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碘伏对3株分枝杆菌标准菌株杀灭效果的研究

孙巍;徐燕;王嵬;谈智

关键词:碘伏消毒液, 杀菌作用, 龟分枝杆菌, 结核杆菌标准菌株H37Ra, 结核杆菌标准菌株H37Rv
摘要:目的 了解碘伏消毒液对龟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标准株H37Rv、结核杆菌标准株H37Ra 3种标准菌株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 含有效碘250 mg/L作用3min、有效碘500mg/L作用1 min,对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杀灭对数值>4.00;含有效碘250 mg/L作用3min、有效碘500 mg/L作用1min对结核杆菌标准菌株H37Rv杀灭对数值>4.00.含有效碘500 mg/L作用1 min对结核杆菌标准菌株H37Ra杀灭对数值>4.00.结论 碘伏消毒液对龟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标准株H37Rv、结核杆菌标准株H37Ra 3种标准菌株均具有良好杀菌作用,H37Ra对碘伏消毒液抗性强,H37Rv次之,龟分枝杆菌弱.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苏州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及控制现状分析

    目的 对苏州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及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方法 2010年对苏州市社区居民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苏州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7.06%(标化患病率34.74%),知晓率为66.11%(标化知晓率48.35%),治疗率为58.40%(标化治疗率40.10%),控制率为20.56%(标化控制率12.91%),知晓者治疗率为88.34%(标化知晓者治疗率67.79%).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P< 0.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退休人员、老年人的四率高.结论 苏州市成年人高血压知晓者治疗率较高,但知晓率和控制率相对较低.预防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改善控制现状,是该地区今后进一步做好高血压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从菊;徐燕英;晁湘琴;丁建松;张秋;田洪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云南省2006~2010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2006~2010年云南省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0年云南省流感监测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全省哨点医院共报告的ILI%平均为3.56%,流行高峰为9月~次年3月.采集标本23 618份,分离毒株785株,阳性率3.32%,优势株为B型(288株,36.69%).2009~2010年检出哨点医院核酸阳性标本2 394份,核酸阳性率为14.57%,主要型别为新甲H1N1型(1 599份,66.80%).2006~2010年全省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139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暴发疫情高峰发生在3~4月(63起,45.32%)和9月(37起,26.62%).采集标本3 952份,分离病毒314株,阳性率7.95%,优势株为B型(229株,72.93%).2009~2010年检出暴发疫情核酸阳性标本1 408份,核酸阳性率为42.84%,主要型别为新甲H1N1型(869份,61.72%).结论 2006~2010年,云南省哨点医院和暴发疫情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出现春季和秋季两个流感流行高峰,不同型别的毒株表现出交替占优势的特征,暴发疫情均发生在中小学校.

    作者:罗春蕊;赵群;向以斌;宁德明;李娟;蒋立;徐闻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单发胆囊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单发胆囊胆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80例单发胆囊结石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片.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起效时间、结石排出时间、治疗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痊愈率观察组57.50%,对照组4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2.50%,对照组8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治疗时间、结石排出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为( 28.28±10.26)d、(7.42±3.22)d、(12.64±7.38)d、(45.56±14.74)d,对照组分别为(41.24±11.23)d、(13.67±4.30)d、(18.54±8.68)d、(62.35±15.72)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单发胆囊结石症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起效时间、治疗时间、结石排出时间、住院时间.

    作者:袁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急性农药中毒流行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农药中毒病例的流行特征,摸清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发病规律及可行的防治策略.方法 通过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30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各个病例的各种资料.结果 306例患者中,有机磷中毒173例(56.5%)、拟除虫菊酯中毒49例(16.0%)、百草枯中毒81例(26.5%)、其他中毒3例(1.0%);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OR=3.930)、中毒程度(OR=10.166)、毒物种类(OR=5.854)、氧气吸入(OR=0.211)、呼吸系统异常(OR=6.180)、发热(OR=7.182)、脉搏(OR=4.063)、肾功能(OR=4.670)、心电图检查(OR=2.272)等指标.结论 摸清了急性农药中毒的流行特征,分析了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急性农药中毒的预防和救治策略.

    作者:杜育刚;李清雅;陈建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小儿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软化临床表现及纤维支气管镜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软化的临床表现及纤维支气管镜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135例常规诊治无明显好转的持续喘息及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观察气管支气管腔,并对有脓性分泌物者行局部灌洗.结果 135例中诊断气管支气管软化32例,其中气管软化27例,支气管软化5例,其中合并喉软化5例,先心病7例,气管狭窄3例,气管性支气管2例,食道闭锁2例, “H”型气管食管瘘1例.结论 气管支气管软化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及咳喘反复不愈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类患儿应重视纤支镜的检查.

    作者:李晶;郑跃杰;鲍燕敏;邓继岿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天津市区2008~2010年人群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天津市区人群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8~2010年居住在天津市市内6区的产妇所分娩的胎婴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围产儿65 990例,出生缺陷儿1 062例,发生率为160.93/万.男、女性胎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72.34/万和146.65/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02,P<0.01);与20~29岁相比,产妇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40岁以上时,胎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89.61/万和482.76/万(x2=18.849,P<0.001);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显著增加(x2=404.491,P<O.001; x2=381.164,P<0.001);死胎死产、7d内死亡以及7~42d内死亡的胎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 505.98/万,是活产儿的25.91倍(x2=3 663.76,P<0.01).男性胎婴儿、高龄产妇、分娩孕周小于37周、低出生体重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 天津市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儿更容易发生在高龄产妇分娩的胎婴儿、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中,且病死率高,预后不良.

    作者:李宝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牛磺酸、维生素C联合对铅暴露大鼠海马NOS活力和NO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牛磺酸、维生素C联合对染铅大鼠拮抗铅以及海马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水平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体重为(85.23±8.1)g的断乳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对照组12只.各组SD大鼠自由饮用铅水(1.3 g/L硝酸铅溶液),同时实验组大鼠用牛磺酸、维生素C混合溶液灌胃,而对照组大鼠用去离子水灌胃,每周5次,共8周.测定大鼠血铅值、海马组织中NOS活性和NO水平.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实验组血铅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海马组织中NOS活性和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P<0.01)和(P< 0.05); Morris水迷宫测试实验组d4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磺酸、维生素C联合作用于铅暴露大鼠有排铅效果,能提高海马组织中NOS活性和NO水平并有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作者:李伟;范广勤;冯昶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胆管癌外科术后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目的 观察胆管癌外科术后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2009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5例胆管癌外科术后出现阻塞性黄疸并采取介入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 25例患者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1个月内由术前的(211.1±118.0)μmol/L和(146.5±86.9) μmol/L降为术后的( 105.8±68.6) μmol/L和(80.2±49.2)μmol/L,下降显著(P<0.05).15例患者PTC术中行胆道钳夹活检,技术成功率100%,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其中10例根治性切除患者于胆肠吻合口处行钳夹活检,3例病理提示瘢痕性狭窄,给予内外引流管置入;7例为肿瘤复发,6例给予胆道金属支架置入,1例给予内外引流管置入.结论 (1)胆管癌外科术后阻塞性黄疸患者采取介入方法降黄效果明显,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2) PTC术中胆道活检诊断胆肠吻合口狭窄操作简单,准确.

    作者:李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四川省20~69岁人群BMI及体重超重、肥胖流行现状

    目的 研究四川省20~69岁人群BMI时间纵向变化,分析体重超重、肥胖流行现状.方法 取2000年和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中成年、老年84 838人的BMI指数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010年BMI的均值在全体、男子、女子上高于2000年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000年和2010年男子BMI均值高于女子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分类统计,男子超重、肥胖比例2010年为33.77%、7.31%,比2000年增长5.24%、2.3%;女子超重、肥胖比例2010年为26.39%、6.82%,比2000年增长0.57%、1.3%.按2010年人口基数推算,样本人群体重超重者达到1 746万人,年增长16万人,肥胖者达到409万人,年增长10万人.结论 四川地区已进入体重超重和肥胖的突增阶段,应采取切实有力的肥胖防治措施.

    作者:张艺宏;何仲涛;李宁;孙君志;周真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立体定向放疗在肺癌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全脑放疗(WBRT)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与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局部肿瘤加量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与耐受性.方法 2009~2010年所收治92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脑转移病灶≤3个),随机分组WBRT加3D-CRT:46例,WBRT加SRT:46例.评价指标为中位生存期(MST)和放疗毒性,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2月,随访率100%.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期为8.9个月,其中3D-CRT组8.6个月、SRT组9.4月(x2=0.22,P> 0.05).放疗后3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1.7%、63%.结论 SRT是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对脑转移瘤≤3个的患者,3D-CRT与SRT局部肿瘤加量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不良反应亦无明显差异,但SRT治疗2次比3D-CRT治疗13-15次在放疗时间上占优势.

    作者:万跃;谭兵;蒋勇;黄锣;王颖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云南省2010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

    目的 分析云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我省死亡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网络直报死亡信息,利用县区报告率、单位报告率、审核率、报告合格率、审核合格率、医疗机构报告死亡占总人群死亡的比例、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占实际医院总死亡的比例、常见编码错误分布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0年云南省县区报告率为94.57%,单位报告率为80.45%;全省平均审核率96.68%:平均报告合格率62.68%,平均审核合格率96.94%.2010年通过国家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病例约占同期全省总死亡人数的5.22%;实际医院死亡数通过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得到报告的比例为27.91%.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有明显编码错误的比例高达30.45%.结论 云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未报告单位和报告不合格仍占较大比例,死因编码质量普遍较差,根本死因确定和编码培训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杨永芳;邵英;陈杨;肖义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血压病人不同病程对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伴随着高血压病程的逐渐增加对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对2010年9~12月在唐山工人医院住院的13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Hg)进行记忆功能评定,全部资料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7例高血压患者记忆障碍发生率为95.5%,在图片再认、回忆路线(即刻)、面部再认、定向、日期及总标准分6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记忆障碍发生率很高,病程越长,记忆障碍发生率及程度越高.

    作者:王立敏;陈长香;李晶影;赵文;王建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对妊娠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642例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组)和642例妊娠无乙肝病毒感染(aY-常妊娠组)的常规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1)乙肝组TP,ALB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TB,DB,ALT,AST,GGT,TBA,GCT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ALP与正常妊娠组无差别. (2)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和正常妊娠母体的并发症分别为:IGT 10.8%,6.2%:GDM 10.3%,4.8%;PIH 5.3%,1.1%;产后出血11.5%,4.0%;蛋白尿17.9%,7.5%;尿WBC阳性25.5%.7-8%;尿RBC阳性21.8,6.9%;血清总胆红素升高5.8%,0.6%;肝酶升高21.8%,2.8%. (3)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和正常妊娠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早产9.7%,2.7%;黄疸32.1%,8.3%;肺炎5.6%,1.9%:小样儿3.6%,1.2%;窒息4.1%,1.2%.结论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妊娠母体和新生儿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临床应加强对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母婴监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健康.

    作者:颜俊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钙化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回顾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征象,探讨钙化在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有钙化X线表现的5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进行读片分析.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定形或模糊的钙化、粗糙不均质钙化、细小的多形性钙化、线样或线样分支状钙化分别占12.96%、7.41%、53.70%、24.07%.钙化在单位面积内的数量(N/S)>20个/cm2占77.78%.结论 钙化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常见征象,甚至是唯一征象,仔细分析钙化形态、大小、密度及其密集度可为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贺斌;谭隆旺;孙寒;连英;郑霞;汤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初探

    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借鉴国际上慢病管理新理念,将传统医学治未病理念融入现代健康管理之中,针对生活型社区、功能型社区和体检中心等3类区域中不同人群特征及健康需求,从人群特点、亚健康危险因素、卫生需求、医疗服务类型、服务定位等角度出发,对目前我国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施展;胡镜清;彭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西双版纳州2003~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西双版纳州2003~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防控策略和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网络系统报告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年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麻疹病例1 37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0.21/100万,2003年发病率高为574.10/1 00万,2010年发病率低为1.86/100万,无死亡病例;10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占总病例数的69.53%;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3.96%;男女性别比为1.35∶1;发病形成2个流行高峰,第1个流行高峰出现在夏秋季的4~9月,占总发病数的66.91%;第2个流行小高峰出现在冬季的11月、12月到次年的1月,占总发病数的22.47%.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和免疫成功率,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的.

    作者:申剑波;张建中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郑州市上街区2508例公务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市上街区公务员的健康情况.方法 对参与体检的2 508例公务员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体检者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1),70岁后又有显著降低(P< 0.01); 50岁以前男性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女性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男性(P<0.01);男性血清甘油三酯含量40岁达峰值,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l);女性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到60岁达峰值;体检者血糖浓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1),60岁以前男性血糖显著高于女性(P<0.01).结论 男性在50岁以前,女性在50~60岁之间血脂水平较高,血糖水平随年龄不断升高,应注意保健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者:张跃文;时莉锋;禹桂菊;徐亚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青海省农村妇女乳腺疾病与年龄关系的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青海省农村妇女乳腺疾病发生情况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问卷和临床检查对12 085例35~59岁农村妇女乳腺疾病进行调查.结果 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率为26.86%.在3 246例患者中,患乳腺增生的比例高,为73.91%,其次为乳腺肿块、乳腺肿瘤.55~59岁年龄组乳腺增生、乳腺肿块的发生率低于35~45、45~55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疾病好发于55岁以下的妇女,主要为乳腺增生和乳腺肿块,其发生和年龄有关.

    作者:李晓萍;周敏茹;许志华;郭淑玲;韦文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口腔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研究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口腔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173名军队离退体老干部为研究对象,对其掌握的口腔疾病知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对口腔疾病有正确认知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不足一半;26.0%的被调查者知道牙龈出血是牙周病的早期症状,35.3%的被调查者知道牙周病的发展是进行性的,42.2%的被调查者知道刷牙能够预防牙龈炎,39.3%的被调查者知道应用含氟化合物能够预防龋齿,73.4%的被调查者知道控制吃糖能够预防龋齿;指导自我预测口腔疾病方法的被调查者不足40%.结论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对口腔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甚乐观,需要加强宣传,使之加强对口腔疾病的认知.

    作者:王一敏;傅升;高玉洪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成都市流感哨点监测医院样品采集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流感样病例样品采集的影响因素,提高流感病毒分离率和流感网络监测效率.方法 采用现场督导和卡方检验对成都市6家哨点医院2010年流感样病例样品的采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家哨点医院中2家哨点医院的样品采集合格,4家哨点医院存在样品不合格.结论 流感样病例样品采集中存在采集对象和采样时间不准确、送样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流感病毒的分离率.应增强临床医生的责任心,提高对流感样病例的认知和采样技术,并保证样品及时送达流感网络实验室.

    作者:张晓春;孟建彤;黄薇;黄韦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