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萍;唐光鹏;邹志霆
目的 了解崇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为降低崇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崇州市2001~2010年5岁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崇州市2001~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并每年按4.21%的速度递减,前5位死因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异常、肺炎、意外.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重点是降低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产儿科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群从保健意识.
作者:杨荣惠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以缺铁大鼠为模型评价复方铁口服液改善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体重50~70 g雌性SD大鼠,给予低铁基础饲料造模8周后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选择Hb< 100 g/L的个体,按Hb水平分层后将动物随机分为低铁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12只大鼠.试验剂量为10.0、5.0、2.5 ml/kg BW,低铁对照组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法给样,每日1次,连续灌胃42 d.试验终末测定大鼠Hb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含量.结果 与低铁对照组相比较,各剂量组大鼠Hb含量显著上升,FEP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复方铁口服液有改善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作者:彭亮;傅伟忠;王彦武;何励;覃辉艳;姚思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年龄小于25岁新近感染者耐药基因变异的研究,了解该市HIV耐药毒株传播水平.方法 通过序贯抽样的方法,采集16~25岁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使用In-house法扩增HIV-1 pol区部分基因片段,进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得到的47条序列,在RT区1份标本出现可导致针对NNRTIs系列的DLV,EFV,NVP高度耐药性的V106IMV突变.PR区没有检测到耐药突变株.在RT区高度耐药株检出率为2.1% (1/47),说明重庆市HIV耐药株的传播仍处于低度范围内(<5%).结论 重庆市HIV新近感染中已有HIV耐药株的传播,但是目前传播水平还较低,应继续开展HIV耐药毒株传播的监测工作.
作者:周全华;凌华;邢辉;廖玲洁;张敏;钱天学;王俊;韩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PCPA模式的饮食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银川市2个社区内共106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社会支持状况调查以及血压和血脂的检测,并以社区为基础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干预组(54例),干预组患者实施PCPA模式的社区饮食干预策略.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主观支持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及高密度脂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PA理论指导下的社区饮食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舒张压及高密度脂蛋白.
作者:姚丽;姚秀莲;宁艳花;张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对本地某高校一起商售食品污染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病原检测和溯源分析.方法 事件调查中采集的标本以BAX system Q7进行快速筛查后按照GB4789等标准方法进行致病菌检测和鉴定;沙门菌分离株以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后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事件调查中采集患者、食品制作人员和相关食品标本19份,首批患者标本在快速筛查中提示为沙门菌阳性;10份患者标本中检出5株肠炎沙门菌和6株O4群沙门菌(彻斯特沙门菌和圣保罗沙门菌),三明治和面包皮标本检出2株肠炎沙门菌;PFGE分型显示,7株肠炎沙门菌的电泳带型完全相同,而6株O4群沙门菌的相似度也为100%.结论 这是一起由不同血清型沙门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与污染的三明治密切相关;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原的准确溯源.
作者:张建梅;翁琴云;陈泽辉;朱滏;黄仕杰;黄建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开阳县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菌痢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开阳县2004~2010年菌痢疫情及病原学监测资料作描述性分析.结果 开阳县2004~2010年菌痢发病率波动在15.54/10万~39.57/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6.56/10万,散发为主,个别乡镇有暴发.全年均可发生,以5~10月为发病高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5岁以下儿童发病多(33.15%);职业发病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2008~2010年监测志贺菌总检出率8.52%,54.29%为宋内志贺菌,45.71%为福氏志贺菌,分离株均出现多重耐药现象.病原确诊者中轻型和不典型病例居多,临床医生诊断一致率为38.24%.结论 开阳县菌痢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局部存在暴发可能,流行菌型变迁,菌株耐药日益严重,患者症状不典型,临床存在误诊、漏诊现象,需加强监测等防控工作.
作者:姚光海;唐光鹏;田克诚;游旅;黎明;刘明强;蒋国书;陈晓琴;王定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长期个体化临床药学监护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08年10月来某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长期个体化临床药学监护组(监护组)和传统随访组(随访组),治疗1年后观察2组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再住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监护组与随访组比较: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5.4%与32.8%,再次住院率分别为8.3%与18.9%,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与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长期个体化药学监护使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再次住院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
作者:顾家富;黄卫华;晋继忠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处理后,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s色谱柱,以甲醇-0.02 mol/L乙酸铵溶液(3+97)为流动相,进行DAD-LC测定.结果 在2.5~50 μg/ml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96.9%~103.7%之间,RSD在0.53%~3.72%之间.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准确、重现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食品中4种组分添加剂的测定.
作者:崔鹏;马春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某市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为预防和减少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MBI量表对某市的市级、区县级和民营医院的58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级别医院护士的个人成就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情绪衰竭维度上,急诊科护士显著高于其他科室(P<0.01),在去人格化维度上,外科护士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个人成就感维度上,儿科护士个人成就感明显低于其他科室(P<0.05);不同年龄阶段护士在各个维度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层次的护士在去人格化维度、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被调查者的情绪衰竭得分、个人成就感得分与国外护士的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被调查护士整群抽样与国外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某市护士群体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在加强预防和矫治时,更应重视社会支持和组织情境的影响.
作者:庹安写;刘茂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某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发生的153例患者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162例患者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7例,发生率为4.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3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风险.
作者:周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血清硫化氢的离子电极测定方法.方法 血清经抗氧化液稀释,H2S和NaHS与NaOH反应生成S2-,应用银硫电极检测微量S2-,换算出溶液中H2S.结果 本法低检出限为5.1 μmol/L,批内平均RSD为6.2%.批间平均RSD为9.1%,线性范围为1~100 μmoL/L(y=-129.62ln (x)-487.62,R2=0.993),回收率98.7%~105%,正常人体血清硫化氢参考值范围为35~55 μmoL/L.结论 硫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等优点,适用于常规测定血清硫化氢.
作者:郝万鹏;曹耀茂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光学法和代谢产物法评价阿司匹林抵抗(AR)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 住院患者56例,规律服用阿司匹林7 d (100 mg/d)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ll-脱氢-血栓烷(U-11-DH-TXB2),以光学法(LTA)检测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对两法评价AR进行方法学比较和分析.结果 U-11-DH-TXB2与LTA-AA结果不相关(r=-0.061,P>0.05)且一致性较差(Kappa=0.097);以LTA-AA判断AR为标准,U-11-DH-TXB2评价A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1.4%和81.8%.结论 血小板聚集功能和U-11-DH-TXB2用于评价阿司匹林抵抗的结果一致性差,两者不能相互取代而推荐结合使用.
作者:饶绘;皮佑珺;王蓉;润袁敏;钟万芬;李智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嘉定区医疗机构消毒状况,评价消毒效果,提出科学改进措施.方法 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和《消毒技术规范》 (卫生部2002版)规定的方法,对嘉定区近2年来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监测的医疗机构环境空气监测合格率为81.82%,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为98.12%,医务人员手监测合格率为92.53%,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合格率为100%,环境空气监测合格率相对较低;监测不合格指标均为菌落总数;两年监测结果比较,整体合格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嘉定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总体情况较好,但医疗机构环境空气消毒工作和医务人员执行手消毒的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玥;许彬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健康女性宫颈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年龄分布特点及其与宫颈细胞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0~2011年到华西医院体检女性的宫颈高危型HPV检测及细胞学结果.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 443名,总体阳性率为21.49%.其中,60(含)~65岁年龄段阳性率高,阳性率为28.57%,除阳性率低的70岁(含)以上年龄段外,30岁以下的年龄段低(P<0.05).在702名高危型HPV感染者中,细胞学异常者为2.14%,与HPV感染阴性者比较,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人群中,60(含)~65岁年龄段的女性是HPV感染的高峰人群,宫颈高危型HPV的感染较前有年轻化的趋势,感染率有增高的趋势,感染后并不一定会出现宫颈上皮内瘤变.HPV检测在协助分析不正常的细胞学结果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礼霞;何俊勇;曾莉;吴琴琴;张帆;秦恳;王佑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儿童医院临床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送检阳性的4164份标本,按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病原菌,根据标准筛选MDRO,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检出多重耐药菌1620株,G-菌占56.30%,G+菌占43.70%.所分离的G+菌中首位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32.90%、未发现对环丙沙星耐药菌株,且适于儿童用药,可作为临床经验首选用药.G-菌中占前两位的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分别为29.75%和15.56%,其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多种抗生素耐药,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美洛培南)高度敏感,耐药率<30%,可作为首选临床经验用药.结论 分离株耐药现象普遍存在,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因此,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温婵;耿蓉娜;赵博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关系,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新疆地区部分中学的136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4.60,P=0.000< 0.01);而社会支持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t=-3.21,P=0.001 <0.05);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8.41,P< 0.05). (2)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各因子与总体幸福感及各因子(对健康的担心除外)呈正相关(r=0.083~0.369,P<0.01),而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各因子(朋友支持除外)与对健康的担心呈负相关(r=-0.157~-0.060,P<0.01).(3)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对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0.067~0.369,t=2.154~14.324,P< 0.05).结论 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关系密切.
作者:蒋红;张玉凤;张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包头市餐饮单位餐具消毒状况,分析不同规模餐饮单位、不同季节及不同种类餐具的消毒效果,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1994),采用纸片法对包头市餐饮单位的消毒餐具进行监测.运用SPSS12.0软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餐饮业的规模以及季度的不同是影响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大中型餐饮单位餐具卫生合格率(分别为70.96%、62.50%)高于小型餐饮单位(59.00%),第四季度消毒合格率高(73.54%).不同种类的餐具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001.83,P< 0.01).结论 包头市餐饮业餐具清洗消毒合格率逐年提高,但应进一步加强其卫生监督力度,特别是加大小型餐饮业的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频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卫生知识培训.
作者:高巍;季丹萍;关艳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08 ~2011年急性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掌握贵州省急性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找出流行规律,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控制暴发疫情的发生.方法 将贵州省2008~2011年发生的1043起急性传染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贵州省2008~2011年急性传染病暴发疫情以学校内暴发疫情多,罹患对象为学生(32 424人),占所有人群的63.49%. (2)传染病暴发病种主要为呼吸道469起,占所有病种的44.97%,肠道传染病471起,占所有病种的45.16%.结论 应该把加强学校的卫生管理作为有效控制疫情的主要措施.
作者:黄艳萍;唐光鹏;邹志霆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低氧运动对营养性肥胖SD大鼠体脂代谢的影响,为低氧运动减肥健身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出生21 d的雄性SD大鼠饲喂高脂饲料,6周后建成营养性肥胖模型.从造模成功大鼠中选取40只,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NC)、常氧运动组(NE)、低氧安静组(HC)和低氧运动组(HE),每组10只.然后进行4周的低氧运动(氧浓度前2周为15.4%,后2周为14.5%;跑速为20 m/min).结果 与NC组相比,NE和HE组肥胖SD大鼠的体脂百分比下降,血清瘦素和胰岛素降低,而腓肠肌脂蛋白脂酶和肾周脂肪组织脂肪酶的活性增加,并且HE组比NE组更明显.结论 (1)低氧运动有较好的降体脂作用,并且运动与低氧结合后效果比单纯运动效果好; (2)低氧运动降体脂可能与低氧运动可提高骨骼肌LPL和脂肪组织LPS的活性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等有关; (3)低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是低氧与运动复合作用的结果;而低氧运动降低血清瘦素不是低氧运动抑制了瘦素分泌的结果,而可能是体脂下降引起的.
作者:邱烈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各种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并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8株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肾内科和内分泌科,分别占21.38%和16.04%;主要标本来源为尿液,共分离出167株,占52.52%;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头孢替坦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依次为0、0.94%、2.83%和2.83%;对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 75.00%,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90.00%.结论 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泌尿道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杨兴肖;邢亚威;贾志英;陈俊卓;王媛;刘晓;刘志广;马鸣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