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云先;叶春福;李志坤
目的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患死亡的风险原因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 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共53例在该院接受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的患者,按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病患死亡所涉及的因素.结果 经探究与分析统计有5例(9.43%)病患死亡,由单因素原因分析得出:农药毒性强度、岁数的大小、严重中毒、中毒到送医抢救时间超出5h、病患自身还有其他疾病造成中毒身故的独立风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严重中毒、轻生性中毒、中毒到送医抢救时间超出5h、病患自身还有其他疾病是造成中毒身故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患中毒至送医抢救的时间尤为关键,一经发现有中毒迹象的患者必须急时送医.针对严重中毒和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还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针对无生存欲望特意服毒的病患进行心理疏导,平复其过激的情绪,达到让其配合治疗的效果,大程度地减少中毒死亡率.
作者:韩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研究组采取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6h时创口的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8.33%(P<0.05).结论 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可靠,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跃东;庄晓明;林海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超前镇痛法运用于老年人腔镜手术快通道麻醉复苏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手术室92例行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镇痛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常规组患者采用静脉泵超前镇痛法,研究组则采用硬膜外泵超前镇痛方案,并将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模拟评价量表(VAS)及神经评分法(Ramsay)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术中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3%(P<0.05);研究组VAS、Ramsay评分为(0.47±0.09)分、(2.30±0.14)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42±0.13)分、(3.37±0.23)分(P<0.05).结论 相较于静脉泵超前镇痛法,采用硬膜外泵超前镇痛法对老年腔镜手术患者行麻醉复苏,可有效降低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同时改善神经功能,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郭晓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妇科收治的80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从月经周期第10天开始进行经阴道超声监测患者卵泡及子宫内膜,直至排卵,并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卵泡及子宫内膜情况,给予促卵泡发育治疗.连续监测3个月经周期,分析检查结果,比较患者卵泡发育情况及子宫内膜变化.结果 3个月后有40例患者妊娠成功,非妊娠组患者卵泡每日增长直径(1.48±0.67) mm,成熟卵泡直径(17.41±0.38) mm,子宫内膜厚度(6.01±1.03) mm;妊娠组患者卵泡每日增长直径(2.54±0.89)mm,成熟卵泡直径(24.76±0.53) mm,子宫内膜厚度(13.23±1.31)mm.比较两组患者卵泡每日增长直径、成熟卵泡直径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孕症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情况,可对辅助判断患者不孕原因,为妇科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覃小菊;叶敏;李碧兰;王慕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TGF-3 1)、白细胞介素-9(IL-9)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在首发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一时间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项指标水平的意义.结果 经临床分析看出,治疗前研究组IFN-γ、IL-9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IL-4、TGF-β 1以及IL-17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IFN-γ水平和胃肠道症状显示负相关,疑病显示正相关;IL-4水平和早醒显示负相关;IL-9水平和疑病、睡眠不深显示正相关,自卑感显示负相关;IL-17水平和胃肠道显示负相关.治疗后研究组IFN-γ水平和忧郁情绪、性行为显示负相关;IL-9水平和工作及兴趣显示正相关,全身症状、绝望感显示负相关;IL-17水平和疑病显示正相关.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中各项细胞因子存在异常,并在病程发展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陈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RP)与电切术(PKRP)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剜除组中60例实施PKERP治疗,电切组中60例实施PKRP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 剜除组导尿管拔除后24 h、术后7d尿失禁发生率高于电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组与电切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尿失禁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PKERP治疗术后短期尿失禁发生率高于PKRP,两组术式尿失禁程度相当,术后1个月便可恢复至相似水平.
作者:周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对复杂脑血管病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复杂脑血管病患者59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5月,采用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实施一般麻醉管理,试验组30例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观察两组复杂脑血管病患者术后各类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各个时间段的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在插管前、切皮后5 min等时间段内血压及心率变化对照组波动大于试验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能有效减少术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对比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原因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午1月该院收治的3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32例非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并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剖宫产的原因,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组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胎位异常、产程异常选择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巨大儿、前置胎盘、子宫肌瘤、骨产道异常、妊娠高血压及胎儿窘迫选择剖宫产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恶露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患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恶露持续时间均多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者,所以在有阴道分娩指征的情况下,可鼓励患者尝试阴道试产,以此保证分娩的安全与质量.
作者:张昆;贾娟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安全性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高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尿素氮、24h尿蛋白与血肌酐的改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4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尿素氮、24h尿蛋白与血肌酐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加彬;王海涛;安雷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方木鸡颗粒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仅给予常规护肝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木鸡颗粒,疗程24周,剔除3例疗程不足24周的患者,每组治疗前后进行肝功能、肝纤维化4项、甲胎蛋白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AFP)、肝纤维化指标[包括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粘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酶(HA)]和肝脏瞬时弹性值(HTE)复方木鸡颗粒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木鸡颗粒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胃肠道反应.结论 复方木鸡颗粒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改善肝脏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作用,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具有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AFP等优点,复方木鸡颗粒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
作者:段军;蒋晖;丁正刚;肖海东;夏文艳;周勇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SOM)的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50耳)采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进行治疗;采用传统的单孔鼓膜穿刺抽液方法治疗对照组50例(50耳).将两组治疗后一二疗程的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在患者完成治疗后的3个月内,对其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疗程具有更高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且两组在完成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距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9,3.959,均P <0.05).经随访在患者完成治疗后的3个月内所有人均未产生不良反应,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韩春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在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组)与40例非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尿检、一般资料分析及病理检测等,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状况及血尿检出结果.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尿红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镜下血尿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棘形红细胞血尿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在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中运用价值显著,存在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及棘形红细胞血尿患者需高度怀疑非糖尿病肾病.
作者:王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随着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直肠癌患者有机会保留肛门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但是,高达90%以上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结直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便频、便急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因其在低位前切除患者中发生率更高,症状更严重,这些临床症状被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因对于保肛手术的认识不足,时至今日对于LARS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该综述主要对LARS的诊断、发生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开展讨论.
作者:徐文忠;李辉;孔令媛;胡波;张开晓;刘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可弯曲喉罩在小儿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腭裂修复术的患儿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应用气管插管,观察组应用可弯曲喉罩,比较两组插管一次成功率、成功建立气道时间、术中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动态肺顺应性(Cdy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开口器进行安放前,观察组气道密封压(ASP)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气道阻力(Raw)以及气道压力(Paw)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的呛咳、喉痉挛以及屏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弯曲喉罩在小儿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兴山;许晶;李晓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缝合过程中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对促进会阴侧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3月在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行会阴侧切阴道分娩的899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缝合过程中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的446名产妇作为观察组,缝合过程中未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的453名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率及产后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会阴侧切口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甲级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乙级和丙级切口愈合率低于对照组;产后无疼痛者比例高于对照组,轻微疼痛及明显疼痛者比例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缝合过程中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可降低会阴侧切口的感染率、促进切口愈合、减低产后疼痛的出现,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孝贤;张玉兰;张陆;孙蓓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患共同决策诊疗模式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住院后转回社区的42例精神障碍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由患者及其家属全程参与决策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与服药依从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年时,两组患者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BPRS、SD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5.24%,对照组为7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患共同决策诊疗模式可有效增强社区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小明;吴光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与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及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早期子宫颈癌,但与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预后效果好及并发痘少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王焕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一共选取500例(胎儿亦为500例)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统计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在500例胎儿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11例胎儿存在心脏异常现象,其中1例左心室发育不良,3例法洛氏四联症,2例室间隔缺损,2例永存动脉干,3例单心室,总的检出率为2.0%,诊断符合率为90.91%(10/11),有1例存在偏差.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先行发现胎儿心脏畸形问题,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玉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早期胃癌术前精确分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该院行电子内镜显示存在可疑病灶,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者9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超声内镜分期准确率分别为T1a 92.50%,T1b 84.21%,T2 88.24%;超声内镜对有(N+)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准确率为86.44%,无(NO)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准确率为86.11%.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变直径、组织分化类型及是否存在溃疡是影响小探头超声内镜分期准确性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早期胃癌术前精确分期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何均辉;雷平光;文政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临床癫痫以丙戊酸治疗无效者使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以该院住院部2014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75例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行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即先行拉莫三嗪、丙戊酸联合治疗,后逐渐转变为拉莫三嗪单药),评估联合用药、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患者癫痫控制效果,比较两个阶段用药前后患者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对治疗期间用药安全性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不同阶段患者体内药物血药浓度比较,联合用药为(8.57±2.46)μg/ml,单药治疗为(3.74±1.06) μg/ml,联合用药血药浓度显著高于单药治疗(P<0.05);联合用药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与单药治疗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癫痫控制率为90.7%,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的80.0%,联合用药更利于疾病有效控制(P<0.05).结论 对癫痫患者以丙戊酸治疗无效后,行拉莫三嗪添加治疗疾病控制效果优于行拉莫三嗪替换治疗效果.
作者:黄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