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娟
目的 观察卡泊芬净治疗超高龄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60例超高龄真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照组同时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5 mg/kg+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避光,lh滴完,每日1次,连用7d.观察组同进给予卡泊芬净70 mg/m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d.观察两组发热、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及上述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 痊愈率观察组53.33%,对照组3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发热、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泊芬净治疗超高龄真菌性肺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可较快减轻发热、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
作者:周凌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胰腺癌误诊的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 采用B超、CT、MRI结果或(和)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胰腺癌易误诊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道感染、黄疸性肝炎、腰椎骨质增生.结论 应警惕胰腺癌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应全面采集病史、详细查体及行相关辅助检查,从而减少误诊.
作者:欧利萍;樊春花;陈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宁夏伤害监测病例特征分布情况,为今后开展相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家慢病中心伤害预防室统一制作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收集宁夏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伤害病例的相关信息.结果 2010年累计收集伤害报卡13 133例,男女性别比2.2:1,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岁,多发生在7月,发生伤害的地点以公路/街道多见,伤害原因前5位依次为交通伤害(34.16%)、跌倒/坠落(21.98%)、钝器伤(17.68%)、刀/锐器伤(9.69%)、中毒(占7.01%).伤害意图主要为意外事故(82.40%).伤害发生部位以头部、四肢、躯干常见.结论 伤害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控制工作,以减少各类伤害的发生,维护大众健康.
作者:何源;杨艺;张嫣平;高源;胡皓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8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0h(以诊断休克为研究起点)、6h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6h乳酸清除率.以好转或死亡为研究终点,按预后不同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52)和死亡组(n=34);以乳酸清除率10%为标准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10%,n=61)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n=25),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之间相关数值的差异.结果 存活组6h血乳酸清除率为(30.5±18.0)%,显著高于死亡组(11.2±13.1)%,P< 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27.9%)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64.0%),P<0.01.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脓毒性休克患者判断预后转归的一个很好指标.
作者:王洪武;李景辉;邓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对妊娠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642例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组)和642例妊娠无乙肝病毒感染(aY-常妊娠组)的常规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1)乙肝组TP,ALB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TB,DB,ALT,AST,GGT,TBA,GCT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ALP与正常妊娠组无差别. (2)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和正常妊娠母体的并发症分别为:IGT 10.8%,6.2%:GDM 10.3%,4.8%;PIH 5.3%,1.1%;产后出血11.5%,4.0%;蛋白尿17.9%,7.5%;尿WBC阳性25.5%.7-8%;尿RBC阳性21.8,6.9%;血清总胆红素升高5.8%,0.6%;肝酶升高21.8%,2.8%. (3)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和正常妊娠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早产9.7%,2.7%;黄疸32.1%,8.3%;肺炎5.6%,1.9%:小样儿3.6%,1.2%;窒息4.1%,1.2%.结论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妊娠母体和新生儿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临床应加强对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母婴监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健康.
作者:颜俊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银锌霜抗菌巾联合浸浴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Ⅱ度烧伤患者3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银锌霜抗菌巾联合浸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银锌霜抗菌巾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疼痛度、1年后对患者随访瘢痕增生情况.结果 银锌霜抗菌巾联合浸浴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浅Ⅱ度( 8.40±1.59)d明显短于对照组(11.07±2.22)d(P=0.001),深Ⅱ度(18.67±2.41)d明显短于对照组(22.07±3.35)d(P=0.003),平均愈合时间提前3~5 d;患者疼痛度明显减轻(P=0.002).1年后随访患者证实色素沉着较轻,愈合创面瘢痕增生少.结论 银锌霜抗菌巾联合浸浴治疗烧伤创面能加速创口的上皮化愈合和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作者:李莉;段晨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穴位埋线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在太冲穴、肝俞穴、血压点穴同时进行埋线,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2月)后动态血压情况、血压昼夜节律、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晚平均收缩压、夜晚平均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晚平均舒张压、夜晚平均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24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均>10%,但组间比较,观察组血压昼夜节律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③两组证候疗效经Ridit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两组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减少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埋线结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在降低血压疗效相当,但穴位埋线结合药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更能有效减轻或去除眩晕、头痛、急躁易怒等各项临床不适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界;李明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苯胺方法.方法 使用硅胶管采集空气中二甲基苯胺,无水乙醇解吸,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观察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解吸效率、稳定效果等指标.结果 在测定条件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检出限为0.1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92%、2.02%、1.49%;解吸率范围92.65%~103.31%平均解吸率为97.5%;7 d内保存率在95%以上.结论 所建立方法达到国家要求,可应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苯胺的检测.
作者:朱黎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12月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81例,其中41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40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OA).比较两种术式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A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以上各指标和OA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治疗效果优于OA组.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人阑尾炎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马博;杨旭;任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传染病医院2009年5月1日~12月30日收治确诊的98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男546例,女442例,年龄0.4 ~7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咽痛,其他症状有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体征有咽部充血及扁桃体肿大等.外周血WBC总数正常或偏低,单核细胞增多.胸部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肺炎、胸膜炎等.治疗首选奥司他韦,不良反应少见,可作为常规用药.本病预后良好,死亡率0.71%.危重病人多合并呼吸系统并发症,常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结论 新型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强,但症状轻微,死亡率不高.
作者:周卫敏;王业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成都体育学院400名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的体质健康状况.方法 纳入2008~2010年成都体育学院的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包括男生234名和女生166名.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台阶试验等7项指标.结果 成都体育学院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情况良好,并且男生和女生平均身高体重水平优于全国水平.体育专业男生和女生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有6种因素,其中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为主要因素.结论 学校应提高体育氛围从而确保每位学生每天有1h的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自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终生体育的理念.
作者:秦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唐山市临床护士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加强对更年期护士的健康指导,以提高护士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方法 对唐山市3家三甲医院120名45~55岁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07份),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表.结果 107名护士中有78人有更年期症状,其中以骨关节痛(71.03%)、疲乏(69.16%)、情绪波动(65.42%)、失眠(55.14%)、心悸(54.21%)和头痛(52.34%)等为突出.结论 临床护士更年期症状严重,与职业有关.社会应给予护士这一特殊职业的群体更为广泛的关注,护士自身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身心健康.
作者:谢芳芳;陈长香;李晓丽;刘晓琨;洪慧玲;韩丽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研究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口腔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173名军队离退体老干部为研究对象,对其掌握的口腔疾病知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对口腔疾病有正确认知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不足一半;26.0%的被调查者知道牙龈出血是牙周病的早期症状,35.3%的被调查者知道牙周病的发展是进行性的,42.2%的被调查者知道刷牙能够预防牙龈炎,39.3%的被调查者知道应用含氟化合物能够预防龋齿,73.4%的被调查者知道控制吃糖能够预防龋齿;指导自我预测口腔疾病方法的被调查者不足40%.结论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对口腔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甚乐观,需要加强宣传,使之加强对口腔疾病的认知.
作者:王一敏;傅升;高玉洪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采自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红树林的土壤样品进行真菌选择性分离,对其发酵液进行免疫增强活性筛选,并对活性较好的菌株进行鉴定.方法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菌株的免疫活性.通过菌落特征、显微形态、5.8SrDNA-ITS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WC1024进行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真菌104株,活性筛选得到阳性菌株5株.其中菌株WC1024发酵液粗提物可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通过各种指标鉴定菌株WC1024为疣孢青霉(Penicillium verruculosum).结论 添加青霉素和链霉素的海水马丁培养基用于海洋真菌的分类培养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首次鉴定发现1株具有显著免疫增强活性的疣孢青霉.
作者:牛莉娜;林英姿;裴华;饶朗毓;吕刚;王英;陈锦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采用GDNF基因转染大鼠周围源性OECs,并对GDNF基因转染的周围源性OECs表达GDFN量及稳定程度进行测定和分析,以期为脊髓损伤的基因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提取SD大鼠的周围源性OECs,采用重组腺病毒作为载体,转染GDFN到大鼠周围源性OECs,并采用生物学方法测定转染细胞GDFN的表达水平.结果 GDFN成功转染至大鼠周围源性OECs中,转染率为77%,转染细胞的GDFN分泌量为30.3 ng/10/24 h,并可稳定表达.结论 将GDNF作为目的基因转染周围源性OECs进行SCI的基因治疗的是合理的、可行的.
作者:赵伟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监测青海省2007~2008年度季节性流感病毒型与亚型分布,了解2007~2008年度部分A/H3N2分离株血凝素(HA)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采集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鼻咽双拭子标本,接种MDCK细胞,采用标准抗血清鉴定阳性分离株型与亚型,并对2007~2008年度部分H3亚型流感病毒进行HA基因测序,分析HA基因变异情况.结果 2007~2008年度在哨点医院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到144株流感病毒,其中124株为A/H3N2,B型20株,型与亚型有明显分布强弱特征.H3亚型HA序列分析,青海省6株分离株与2008、2009年部分省份分离株及江西同期分离株接近,与WHO 2008~2009年度疫苗推荐株相近.结论 WHO推荐的2006~2007年度疫苗株A/Hiroshima/52/2005滞后于在我省流行的流感病毒毒株.
作者:卢囡囡;李红;于娟;易虎;赵生仓;姜双应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碘伏消毒液对龟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标准株H37Rv、结核杆菌标准株H37Ra 3种标准菌株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 含有效碘250 mg/L作用3min、有效碘500mg/L作用1 min,对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杀灭对数值>4.00;含有效碘250 mg/L作用3min、有效碘500 mg/L作用1min对结核杆菌标准菌株H37Rv杀灭对数值>4.00.含有效碘500 mg/L作用1 min对结核杆菌标准菌株H37Ra杀灭对数值>4.00.结论 碘伏消毒液对龟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标准株H37Rv、结核杆菌标准株H37Ra 3种标准菌株均具有良好杀菌作用,H37Ra对碘伏消毒液抗性强,H37Rv次之,龟分枝杆菌弱.
作者:孙巍;徐燕;王嵬;谈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三亚市食物中毒中人感染副溶血性弧菌携带毒素基因及耐药性情况,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病人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19种不同的抗生素药敏纸片,采用K-B扩散法进行耐药检测;用荧光定量PCR扩增法,以检测菌株的TDH和TRH基因.结果 经检测的30份菌株,28株携带有TDH基因,阳性率93%,所有菌株均没携带TRH基因.30份菌株对诺氟沙星、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头孢哌酮、庆大霉素、氯霉素、头孢克洛、氨苄青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亚胺培南、萘啶酸未见有耐药株;青霉素G、苯唑西林、羧苄青霉素全部耐药;头孢噻吩、链霉素部分耐药.结论 带有TDH毒力基因是三亚市近年来引起食物中毒中人感染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所分离菌株对大多数常见抗生素敏感性高.研究结果为评价引起食物中毒的副溶性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制定可行的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吴南卫;李祥;邓瑶;莫丽娟;冯锦康;陈洁;朱兰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包头地区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的分布、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更好地了解包头地区优势流行株及不同基因型复制能力与毒性,为指导临床病情分析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包头慢性HBV感染者基因型.同时检测肝功、血常规.结果 包头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HBV感染者150例中,B基因型占13.3%(10/75),C基因型占86.7% (65/75),未发现其他基因型;不同性别患者基因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P>0.05);不同民族患者基因型的比较,少数民族B基因型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P<0.05);不同年龄患者基因型的比较,C基因型平均年龄明显高于B基因型平均年龄.B基因型年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P<0.05).结论 包头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以C基因型为主,预后较差.
作者:马淑一;张竹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高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某院就诊的疑似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高场磁共振检查并采用functool软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病灶大横径、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半定量血流参数,比较高场磁共振检出和B超联合钼靶检查检出乳腺癌的诊断率.结果 高场磁共振术前乳腺癌的检出率为65.09%,明显高于B超联合钼靶X线检查50.94%,并且化疗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之间,高场磁共振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高场磁共振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化疗效果的评价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孟鑫;崔红升;隋雪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