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市管网末梢水有机提取物对大鼠睾丸功能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王士然;杨光红;张爱华;胡春银;张龙;徐玉艳

关键词:管网末梢水, 有机提取物, 睾丸功能相关酶, 雄性大鼠
摘要:目的 探讨G市管网末梢水有机提取物对雄性大鼠生殖器官及睾丸功能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集G市管网末梢水,应用固相萃取法提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SD雄性大鼠进行经口灌胃染毒,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均采用微量酶标法,琥珀酸脱氢酶(SDH)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 (1)各染毒组大鼠睾丸、附睾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染毒组AKP的活性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H活性亦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仅有高剂量组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γ-GT的活性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各染毒组SDH的活性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0r P< 0.05).结论 G市管网末梢水有机污染物亚慢性接触通过影响睾丸功能相关酶活性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毒性效应.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遵义市2001~201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遵义市2001~201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为制定全市伤寒副伤寒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遵义市2001~2011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1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8 975例,年均发病率为25.06/10万,波动在1.92~86.36/10万之间,死亡7例,年均病死率为0.036%,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城镇高于农村,发病年龄以5~39岁年龄段是高发人群,占病例总数的76.77%;职业以学生和农民为主,分别占32.17%和19.74%,其次是工人占10.74%;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夏秋季为主.结论 加强饮用水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督,搞好农村改水改厕,规范治疗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伤寒副伤寒暴发或流行的关键.

    作者:张仁俊;王世平;陶宏;吉光辉;曹家艳;谌文菊;吴明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安徽省老年人体质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安徽省老年人的体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选取安徽省60~69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的方法对老年人进行测试.结果 老年人在增龄过程中体质有下降趋势,身体机能和素质下降尤其明显;男性与女性相比,女性体质下降明显;同全国水平比较,安徽省老年男性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水平高于全国均值,身体素质低于全国均值,而老年女性体质水平低于全国均值.结论 对老年人进行体质监测可以反映机体的变化规律,制定科学的锻炼措施可以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

    作者:王红雨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用血检ELISA试剂检测干唾棉球HIV抗体方法初探

    目的 研究用检测血液样品HIV抗体的ELISA试剂检测唾液样品HIV抗体的可行性.方法 用包括9例WB试验HIV抗体阳性、2例不确定在内的11例ELISA检测血清HIV抗体阳性人员及143例血清HIV抗体阴性人员的唾液样品与其血液样品进行对比实验.血液样品按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检测;唾液样品是用医用脱脂棉球采集,然后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制成干唾棉球.检测时用少于所采集唾液量的溶液溶解干唾棉球,以浓缩唾液样品,再按ELISA改进方法检测.结果 干唾棉球与血液样品HIV抗体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符合率为99.35%.结论 实验初步说明,可将用于检测血液样品HIV抗体的ELISA试剂用于唾液样品的检测,用来进行HIV抗体筛查试验.

    作者:孔繁生;英福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初断乳雄性SD大鼠铅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初断乳雄性SD大鼠铅损伤动物模型,用于研究铅对动物主要器官组织系统的损害.方法 选取45只初断乳雄性SD大鼠,分层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和4‰浓度乙酸铅水剂量组,以自由饮用方式进行染毒28 d,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进行各种生理指标及肝、脑、股骨铅含量检测.结果 与饮用蒸馏水组相比,随着乙酸铅浓度的增加,雄性SD大鼠各项生理指标都反映出铅损伤迹象,肝、脑及股骨中的铅含量都呈升高趋势,饮用1‰和4‰乙酸铅水两个剂量组大鼠肝脏和股骨中铅含量有显著性升高(F=37.555,P<0.01;F=36.67,P< 0.01),饮用4‰乙酸铅水剂量组大鼠脑中铅含量也有显著性升高(F=26.363,P< 0.01)结论 初断乳雄性SD大鼠饮用含乙酸铅蒸馏水建立动物铅损伤模型是一种简便、可靠、易于控制的方法,可用于对大鼠铅损伤的研究.

    作者:刘科亮;徐先顺;车茜;谢惠萍;刘丽达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创新思维、构建新型的预防医学实践基地

    基地建设是培养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的关键,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人类疾病谱变化,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人才,基地建设的观念必须实现转变.本文就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基地建设的意义和内涵作了一些深入的论述.构建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基地建设有助于推动我国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深入改革,也将成为培养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有效途径.

    作者:李健;柯雄;罗秀;宋湛;谭代林;高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上海市松江区伤害流行现况分析

    目的 为准确地掌握松江区伤害流行状况,确定伤害预防优先领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法,对松江区2 170名常住居民在2010年11月1日~2011年4月30日期间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松江区常住居民伤害半年发生率为7.74%,伤害次数发生率为8.58%,未见性别差异(P>0.05).伤害次数发生率高为0~14岁的儿童(21.33%),其次依次为40~64岁的中青年(9.16%)、65岁及以上老年人(8.04%)、15~39岁的青壮年(5.16%),不同年龄组之间伤害次数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女性前3位原因与全人群一致皆为跌倒/坠落、刀/锐器伤、交通伤,男性依次为刀/锐器伤、跌倒/坠落、交通伤.伤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人次花费1 355.80元,平均每人次休3.57 d.结论 伤害已成为严重影响着该区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对跌倒/坠落、儿童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意义重大.

    作者:黄丽;朱美英;周德定;严卫军;赵阳;黄丽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相关因素.方法 共纳入195例口腔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独立因素.结果 年龄<16岁、男性、脱落时间<1个月、上颌牙中的第一双尖牙及下颌牙中的第二双尖牙均是口腔正畸托槽脱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 16岁、男性、脱落时间<1个月、上颌牙中的第一双尖牙及下颌牙中的第二双尖牙均是口腔正畸托槽脱落的危险因素,对该类人群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需进行必要的干预,可降低托槽脱落的发生率.

    作者:李大建;龚犁玲;王娜;陈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基于GIS的淄博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信息管理与应用

    目的 利用GIS技术,系统管理淄博市饮用水卫生安全地理信息,掌握全市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探索适合本市的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模式,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1年,调查淄博市农村和城市饮用水基本状况,开展饮用水卫生监测,收集调查监测数据,利用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实现饮用水卫生安全地理信息数据的空间管理与分析应用.结果 利用2 636个行政村、19处城市供水水源地、12家城市供水企业和34家二次供水单位基本状况调查资料,660份饮用水卫生监测数据,组成淄博市饮用水卫生安全地理信息库,基于GIS技术实现相关信息的浏览、查询和数据空间分析,描述饮用水卫生安全现况,进行饮用水卫生安全评估.结论 淄博市饮用水卫生安全GIS系统数据管理功能强,实际利用价值高,提升了全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水平.

    作者:张殿平;翟慎永;薛付忠;刘芳盈;王涛;张霄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新出现传染病,其症状与粒细胞无形体病极为相似.部分病例发病前有蜱虫叮咬史,且存在人传人的可能.本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近年来发表的与该综合征有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包括病原学、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控制措施等内容,为进一步研究本病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作者:许祝平;喻荣斌;钱燕华;施超;谭文文;周建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于入院后d2及出院时、对照组人群于纳入本研究时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同时收集24 h尿液检查白蛋白尿.结果 两组间UA、白蛋白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及出院时病例组患者血清UA及尿白蛋白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病例组患者血清UA及尿白蛋白量已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与白蛋白尿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白蛋白尿阳性患者41例,白蛋白尿阴性患者59例;人院时阳性组患者血清UA水平(396.2±31.4) μmol/L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血清UA水平(332.8±30.5) μmol/L(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血清UA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但阴性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相关性分析显示,随尿白蛋白尿的增加UA水平随之增高,两者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78 (P< 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与血清UA及白蛋白尿之间存在相关性,白蛋白尿阳性的冠心病患者血清UA水平升高更明显.

    作者:陈志刚;孙海燕;岳兵;姚红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家庭干预对农村居家精神分裂症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农村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农村居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2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62例,延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变;研究组(家庭干预组)59例,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家庭干预;疗程12个月,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在实施家庭干预前与家庭干预12个月末,进行对照测评比较.结果 在12个月末,研究组SSRS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GQOLI-74总分及4个维度评分中;研究组GQOLI-74总分及物质生活、躯体健康2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2个维度评分,更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干预能改善农村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

    作者:张跃坤;张勇辉;黄芹;唐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滨城区2011年18~69岁居民血压调查

    目的 对滨城区18~69岁居民血压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为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随机抽取4个乡镇/办事处的12个村/居委会,对1 300位18~69岁居民进行血压测量.结果 (1)滨城区2011年18~69岁居民平均血压水平为120/78 mm Hg,其中男性平均血压水平为124/81 mm Hg,女性为115/76mmHg; (2)高血压患病率为22.15%,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7.24%,女性为17.13%; (3)正常高值血压比率为36.56%,其中男性正常高值血压比率为45.53%,女性为28.78%.结论 滨城区2011年18~6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该在居民中广泛开展以预防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作者:于俊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与全反式维甲酸单独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e acid,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ua,APL)的疗效.方法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近10年国内外有关比较ATRA联合ATO治疗与ATRA单独治疗APL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RCT),提取完全缓解率(CR)、复发率、病死率结局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综合分析,估计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共纳入6项RCT,共包括317例APL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ATRA联合ATO与ATRA单用治疗APL比较,CR、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率结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各结局指标的OR及其95%CI分别为2.24[1.22,4.14]、0.19[0.08,0.45]和0.41[0.15,1.14].结论 采用ATRA联合ATO治疗与ARA单药治疗APL可提高CR,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亚杰;马晓波;邱旭;殷华;王国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贵州省2008~2009年4起甲肝暴发疫情中甲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别分析

    目的 了解2008-2009年贵州省4起甲肝暴发疫情的病原及其基因型别,建立省内甲肝病毒流行株基因型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HSA)检测血清中甲肝病毒IgM抗体(HAV-IgM)和戊肝病毒IgM抗体(HEV-IgM),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甲肝病毒IgM抗体阳性血清中的病毒核酸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60份血清标本HEV-IgM均阴性,HAV-IgM阳性标本54份.HAV-IgM阳性血清标本中28份HAV RNA阳性,其中15份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均为ⅠA亚型.结论 贵州省2008~2009年4起甲肝暴发疫情中的15株甲肝病毒均属同一基因型,且相互间亲缘关系较近.同一时期不同县(市)存在不同流行株,同一县(市)不同时期存在不同流行株.

    作者:蒋维佳;庄丽;李世军;周敬祝;唐光鹏;王定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理机能和躯体疼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及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焕英;丁小敏;邢凤梅;杨坤;邓荣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河南省2004~2011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季节性分布

    目的 探讨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流行的季节性流行规律,为制定细菌性痢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河南省2004~2011年的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省2004~2011年的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413,2004~2007年的M值为0.425,2008~2011年的M值为0.393;圆形分布总的集中趋势r值为0.426.2004~2007年的发病高峰日、流行高峰期及高峰期时间跨度分别为7月29日、5月18日~10月8日及144 d,2008~2011年的则为8月1日、5月8日~10月25日及171 d.结论 细菌性痢疾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分布特征,5~10月为该病的流行高峰;河南省该病的季节性在逐渐减弱,应根据其流行特点的变化适时调整防控策略.

    作者:聂轶飞;王海峰;李孟磊;黄丽莉;许汴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发酵豆乳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拮抗作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从抗氧化角度研究发酵豆乳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豆乳对照组、发酵豆乳低、中、高剂量对照组.各对照组分别灌胃10 ml/(kg·d)豆乳和5 ml/(kg·d)、10 mL/(kg·d)、20 ml/(kg·d)发酵豆乳,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3周;干预1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自由饮用5% DSS溶液建立UC大鼠模型.实验期间,记录大鼠的活动状况、粪便、体重变化等,实验结束,观察大鼠结肠大体损伤程度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并测定大鼠血清和组织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发酵豆乳对照组血清MPO活性显著降低,结肠和血清MDA含量下降,SOD、GSH-Px活力与T-AOC能力显著增加,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明显改善,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结论 发酵豆乳可以明显提高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对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刘宁;曹文婷;李新平;郝亚楠;邱服斌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化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对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收治的122例AMI患者检测BNP及cTnI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发病后24 h BNP水平在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结果为(1713.62±687.03)ng/L,明显高于未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P<0.01). (2) cTnI水平试验组结果为(10.41±6.8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BNP和cTnI具有良好的正相关.(3)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及cTnI的水平可以判断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病情危重程度,BNP和cTnI可作为判断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危险性指标.

    作者:陈冬莲;曾凡鹏;杜志林;罗卫平;梁妙芝;杨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G市管网末梢水有机提取物对大鼠睾丸功能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G市管网末梢水有机提取物对雄性大鼠生殖器官及睾丸功能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集G市管网末梢水,应用固相萃取法提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SD雄性大鼠进行经口灌胃染毒,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均采用微量酶标法,琥珀酸脱氢酶(SDH)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 (1)各染毒组大鼠睾丸、附睾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染毒组AKP的活性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H活性亦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仅有高剂量组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γ-GT的活性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各染毒组SDH的活性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0r P< 0.05).结论 G市管网末梢水有机污染物亚慢性接触通过影响睾丸功能相关酶活性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毒性效应.

    作者:王士然;杨光红;张爱华;胡春银;张龙;徐玉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桂林市“两江四湖”水质细菌学检测

    目的 对桂林市“两江四湖”水体进行细菌学检测与分析.方法 从桂林市“两江四湖”不同位点取水样,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和肠道细菌的检测.结果 桂林市“两江四湖”细菌总数为102~103 CFU/ml,大肠菌群数约为2 300~23 000个/L,水体属于α-中污带污染,水质属于国家V类水质标准,严重超过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标准.结论 桂林市“两江四湖”水体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严重超标,间接反映该水体受污染严重,揭示该水体存在来自粪便和生活污染源的可能性,本研究对桂林市水环境的保护治理、改善“两江四湖”水质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作者:蒋丽红;梁坤荣;李青蔓;王山山;罗芳华;廖关震;黄大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