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彬彬;德小明;王凯荣;郭忠琴;于继东
目的 探讨监测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TNF-α、TK、EAI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有可比性的老年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前者治疗前后及后者肘静脉血,检测血清CRP、IL-6、TNF-α、TK、EAI,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早期CRP、IL-6、TNF-α、TK、EA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经过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CRP、IL-6、TNF-α、TK、EAI略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没有可比性(P>0.05);随着梗死面积及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TNF-α含量明显提高,相同评价指标内,不同程度脑梗之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监测血清CRP、IL-6、TNF-α、TK、EAI,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艳雪;范永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老年高危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9年8月在某院检查诊断为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的140例老年高危AC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根据患者意愿及病情进行介入治疗者70例(介入治疗组),根据研究对象可比性原则选取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患者70例(保守治疗组)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两组患者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猝死率、术后严重出血发生率随着时间延长发生几率逐渐增高,术后半年、1年保守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发生率稍高于介入治疗组患者,但各项观察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保守治疗组死亡率高于术后严重出血量低于介入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及时进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MACE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要个性化并且控制好剂量,以防出现严重出血.
作者:黄炫生;张励庭;刘卫其;袁勇;吴颖;张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将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运用于传染病预警中适宜基线的选择方法.方法 根据当年流行情况选择发病高峰时段结合固定长度基线以及可变长度基线运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模拟实时预警分析,通过不同长度基线的结果比较,探索不同基线在不同流行状况的适用差异并寻找选择适当基线的方法.结果 固定长度基线产生了18个信号,而采用可变长度基线只纳入高峰期数据的预警则产生了28个信号,且这28个信号中完全包括了固定长度基线产生的18个信号.其中2009年4月17日及18日固定长度基线的1号信号均被以可变长度基线的时空扫描统计量分为3个较小但发病率更高的信号.结论 在发病高峰期选择可变长度基线能够更加精确地区分聚集性区域,并且在经过排除重叠信号后,可以得到更高的探测效能.
作者:裴姣;马越;张兴裕;李晓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治疗急性骨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于3周后分别进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纤维蛋白原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治疗组治疗3周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血肌酐、尿素氮,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以快速改善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杨敏;赵劲涛;白彝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实性小肿块的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某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间经高频超声检查的142例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患者病灶的超声特点按照BI-RADS-US分级诊断标准进行了分析与对照研究.结果 (1)运用高频超声观察病灶形态是否清晰与BI-RADS-U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运用高频超声观察病灶边缘是否清晰与BI-RADS-U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运用高频超声观察血流分布有无穿入型血流与BI-RADS-U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实性小肿块的诊断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余红文;吴洁;翟秋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开封市2010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为今后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哨点医院对流感样病例进行监测,并按要求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在24 h内采用real-time 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并完成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结果 2010年开封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91 661例,流感样病例(ILI)853例.全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571例,经实验室检测,新甲H1N1流感病毒18例(占3%),A未分型57例(占10%),B型9例(占2%),季H1和季H3均未检出,全年无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生.结论 流感发病有季节性,2010年第3周流感样病例数达高峰,随后呈明显下降趋势,流感样病例构成以25~年龄组为主,流感病毒以A未分型为优势流行株.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尿液的游离氨基酸代谢轮廓,将癌症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筛选出具有诊断意义的氨基酸,探讨胃癌患者原液中氨基酸代谢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胃癌患者与健康成人晨尿.采用移动反应界面富集法的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对尿样中游离氨基酸轮廓进行检测,结合氨基酸标准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所得数据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到有意义的氨基酸.结果 胃癌患者尿液代谢轮廓较正常组有明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胃癌组尿液中的异亮氨酸、缬氨酸、精氨酸水平升高(P<0.05),组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含量降低(P<0.05).主成分胃癌患者尿液代谢较正常组有明显变化;早期或进展期胃癌患者尿液代谢轮廓亦有明显变化.结论 毛细管电泳质谱检测方法可以较好的揭示正常组与胃癌的尿液代谢信息,此方法具有可行性,简便,快速.结果表明,毛细管电泳质谱检测胃癌患者尿液中氨基酸代谢对胃癌诊断与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樊静;陈金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鼓膜穿刺结合咽鼓管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某院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36耳)采用鼓膜穿刺加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36耳)在对照组的治疗的同时,采用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痊愈24耳,有效9耳,无效2耳,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痊愈19耳,有效9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1例有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鼓膜穿刺结合咽鼓管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操作简单方便,治愈率高,无并发症发生,可以作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刘飞;史保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患有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的BNP水平与其心脏功能的相关性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抽取55例在某院就诊的患有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病例(定义为A组),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健康老年人病例55例(定义为B组),对两组的BNP、LVEDD、LVEF水平与其心脏功能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 A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NP、LVEDD、LVEF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前的BNP、LVEDD、LVEF水平与B组患者比较相差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BNP水平可以对患者是否患有心脏疾病进行筛查,可以对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客观的反应,与患者的心脏功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对心理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和诊断的整个过程中都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俊高;高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有核红细胞报警提示的可信度.方法 收集仪器白细胞分类栏有有核红细胞报警提示的标本185例及468例无有核红细胞报警提示的标本进行手工推片、瑞氏染色镜检.结果 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有核红细胞报警提示的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91.0%,阳性预测值为75.7%,阴性预测值为96.8%,假 阳性率24.3%.结论 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有核红细胞报警提示具有一定的可信性,但其假阳性率也较高,因此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有核红细胞报警提示可作为一个有效的过筛工具,还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
作者:潘婉;高飞;覃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用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CTT)分析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QLICDGM)每个条目的难度与区分度.方法 调查8种慢性病的1 024例患者,采用经典测量理论计算每个条目的难度、区分度系数,采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和作图.结果 共性模块条目难度适中,不是太难也不是太简单.条目的区分度总体适中,但是个别条目区分度过低,比如生理领域的条目PH2、PH6、PH7,需要对条目加以考虑.结论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具有较好的难度和区分度,可以作为我国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测评工具,但QLICDGM (V1.0)的理论结构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
作者:潘海燕;万崇华;杨铮;赵芝焕;段丽萍;潘家华;丁元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eopic Choleeystectomy,LC)中解剖变异的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2月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79例伴有解剖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成功LC,4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加T管引流,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加胆管吻合术.全组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LC时重视解剖变异,规范操作,腹腔镜处理合并解剖变异的胆囊疾病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秋;叶明新;付文广;淦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某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3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2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血清PCT和hs-CRP检测结果,以及两个指标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败血症新生儿PCT和hs-CRP的含量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孙东明;董巧丽;杨小巍;湛要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处方4 800张,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专项点评及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12%,占总药费的21.94%,通用名使用率70.91%,联合用药比例为16.40%,平均用药疗程6.6 d.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为51.54%,有366张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428张处方存在用药不适宜.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处方指标基本合理,但处方合理率较低,应进一步重视处方质量,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
作者:胡永红;阎彦;吴纪宁;魏鹍;王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1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经输尿管镜检查、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15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其中Ⅰ级3例,Ⅱ级10例,Ⅲ级2例.TNM分类法,T2期4例,T3期11例,T4期1例.1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年,死亡2例.2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结论 输尿管癌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的浸润程度和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尤其是分期更为重要.影像学联合输尿管镜组织活检是诊断输尿管癌的佳途径.早期发现,及时明确诊断并且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提高输尿管癌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同时术后需施行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及密切随访.
作者:兰海;李启春;曾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芬太尼对心外科手术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9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40例进行心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泉,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组)20例和对照组(芬太尼组)20例,后将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在对心外科手术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效果比芬太尼的影响效果好,应在心外科手术术中广泛使用舒芬太尼.
作者:王妍心;刘国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某院收治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包括甘利欣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4周,门冬氨酸钾镁20 ml静脉滴注qd,4周;治疗组患者加用硫普罗宁200 mg,3次/d,应用3个月,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T、ALT、GGT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AST、ALT、G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31/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7% (22/34) (P< 0.01).结论 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健;吴永彬;徐晓平;魏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社会竞争加剧、专业课程繁重、就业形势严峻、内心情感丰富和经济困难等多重问题的困扰,当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素质,又有助于协助搞好学生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结合医学专业特性,提出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此来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邹毅;沈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不良情绪,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某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3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调查分析,对伴不良情绪与不伴不良情绪的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伴有焦虑症状,占33.33%; 17例患者伴抑郁症状,占47.22%;其中轻度抑郁8例,占22.22%;中度抑郁7例,占19.44%;重度抑郁2例,占5.56%.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的12例,占33.33%.伴有焦虑与抑郁症状的患者与无焦虑抑郁症状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焦虑抑郁症患者头痛、胸痛、神疲、乏力、身痛的病例数明显高于无抑郁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情绪组患者的大心率、小心率、平均心率与正常情绪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可加重临床症状而引起心率变异,从而导致病情进展或加重.
作者:王可;史晓飞;董平栓;杨喜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180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脑室-腹腔分流,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比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Kamofsky评分、术后分流管梗阻、腹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双侧脑室额角、颞角宽度均不同程度缩小;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流管梗阻及腹腔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积水的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杨枫;是德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