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赵劲涛;白彝华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北碚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碚区1 773例手足口病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碚区手足口病病例高度散发,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94.61%),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5,P<0.05),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托幼儿童 (41.87%)和散居儿童(48.65%)为主,街道和乡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6.80,P<0.05),街道高于乡镇.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7月和10月,聚集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病毒以EV71型和COXA16型为主.结论 普及防病知识,发生聚集疫情后,严格落实控制措施,做好街道和托幼机构等人口密集地区儿童的手足口病防制工作,是控制疫情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症状自评量表对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疗效.方法 截取某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接受治疗的14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予高血压病防治宣教,观察组在宣教基础上加用治疗型生活方式干预.结果 70例观察组中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收缩压平均下降9 mm Hg,舒张压下降5mm Hg),在SF-36观察量表中,除疼痛感觉、器官功能恢复情况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2例(2.9%),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例(11.49%).结论 症状自评量表可在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沈航;霍艳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比较两支动脉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糖尿病对血管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定义为糖尿病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检查,记录两支血管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68.5%的患者颈动脉提示动脉粥样硬化;57.4%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提示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提示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73.6%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也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组颈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PI和RI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颈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PI和RI线性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的粥样硬化发病率呈正相关.证明糖尿病诱发血管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肠系膜上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越高.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eopic Choleeystectomy,LC)中解剖变异的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2月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79例伴有解剖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成功LC,4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加T管引流,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加胆管吻合术.全组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LC时重视解剖变异,规范操作,腹腔镜处理合并解剖变异的胆囊疾病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秋;叶明新;付文广;淦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变化,探讨其在在病情进晨、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0月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化疗前及缓解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血浆TF和TFPI含量.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化疗前,急性白血病组患者血浆TF和TFPI分别为(77.9±12.2)ng/L、(160.3±20.2)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2.6±2.8) ng/L、(132.8±12.5)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化疗2个疗程后,24例缓解,8例未缓解.缓解组患者血浆TF及TFPI含量较化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患者血浆TF及TFPI含量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TF及TFPI含量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褚金龙;任继新;邢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风险评估作为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实验室应建立风险评估以减少或避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本文在参阅多篇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风险评估的定义、建立意义、参与风险评估的人员及风险评估内容.
作者:杨春光;张卫;王立强;姚瀚鑫;许建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50例患者,共计72颗患牙,对所有患者行日本SUNSTAR INC株式会社生产的派力臭牙科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龈沟出血指数等临床指数变化.结果 治疗1个月后的牙龈炎症、牙周脓肿、溢脓、牙齿松动上疗效显著.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指数明显下降,同时牙周疾病中牙周炎、牙周脓肿、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7,2%.结论 派力奥牙科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是目前治疗牙周疾病的首选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抑制牙周菌斑,抑制宿主反应,其疗效作用强,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于推广.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前列腺素E1对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收治的高龄DN患者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ipo-PGE1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指标及肾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Lipo-PGE1可以明显改善高龄DN患者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状况及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文明;梅卫义;张常然;崔卫玲;李延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预防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心血管内科进行冠腺介入治疗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于介入手术治疗前常规口服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 mg,术后注射低分子肝素钙3~7 d,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同时两组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瑞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瑞伐他汀10 mg,每日1次,疗程为6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比较两组介入术后再狭窄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氯(NO),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1 (ET-1).入院时和术后6个月分别检测一次.结果 (1)治疗后复查冠脉造影,瑞舒伐他汀组再狭窄率为3.33% (2例),对照组为13.33%(8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瑞伐他汀组和对照组IL-6,hs-CRP,NO和ET-1水平分别为(14.2±6.8 vs 13.9±7.0 pg/ml), (6.2±1.5 vs 6.1±1.7 mg/L), (48.1±15.8vs 47.8±16.0 μmol/L)和(82.0±9.1 vs 82.1±8.9 ng/L);治疗后,瑞伐他汀组和对照组IL-6,hs-CRP,NO和ET-1水平分别为(6.8±2.5 vs 9.2±3.6 pg/ml), (4.1±1.2 vs 5.8±1.7 mg/L), (63.2±17.6 vs 47.6±15.9 μmol/L)和(61.6±9.5 vs 80.5±9.3 ng/L);瑞伐他汀组治疗后IL-6,hs-CRP,NO和ET-1水平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对防治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介入术后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成功能有关.
作者:朱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使用微螺钉种植支抗压低伸长的上颌第一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微螺钉种植种植体为支抗压低33例患者伸长的上颌第一磨牙,共计53颗.在头颅侧位片上测己被压低牙齿颌面中点到腭平面的垂直距离,对比治疗前后结果的差异.结果 经过3~7(平均4.47)个月的治疗,头影测量结果显示伸长的上颌第一磨牙压低了2~5.5(平均3.17)mm,X线片示磨牙根尖无明显吸收,牙槽骨高度无改变.结论 以微螺钉种植体为支抗压低伸长的上颌第一磨牙是一种较好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超;任素峰;张晶晶;王宏伟;张若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唐山市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唐山市传染病报告系统、手足口年度统计表以及哨点医院采集标本检测数据,对2010年手足口病的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唐山市2010年报告手足口病5 519例,报告发病率为:75.6/10万.其中重症81例,死亡1例;手足口病发病时间主要是在4~8月,发病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的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2.48%,,男童多于女童(1.62/1).结论 手足口病高危人群是5岁以下儿童,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针对该群体采取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项东;高庆华;张绍文;何金奎;刘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3月,1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60例仅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 (P< 0.05);并且,观察组的止吐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次数正常时间和大便性状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淑瑛;刘玉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更好的控制VAP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监测的方法,调查2009年1月~2010年4月ICU接受呼吸机通气患者中VAP发病率及病原菌特点.结果 共调查183例患者,确诊VAP65例次,发病率为35.52%;VAP的发生与性别(x2=0.656,P> 0.05)不相关;机械通气时同越长,越易发生VAP;患有重症肺炎,脑血管病,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VAP的发病率较高;VAP的病原菌主要是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 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VAP的发病率.
作者:刘向欣;尹素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调护机要.方法 结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和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方法护理,防治此病.结果 中西医结合防治护理此病有效.结论 中西医结合辩证论治调护防治此病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
作者:王彦;丁文莉;马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内镜联合治疗在急性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2011年收治的28急性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内镜联合治疗的方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例行急诊腹腔镜手术,其中1例中转开腹.其余5例术后2~4周行二期内镜取出残留的胆总管结石;22例行急诊内镜治疗,其中2例治疗时插管失败,改为急诊开腹手术,其余20例于急性胰腺炎缓解后2~6周行二期腹腔镜手术.本组无死亡病例,急诊内镜治疗无消化道出血、肠穿孔等内镜操作相关并发症.急诊腹腔镜术后出现胆漏1例、肺部感染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8月-4年,未见急性胰腺炎复发.结论 腹腔镜和内镜联合是治疗急性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微创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培;曾新桃;冯凯祥;罗华;王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尿液的游离氨基酸代谢轮廓,将癌症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筛选出具有诊断意义的氨基酸,探讨胃癌患者原液中氨基酸代谢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胃癌患者与健康成人晨尿.采用移动反应界面富集法的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对尿样中游离氨基酸轮廓进行检测,结合氨基酸标准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所得数据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到有意义的氨基酸.结果 胃癌患者尿液代谢轮廓较正常组有明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胃癌组尿液中的异亮氨酸、缬氨酸、精氨酸水平升高(P<0.05),组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含量降低(P<0.05).主成分胃癌患者尿液代谢较正常组有明显变化;早期或进展期胃癌患者尿液代谢轮廓亦有明显变化.结论 毛细管电泳质谱检测方法可以较好的揭示正常组与胃癌的尿液代谢信息,此方法具有可行性,简便,快速.结果表明,毛细管电泳质谱检测胃癌患者尿液中氨基酸代谢对胃癌诊断与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樊静;陈金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瓜萎皮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从三亚卒中注册系统中选取6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0例和对照组330例.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纤维蛋白原含量、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心电雷改变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心电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合并心肌缺血的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瓜萎皮注射液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液粘稠度,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改善率中的预后.
作者:周广怡;聂岁锋;戴良;王旭东;陈宏尊;范伟;周家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膳食干预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9月~2011年9月在某社区医院门诊就诊的98例首次被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膳食干预,分别对其于确诊为高血压时及3个月后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结果 2组患者在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血医达标及生活方式改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医院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开展膳食干预有利于高血压患者加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善其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对防治高血压有积极作用,值得在各大社区推广运用.
作者:朱庆生;程淑艳;马小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胰岛素诺和灵30R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某院内分泌科2010~2011年间治疗的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将他们分为两组,诺和灵组70例患者给予诺和灵30R治疗;对照组70例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诺和灵组患者的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诺和灵组发生低血糖率1.43%,对照组发生率12.86%,提示使用诺和灵30R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可靠,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并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应广泛推举临床使用.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雷米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浆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给予雷米普利治疗,B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 A组(雷米普利组)明显优于B组(硝苯地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及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RI、ET、CGRP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在治疗后IRI、ET、CGRP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米普利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且治疗后IRI、ET、CGRP均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早期雷米普利干预是必要的.
作者:李方;董守仁;陈雅丽;孟婉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