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燕;解合川;任钦;张兴裕;李晓松
目的 观察农业劳动与运动锻炼对农民体质健康的影响关系.方法 将120例男性农民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正常农业劳动不参与体育锻炼,实验组在参与正常农业劳动的基础上辅以日常体育锻炼.于入选时及180 d后对2组对象体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经180 d后,实验组体质指标较入选时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此时体质指标较入选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农业劳动对身体的影响只能局限于某些部位的组织或器官,长期的农业劳动会使身体某一部位肌肉或组织负担过重,而其他部分活动量较小,导致肌肉间力量或组织部位发育不平衡影响农民体质健康,在农业劳动之余安排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使农民身体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作者:胡建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某院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致病菌的特点及其耐药性,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肾内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女性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124例.菌种的鉴定使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结果 124例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合格菌株84株,阳性率为67.7%,其中革兰阴性菌(G-)62株,占73.8%;革兰阳性菌(G+)20株,占23.8%.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分别占50.0%、9.5%、7.1%和4.8%.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10.7%、5.9%和4.8%.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性高,分别为85.5%、59.7%、58.1%、51.6%和48.4%;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低,分别为29.0%、27.4%、32.4%、25.8%和1.6%.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高,分别为77.3%、68.2%、54.5%、59.1%、63.6%和45.6%;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低,分别为22.7%和0%.结论 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以获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申新宏;陶瑾;王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20-羟蜕皮甾酮(20E)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体重(20±2)g的小鼠随机分成4组,阳性对照组和20E实验组每日皮下注射2 mg·kg-1的20E注射液1次,连续7d,正常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d7注射20E 2 h后,模型组和20E实验组腹腔注射剂量为10 ml·kg-1的0.25%CCl4大豆油溶液,正常组和阳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大豆油,禁食24h后摘除小鼠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血糖(Glu)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ALT和AST活性比正常组分别升高29.1%和29.5% (P< 0.05);20E实验组较模型组二者分别降低了31.7%和39.5%(P<0.05);阳性对照组和20E实验组Glu浓度均比正常组减少20.3%以上(P<0.05),较模型组减少了21.4%以上(P<0.05).结论 20E可能对CCl4肝损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夏西超;归改霞;刘长海;李贺文;刘锦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凯斯勒心理疾患量表的两种版本(K6、K10)在高校大学生心理调查中的应用,并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在四川某高校抽取1 380名大学生,选用凯斯勒心理疾患量表对其进行心理调查,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380名大学生的K6与K10得分均值分别为(4.62±3.72)与(7.82±5.91)分,其中K6得分大于12者占3.8%,K10得分大于19者(4级)占4.3%;不同年级及年龄段之间的大学生K6或K10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6与K10得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973 (P< 0.05).结论 不同年级与年龄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较大;K6量表可在大学生心理调查中推广使用.
作者:徐浩;熊华英;陈跃辉;王莉;刘涛;康玉坤;付亮亮;康林;谢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2004年1月-2009年12月重庆市法定报告的甲型病毒性肝炎月发病率资料分别构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模型,以2010年1-5月的发病率作为模型验证样本,对2010年6-12月的发病率进行预测,并对这两种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MAD)、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PE)和预测误差的方差(MSE)均小于BP神经网络.结论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对于甲型肝炎发病率预测来说不失为一条新颖而有效的途径.
作者:曾海燕;解合川;任钦;张兴裕;李晓松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辖区内性病门诊就诊者感染性传播疾病(STD)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干预工作提供信息.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将全部就诊者划分为性病病例组(g1组)和对照组(g2组).对2011年区内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信息、艾滋病知识、高危险性行为和性病史情况.以是否患有性病为自变量,性别、年龄、婚外性伴数、安全套使用情况等为影响因素,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性病病例组调查342人,对照组920人,病例组的年龄在20~40岁、女性、初中以下文化、艾滋病知晓率低、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服务、非婚性伴的构成比例比对照组高(P<0.05),户籍和民族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女性、初中以下文化、有非婚性伴、艾滋病知晓率低、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服务是感染性病的危险因素.对有非婚性伴者感染性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只有非婚性伴数、安全套使用和近一年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与感染STD有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结论 进一步加强对文化程度低、有非婚性伴、女性就诊者的健康教育和性病治疗,是当前性病门诊和其他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史文雅;赵建忠;谢彧洋;刘超;王欣心;李彦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高职学生作为特定的群体,其情绪智力还处于可塑阶段.通过与抑郁、焦虑相关性研究提高其情绪智力.方法 本次调查运用自编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3所高职院校中的500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情绪智力及其各维度与焦虑、抑郁得分均呈负相关,提示焦虑与抑郁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智力.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职学生情绪智力在户籍地、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及学习成绩上无统计学差异.正在恋爱,家庭收入高的,焦虑、抑郁得分低的学生其情绪智力好.结论 情绪智力与抑郁、焦虑有相关性,多种因素影响高职学生情绪智力.基线调查为项目实施阶段更好地运用NLP理论对高职学生进行情绪管理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作者:孙淑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NF-κB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内炎症损伤的调控作用,以探讨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作用的可能机制及罗格列酮的保护效应.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CH)和罗格列酮干预组(RSG).采用右侧脑组织基底节内注入新鲜自体不凝血复制脑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脑出血大鼠皮质区、基底节区NF-κB、IL-6的表达变化,并观察罗格列酮对上述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皮质区、基底节区NF-κB、IL-6表达的数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增加(P<0.01);罗格列酮干预后,皮质区、基底节区NF-κB、IL-6阳性神经元的数量与模型组比较减少(P<0.01).结论 NF-κB可能通过上调IL-6对脑组织的继发性炎症损伤起调控作用;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NF-κB表达,降低脑出血后脑组织的继发性炎症损伤,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
作者:李月红;周洪霞;张宇新;蒋守芳;魏子峰;娄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构建一种针对4种常见腹泻病病原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空肠弯曲菌)的可视化微孔板芯片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4种常见的腹泻病病原菌,设计特异性的PCR引物(5’端生物素标记)和检测探针.利用探针制备仪将探针按5×5点阵模式点置于N3微孔板芯片内,经紫外交联固定制成基因检测芯片.通过建立多重PCR扩增体系实现多重靶标的同时扩增,扩增形成的生物素化PCR产物与制备的微孔板芯片杂交,并进一步应用链霉亲和素-碱性磷酸酶和显色底物NBT/BCIP的显色反应来检测特异性的PCR杂交产物,检测结果阳性的样品同时以传统微生物分离鉴定方法鉴定.结果 制备的基因检测芯片对标准菌株的测定展示了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的实验结果.在对6份样本的测定中,检出痢疾杆菌感染1例,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感染1例,空肠弯曲菌感染1例,检测结果与传统的微生物分离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可视化微孔板芯片检测技术可同时检测4种腹泻病病原菌,具有快速、准确及简便易行的特点,适用于临床的快速诊断及通关口岸的快速筛查.
作者:李永进;顾大勇;潘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肺气肿的疗效.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移植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移植组大鼠于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并烟雾暴露,建立肺气肿大鼠模型.然后将培养的MSCs经尾静脉注入到移植组大鼠体内,观察移植后3组大鼠肺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 模型组和移植组均出现肺气肿病理改变,但后者较前者明显减轻.3组间平均肺泡数(MAN)、肺泡腔与肺总面积比(PA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移植组MAN高于模型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PAA低于模型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移植组可见5-溴氮尿嘧啶核苷(Brdu)阳性细胞表达,部分Brdu阳性细胞内有肌酸激酶(CK)的表达.对照组和模型组未见Brdu阳性及CK阳性细胞.结论 MSCs移植明显减轻肺气肿大鼠肺部炎症和病理改变,这可能与MSCs在受体肺组织内分化为肺泡上皮细胞有关.
作者:许爱国;方翔;张国俊;张庆献;邢丽华;姚梦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城乡居民自我医疗现状.方法 于2012年1月采用自编问卷以入户调查的形式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的城乡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72.34%的居民首选自我医疗,城市自我医疗现象高于农村;96.00%的居民自我医疗时选择购买知名厂家药物;50.27%~55.59%的居民有自行增减药量和更改用药间隔情况,分别有26.60%和20.21%的居民存在不规律服药和症状稍好即停药的现象;阅读说明书主要内容的在城市不足85%,农村不足75%,农村明显低于城市.结论 自我医疗在河北省城乡居民发生率较高,但自我医疗的依从性较低,且城乡居民间有差别.
作者:赵希璐;陈首英;于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结果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1M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的含量,并与真菌培养法相比较.结果 340例临床患者G试验检测结果在以< 10 pg/ml为阴性、>20 pg/ml为阳性阈值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50%、90.4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51%、89.81%,244例临床患者G试验阳性时真菌培养阳性率为62.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934,P< 0.001).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检测结果明显优于真菌培养法,在IFI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是诊断IFI的可靠方法.
作者:唐朝贵;姜玉章;孙海平;李前辉;郑绍同;黄晓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确保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包装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及科学化.方法 对包装的特征、种类、使用、成本比较和包装技术规程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使工作人员更一步了解无菌物品包装技术的重要性,终达到无菌物品的包装要求.结论 规范的包装技术终可以达到减少成本经济核算,同时又可以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易良英;陈燕华;王琼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辽宁地区表观健康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 syndrome,MS)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体检者949人基本信息,并测定其血压、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等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MS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性别、年龄、BMI、TG和HDL-C等指标可能是MS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对代谢综合征积极控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以实现对MS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作者:张柏梁;张璇;刘文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高效、可靠、经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提供实验手段.方法 取健康剖腹产新生婴儿脐带,立即用0.1%Ⅰ型胶原酶室温消化,得血管内皮细胞,置于5%CO2、37℃培养箱进行原代培养,培养基采用M199培养基,含有10%胎牛血清、2 mmol/L谷氨酰胺、50 μg,/ml肝素钠、10 u/mlbFGF(贝复济,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 blast growth factor)、100 u/ml青霉素、50 u/ml庆大霉素.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特点,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所得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采用0.1%Ⅰ型胶原酶灌注法及改良培养基获得了相当数量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光镜下观察见大量3~4个成团的内皮细胞.细胞接种后4h开始贴壁生长,5 d左右可融合成片,原代细胞呈小三角形、圆形或梭形,细胞分布不均匀,成簇生长,互不重叠;传代细胞多为扁平多角形铺路石状镶嵌排列,3d左右可融合成片.免疫组化可见内皮细胞胞浆中人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结论 Ⅰ型胶原酶灌注法是获得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一种可取方法,成功率高,可靠性大.改良培养基能很好地促进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及传代扩增,可成功构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
作者:林敏华;陈子春;林宇涵;许双临;富显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掌握河南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涉及的知识、行为核心指标现况,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效果核心指标的差异.方法 对18个省辖市各抽取1个干预好的和未干预的县(区),问卷调查18岁以上辖区常住居民.结果 (1)干预组较对照组相关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核心知识知晓率为高; (2)干预组较对照组合理膳食、少盐少油,自觉维持健康生活方式为高; (3)干预组较对照组具有更高的锻炼意识和行为.结论 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健康生活知识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方式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率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李莹;安伟峰;吴嘉炜;杨俊伟;周刚;朱宝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南昌县暗娼和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的行为学特征和艾滋病防治情况,了解两类人群的HIV、梅毒和丙肝感染现状,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4-7月监测期内南昌县暗娼和性病门诊就诊者的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两类哨点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和艾滋病防治相关指标,计算两类人群的HIV、梅毒和HCV感染率.结果 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3.50%,干预服务覆盖率为97.30%,艾滋病检测率为60.50%;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占91.00% (364/400),近1个月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占34.50% (138/400); HIV阳性检出率为0,梅毒阳性检出率1.00%,丙肝阳性率为0.25%.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70%;干预服务覆盖率为90.50%,艾滋病检测率为62.80%.近3个月有17.00%的人与小姐有过性行为,有8.30%的人与临时性伴有过性行为;HIV阳性检出率为0,梅毒阳性检出率1.50%,丙肝阳性率为0.75%.结论 两类监测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较高,并且均未检测出艾滋病阳性患者,表明该地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效果较好,但南昌县高危人群存在HIV感染加快的潜在因素,必须加强性病防治,加大力度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从而有效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
作者:朱红卫;黄胜平;朱荣华;言伟;谌模武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的、可推广的及应用于医疗实践的快速量化健康状态的筛检方法.方法 随机抽选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两个不同体检公司中的共294个体检用人血样本,以传统的检测方法作为确定其健康状态的金标准,再用本研究创立的健康量化评价方法分别对其进行二次检测分析,通过与金标准对比,分析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采用新健康量化评价方法检测该样本,得出其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86.81%,约登指数为0.73,阳性预测值为73.85%,阴性预测值为96.34%.结论 健康量化评价方法可以快速评价机体的健康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工具.
作者:樊珉;温志锋;吴冰源;王家骥;蒋羽萍;刘永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病原体的分布因地区、年龄、病情等级、季节等不同而不同;其致病菌的耐药性因各地用药习惯不同也存在差异.因此,开展本地的CAP病原体流行病学调查,为经验性用药提供借鉴作用很有必要.
作者:刘向欣;刘运秋;尹素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罗定市2000-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趋势,为全市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罗定市2000-2008年以来疫情信息监测资料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年共报告乙脑72例,年均发病率为0.7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1/10万.男性与女性发病之比为2.78∶1;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1.11%,其次是学生,占30.56%;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主要集中在5、6月.结论 乙脑病例呈高度散发,提示乙脑防治重点加强对边远山区学龄前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同时应加强健康教育,开展防蚊灭蚊,降低乙脑发病率.
作者:陈建凤;梁林章;罗文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