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中的应用

覃小菊;叶敏;李碧兰;王慕贤

关键词:阴道超声, 不孕症, 卵泡发育, 子宫内膜变化
摘要:目的 探究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妇科收治的80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从月经周期第10天开始进行经阴道超声监测患者卵泡及子宫内膜,直至排卵,并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卵泡及子宫内膜情况,给予促卵泡发育治疗.连续监测3个月经周期,分析检查结果,比较患者卵泡发育情况及子宫内膜变化.结果 3个月后有40例患者妊娠成功,非妊娠组患者卵泡每日增长直径(1.48±0.67) mm,成熟卵泡直径(17.41±0.38) mm,子宫内膜厚度(6.01±1.03) mm;妊娠组患者卵泡每日增长直径(2.54±0.89)mm,成熟卵泡直径(24.76±0.53) mm,子宫内膜厚度(13.23±1.31)mm.比较两组患者卵泡每日增长直径、成熟卵泡直径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孕症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情况,可对辅助判断患者不孕原因,为妇科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可弯曲喉罩在小儿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可弯曲喉罩在小儿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腭裂修复术的患儿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应用气管插管,观察组应用可弯曲喉罩,比较两组插管一次成功率、成功建立气道时间、术中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动态肺顺应性(Cdy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开口器进行安放前,观察组气道密封压(ASP)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气道阻力(Raw)以及气道压力(Paw)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的呛咳、喉痉挛以及屏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弯曲喉罩在小儿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兴山;许晶;李晓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首发抑郁症患者恤清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转化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9及白细胞介素-17水平检测及分析

    目的 研究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TGF-3 1)、白细胞介素-9(IL-9)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在首发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一时间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项指标水平的意义.结果 经临床分析看出,治疗前研究组IFN-γ、IL-9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IL-4、TGF-β 1以及IL-17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IFN-γ水平和胃肠道症状显示负相关,疑病显示正相关;IL-4水平和早醒显示负相关;IL-9水平和疑病、睡眠不深显示正相关,自卑感显示负相关;IL-17水平和胃肠道显示负相关.治疗后研究组IFN-γ水平和忧郁情绪、性行为显示负相关;IL-9水平和工作及兴趣显示正相关,全身症状、绝望感显示负相关;IL-17水平和疑病显示正相关.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中各项细胞因子存在异常,并在病程发展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陈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患共同决策诊疗模式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患共同决策诊疗模式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住院后转回社区的42例精神障碍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由患者及其家属全程参与决策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与服药依从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年时,两组患者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BPRS、SD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5.24%,对照组为7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患共同决策诊疗模式可有效增强社区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小明;吴光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老年晚期卵巢上皮细胞癌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紫杉醇(TAX)联合不同铂类药物治疗方案对老年、晚期卵巢上皮细胞癌(EOC)患者短期疗效、化疗毒副作用及CD4+CD25+Foxp3+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该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EOC患者38例分为TP组[术后采用TAX+顺铂(DDP)方案实施化疗]和TC组[术后采用TAX+卡铂(CBP)方案实施化疗],每组各19例对比化疗前后两组疗效、化疗毒副作用情况及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细胞表达水平.结果 ①化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4+CD25+Foxp3+/CD4+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治疗2周期后,TC组CD4+CD25+Foxp3+/CD4+比值明显低于TP组(P<0.05);②化疗期间,TP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TC组(P<0.05);③化疗2周期后,TC组、TP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4.74%和89.47%,两组疗效均高于85%,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晚期EOC患者,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较为确切,而与TP方案相比,TC方案的毒副作用更小、更有助于下调CD4+CD25+Foxp3+细胞表达、改善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值得在老年、晚期EOC患者术后的化疗治疗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要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无效的癫痫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癫痫以丙戊酸治疗无效者使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以该院住院部2014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75例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行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即先行拉莫三嗪、丙戊酸联合治疗,后逐渐转变为拉莫三嗪单药),评估联合用药、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患者癫痫控制效果,比较两个阶段用药前后患者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对治疗期间用药安全性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不同阶段患者体内药物血药浓度比较,联合用药为(8.57±2.46)μg/ml,单药治疗为(3.74±1.06) μg/ml,联合用药血药浓度显著高于单药治疗(P<0.05);联合用药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与单药治疗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癫痫控制率为90.7%,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的80.0%,联合用药更利于疾病有效控制(P<0.05).结论 对癫痫患者以丙戊酸治疗无效后,行拉莫三嗪添加治疗疾病控制效果优于行拉莫三嗪替换治疗效果.

    作者:黄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耳鼻咽喉领域中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及特异性治疗

    目的 对临床耳鼻咽喉领域当中慢性咳嗽患者的主要病因进行分析,并探索具体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一整年当中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05例慢性咳嗽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患者特异性治疗,并总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所有患者当中,有5例患者未被确诊,其余100例患者的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等不同类型,且100例患者接受特异性治疗后仅4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余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 在慢性咳嗽患者中,发病的原因类型较多,医生需要掌握各种原因并给予针对性较强的特异性治疗,以此确保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许国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早期胃癌术前精确分期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早期胃癌术前精确分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该院行电子内镜显示存在可疑病灶,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者9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超声内镜分期准确率分别为T1a 92.50%,T1b 84.21%,T2 88.24%;超声内镜对有(N+)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准确率为86.44%,无(NO)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准确率为86.11%.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变直径、组织分化类型及是否存在溃疡是影响小探头超声内镜分期准确性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早期胃癌术前精确分期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何均辉;雷平光;文政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保护性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保护性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78例重症胸部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保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治疗,保护组采取保护性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对.结果 保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气指数即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护性通气可有效改善重症胸部创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动脉血清指标和氧合功能,降低VILI和死亡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对复杂脑血管病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对复杂脑血管病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复杂脑血管病患者59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5月,采用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实施一般麻醉管理,试验组30例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观察两组复杂脑血管病患者术后各类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各个时间段的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在插管前、切皮后5 min等时间段内血压及心率变化对照组波动大于试验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能有效减少术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补佳乐联合优思明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补佳乐联合优思明在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63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展开研究,通过双盲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32)及对照组(n=31);观察组采用补佳乐联合优思明治疗,对照组则单独使用优思明.结果 在疗效、完全止血时间两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优势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程度较轻的不良反应,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补佳乐联合优思明治疗效果优于优思明单独使用,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周玉青;吴文丽;曾凤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中尿红细胞形态分析的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在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组)与40例非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尿检、一般资料分析及病理检测等,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状况及血尿检出结果.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尿红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镜下血尿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棘形红细胞血尿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在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中运用价值显著,存在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及棘形红细胞血尿患者需高度怀疑非糖尿病肾病.

    作者:王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紫杉醇为主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使用紫杉醇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于既往未使用过蒽环类药物治疗者接受TE方案(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接受过蒽环治疗者使用TP方案(紫杉醇联合顺铂),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周期共计450个,中位化疗周期数量为3.5个,2.6~6.8周.该组病患共计140例,完全缓解(CR)者14例,部分缓解(PR)者72例,疾病稳定(SD)者48例,疾病进展(PD)者6例,总有效率为61.43%.对84例病患开展随访,结果证实,56例病患原病灶发生转移,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10.2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8.52个月.①血毒性:对每治疗后周期内出现的血细胞数量低值,对病患开展血毒性分析,结果证实,血小板计数降低以Ⅰ、Ⅱ度为主.该组内无Ⅲ、Ⅳ度者;白细胞计数减少较为严重,Ⅲ度46例,Ⅳ度2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均有所降低,经针对性治疗7~10 d后,患者白细胞水平上升.②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的发生与顺铂(DDP)存在相关性,该组病患为Ⅰ、Ⅱ度恶心,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和DDP分次使用存在相关性,54例患者存在口腔黏膜受损.③其他反应:该组Ⅱ度脱发共计36例,Ⅲ度脱发104例.部分病患感染、疼痛.无心脏以及肝脏毒性,不存在化疗相关死亡案例.经多因素影响Logistic分析证实,雌激素受体(ER)以及孕激素受体(PR)表达和组织学分级为影响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转移性乳腺癌者,使用以紫杉醇为主的化疗方案开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既往使用过蒽环类药物治疗病患中,值得进一步推广.但值得说明的是,此方案存在较大血毒性,因此医护人员应特别注意,做好对患者的对症治疗工作.

    作者:段朋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与探究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于该院就诊拟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儿给予异丙酚、氯胺酮分别静注,对观察组患儿给予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对比并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患儿术前、缝合时的血氧饱和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与对照组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与对照组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舌根后坠及呼吸减浅变慢、伸舌等异常行为、呛咳及分泌物增多等术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与对照组(36.00%)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麻醉中应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的效果较好,患者呼吸比较稳定,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闫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术后尿失禁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RP)与电切术(PKRP)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剜除组中60例实施PKERP治疗,电切组中60例实施PKRP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 剜除组导尿管拔除后24 h、术后7d尿失禁发生率高于电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组与电切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尿失禁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PKERP治疗术后短期尿失禁发生率高于PKRP,两组术式尿失禁程度相当,术后1个月便可恢复至相似水平.

    作者:周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家庭医生服务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概括家庭医生服务运用于社区慢性疾病防治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所辖社区中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各50例展开研究,对其实施家庭医生服务,探讨患者实施前后的血糖、血压及疾病知识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资料汇总对比显示,患者在接受家庭医生服务后,血糖、血压、疾病知识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各项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慢性病的防治中应用家庭医生服务,能够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认知度,进而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恋;刘静;龙海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活性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小板活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于该院治疗的TIA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53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加以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指标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P-140、PAF及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有助于改善TIA患者血小板活性指标,减轻疾病对患者的身心损伤,安全高效.

    作者:蒋德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超声检测孕11~13+6周胎儿颅内透明层的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孕11~13+6周胎儿颅内透明层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1~13+6周胎龄的胎儿738例,全部胎儿的头臂径范围为45~84mm,应用经腹超声,选取面部正中矢状面,对胎儿的脑干与脉络丛之间的颅内透明层厚度进行测量,同时将测量结果和胎儿的头臂径测值开展比较.结果 该组胎儿中无法对其颅内透明层进行有效显示的胎儿共4例,通过超声检测终诊断上述4例胎儿存在着开放性脊柱裂,对孕妇进行妊娠终止后,确诊胎儿患有开放性脊柱裂.该组中其余734例胎儿的头臀径为(59.149±8.458)mm,颅内透明层厚度为(1.673±0.354)mm,同时胎儿的颅内透明层厚度会随着胎儿的胎龄增加而不断加大.结论 当胎龄处于11~13+6周时,通过开展超声检测,可清晰观察到胎儿的颅内透明层,同时颅内透明层的厚度会随着胎龄的不断增加而加大.

    作者:郭瑞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直肠癌患者有机会保留肛门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但是,高达90%以上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结直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便频、便急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因其在低位前切除患者中发生率更高,症状更严重,这些临床症状被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因对于保肛手术的认识不足,时至今日对于LARS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该综述主要对LARS的诊断、发生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开展讨论.

    作者:徐文忠;李辉;孔令媛;胡波;张开晓;刘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妇科收治的80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从月经周期第10天开始进行经阴道超声监测患者卵泡及子宫内膜,直至排卵,并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卵泡及子宫内膜情况,给予促卵泡发育治疗.连续监测3个月经周期,分析检查结果,比较患者卵泡发育情况及子宫内膜变化.结果 3个月后有40例患者妊娠成功,非妊娠组患者卵泡每日增长直径(1.48±0.67) mm,成熟卵泡直径(17.41±0.38) mm,子宫内膜厚度(6.01±1.03) mm;妊娠组患者卵泡每日增长直径(2.54±0.89)mm,成熟卵泡直径(24.76±0.53) mm,子宫内膜厚度(13.23±1.31)mm.比较两组患者卵泡每日增长直径、成熟卵泡直径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孕症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情况,可对辅助判断患者不孕原因,为妇科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覃小菊;叶敏;李碧兰;王慕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研究组采取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6h时创口的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8.33%(P<0.05).结论 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可靠,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跃东;庄晓明;林海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