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立体定向放疗在肺癌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万跃;谭兵;蒋勇;黄锣;王颖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疗, 肺癌脑转移, 恶性肿瘤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全脑放疗(WBRT)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与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局部肿瘤加量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与耐受性.方法 2009~2010年所收治92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脑转移病灶≤3个),随机分组WBRT加3D-CRT:46例,WBRT加SRT:46例.评价指标为中位生存期(MST)和放疗毒性,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2月,随访率100%.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期为8.9个月,其中3D-CRT组8.6个月、SRT组9.4月(x2=0.22,P> 0.05).放疗后3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1.7%、63%.结论 SRT是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对脑转移瘤≤3个的患者,3D-CRT与SRT局部肿瘤加量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不良反应亦无明显差异,但SRT治疗2次比3D-CRT治疗13-15次在放疗时间上占优势.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太极拳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太极拳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157名符合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太极拳组(77例)和对照组(80例),太极拳组在常规物理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为期7个月的太极拳锻炼,对照组则只进行常规物理治疗.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角度,腰椎功能评分,计算两组患者改善率和改善指数,有效率.结果 太极拳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直腿抬高角度大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改善率、改善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太极拳能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腰椎功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卿光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国内开展冠心病心理干预实验性研究的文献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护士开展冠心病心理于预实验性研究现状,为临床护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分析中国知网、清华同方、重庆维普数据库中1997年8月~2010年8月发表于中国期刊的心理干预实验性研究文献136篇.结果 共纳入文献136篇,其中,Jadad量表评分为1分的有116篇,2分的有20篇,无评分>3分的文献.经分析文献的研究设计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缺乏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对照组与实验组无基线比较,随机性效果指标的强度较低,使用的统计学方法不正确、心理干预措施专业性不强等.结论 该文献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心理干预实验性研究有待向临床深入推进.

    作者:柴守霞;韩世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防治若干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 结合近代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辩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肺炎支原体感染.结果 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 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辩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作者:张振国;邱作成;刘柏宏;乐德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气相色谱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苯胺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苯胺方法.方法 使用硅胶管采集空气中二甲基苯胺,无水乙醇解吸,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观察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解吸效率、稳定效果等指标.结果 在测定条件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检出限为0.1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92%、2.02%、1.49%;解吸率范围92.65%~103.31%平均解吸率为97.5%;7 d内保存率在95%以上.结论 所建立方法达到国家要求,可应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苯胺的检测.

    作者:朱黎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西宁地区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RAP患儿58例,对患儿分别进行纤维胃镜检查.结果 感染阳性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HP感染率随RAP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与性别无关,HP感染是引起RAP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天如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大学生体质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成都体育学院400名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的体质健康状况.方法 纳入2008~2010年成都体育学院的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包括男生234名和女生166名.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台阶试验等7项指标.结果 成都体育学院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情况良好,并且男生和女生平均身高体重水平优于全国水平.体育专业男生和女生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有6种因素,其中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为主要因素.结论 学校应提高体育氛围从而确保每位学生每天有1h的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自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终生体育的理念.

    作者:秦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临床检验人员手卫生现况及预防措施

    目的 了解医院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现况,做好预防检验人员被感染,保障医疗安全达到双向防护的目的.方法 问卷调查、现场监督、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结果 整改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仅为21.67%,手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为64.76%,整改后,依从性上升为70%,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为93.22%.结论 采用不同形式进行手卫生的宣传,加大培训和督查力度,让每一位医务人员都了解手卫生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提高防范意识,养成在医疗活动中自觉洗手或手消毒剂擦手的良好习惯,对去除手上暂住细菌和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毅;杨文才;张岚;龙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山东省艾滋病夫妻间传播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山东省HIV夫妻间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山东省1992~2009年12月31日常住山东省内HIV夫妻间传播的感染者为对象,并选取101个单阳家庭作对照进行调查.结果 发生夫妻间传播有90例,其先感染者一方与101例单阳夫妻感染途径比较:x2=3.1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x2=17.62,P<0.01),分居情况(x2=5.75,P<0.05)是夫妻间传播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低(OR=1.672),同居(OR=2.877)是影响夫妻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对HIV感染者相关知识的教育,杜绝无保护性行为是防治HIV夫妻间传播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少楠;傅继华;吕翠霞;张晓菲;赵玉遂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郑州地区988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传染病医院2009年5月1日~12月30日收治确诊的98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男546例,女442例,年龄0.4 ~7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咽痛,其他症状有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体征有咽部充血及扁桃体肿大等.外周血WBC总数正常或偏低,单核细胞增多.胸部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肺炎、胸膜炎等.治疗首选奥司他韦,不良反应少见,可作为常规用药.本病预后良好,死亡率0.71%.危重病人多合并呼吸系统并发症,常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结论 新型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强,但症状轻微,死亡率不高.

    作者:周卫敏;王业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γ-干扰素联合口服激素治疗IPF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γ-干扰素(IFN-γ)联合口服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IPF)的疗效.方法 将56例IPF患者随机分为口服激素治疗组和IFN-γ联合口服激素治疗组,测定IPF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白细胞介素-4 (IL-4)、Ⅲ型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含量变化及临床症状、肺CT、肺弥散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P< 0.05),IFN-γ联合口服激素治疗组疗效优于口服激素治疗组(P<0.05).结论 在口服激素基础上加用IFN-γ治疗IPF,恢复Th1/Th2比值平衡,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纤维化程度.

    作者:戈艳蕾;李丽华;王红阳;葛晓励;李繁丽;喻昌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胃癌患者围术期免疫状态变化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2月于某院进行胃癌手术的78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78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术后3d、7d的外周血T淋巴和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前及术后3d、7d的CD3+、CD;、CD4/CD8及IgA、IgM、IgG均先降后升,CD;先升后降,开腹手术患者术后7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腹腔镜手术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胃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的变化规律对于了解疾病的发展转归有着积极的作用,且对于术式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建立;王麦建;杨雪峰;程家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南京市雨花台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雨花台区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动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雨花台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甲型H1N1流感以秋冬季发病为主,发病高峰集中在9~11月份,9月份高,发病以学生为主,10岁~组发病率高.结论 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的重点措施是以加强学校等集体单位的重点人群防控为主导,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也是一有效方法.

    作者:张红梅;臧文静;王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颅脑外伤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糖水平监测的意义.方法 共纳入69例颅脑外伤患者,按GCS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3组患者均于入院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从入院d2开始,每天至少1次检测血糖,每周取平均值,共监测3周.并比较恢复良好组、遗留残疾组及死亡组的入院血糖及3周的血糖.结果 GCS评分3组患者中,中度组及重度组两组患者的入院血糖明显高于轻度组患者;与中度组相比,重度组患者血糖均明显增高.在预后的3组患者中,遗留残疾组及死亡组两组患者的血糖均明显高于恢复良好组患者;与遗留残疾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血糖均明显增高.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且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对该类患者早期行降血糖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白新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钙化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回顾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征象,探讨钙化在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有钙化X线表现的5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进行读片分析.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定形或模糊的钙化、粗糙不均质钙化、细小的多形性钙化、线样或线样分支状钙化分别占12.96%、7.41%、53.70%、24.07%.钙化在单位面积内的数量(N/S)>20个/cm2占77.78%.结论 钙化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常见征象,甚至是唯一征象,仔细分析钙化形态、大小、密度及其密集度可为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贺斌;谭隆旺;孙寒;连英;郑霞;汤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新疆3地州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对新疆伊犁,喀什,哈密3个地区的艾滋病感染者进行艾滋病综合防治的满意度调查,以了解其满意度情况,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服务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社会关怀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上述高、中、低3个艾滋病流行地区的满意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3个地区艾滋病各项服务的整体满意度约为60%~90%,其中,较低的项目为艾滋病患者对政府的救助及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程度.3个地区的政府救助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满意度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只有是否接受疾病防治人员的宣传教育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随访对满意度有影响.结论 应坚强与艾滋病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倡导全社会对其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李玉革;曹明芹;刘金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转运交接单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转运交接班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9年1~12月行院内转运急诊危重症患者793例设为对照组,按照常规院内转运方式进行;将2010年1月~2010年12月同类患者812例设为观察组,采取转运交接单监控模式,比较两组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交接班遗漏率和物资不及时归位率.结果 实验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交接班遗漏率及物资不及时归位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转运交接单的应用不仅能有效降低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交接班遗漏率及物资不及时归位率,同时还明确了职责,确保患者的转运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少辉;刘玉英;曾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深圳乳制品和环境中阪崎肠杆菌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乳制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污染状况,分析其可能的污染途径.方法 对抽取的195份乳制品及41份环境样品进行阪崎肠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同时参照GB/T4789.40-2008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 共8份乳制品和12份环境样品经荧光PCR检测,为阪崎肠杆菌阳性;其中1份婴幼儿进口配方奶粉、2份新鲜挤出牛奶和4份环境样品分离出菌株.结论 深圳市售进口婴幼儿配方粉中存在阪崎肠杆菌污染隐患.医院婴儿养育环境中存在阪崎肠杆菌污染;生奶及奶场环境阪崎肠杆菌污染风险很高.

    作者:朱凤;李维克;俞慕华;袁月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牛磺酸、维生素C联合对铅暴露大鼠海马NOS活力和NO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牛磺酸、维生素C联合对染铅大鼠拮抗铅以及海马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水平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体重为(85.23±8.1)g的断乳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对照组12只.各组SD大鼠自由饮用铅水(1.3 g/L硝酸铅溶液),同时实验组大鼠用牛磺酸、维生素C混合溶液灌胃,而对照组大鼠用去离子水灌胃,每周5次,共8周.测定大鼠血铅值、海马组织中NOS活性和NO水平.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实验组血铅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海马组织中NOS活性和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P<0.01)和(P< 0.05); Morris水迷宫测试实验组d4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磺酸、维生素C联合作用于铅暴露大鼠有排铅效果,能提高海马组织中NOS活性和NO水平并有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作者:李伟;范广勤;冯昶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对妊娠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642例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组)和642例妊娠无乙肝病毒感染(aY-常妊娠组)的常规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1)乙肝组TP,ALB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TB,DB,ALT,AST,GGT,TBA,GCT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ALP与正常妊娠组无差别. (2)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和正常妊娠母体的并发症分别为:IGT 10.8%,6.2%:GDM 10.3%,4.8%;PIH 5.3%,1.1%;产后出血11.5%,4.0%;蛋白尿17.9%,7.5%;尿WBC阳性25.5%.7-8%;尿RBC阳性21.8,6.9%;血清总胆红素升高5.8%,0.6%;肝酶升高21.8%,2.8%. (3)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和正常妊娠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早产9.7%,2.7%;黄疸32.1%,8.3%;肺炎5.6%,1.9%:小样儿3.6%,1.2%;窒息4.1%,1.2%.结论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妊娠母体和新生儿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临床应加强对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母婴监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健康.

    作者:颜俊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论健康管理在小儿哮喘间歇期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在小儿哮喘间歇期治疗中的作用,为小儿哮喘的诊治及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4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中就医的儿童哮喘患者356例,随机分为健康管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家属采取医嘱及康复建议的处理方式,而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话随访等督促手段保障家长对该组儿童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2年后对所有儿童患者哮喘发作的次数及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2年的比较观察,显效、有效、无效率在经确认未进行有效健康管理的146例患者中分别为17%、31%、52%,在经确认进行有效健康管理的142名患者中为56%、34%、10%.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 有效的健康管理对儿童哮喘间歇期的延长及儿童哮喘的治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