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红
了解唐山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唐山市2005~200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张绍文;项东;高庆华;张志坤;何金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比较两支动脉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糖尿病对血管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定义为糖尿病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检查,记录两支血管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68.5%的患者颈动脉提示动脉粥样硬化;57.4%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提示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提示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73.6%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也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组颈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PI和RI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颈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PI和RI线性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的粥样硬化发病率呈正相关.证明糖尿病诱发血管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肠系膜上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越高.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P53抗体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分布状况(阳性率),分析血清AFP和P53抗体与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AFP含量,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P53抗体的水平,并与肝癌病理分化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阳性率为78.00%(39/50),血清P53抗体阳性率为48.00% (24/50).血清AFP含量和P53抗体滴度与肝细胞性肝癌的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即患者血清AFP和P53抗体含量越高,其病理分化程度越低.结论 联合检测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及P53抗体的含量和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肝细胞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朱剑武;仲召阳;张沁宏;卿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H)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随访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全脑血营造影均无阳性发现,病人临床症状轻,均无意识障碍及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Hunt-Hess分级均为Ⅰ~Ⅱ级.随访6~72个月,平均46个月,未发生再出血,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均基本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症状较经典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轻,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作者:杨传军;夏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对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 以278例在某院住院的艾滋病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通过人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检测(PCR-荧光法)检测巨细胞病毒DNA.同时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血浆病毒载量的水平.结果 在278例艾滋病患者中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者60例,感染率为21.58%,其中75%的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主要存在于CD4+T淋巴细胞低于50/μl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低于HTV单一感染者,而病毒载量则呈相反趋势,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的管理,在监测CD4+T淋巴细胞的同时,应加强监测巨细胞病毒的混合感染,并可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服药,降低混合感染造成的死亡.
作者:李晓灵;曹玲;余昌秀;刘大凤;何盛华;周锐锋;蔡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贵州省黔南州苗族农村人群哮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0年9月~2011年3月采取整群抽样随机抽取21 589名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84岁苗族人群,采用自行编制的《黔南州苗族哮喘病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支气管哮喘患病的高危因素及危险度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21 567名苗族人群中,哮喘患病人数为773例,患病率为3.58%,男性为4.14% (465/11 233),女性为2.98% (308/10 334),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93,P<0,01).其中青少年及成人受检18 765人,检出哮喘患者513例,患病率为2.73%;儿童受检2 802人,检出哮喘260例,患病率为9.28%,青少年及成人总患病率与儿童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2.23,P< 0.01);多因素Logia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哮喘史,过敏史、吸烟、诱发因素、居住环境等是影响哮喘患病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家族哮喘史,有过敏史,吸烟,有诱发因素、居住环境以茅草房、人畜混住等为哮喘患病危险因素.
作者:杨予;李溥;宋发友;熊其江;李正福;韦艳萍;罗毅;班继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烟气暴露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某院收治的174例3~6岁患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家长填写问卷的方武,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长每日吸烟量及吸烟年限.结果 烟气暴露儿童感冒、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发病率显著高干无烟气暴露的儿童(P<0.05);家庭成员的每日吸烟量和吸烟年限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呈正相关(P<0.0S).结论 烟气暴露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家庭成员尽早戒烟可有效减少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
作者:艾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45例临床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并对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等进行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病半微以上预后不良,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脑疝及合并症为主要死亡及高残障的主要原因.变部位、病变个数、并发症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 影响TOBS预后的因素有: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31分、头CT或MRI示病灶个数≥4个、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合并感染、合并消化道出血.
作者:李瀛;余丹;王爱岳;刘春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青年进展性卒中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65例青年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n=35)和常规护理组(n=30),采用汗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汗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在卒中进展后和出院时的心理因素,研究其护理对策.结果 ①心理护理组出院时抑郁、焦虑标准分和抑郁、焦虑发生率显著低于卒中进展后(P<0.05);常规护理组出院时抑都、焦虑标准分和抑都、焦虑发生率与卒中进展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心理护理组出院时抑郁、焦虑标准分和抑郁、焦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进展性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陈人磊;周小艳;杨国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健康婴幼儿鼻咽部肺炎链球菌携带率及血清型分布.方法 选取武汉地区3个社区,于2009年4月和12月对12~18月龄健康婴幼儿进行鼻咽拭子采样,采用“Optochin”实验进行细菌鉴定,采用“Neufeld 反应”试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研究期间共采集596名研究对象鼻咽拭子样本,分离到肺炎链球菌75株,健康婴幼儿鼻咽部肺炎链球菌携带率为12.6%,季节、性别之间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分型涉及13个型/群,主要分布在19F (20.0%、15/75)、19A (8.0%、6/75)、6A (8.0%、6/75)、15 (8.0%、6/75)、6B (6.7%、5/75)、23F (6.7%、5/75)、14 (5.3%、4/75),冬季比春季分布广;7价、13价肺炎疫苗的血清覆盖率为38.7%和54.7%.结论 武汉地区12~18月龄健康要幼儿鼻咽部肺炎链球菌携带率低于2岁以上儿童,主要流行血清型以19F为主.
作者:赵德峰;胡权;熊燕;全永霞;艾运生;王建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自某院收入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共153例,患者根据是否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分为两组,A组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未合并胆囊结石组(116例),B组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组(3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等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对照组中E2为(13.26±4.37) pg/ml,观察组中E2为18.75±5.2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hild-pugh分级中的A级30例、B级67例,观察组的Child-pugh分级中的A级9例,B级15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Child-pugh分级中的C级21例(18.1%),观察者为13例(35.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雌激素水平(E2)为导致患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某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3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2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血清PCT和hs-CRP检测结果,以及两个指标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败血症新生儿PCT和hs-CRP的含量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孙东明;董巧丽;杨小巍;湛要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教学中应用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心电图的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床医学专业同一年级的医学生1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学生的冠心病讲解结合心电图进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教学.教学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同样的问卷考试.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答题情况,以说明两组的教学质量.实验组考试合格率82%,高于对照组学生的考试合格率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冠心病教学中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多媒体教学与心电图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加其对冠心病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东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西吉县农村居民吸烟现状,探讨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宁夏西吉县18个乡镇的1 180户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西吉县农村居民男性吸烟率为37.56%,男性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21.05±6.322),87.72%的每日吸烟量不超过20支.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及两周是否患病,汉族高于少数民族,35岁组吸烟率高为41.98%,初中组吸烟率高46.76%,患病者吸烟率低于未患病者.结论 为了保障人民健康,建议政府制定相应控烟政策,积极开展控烟行动.
作者:任彬彬;德小明;王凯荣;郭忠琴;于继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1989年广东省消除恶性疟后期防治措施和监科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1989~2009年广东省消除恶性疟后期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和监测方法包括:疟疾病例的侦查和分类、现症病人治疗、疫点的处理、居民带虫率调查和防治措施的落实.结果 广东省1989~2009年疟疾监测中,共血检1 255 7305人,检出疟原虫阳性人数109 706人,阳性率为0.87%.全省治疗有疟支病人76 718人次,液行季节预防服药2 381 893人次,现症病人治疗96 788人次,室内滞留喷洒受保护人口2 400余万人次,药物浸帐保护人口934余万人次.1989年全省的疟疾发病率为0.58/万,1990~1999年平均年发病率为0.64/万,2000~2009年平均年发病率下降至仅为0.04/万,而且20年没有发现本地感染的恶性疟.结论 所采取对传染源控制和传播媒介防制的方法和策略是可以阻断疟疾传播的,特别是没有发现本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也没有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的继发病例.
作者:潘波;林锦炎;张贤昌;林荣幸;裴福全;阮彩文;吴军;朱泰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分析某院86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中心房钠尿肽(BNP)的高低研究其与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高相关性依据.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和或)高血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其中患高血压不患冠心病的患者35例,仅患冠心病的患者2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9例,将所有患者出入院的资料录入Excel,分为3组进行讨论,使用SPSS18.0对不同疾病患者进行体内BNP水平与血压、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体重、吸烟按照逐步分析原则进行Logistics回归性统计分析.结果 血糖超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超标是单纯高血压组BNP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OR=2.21,2.22,1.84,P< 0.01);单纯冠心病组BNP升高的危险因素分别为:低密度脂蛋白异常、高密度脂蛋白异常、总胆固醇偏高、吸烟、血压升高(OR=1.11,0.91,0.24,1.37,1.32,P< 0.01);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的BNP水平偏高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压、血糖、体重、吸烟、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BNP浓度(109.2±87.2)均高于其他两组(F=1.241,P<0.01).结论 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某些因素是其致病的重要原因,而BNP的高低又与这些致病危险的高低存在显著相关性,BNP可以做为预测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同时可以做为临床治疗水平高低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立文;黄体钢;浦奎;胡渝生;翟耀东;李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苏州市居民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早期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苏州市20岁以上的居民30 578名,进行吸烟、饮酒等行为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及测量血压、血糖、身高、体重等.结果 苏州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12%,糖尿病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城市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但50岁以下年龄则是农村高于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73.22%、73.91%、44.9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超重与肥胖、饮酒、口味偏甜、睡眠质量差和生活紧张;保护因素为经常体育锻炼、饮食节制.结论 苏州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对糖尿病的防治应采取针对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王临池;胡一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北碚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碚区1 773例手足口病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碚区手足口病病例高度散发,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94.61%),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5,P<0.05),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托幼儿童 (41.87%)和散居儿童(48.65%)为主,街道和乡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6.80,P<0.05),街道高于乡镇.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7月和10月,聚集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病毒以EV71型和COXA16型为主.结论 普及防病知识,发生聚集疫情后,严格落实控制措施,做好街道和托幼机构等人口密集地区儿童的手足口病防制工作,是控制疫情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分析老年肝硬化的发病原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60例老年肝硬化与146例非老年肝硬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患者黄疸、腹水的发生率分别是76.5%和82%,非老年组为61.2%和63% (P< 0.05).老年组Child分级A、B、C级分别为15.5%、53.1%和31.2%,非老年组分别为45.1%、38.2%和16.9% (P<0.05).老年组电解质紊乱、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59.3%、65.8%、57.1%和62.8%.老年组肝硬化和非老年组肝硬化患者病因分析,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老年肝硬化患者黄疸、腹水、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转氨酶等反映肝脏炎症的指标升高相对不明显;老年肝硬化患者HBV感染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患者,而病因不明肝硬化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肝硬化患者.
作者:郑成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2009~2010年绵阳市流感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绵阳市2009~2010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以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年3家哨点医院上报ILI 36 774例,占门急诊总病例数(ILI%)的7.84%,病例以≤24岁的儿童、青少年为主,占87.36%;2009年9~12月呈现1个发病高峰,2010年1-7月疫情平稳,无明显季节性波动;发热门诊的ILI%高,为87.84%;共采集818份ILI病例标本,经Real time 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共381份,阳性率46.58%.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271份(33.13%),A型未分型流感病毒95份(11.61%),B型流感病毒15份(1.83%);共发生暴发疫情5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结论 哨点医院ILI报告质量有待提高,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应积极准备开展流感病毒分高工作,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作者:史映红;刘昌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