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河州2007~2009年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沈静华;倪刚;倪文玲;吴春梅;李青

关键词:麻疹, 血清学检测, 流行趋势
摘要:目的 分析红河州麻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的检测结果,为麻疹的预防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红河州2007~2009年所采集的疑似麻疹病例血清用ELSIA方法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2007~2009年共采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713份,336份标本麻疹IgM抗体阳性,阳性率47.1%.麻疹病人主要集中在9月龄~5岁年龄段,占总数的52.9%.发病主要集中在1~3月,占总发病人数的57.1%.97.9%的麻疹病人无免疫接种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麻疹疑似病例数及阳性标本数从2007年到2009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规检查Rh血型在临床输血中的必要性研究

    目的 探讨常规检查Rh血型在临床输血中的必要性.方法 随机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 12000例预输血者,采用凝集法进行Rh血型抗原检测.结果 12 000例预输血者中,86例为RhD阴性,阴性率为0.72%;86例RhD阴性预输血者在ABO血型中的分布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86例RhD阴性预输血者有43例取消输血申请.结论 临床输血前进行Rh血型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朴英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脑胶质瘤中Rad 5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Rad5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6例胶质瘤中Rad51及hTERT的表达.结果 (1) Rad51在胶质瘤中表达的总阳性率为52.8% (56/106),Ⅱ、Ⅲ、Ⅳ级的阳性率分别为31.3% (10/32)、55.9% (33/59)、86.7% (13/15); (2) hTERT在胶质瘤中表达的总阳性率为54.7% (58/106),Ⅱ、Ⅲ、Ⅳ级的阳性率分别为37.5 (12/32)、57.6% (34/59)、80.0% (12/15); (3) Rad51蛋白表达和hTERT表达呈正相关(r=0.5428,P< 0.01); (4)Ⅱ、Ⅲ、Ⅳ级胶质瘤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2.8、20.1、10.7个月;Rad51和hTERT阴性表达与阳性表达者间患者平均生存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d51和hTERT的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作者:王奕丹;章建国;田薇;黄华;王东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无抽搐电休克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EEG)、记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口服利培酮或奥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MECT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10次.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全程及治疗结束后2周.于MECT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2周末进行EEG检查,同时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评定认知功能.对两组上述测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MECT治疗结束时,韦氏记忆量表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或0.01),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MECT治疗结束后2周末,各因子评分均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但累积、图片、再认、联想、触觉、理解记忆、记忆商数因子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或0.01).研究组MECT治疗结束时EEG检查异常检出率高达43.3%,显著高于治疗前及MECT治疗结束后2周末(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ECT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EEG、记忆及认知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寇根生;王萍;平军辉;赵淑琴;崔桂梅;邢志广;张红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山西省某三甲医院子宫颈癌患者10年住院费用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完善医疗保健制度和子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2~2011年间子宫颈癌患者的总费用及构成,并分析影响子宫颈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结果 共收集病例949名,年龄在2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9±8.7岁,70%以上的患者为农民.66%的患者为自费医疗,子宫颈癌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中位数)12d,人均住院费用为7992.2±2718.8元,10年间住院费用呈不断增长趋势,平均年增率为6.7%.子宫颈癌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年龄(P=0.0l5)、职业(P< 0.001)、入院情况(P=0.002)、病理诊断(P<0.001)、有无合并症(P<0.001)、住院天数(P< 0.001)、药品比例(P< 0.001)、治疗效果(P< 0.001)、支付方式(P< 0.001).结论 我国子宫颈癌治疗费用仍处于较高水平,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加强药品管理和缩短住院日是降低子宫颈癌住院费用有效可行的手段.

    作者:何微;冯向先;潘雄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自贡市2011年蝇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自贡市城区蝇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生态环境分布,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3~11月采用诱蝇笼法在自贡市5个点对蝇密度进行监测和种群调查.结果 共捕获蝇类950只,蝇密度平均7.04只/笼,优势种群为丝光绿蝇,6月蝇密度高,居民区、绿化带优势种群为大头金蝇,餐饮外环境、农贸市场优势种群为丝光绿蝇.结论 自贡市蝇类密度变化受季节、孳生环境影响显著,开展蝇类防制工作应以整治环境为主,并结合蝇种群特点和密度消长规律进行科学防制.

    作者:肖崇堃;钟秀丽;钟丽君;郑东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南通市售食品铅镉汞铝含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南通市售食品中铅、镉、汞、铝污染现状,为建立食品污染物的控制和监测管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市监测点抽取粮食、水产品、肉类、蔬菜、奶类、蛋类等共355份样品进行铅、镉、汞的监测,对面制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共68份进行铝的监测.结果 市售食品样品中,铅、镉、汞超标率分别是3.24% (11/339)、5.63% (20/355)、5.22% (14/268)、铝超标率30.88% (21/68).除藻类、茶叶外,其余各类食品铅、镉、汞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率高的食品分别是禽畜肝脏(17.65%)、禽畜肾脏(36.36%)、粮食(24.00%),油炸食品中铝超标率达55.56%.结论 要控制食品中重金属和铝的污染,必须从治理环境入手,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作者:许滋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手术室重复使用器械清洗质量的改进措施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室重复使用器械清洗质量的改进措施,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降低医院感染.方法 随机抽取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手术重复使用器械300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0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清洗法,实验组采用改进的清洗法,对两组清洗后的洁净度合格率和隐血试验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手术室重复使用器械清洗后的洁净度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隐血试验阳性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重复使用器械采用改进的清洗法清洗,能有效地提高清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王平;许桂燕;李金荣;殷金荣;赵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红河州2007~2009年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红河州麻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的检测结果,为麻疹的预防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红河州2007~2009年所采集的疑似麻疹病例血清用ELSIA方法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2007~2009年共采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713份,336份标本麻疹IgM抗体阳性,阳性率47.1%.麻疹病人主要集中在9月龄~5岁年龄段,占总数的52.9%.发病主要集中在1~3月,占总发病人数的57.1%.97.9%的麻疹病人无免疫接种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麻疹疑似病例数及阳性标本数从2007年到2009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作者:沈静华;倪刚;倪文玲;吴春梅;李青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苏州市区0~3岁婴幼儿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目的 了解苏州市区0~3岁婴幼儿体内钙、铜、铁、镁、锌等微量元素水平.方法 采用BH 5100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苏州市2 670例0~3岁婴幼儿全血进行钙、铜、铁、镁及锌等5种元素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苏州市区0~3岁婴幼儿钙、铜、铁、镁、锌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18.91%、0%、31.27%、0.01%、26.25%.血钙含量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血锌、血铁含量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结论 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微量元素缺乏普遍存在,以铁缺乏高,锌、钙次之.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存在地区差异.

    作者:石慧;石冬敏;马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新邵县2712例狂犬病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新型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新邵县辖区乡镇狂犬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情况及疫苗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712名接受常规或2-1-1法新型狂犬病疫苗的狂犬病暴露者运用ELISA法进行抗体检测,把结果分别按不同接种针次和乡镇进行统计分析,对抗体阳性率低的3个乡镇的43名抗体检测阴性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或电话调查,就其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新型疫苗与常规疫苗接种后阳转率分别为94.68%和94.42%.酿溪镇抗体阳性率高(97.50%),太芝庙乡低(88.46%).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观念淡薄、未能完成全程接种,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接种期间酗酒、熬夜影响正常免疫等.结论 新型疫苗接种周期短,效果好,全程规范化接种狂犬疫苗在该县农村地区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岳友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内蒙古12地区儿童出生缺陷患病状况调查

    目的 估计内蒙古自治区2005~2008年出生缺陷患病率及分布,为内蒙古自治区出生缺陷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调查对象的出生时间为2005年10月1日~2008年9月30日出生人口的相关信息.计算出生缺陷患病率.结果 共调查12盟市,62 544例出生人口,包括活产,流产、死胎或死产.内蒙古地区2005 ~2008年出生缺陷患病率为156.1(95%CI:146.3~165.8);前三位的缺陷疾病为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及唇裂或唇裂伴腭裂,其患病率分别为20.1/万、17.1/万、16.2/万;缺陷儿中,活产比例为69.9%;结论 内蒙古地区的出生缺陷患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及唇裂或唇裂伴腭裂.

    作者:郭淑怡;张星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乙酰肝素酶在人类自然流产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类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SE)与人类自然流产的关系,进一步探讨HPSE在妊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选取的非意愿性正常妊娠者流产绒毛组织和早期自然流产者流产绒毛中HPSE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妊娠组的HPSE表达率明显高于自然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SE参与正常妊娠过程,自然流产的发生可能与HPSE的低表达有关.

    作者:穆雅琴;刘润花;朱壮彦;王艳红;王健;乔桂兰;崔克;赵富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羟基蜕皮甾酮对大鼠糖尿病肝病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20-羟基蜕皮甾酮(20E)对糖尿病肝病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大鼠(体重80~100 g)随机分4组,用60 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模,之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服蒸馏水,阳性对照组和20E治疗组分别灌服5 mg/kg盐酸二甲双胍和10 mg/kg 20E溶液.药物干预6周后,测定血糖、糖原、胰岛素、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糖(Glu)等含量,分析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20E处理后肝脏损伤程度减轻,Glu、ALT、AST和ALP含量分别降低了62.4% (P< 0.01)、52.5% (P< 0.05)、43.7% (P< 0.05)和49.1% (P< 0.05),糖原和胰岛素含量增加了152.3% (P< 0.05)和96.4% (P< 0.05),TNF-α、IL-6、IN-γ和COX-2mRNA水平分别降低了68.2% (P< 0.05)、56.1% (P< 0.05)、6.6%和30.2% (P< 0.05).结论 20E对糖尿病肝病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Glu、ALT、AST和ALP含量,增加糖原和胰岛素浓度和下调TNF-α、IL-6、IN-γ和COX-2表达有关.

    作者:夏西超;张庆远;王中晓;归改霞;梁桂娜;刘荣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武进区1952~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常州市武进区不同时期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本区1952~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消除策略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疫苗接种前(1952~1965年)麻疹发病率、死亡率高;流行周期2~3年,发病人群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实施计划免疫后,全区的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下降了98.57%,死亡率下降100%;发病月别高峰与计划免疫前相比明显后移;1981年后发病率表现出<8月龄婴儿和≥20岁人群发病升高的“双相”趋势.结论 现行的麻疹控制策略是有效的.今后,应抓好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管理,在维持高水平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同时,适时开展强化免疫,阻断麻疹的传播.

    作者:朱洪鸣;周义红;潘英姿;薛曼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蔬菜多酚的抗氧化及抑制亚硝化作用

    目的 对六类蔬菜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的方法提取蔬菜中的多酚类物质,以没食子酸为标准物质测定提取物的多酚含量;通过水杨酸法测定多酚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与维生素C比较,以评价蔬菜中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多酚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评价蔬菜中多酚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能力.结果 多酚物质对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反应浓度的增加清除率增大;在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下(pH 3.0、37℃),蔬菜多酚能有效地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合成,随反应浓度增加清除率和阻断率增大后趋于平缓.结论 6类蔬菜样品中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及抑制亚硝化反应的作用.

    作者:王晓波;蔡永波;梁小红;刘冬英;邹志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一起类志贺邻单胞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 采集食物中毒人员肛拭子和粪便、就餐人员食品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调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 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以生化分型方法和Sensititer Autoreader微生物鉴定分析仪鉴定菌株.结果 从49例食物中毒人员的肛拭子和粪便、就餐人员食品样品中检出4株类志贺邻单胞菌.结论 这是一起由类志贺邻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涂传树;钟小兵;张科;许强;涂勋成;赵永川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蛋白酶原浓度变化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eljcobacIor Pyolri,HP)感染与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浓度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46例健康体检人群,同时进行抗HP抗体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 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检测;收集141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为HP阳性及HP阴性的标本进行PGⅠ和PGⅡ及抗HP抗体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健康体检者抗H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PGⅡ上升、PGR下降明显(P<0.01),PG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者HP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PG Ⅰ上升(P<0.05),PGR下降明显(P<0.05),PGⅡ上升更为明显(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者HP阳性与健康体检者抗HP抗体阳性相比较,PG Ⅰ,PGⅡ水平更高(P<0.05),但PG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理组织学检查者HP阴性与健康体检者抗HP抗体阴性相比较,PG Ⅰ,PGⅡ及PG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判断HP感染方面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较为接近,较血清抗HP抗体检测更有优势.血清PGⅠ、PGⅡ的含量增多,PGR下降有助于HP初期感染的诊断.

    作者:庄健海;陈玉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07~2011年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

    目的 描述并分析医院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某院2007~2011年的医院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007~2011年某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57%,例次感染率为1.91%;男性感染发病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岁年龄段的发病率高,达11.86%,21岁以上年龄组感染率呈递增趋势,各年龄段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U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高,达20.15%,各科室问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意义;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多,占26.1%;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9.97%.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化建设,减少漏报率;应对重点科室、重点人群贯彻落实各种防控措施,减少院感发生;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

    作者:钟晓;肖丽华;汪东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吴忠市利通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现况.方法 采用整群系统抽样法在吴忠市利通区农村居民10个乡中抽取2个乡14个行政村,对半年内常住人口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 慢性病患病率为12.7%.前5位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心脏疾病、急慢性胃肠炎、椎间盘突出、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水平人群慢性病患病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妇女、高龄人群和低收入人群.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适当提高慢性病补偿水平的医疗保障体系.

    作者:陈苗;李吴萍;刘兰;吴红娟;刘贺荣;张鹏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流行特点及实验室诊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由一种新布尼亚科病毒引起的疾病,为了更好的认识该类疾病的特征,本文将对SFTSV的一般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及实验室诊断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郭彦萍;王晓南;邢学森;刘力;官旭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