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怡;聂岁锋;戴良;王旭东;陈宏尊;范伟;周家文
目的 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H)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随访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全脑血营造影均无阳性发现,病人临床症状轻,均无意识障碍及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Hunt-Hess分级均为Ⅰ~Ⅱ级.随访6~72个月,平均46个月,未发生再出血,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均基本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症状较经典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轻,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作者:杨传军;夏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蛋白、CEA mRNA的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42例大肠癌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EA蛋白、CEA mRNA水平.结果 大肠癌组CEA和CEA mR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D5).并且,Ⅲ~Ⅳ期大肠癌CEA和CEA 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 0.05).CEA阳性率与大肠癌患者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CEAmRNA阳性率与大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CEA蛋白、CEAmRNA在大肠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其中CEA mRNA对于大肠癌的检测更为敏感,并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秦海春;刘俊;杜廷义;范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烟气暴露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某院收治的174例3~6岁患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家长填写问卷的方武,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长每日吸烟量及吸烟年限.结果 烟气暴露儿童感冒、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发病率显著高干无烟气暴露的儿童(P<0.05);家庭成员的每日吸烟量和吸烟年限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呈正相关(P<0.0S).结论 烟气暴露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家庭成员尽早戒烟可有效减少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
作者:艾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青年进展性卒中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65例青年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n=35)和常规护理组(n=30),采用汗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汗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在卒中进展后和出院时的心理因素,研究其护理对策.结果 ①心理护理组出院时抑郁、焦虑标准分和抑郁、焦虑发生率显著低于卒中进展后(P<0.05);常规护理组出院时抑都、焦虑标准分和抑都、焦虑发生率与卒中进展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心理护理组出院时抑郁、焦虑标准分和抑郁、焦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进展性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陈人磊;周小艳;杨国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口服替比夫定600 mg,每日1次,疗程48周;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疗程48周.观察两组治疗12、24、36、48周时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24、36、48周时,两组HBV-DNA明转率、ALT复常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服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作者:夏华;李可军;那妍;娄宪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急性中毒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2001年1月~2010年12月244例发生急性中毒的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同时随机抽取50名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的儿童作对照.结果 两组儿童一般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庭因素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患儿母亲的职业、患儿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及家庭居住地等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家庭因素与儿童急性中毒的发生关系密切,改善家庭环境是减少儿童急性中毒发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亚军;李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自某院收入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共153例,患者根据是否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分为两组,A组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未合并胆囊结石组(116例),B组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组(3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等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对照组中E2为(13.26±4.37) pg/ml,观察组中E2为18.75±5.2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hild-pugh分级中的A级30例、B级67例,观察组的Child-pugh分级中的A级9例,B级15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Child-pugh分级中的C级21例(18.1%),观察者为13例(35.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雌激素水平(E2)为导致患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苏州市居民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早期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苏州市20岁以上的居民30 578名,进行吸烟、饮酒等行为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及测量血压、血糖、身高、体重等.结果 苏州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12%,糖尿病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城市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但50岁以下年龄则是农村高于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73.22%、73.91%、44.9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超重与肥胖、饮酒、口味偏甜、睡眠质量差和生活紧张;保护因素为经常体育锻炼、饮食节制.结论 苏州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对糖尿病的防治应采取针对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王临池;胡一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更好的控制VAP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监测的方法,调查2009年1月~2010年4月ICU接受呼吸机通气患者中VAP发病率及病原菌特点.结果 共调查183例患者,确诊VAP65例次,发病率为35.52%;VAP的发生与性别(x2=0.656,P> 0.05)不相关;机械通气时同越长,越易发生VAP;患有重症肺炎,脑血管病,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VAP的发病率较高;VAP的病原菌主要是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 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VAP的发病率.
作者:刘向欣;尹素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高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Pseudomouas aeruginosa pneumonia,PAP)高危因素,分析其在病人中的分布情况,为防治高龄PAP提供线索.方法 对某院老年呼吸内科2003年7月~2009年6月收治的98例 80岁以上高龄P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80岁以上高龄PAP高危因素主要有基础疾病与危险因素二要素.按PAP的发生率,基础疾病主要有神经系统疾病(43.8%),其中脑梗塞(14.3%)、脑出血(9.2%)后遗症、老年痴呆症(12.2%)、帕金森氏病6.1%;其次为营养不良与代谢性疾病患者,35.7%低蛋白血症患者发生PAP,贫血与糖尿病的PAP分别是37.7%和36.7%;再次是肺部恶性肿瘤患者(33.7%);第四是肺部结构受损性疾病,主要是COPD、支气管扩张症和肺纤维化,其PAP发病率分别是27.2%、12.2%和8.2%;此外,部分器官(心、肾)功能不全患者尤其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者也有较高的PAP发病率(25.5%).危险因素主要有既往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或定植史(38.8%)、1年内住院次数(37.7%)、机械通气(35.8%)、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3.6%)、反复呕吐误吸(32.6%)、本次住院天数(28.5%)、3月内使用抗菌素(28.5%)、3月内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及留置尿管、深静脉管和胃管.结论 多种基础疾病与危险因素是PAP高危因素,在基础疾病上复加危险因素,PAP发生率可能更高.积极治疗原发疾患同时,减少和控制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或减少高龄PAP发生.
作者:张德明;龚萍;谭瑞星;蔡学究;曹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1989年广东省消除恶性疟后期防治措施和监科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1989~2009年广东省消除恶性疟后期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和监测方法包括:疟疾病例的侦查和分类、现症病人治疗、疫点的处理、居民带虫率调查和防治措施的落实.结果 广东省1989~2009年疟疾监测中,共血检1 255 7305人,检出疟原虫阳性人数109 706人,阳性率为0.87%.全省治疗有疟支病人76 718人次,液行季节预防服药2 381 893人次,现症病人治疗96 788人次,室内滞留喷洒受保护人口2 400余万人次,药物浸帐保护人口934余万人次.1989年全省的疟疾发病率为0.58/万,1990~1999年平均年发病率为0.64/万,2000~2009年平均年发病率下降至仅为0.04/万,而且20年没有发现本地感染的恶性疟.结论 所采取对传染源控制和传播媒介防制的方法和策略是可以阻断疟疾传播的,特别是没有发现本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也没有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的继发病例.
作者:潘波;林锦炎;张贤昌;林荣幸;裴福全;阮彩文;吴军;朱泰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及膳食营养现状,从而为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合理饮食提供依据.方法 对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计算BMI,同时进行血红蛋白的测量.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法(FFQ)调查学生的膳食结构,按照问卷的评分标准打分并评定调查对象膳食结构优劣.分析大学生的体重及贫血状况以及膳食结构情况.结果 320名大学生中,BMI异常者占4.38%,其中低体重者3.44%,超重者占0.63%,肥胖者占0.31%,男生和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P>0.05);贫血者占4.06%,轻度贫血者占2.81%,中度贫血者占1.25%,女生贫血比例高于男生(x2=6.68,P<0.05);大学生营养膳食结构良好者仅占6.88%,一般者占20.19%,较差者占65.94%,男生和女生营养结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膳食结构优于男生(x2=13.77,P< 0.01).结论 大学生的膳食结构存在较多的问题,还应当提高大学生合理膳食的知识水平,改变不正确的态度,从而督促大学生采取正确的膳食行为.
作者:居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胃黏膜EGF(表皮生长因子)及PEG2(前列腺素E2)与肝源性溃疡患者的相关研究.方法 本实验选取了160例在2010年8月份~2011年12月份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其中38例肝硬化肝源性溃疡患者(A组),42例肝硬化非肝源性溃疡患者(B组),35例慢性胃炎患者(C组),45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D组),统计及比较A组和B组的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含量和前列腺素E2含量情况以及A组、C组和D组的胃黏膜表发生长因子含量和前列腺素E2含量情况.结果 A组患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含量为(0.521±0.292)pg/mg,前列腺素E2含量为(519±294)pg/mg;B组患者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含量为(0.911±0.507) pg/mg,前列腺素E2含量为(908±532) pg/mg.两组数据均进行比较,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含量(0.521±0.292) pg/mg,前列腺素E2含量为(519±294)pg/mg;C组患者胃黏膜表发生长因子含量(1.853±0.751) pg/mg,前列腺素E2含量为(1 749±638) pg/mg;D组患者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含量(1.871±0.746)pg/mg,前列腺素E2含量为(1 707±616) pg/mg.A组与C组相比较,P<0.01;A组与D组相比较,P>0.05.结论 肝源性溃疡患者的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和前列腺素E2不明显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分级相互关系,也就是说不会影响到肝功能变化对肝源性溃疡患者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作者:牛丽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住院患者主要照顾者对早期康复治疗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承德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首发、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211例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44.5%的人听说过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各具体内容的知晓率均平足41%; 49.8%的人不知道能否在急性期进行康复治疗,69.7%的人对脑卒中患者不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不良后果有所了解,上述知晓状况与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及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无关.71.6%的人认为有必要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65.6%的人认为康复治疗应该由康复科医护人员来做;83.9%的被调查者愿意接受早期康复治疗技能的指导,42.2%的人认为好的学习方式是医生手把手教;50.2%的人帮助患者做过早期康复训练,内容以运动功能训练为主.结论 医院要加强对脑卒中住院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知识技能的培训.
作者:刘亚梅;毛淑芳;刘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症状自评量表对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疗效.方法 截取某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接受治疗的14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予高血压病防治宣教,观察组在宣教基础上加用治疗型生活方式干预.结果 70例观察组中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收缩压平均下降9 mm Hg,舒张压下降5mm Hg),在SF-36观察量表中,除疼痛感觉、器官功能恢复情况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2例(2.9%),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例(11.49%).结论 症状自评量表可在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沈航;霍艳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儿童哮喘的发生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近两年在某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45例为哮喘患儿组,选择同期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43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检测,常规测定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检测),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总IgE检测.结果 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MP-IgM阳性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血清总IgE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儿,>7岁的患儿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密切相关,应注意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可能.
作者:余晖;高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膜活检在胸膜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某院呼吸科住院进行胸膜活检的74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阳性28例(51.9%),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阳性22例(40.7%),非特异性炎4例(7.4%).结论 在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胸膜活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雷震;左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芬太尼对心外科手术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9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40例进行心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泉,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组)20例和对照组(芬太尼组)20例,后将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在对心外科手术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效果比芬太尼的影响效果好,应在心外科手术术中广泛使用舒芬太尼.
作者:王妍心;刘国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处方4 800张,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专项点评及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12%,占总药费的21.94%,通用名使用率70.91%,联合用药比例为16.40%,平均用药疗程6.6 d.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为51.54%,有366张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428张处方存在用药不适宜.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处方指标基本合理,但处方合理率较低,应进一步重视处方质量,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
作者:胡永红;阎彦;吴纪宁;魏鹍;王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预防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心血管内科进行冠腺介入治疗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于介入手术治疗前常规口服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 mg,术后注射低分子肝素钙3~7 d,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同时两组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瑞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瑞伐他汀10 mg,每日1次,疗程为6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比较两组介入术后再狭窄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氯(NO),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1 (ET-1).入院时和术后6个月分别检测一次.结果 (1)治疗后复查冠脉造影,瑞舒伐他汀组再狭窄率为3.33% (2例),对照组为13.33%(8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瑞伐他汀组和对照组IL-6,hs-CRP,NO和ET-1水平分别为(14.2±6.8 vs 13.9±7.0 pg/ml), (6.2±1.5 vs 6.1±1.7 mg/L), (48.1±15.8vs 47.8±16.0 μmol/L)和(82.0±9.1 vs 82.1±8.9 ng/L);治疗后,瑞伐他汀组和对照组IL-6,hs-CRP,NO和ET-1水平分别为(6.8±2.5 vs 9.2±3.6 pg/ml), (4.1±1.2 vs 5.8±1.7 mg/L), (63.2±17.6 vs 47.6±15.9 μmol/L)和(61.6±9.5 vs 80.5±9.3 ng/L);瑞伐他汀组治疗后IL-6,hs-CRP,NO和ET-1水平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对防治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介入术后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成功能有关.
作者:朱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