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熊去氧胆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小彦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 甘草酸二铵, 酒精性肝硬化
摘要: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采用熊去氧胆酸(优思弗,德国福克大药厂生产)250mg,3次/d,同时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mg/支)15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血糖较高者溶于木糖醇250ml中.对照组仅服用同厂家同类型的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3次/d.两组除此不同外,其他治疗无差异.进行1个月的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在短期内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三硝基甲苯白内障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三硝基甲苯白内障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及治疗效果. 结果 干预组患者心情焦虑不安及恐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0.01). 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三硝基甲苯白内障患者的恢复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菊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热性惊厥的临床诊治

    热性惊厥(FS)是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一般呈良性经过,预后良好.

    作者:刘剑峰;唐临飞;余孔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及报道

    目的 探讨再发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再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另选取76例一次出血的患者作为对照.对其发病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脑出血再发患者与一次出血患者的平均SBP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脑出血再发患者与一次出血患者的平均DB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两组患者DBP≥90、DBP≥95、SBP≥200、DBP≥95合并SBP≥20的概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 血压升高是导致再发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调节血压是防治脑出血再发的关键.

    作者:钟孙福;符兴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三个心脏超声切面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三个心脏超声切面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上级医院复查结果,证实心脏畸形患者30例. 将患有心脏畸形的患者心脏的三个超声切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予以选取,并对每个图像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进而得出结论. 结果 证实的30例心脏畸形患者,其主要症状包括:单纯性室间隔缺损、单心室、单心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法洛氏四联症、主动脉瓣狭窄以及右心室双出口等等.二维四腔心切面检查作为产科筛查常规形式,在检查的所有患者中,检查出其阳性率为83.3%,而二维四腔心切面未出现异常现象的患者心脏畸形表现为:2例大动脉转位、2例法络四联症以及1例右心室双出口、主动脉瓣狭窄等,为总人数的16.7%. 结论 三个心脏超声切面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作者:杜桂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多样性护理模式的作用观察.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5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成观察组(多样性护理模式,70例)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75例),就两组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0.05. 结论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具有积极作用,能改善病情,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岳美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丹红和黄芪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TGFβ1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丹红和黄芪注射液对肝硬化与肝纤维化的作用. 方法 通过丹红和黄芪注射液对肝硬化及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检测药物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1],丹红注黄芪注射液可以改善肝硬化,减少患者血清中TGFβ1的表达结论丹红注射液及黄芪注射液不但能够减轻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而且通过抑制TGFβ1的产生,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的形成,对肝硬化患者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的作用[2].

    作者:黎林盛;袁乐东;蒙斌;钟品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水分对中药片剂质量的影响

    随着医疗科技的日益发展,中药的给药方式也由传统的单一的煎服方式逐渐增添了注射剂注射使用. 近些年来,中药片剂取得了从无到有的飞速发展,制作工艺日益完善,提取的中药成分纯度越来越高,但是,中药片剂在临床使用上意外事故频发,可见中药片剂的使用应用还不是很成熟,存在很多我们已知和未知的安全隐患. 笔者根据自己的系统研究,总结出本文,将中药片剂目前在国内国外的发展现状以及笔者对中药片剂的发展未来向广大的读者进行介绍,以供读者朋友参考借鉴.

    作者:杨忠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啶用于腹部手术患者的全麻效果、术后恢复质量及安全性

    目的 探究应用右美托咪啶用于麻醉腹部手术患者后的效果、术后恢复质量以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来我院手术的腹部患者50例,为入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设为25例. 观察组患者在静脉中滴入右美托咪啶,而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采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内镇痛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 结果 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内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统计学上有意义( <0.05). 结论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在麻醉腹部手术患者上有显著的全身麻醉效果,可以较大地降低在苏醒期间的患者不良反应率以及提高患者的镇痛有效率.

    作者:熊熠;单筠婷;朱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究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7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杜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超声在小儿膈疝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分析膈疝的超声图像特点,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内经手术证实的16例膈疝患儿的声像图,总结膈疝的超声学特点. 结果 本组病例中,经超声疑诊膈疝16例,手术证实均为膈疝,其中食道裂孔疝10例,胸腹裂孔疝6例,其中左侧为5例,右侧为1例,16例膈疝主要有上腹部正常解剖结构消失,心脏及纵膈移位的超声表现.结论 超声在小儿膈疝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对及早进行治疗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胡玲玲;吴梦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食管钡餐造影在儿童慢性咽炎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钡餐造影在儿童慢性咽炎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 方法 将30慢性咽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实施食管钡餐造影,分析其对慢性咽炎症状的诊断效果,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 结果 对30例慢性咽炎患儿进行食管钡餐造影后,均能诊断出患儿的慢性咽炎症状,给予患儿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儿童慢性咽炎患者进行食管钡餐造影进行诊断,其诊断率较高,是较佳的儿童慢性咽炎诊断方法.

    作者:徐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以及EPDS评分对比具有明显差别 (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28d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52%、21.73%; 产后42d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69%、23.91%,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低( <0.05). 结论 围产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改善母婴关系.

    作者:王中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是分析和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其影响因素加以总结和概括. 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不可改变因素、可改变因素两种,其中不可改变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两种;可改变因素包括认知程度、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等. 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要能够结合这些影响因素选择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方案,从而提升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保证患者能够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冒颖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与喜炎平联合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 方法 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时期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肺炎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研究. 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奇霉素与喜炎平进行联合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2.50%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5.00%相比无明显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阿奇霉素与喜炎平联合治疗老年肺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疗效显著.

    作者:王娅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 搜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20例,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给予实验组60例胃溃疡患者以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60例胃溃疡患者以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埃索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孟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ARDS患者分成三组,各30例,使用SIMV+PEEP为A组,使用CPAP+PSV为B组,使用PCV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B组MV、SaO2、PaO2水平均高于A组和C组,但PIP和PaCO2水平均低于A组和C组,且 <0.05;B组PaO2/FiO2水平高于A组和C组, 且 <0.05. 结论 三种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ARDS患者中疗效显著.

    作者:张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质量控制对提高检验科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检验科开展质量控制后患者服务满意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 在医院检验科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对比分析活动过程中前一年和后一年临床科室、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患者对检验科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 随着检验科中质量控制活动的有效开展,临床科室、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5.04%、78.24%、87.78%分别提升至93.17%、86.54%、93.84%,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0.05).结论 质量控制相关措施的有效施行,可实现患者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的有效提升,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肖伟;黎桥生;宋林生;李云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通过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资料7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静脉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对照组患者阻塞性肺炎好转率为42.22%,观察组为69.4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初治患者阻塞性肺炎好转率为87.77%,复治患者好转率为49.91%,两者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在进行全身静脉用药的前提下实施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显著提升阻塞性肺炎的治疗好转率.

    作者:苏国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药物敷脐疗法在中医急症方面的应用

    目的 探讨药物敷脐疗法在中医急症方面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10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奥曲肽、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药物敷脐疗法治疗,药方:大黄、厚朴、枳实、桃仁、木香、芒硝、莱菔子;将药物研磨至粉状、调配至糊状,敷贴于神阙穴处,敷贴10min/次,3次/d,治疗间隔为5min,持续敷贴5h;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腹痛、腹胀、呕吐、便秘及肠鸣音消失进行视觉模拟评分,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呕吐、便秘及肠鸣音消失的视觉模拟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胀、呕吐、便秘及肠鸣音消失的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 <0.05). 结论 通过药物敷脐疗法,辨证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效果确切,协同提高患者的常规疗效,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中医急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德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2年~2015年泸县农村土壤中铅、镉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泸县农村土壤中铅和镉的污染情况,为防止和治理土壤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2015年在县域每年随机选择5个镇,每个镇随机选择4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采集村中农田土壤1份,按照《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进行检测. 结果 共监测土壤样品80份,清洁、无污染达到一级土壤的铅79份占98.7%,镉63份占78.8%;土壤环境尚清洁达到二级土壤的铅1份占1.3%,镉17份占21.2%;无三级土壤. 结论 80个监测点的农村土壤环境铅、镉含量均无超标情况,在清洁和尚清洁范围内.

    作者:陈绪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