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解剖变异的处理体会

李秋;叶明新;付文广;淦宇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解剖变异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eopic Choleeystectomy,LC)中解剖变异的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2月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79例伴有解剖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成功LC,4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加T管引流,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加胆管吻合术.全组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LC时重视解剖变异,规范操作,腹腔镜处理合并解剖变异的胆囊疾病是安全、可行的.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本组25例中,男2例,女23例;单膝20例,双膝5例,共30膝;平均年龄50.1岁(35~71岁).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7个月(3~23个月),疗效评定参照改良膝关节Lysholm评分标准.95分以上为优,85 ~94分为良,65~84分为可,65分以下为差,本组25例30膝中,优22膝,良6膝,可2膝.Lysholm评分从术前平均(61.03±6.02)分(49~7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3.14±3.64)分(86~99分),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症状明显改善(t=6.28,<0.001).术后2膝有血肿形成,占6.7%,均系术中为达到充分松解而切断部分股外侧肌.结论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是一种微创的软组织平衡手术,能够有效地缓解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引起的髌股关节疼痛,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陈志超;顾祖超;李志力;谢直跃;胡江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OPD患者血尿酸或尿酸/肌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COPD患者血尿酸或尿酸/肌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某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66例COPD患者,根据患者COPD等级分为3组,20例COPDⅡ级的患者为Ⅱ级组;24例COPDⅢ级的患者为Ⅲ级;22例COPDIV级的患者为COPDIV级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20例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COPD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肌酐及肺功能FEV.同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COPD分级越高,血清尿酸(UA)水平越高,3组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Ⅳ级组水平明显高于Ⅱ级组与Ⅲ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PD患者治疗后UA、PaO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3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血尿酸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治疗后病情缓解,血尿酸随之下降,检测COPD患者血尿酸可为判断患者病情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胜喜;赵振波;刘德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现状,为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行为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乌鲁木齐市4个区的4所维吾尔族中学学生887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营养知识分数为(4.23±1.99)分,男女生的营养知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58.8%)和钙元素的良好来源(51.8%)等知识掌握比较好;喜欢喝饮料(59.4%)和吃西式快餐(39.9%)的程度高于喜好吃零食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料、奶油甜食食用频率较高,豆类食用频率相对较少.结论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整体的营养知识水平不高,饮食习惯不太合理,应结合当地情况积极开展各项措施,培养中学生形成合理科学的饮食行为.

    作者:肖辉;吴晓飞;阿孜古丽.马木提;林艺;崔君;刘晓静;亚森.卡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50例患者,共计72颗患牙,对所有患者行日本SUNSTAR INC株式会社生产的派力臭牙科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龈沟出血指数等临床指数变化.结果 治疗1个月后的牙龈炎症、牙周脓肿、溢脓、牙齿松动上疗效显著.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指数明显下降,同时牙周疾病中牙周炎、牙周脓肿、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7,2%.结论 派力奥牙科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是目前治疗牙周疾病的首选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抑制牙周菌斑,抑制宿主反应,其疗效作用强,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于推广.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及相关病原菌调查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更好的控制VAP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监测的方法,调查2009年1月~2010年4月ICU接受呼吸机通气患者中VAP发病率及病原菌特点.结果 共调查183例患者,确诊VAP65例次,发病率为35.52%;VAP的发生与性别(x2=0.656,P> 0.05)不相关;机械通气时同越长,越易发生VAP;患有重症肺炎,脑血管病,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VAP的发病率较高;VAP的病原菌主要是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 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VAP的发病率.

    作者:刘向欣;尹素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与研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比较两支动脉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糖尿病对血管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定义为糖尿病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检查,记录两支血管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68.5%的患者颈动脉提示动脉粥样硬化;57.4%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提示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提示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73.6%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也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组颈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PI和RI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颈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PI和RI线性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的粥样硬化发病率呈正相关.证明糖尿病诱发血管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肠系膜上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越高.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几种常见微生物对酚类消毒剂抗力研究

    目的 观察几种常见微生物对酚类消毒剂的抗力,为现场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进行实验观察.结果 酚类消毒剂对所试指标菌均有良好杀灭效果,且作用迅速,均能在7.5 min内达消毒合格要求.几种常见微生物对酚类消毒剂抗力有明显差异,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抗力强,有效杀菌浓度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3倍,大肠杆菌的4倍,白色念珠菌的5倍.结论 酚类消毒剂用于现场使用时应充分了解消毒对象,疑有假单胞菌类微生物污染时应提高使用剂量.

    作者:陈越英;吴晓松;徐燕;谈智;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西吉县农村居民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西吉县农村居民吸烟现状,探讨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宁夏西吉县18个乡镇的1 180户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西吉县农村居民男性吸烟率为37.56%,男性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21.05±6.322),87.72%的每日吸烟量不超过20支.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及两周是否患病,汉族高于少数民族,35岁组吸烟率高为41.98%,初中组吸烟率高46.76%,患病者吸烟率低于未患病者.结论 为了保障人民健康,建议政府制定相应控烟政策,积极开展控烟行动.

    作者:任彬彬;德小明;王凯荣;郭忠琴;于继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45例临床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并对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等进行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病半微以上预后不良,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脑疝及合并症为主要死亡及高残障的主要原因.变部位、病变个数、并发症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 影响TOBS预后的因素有: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31分、头CT或MRI示病灶个数≥4个、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合并感染、合并消化道出血.

    作者:李瀛;余丹;王爱岳;刘春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探索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贵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某院就诊的4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单盲抽样把其中27例分为实验组,采取空肠P袢代胃吻合水式治疗;余者分为对照组,采取标准Roux-en-Y吻合术式治疗.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情况对照显示,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排空时间、每次饮食量分别为(60.± 22) min、(300±42) 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每天饮食次数为(4.3±1.2)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如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采用空肠P袢代胃术重建消化道,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并未使手术过程复杂化.

    作者:李建华;韩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血浆TF、TFPI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比较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变化,探讨其在在病情进晨、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0月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化疗前及缓解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血浆TF和TFPI含量.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化疗前,急性白血病组患者血浆TF和TFPI分别为(77.9±12.2)ng/L、(160.3±20.2)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2.6±2.8) ng/L、(132.8±12.5)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化疗2个疗程后,24例缓解,8例未缓解.缓解组患者血浆TF及TFPI含量较化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患者血浆TF及TFPI含量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TF及TFPI含量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褚金龙;任继新;邢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神经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神经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至2011届之间的神经科临床研究生60人,然后把神经科临床研究生随机分为A组(传统教学法组)和B组(PBL教学法组),每组各30人,后进行统计及观察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的差异及独立解决临床问题能力人数和临床逆向思维能力的人数的差异.结果 将传统教学组和PBL组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PBL组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PBL组学生独立解决临床问题能力人数和临床逆向思维能力的人数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方面和提高整体水平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便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推理方法与临床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作者:贾晓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联合心电图在冠心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教学中应用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心电图的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床医学专业同一年级的医学生1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学生的冠心病讲解结合心电图进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教学.教学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同样的问卷考试.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答题情况,以说明两组的教学质量.实验组考试合格率82%,高于对照组学生的考试合格率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冠心病教学中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多媒体教学与心电图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加其对冠心病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东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频超声对乳腺实性小肿块的诊断运用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实性小肿块的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某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间经高频超声检查的142例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患者病灶的超声特点按照BI-RADS-US分级诊断标准进行了分析与对照研究.结果 (1)运用高频超声观察病灶形态是否清晰与BI-RADS-U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运用高频超声观察病灶边缘是否清晰与BI-RADS-U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运用高频超声观察血流分布有无穿入型血流与BI-RADS-U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实性小肿块的诊断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余红文;吴洁;翟秋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膳食干预在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膳食干预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9月~2011年9月在某社区医院门诊就诊的98例首次被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膳食干预,分别对其于确诊为高血压时及3个月后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结果 2组患者在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血医达标及生活方式改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医院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开展膳食干预有利于高血压患者加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善其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对防治高血压有积极作用,值得在各大社区推广运用.

    作者:朱庆生;程淑艳;马小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治疗体会

    目的 提高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1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经输尿管镜检查、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15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其中Ⅰ级3例,Ⅱ级10例,Ⅲ级2例.TNM分类法,T2期4例,T3期11例,T4期1例.1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年,死亡2例.2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结论 输尿管癌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的浸润程度和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尤其是分期更为重要.影像学联合输尿管镜组织活检是诊断输尿管癌的佳途径.早期发现,及时明确诊断并且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提高输尿管癌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同时术后需施行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及密切随访.

    作者:兰海;李启春;曾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左旋卡尼汀与促红素联合应用对透析患者贫血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联用促红素治疗透析患者贫血及对其营养状态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的贫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27例给予左旋卡尼汀联用促红素,对照组25例单独给用促红素,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治疗后4、8、12周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清转铁蛋白(TF)、相对体重(KBW).结果 左旋卡尼汀联用促红素组及促红素组针对Hb、Hct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治疗后左旋卡尼汀联用促红素组Hb、Hct与促红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8周及12周,与治疗前比较,Alb、PA、TF、KBW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观察组升高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旋卡尼汀与促红素联用可改善透析患者贫血状态,提高营养水平.

    作者:毛艳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治疗方式在肱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在肱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自某院收入的患者共4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Y形钢板组及双铜板组各20例.患者术后随访,并对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行Cassebaum肘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疗效对比中发现,A3型优良率为100%,B型优良率为83.3%,C1型优良率为77.8%,C2型为87.5%,C3型为66.7%,总优良率为82.5%.不同内固定方式术后疗效对比中,双钢板优良率为75%,Y形钢板为9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肱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中Y形钢板疗效相对较好,治疗中应该根据具体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尽量早的行功能锻炼,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李林;张长青;蒋亦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高危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治疗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老年高危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9年8月在某院检查诊断为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的140例老年高危AC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根据患者意愿及病情进行介入治疗者70例(介入治疗组),根据研究对象可比性原则选取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患者70例(保守治疗组)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两组患者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猝死率、术后严重出血发生率随着时间延长发生几率逐渐增高,术后半年、1年保守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发生率稍高于介入治疗组患者,但各项观察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保守治疗组死亡率高于术后严重出血量低于介入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及时进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MACE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要个性化并且控制好剂量,以防出现严重出血.

    作者:黄炫生;张励庭;刘卫其;袁勇;吴颖;张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调护机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调护机要.方法 结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和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方法护理,防治此病.结果 中西医结合防治护理此病有效.结论 中西医结合辩证论治调护防治此病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

    作者:王彦;丁文莉;马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