头医嘱执行的风险因素及管制策略

    目的:加强急诊科急救时口头医嘱执行管理,减少口头医嘱执行差错率。方法自制问卷调查对40名医护人员一年以来急诊科口头医嘱执行的风险因素,规范急诊科急救时口头医嘱使用范围,对医生、护士分别制定口头医嘱细则等。结果针对风险因素采取管理策略后,用药错误、用药剂量错误、用药方法错误、漏执行医嘱、延误执行医嘱及非抢救时下达口头医嘱发生率显著减少[1]。结论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制度建设与管理,有利于提高急救时口头医嘱执行水平。

    作者:申静;阎光惠;王修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诱发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升用药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门诊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应用药物类别以及主要不良反应情况加以统计分析。结果各型致不良反应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31.67%)显著高于其他各型;所致不良反应情况中,变态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诱发多系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中应加强药物监护,合理使用药物,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宋新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体质护理在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血瘀质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中医体质护理对于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血瘀质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血瘀质患者102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51例,实验组采用在拜阿司匹林片的基础上增加中医体质护理;对照组只实行拜阿司匹林片治疗。两组均4w为1个疗程,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型尿钠肽(BNP)、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DD、BNP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且APTT、TT的延长时间和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医体质护理能使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质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而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长珍;崔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56例,随机化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总有效率,<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1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儿科肺炎护理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的质量,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良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酒精中毒静脉用纳洛酮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科学分析急性酒精中毒静脉用纳洛酮的临床疗效效果,以期能够从中找到理想的治疗方式。方法在2014年8月~2015年7月,搜集我院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资料80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案例数为40例,实验组接受的是静脉用纳洛酮的治疗;对照组接受的是一般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治愈率、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40例实验组的显效例数为36例,有效例数为4例,无效例数为0例,其总有效率为100%;40例对照组中显效例数为32例,有效例数为3例,无效例数为5例,其总有效率为82.92%.两组数据比较有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静脉用纳洛酮的临床疗效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张业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社区2012年4月~2014年6月挑选100例典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成不同两组行护理措施,即:常规组行基础性护理,干预组行社区护理干预,于护理结束后评定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饭后血糖等临床指标和常规组相比,存在临床差异(<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行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生活现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开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在妇科子宫肌瘤患者中运用腹腔镜技术与传统开腹术的治疗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我院近两年时间治疗的54例子宫肌瘤病例分组,对照组27例选择传统开腹式手术处理,观察组27例在腹腔镜技术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手术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除手术用时外,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有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恢复明显增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术后合并症率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年随访,两组均有患者复发,但发生率比较相近,不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腹腔镜技术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近期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作者:石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儿童中的应用及体会

    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同的蔓延,儿童感染HIV的机会越来越多,主要通过分娩前后(子宫内传染、分娩时感染、哺乳期感染)、输入带有HIV的JIll液及血制品、侵入性感染(伤口接触或针刺伤)等途径获得感染。国外研究发现,这类儿童面临着社会心理、生存、健康、营养、教育、社会保障和保护等诸多方面的问题[1]。现将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5例儿童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何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在模式病房对护生实施实习前培训的体会

    目的:探究在护生实施实习前培训中应用模式病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三年制护理专业2个班120名学生,以班级作为分组的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护生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培训,观察组给予学校模拟模式病房培训。结果经考核,观察组护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且对比以<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护生实施实习前培训中应用模式病房效果明显,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作者:覃颖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护理改善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价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对改善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接受药物治疗的3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健康教育内容为心理干预,肺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有关药物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经济状况合理选药。结果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后的治疗组服药依从性评分上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佳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对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佳护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全面护理,并在两组患者结束护理后,对比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疲劳感知评分。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概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故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初产妇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探讨

    目的:对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初产妇阴道分娩的结局分析,探讨其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阿尔及利亚赛堤夫中心教学医院的妇产分院2015年3~6月300例首次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初产妇(VBAC)作观察组,选取同期非疤痕子宫的初产妇(VBNC)2400例作对照组,两组均选择阴道试产,比较分娩结局。结果两组阴道试产成功率有明显差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5例子宫破裂(占1.667%),对照组0例。结论符合试产条件的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初产妇阴道试产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罗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精细管理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护士树立精细管理的理念,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包括精细的护理管理措施,精细的护理安全环节质量控制。结果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运用精细化管理,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结论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管理中,可增强医护服务意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向洁华;李映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单纯胃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在胃穿孔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究单纯胃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对比治疗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修补组47例行单纯胃穿孔修补术,切除组47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修补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切除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切除组,﹤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6%,﹥0.05;术后随访1~2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4.9%,明显高于切除组的2.1%,﹤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治疗中各具不同优势,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患者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临床预后质量。

    作者:李宗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研究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内科住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77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选择综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34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入睡的潜伏期和睡眠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觉醒次数也明显较少,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内科住院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以保持良好的休息,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病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可以广泛推荐。

    作者:金秀;李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疗效,为此类产妇临床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纳的5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剖宫产术,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更为平稳,血压、心率较麻醉前无明显改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行剖宫产术时,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案效果佳,安全可靠。

    作者:李彩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于中药药剂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析中药药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处理对策。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中药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汇总中药药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实现中药药剂的标准化管理。结果通过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药制剂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中药种类繁杂导致炮制质量不符合相关规范、中药制剂方法不科学、临床用药无明确标准。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强化中药药剂炮制的质量规范,提高中药研制方法的科学性,制定明确的临床用药标准。结论现阶段,中药药剂管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中药药剂管理人员需要认清现状,制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推动中药制剂在世界范围的发展。

    作者:饶桂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研究三种化疗药物即为(THP)、(MMC)、(HCPT)通过膀胱灌注方式治疗(CG)的安全性和复发率。方法2009年1月~2014年4月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6例,于术后7~14 d分别膀胱灌注给药THP、HCPT、MMC,疗程为12个月,比较患者给药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安全性、复发率。结果 THP给药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3.9%(47/56)、复发率为10.7%(6/56)、毒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为23.2%(膀胱刺激7例、肾损伤1例、皮疹3例,其他2例)。HCPT给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6/56)、复发率为8.9%(5/56)、不良适应症发生率为19.6%;MMC给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0.3%(45/56)、复发率为10.7%(6/56)、不良适应症发生率为21.4%。组间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性,>0.05。结论 MMC、THP、HCPT三种药物在预防CG的复发方面疗效显著,治疗作用明显,毒副反应轻,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曹宇;张瑞明;刘清波;孙超;张斌;曹贵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开展专科护理服务实践与效果

    目的:探究糖尿病护理小组开展专科护理服务实践与其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6月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专科护理服务,对负责此120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护理结束后对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和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糖尿病患者配合度以及护理小组的护理人员的糖尿病专业知识技能均有明显提高,患者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糖尿病护理工作小组开展专科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升糖尿病护理工作的专业质量,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邹淑芹;许欢;王慧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斯的明和纳洛酮用于全麻患者术后催醒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毕用新斯的明、纳洛酮催醒和不用任何药物自行苏醒的时间长短对比。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且采取全身麻醉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联合应用新斯的明、纳洛酮进行催醒处理;而对照组20例患者则不采取措施,等待自然苏醒。分析记录术毕苏醒拔管时间。结果Ⅰ组(试验组)19例在30min内自主呼吸恢复,清醒拔管;而Ⅱ组(对照组)18例在30~60min才清醒拔管,Ⅰ组明显优于Ⅱ组。但是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疼痛与心血管反应的例数多,发生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术后联合用新斯的明、纳洛酮给患者催醒效果很好,大部分患者都在30min以内自主呼吸恢复,清醒安全拔管。

    作者:熊富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